文言文怎麼補比較好?

用戶7817379104514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解析

對於初高中學生而言,文言文絕對是條難以逾越的“鴻溝”,許多學生在征戰文言文這場戰役中“鎩羽而歸”,功敗垂成。

文言文為何那麼難呢?穆老師為大家分析如下:

🐝〖1〗語法結構不同

現在語法與古代語法順序的不同,具體表現在特殊句式上,具體試題體現在翻譯題。

🐝〖2〗生僻實詞難懂

在文言文閱讀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較為生僻的實詞,影響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更影響學生做題心情。

🐝〖3〗虛詞意義難懂

18個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與於,則者之),意義及用法變化多端,學生難以掌握。

🐝〖4〗句子翻譯較難

尤其是句子翻譯中,出現較難理解的實詞,變幻莫測的虛詞,難以捉摸的特殊句式……

🐝〖5〗概括與分析難

文章內容本就難懂,如果再讓你概括文章內容與分析

🐝〖6〗畏懼心理,排斥心理

文言文酸澀難懂,讓許多學生產生畏懼心理,知難而退、失去信心與耐心,讓文言文學習難上加難。

接下來,穆老師通過蘇州中考、江蘇高考近幾年文言文考查表,瞭解一下文言文考查情況。如下圖:

〖1〗蘇州近7年中考文言文考察表


〖2〗江蘇近9年高考文言文考察表
通過這兩張表,我們不難發現,文言文的考點也就那麼幾個,如下圖:

說了這麼多,那麼,文言文到底該如何補呢?穆老師為大家分析如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接著往下看!


老穆支招

一、樹立自信心,敢於突破

二、掌握文言文各考點對應的知識點

例:文言文斷句技巧



(要想看到具體知識點,可參考穆老師之前的回答,裡面有詳細解析!)

三、多去閱讀文言文相關書籍

如《二十四史》、《世說新語》等

四、平時練習文言文,一定要做到“逐字逐句”去翻譯,這樣才有效果。


五、準備好文言文錯題集,尤其是實詞,更要去積累,像背英語單詞一樣去記,久而久之,就會獲得長足進步。

當然,也要保證書本上出現的實詞、虛詞掌握。得法於課內,運用於課外。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加油哦!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我的翻譯跟標準答案差不多啊,翻譯分值怎麼這麼低呢?”

“古文這塊,丟分怎麼這麼嚴重,問題究竟出自哪呢”

......

隨著人們對語文這一科目的趨漸重視,大大小小一系列的問題突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文學類文本閱讀、詩歌鑑賞、寫作等等,把孩子們搞得焦頭爛額。尤其是文言文閱讀,更是讓很多孩子甚至家長不知所措。那麼,我們究竟有沒有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有!

實詞、虛詞,文言文的骨架與關節

實詞篇:

首先,實詞的含義是文言文的基礎,就像英語裡的單詞一樣。高中裡,需要掌握的實詞大概為120多個。不過慶幸的是在古文裡,大多數含義是相關聯的。就拿“愛”字來說,我們可以通過愛的程度,把它的含義歸納清楚:喜愛、愛慕、寵愛、吝惜。愛到極致,就“隱藏”起來。這樣,“愛”這個實詞我們就牢牢的掌握了。

虛詞篇:

如果說實詞是一塊塊構成文言文的骨頭,那麼虛詞在我們的文言文裡面則充當著關節的角色。高中階段,孩子們需要熟練掌握18個虛詞。數量雖少,但掌握起來絕對不比實詞容易。所以,虛詞的學習更加需要技巧。拿“而”為例:首先,而可作第二人稱代詞,通爾。作助詞,放在時間詞後,不譯,如:

既而兒醒,大啼;

簡單的用法不費勁,但作連詞來講,那麼多的關係,我們怎麼記憶呢?很簡單,順口溜,吃遍天:

孫臏專家,影帝修飾。(孫臏這個軍事專家的才能,需要龐涓這個影帝去修飾襯托)這八個字,分別對應一種用法:順承、並列、轉折、假設、因果、遞進、修飾、時間範圍的界限。例句見下圖:


怎麼樣?找到方法,是不是容易了許多?不過這,才是剛剛開始:

文言文的學習掌握,還需要具備兩種能力:翻譯與斷句

斷句篇:

先拿斷句來說:很多孩子斷句,全憑語感加運氣。但真正的斷句題,是有章法的:

  • 第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立足整體,避免斷章取義!拿到斷句題,我們首先應該做的,是通讀,以明白該句的大概內容。每次考試有多少孩子死在了斷章取義上,這個我就不多說了。
  • 第二:找標誌
  1. 名詞、代詞(擔任句子的主語或賓語,常出現在句子的開頭或結尾)
  2. 找特殊句式,比如.....者.....也;
  3. 找頂針、對偶、排比(文言文句式,相對整齊)
  4. 找虛詞(以於而則 在句中,夫惟蓋凡 在句前)
  5. 找對引(曰、雲、道、言 常斷開)
  6. 檢查驗算:依據整句含義,結合斷句方式進行檢驗,檢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虛詞和對引這部分,不可以存在思維慣性,一定要認真分析

翻譯篇:

翻譯永遠是文言文裡的重頭戲。只有我們把各方面知識儲備好,才能夠登堂入室。通假字、古今異意、詞類活用這些需要積累的咱就不提了。我們主要看一下句式問題。雖然說語言習慣從古到今變了太多,但就根本而言,還是一致的:主謂賓,定狀補。所以,當賓語被扔到後前面,定語被放在後面,我們就需要給它調回來。不僅如此,語法結構,對我們翻譯句子,也有著莫大的幫助:


B選項,只關注主謂賓關係,就能知道處在賓語部分的輕作動詞,淺薄顯然不符合。

文言文的學習,技巧是有的,不過就算死有技巧輔助,也必須將積累排在第一位。每天練習一點,堅持下來的話,文言文的掌握,不會太難了。

以上這些,就是我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什麼別的方法和建議的話,歡迎在評論區指出,我們一起交流。


琳琅星火


古文如何快速上手?個人以為從興趣入手最便捷。

【入門級】

倘若文言小白,可以先從淺俗有趣的文學作品開始~~對了,知道我要說《三國演義》!~~這種情景交融故事精彩半文半白的文字形式,可以幫助我們很快進入古文氛圍。

【進階級】

“三國”看得恍如隔世,回頭是不是想知道歷史真實的三國?直接推薦陳壽的《三國志》(裴松之註解版)!注意,此時手邊應該有兩本工具書伺候~~《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古代漢語詞典》!

裡面難度最大的應該是一些上表正議文告之類,用典晦澀需要細讀,如諸葛正議“又軍誡曰:'萬人必死,橫行天下。'昔軒轅氏整卒數萬,制四方,定海內,況以數十萬之眾,據正道而臨有罪,可得幹擬者哉!”……雖然《三國志》文字比《資治通鑑》略微有點艱澀,但配合以前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藉助工具書讀起來不算困難。

【入境級】

如果《三國志》讀通,則《資治通鑑》《史記》之類更不在話下。這裡面難點是議論上表檄文祭奠文書之類,如《史記》“太史公曰……”和《資治通鑑》“臣光曰……”《出師表》《討武曌檄》《祭十二郎》、今人編的《古代榜文匯存》……等等。

【精研級】

由“三國”興趣一點切入歷史,後面就可以慢慢展開,漢以前的文章可以慢慢尋來讀~~四書五經類可以有選擇的看,建議把五經裡的《尚書》《禮記》《易經》先放一放,基礎提高以後再說吧。還有《孫子兵法》《呂氏春秋》《荀子》《墨子》……等等,百家之言不可不看(其實內容挺有趣)。

可能看官會納悶,為什麼不提《古文觀止》?那可是古文精選讀物哎!須知本文是強調興趣入手,《古文觀止》裡文章(已經包括前面提到的一些讀物)以散文駢文為主,雖字句精美,但故事性欠奉。如把前面文章看進去,回頭再讀此類精品,可謂一語三嘆,手不釋卷矣……

【神遊級】

精讀《老子》《莊子》《尚書》《禮記》《易經》《道德經》……包括一些佛經(《五燈會元》《金剛經》等),同時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類似蓍草占卜、佛理辯難等。

大凡古代名篇,字句錘鍊精細,讀之琅琅上口,久習之必不負所學!閒暇可以遍覽文人筆記小說詩詞,趣味多多~~唐詩宋詞元曲自不必說,其它如《世說新語》《東京夢華錄》《天工開物》《履園叢話》《閱微草堂筆記》……等等,神遊故國不知所終,也是一層境界。

以上個人淺見,還望有識之士撥冗指點~~



午夜隨風lost


個人經驗,閱讀文言文體的故事性名著對學好文言文非常有幫助。

本人小學就讀過文言文版的《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那時候不象現在休閒娛樂活動這麼豐富,誰家有小人書,誰的小夥伴就多,因為可以互相交換著看。課餘娛樂除了皮筋跳繩,就剩下看書了。

考好的獎勵也是《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水滸傳》、《古文觀止》這些文言文著作。

感謝沒有電子遊戲的時代,這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故事豐富了我的課餘時光。

正因為童年深受文言文的薰陶,所以學習文言文於我而言特別輕鬆,同學羨慕不已。

單純為了應試不想這麼麻煩,也可以考什麼學什麼。把課本里所有文言文熟讀(每天讀),精析(所有語法知識點都記住),要求背誦整篇或段落的內容不僅要滾瓜爛熟,還要牢記語法解釋。做大量相關練習鞏固語感和記憶,以便於活學活用。

語言的學習秘訣都是一樣的,注意語感的養成。文言文是古文體語言,想要學好,多讀多背多練習,熟能生巧。


阿娥你好


對於初中生來說,首先要重視背誦和記憶,原文要一字不差的背出來。其次要能準確地理解關鍵字的意思,並能用自己的話概括翻譯出來,這證明你開始學習並理解文言文了。

對於高中生來說,開始要總結歸納並融會貫通。一 文言文中動詞用法,有意動、以動、為動等,並對應地列舉出學習過的範文裡句子 。二 如文言文中常用詞:其、之、乎、者、若、夫、無乃等總結歸納,對應列舉一些學過的句子 來加深理解。三 對文言文中特殊句式象賓語前置、狀語前置、謂語前置等找列句反覆揣摩,嚼出味道。四 先秦時期的古文難理解,其中不少是字詞意不明 ,通假字如“見”同“現”,修同“羞”;特殊稱謂或用品籩、豆、斛等。五 看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經典作品對學習文言文很有幫助,也提升了文學鑑賞力,何樂而不為?

總之,只要你認真好學,總會提高的。在這悟空回答平臺裡與大家一起學習。謝謝!


美利合眾


先熟讀古文觀止,五十篇經典古文熟讀基本就沒問題了,然後手頭要有一本古漢語字典,接著就去讀資治通鑑,不要看白話,讀不懂的字查字典,讀到一半時你會發現你的文言文水平飛昇,基本達到看白話的水平,等到讀完資治通鑑,可以去讀論語,道德經,禮記之類的。而且要讀古人註解的版本,因為註解也是文言文,絕對不要看白話文解釋的版本。為什麼要這個次第?因為文言文也有不同的,相比宋代之後更貼近現代,宋代前更古,風格不同的。最後可以挑戰尚書,周易,左傳,春秋等到上古文字基本能讀懂了,恭喜你,終於達到遍覽古書的水平,除了專業性較強的內容如天文五行數學音律或者祭文等內容依然讀不懂外,其他全無障礙,可以原汁原味體會文言文的韻律之美,邏輯之嚴密,和古人的大智慧!一定不要懼怕,剛開始要從有趣的文讀,不然會感覺枯燥而放棄。另外,小說不是文言文,是古代的白話文,不要混淆了。我親身體會,十年前讀史書也覺得累,後來讀資治通鑑,自己去翻譯文言文,把它用網文寫出來,會發現進步很快,史書的文言文相對簡單,現在讀史書可以跟讀白話文一樣快,讀白話文就是一目十行


好玩的私塾


文言文始終繞不開一個“背”字。背得越多你知識儲備就越多。古人行文常用字不到500個,常用句式也就那麼幾種。然而用那麼少的字和句卻表達了很多個意思,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詞類的活用現象!而掌握各種詞的活用,就必須學好現代漢語語法。只要多背,並且語法夠好,就能做到“溫故知新”。考試碰到新的文章,只要回憶以前學過課文找出相似的句子,推斷一下就可以了。以前我讀書時是初中高中課本的文言文全默寫,然後我語法學得很好。所以語文考試但凡是文言文類,語法修辭類的從沒丟分過。


粗碼彪



大鵬142599151


學習文言文積累很重安,最好有個積累本,做好歸納整理,尤其是對實詞虛詞的整理,因為一詞多義的現象太普通。對於文言句式,最簡單的辦法是掌握好類型句,教輔書上都有歸納,然後依葫蘆畫瓢的去驗證,做多了自然就通了。再有就是多讀文言方面的書或文,堅持一天一短几篇的練習,功到自然成。


斌哥9109


文言文學習方法和學英語差不多,只要意思能明白,能翻譯出來,就沒問題了。關鍵怎麼翻譯,特別是之乎者也,不同的字意思好幾個,到底是那一個。

其實閱讀理解掌握住140個實詞,15個虛詞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