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持续了2年多的中国红牛商标纠纷,似乎正朝着不利于华彬集团的方向发展。但已经这么久过去,很多人对这次官司的来龙去脉和争议仍并不清楚,今天知食君讲讲这段豪门恩怨!

从对战双方说起

我们先看看对战的双方都是谁?资料显示,中国红牛有4家股东,分别是泰国天丝实际控制的泰国红牛(持股88%)、英特生物(持股7%)、以及由泰籍华人严彬独资的环球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和北京市怀柔区乡镇企业总公司(持股1%)。其中,泰国天丝和英特生物均为泰国许氏家族所有。算下来,许氏家族直接或间接持有中国红牛95%的股权但中国红牛的真正操盘手是严彬,他假借华彬集团实现对合资公司的全权控制。

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日前,泰国天丝医药保健集团(以下简称“泰国天丝”)联合英特生物制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特生物”)发布联合声明,声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在10月26日作出终局裁定,确认合资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红牛”)的经营期限为20年。联合声明还指出,终局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这意味着,如果双方服从判决,那么,红牛品牌将不再为中国红牛的运营方华彬集团使用,国内为其代工生产红牛饮料的工厂也将停业关门。

第2天一早,中国红牛随即发布“贸仲已驳回泰国红牛、英特生物全部仲裁请求”的声明,称泰国天丝的声明与事实严重不符。然而,中国红牛不能提供有说服力的相关证据。

针对双方迥异的说辞,知食君曾联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寻求正式结果,该委员会回复称,裁定结果只能向裁决双方公布,不可对外。

值得注意的是,泰国天丝已于11月初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对中国红牛的强制清算诉讼。

面对泰国天丝的强势喊停,中国红牛是寸步不让,一桩看似有了结果清晰的官司,逆转为两大泰国家族在中国的利益拉锯战。

中国红牛将何去何从?

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利益是一切的根源:中国红牛变“金牛”

1956年,泰籍华人许书标创立泰国天丝,后来研制出一款内含水、糖、咖啡因、纤维醇和维生素B等成分的功能性饮料,取名“Krating Daeng”(红牛)。1993年,许书标返乡海南,意欲在当地投资建厂生产红牛饮料。由于政策原因,红牛饮料不能取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海南红牛项目搁置。两年后,严彬发现奥地利人迪特里希把红牛引进欧洲市场后成为该国首富。严彬心动了,他相信红牛在中国市场也会成为一头“金牛”。

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严彬找到许光标,两人为了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1995年,严许二人共同成立许家控股的泰国红牛公司,同年稍晚些,严彬拿到红牛配方和商标使用权,授权华彬集团与泰国天丝等中外机构在深圳成立中国红牛,中国红牛依旧为许氏家族占大部分股份,它面向国内推出红牛饮料。受限于当时的合资政策,中国红牛的营业期限为20年。

为了成为“中国版”迪特里希,像加多宝之于“王老吉凉茶”一样,严彬也是不遗余力地在国内推销红牛。仅在1995年,他花了2亿元的推广费,“累了、困了,喝红牛”,成了各大卫视的洗脑广告。

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1998年6月30日,中国红牛迁址北京,股东结构出现变更,但运营期限仍登记为20年(1998年9月30日—2018年9月30日)。(知食君注:2002年,中国调整合资政策,外商投资限制被取消,红牛中国的营业期限可直接登记为50年,但中国红牛并未做出书面修改

此后,严彬愈发高举高打,营销攻势一波接一波,渠道建设也在全国密集开展。销售数据显示,20年来,中国红牛产品累计产量超800万吨,累计销售额1453亿元,占中国功能性饮料的市场份额近八成。光是2015年和2016年,两家的销售额分别达到230.7亿元、221.8亿元。严陈两家交恶的2017年,销售额仍达到196亿元。

当然,严彬的造福梦想也一步步实现。去年,胡润发布全球富豪榜,严彬以110亿美金的身家,排名第107位,与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等人处于同一地位,红牛品牌价值则是超过500亿元。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段美好的姻缘产生嫌隙,进而恶化至当事双方反目成仇。

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破碎:严彬的“利益自肥”和许家的恨

20年婚约,是让人艳羡的瓷婚,但严许两家的合作,却在此时碎成一地。

20年来,红牛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利润滚滚,在暗地里,严彬不仅在中国大量抢注和红牛相关的商标,其个人拥有的华彬集团业务在悄然做大,尤其在房地产项目上频频出击。

1998年,华彬集团号称要在北京昌平区建设亚洲第一大游乐场沃德兰乐园,最终由于资金问题及土地不断缩减而停工荒废,严彬先期投入的4亿元资金没有下文(直到2015年,华彬才动手将其改造成奥特莱斯购物中心)。2000年,华彬集团又在北京昌平投资兴建华彬庄园,占地5400亩,里面包括一个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此后,严彬在湖北、广东和江苏成立分公司,这3家公司兼具红牛饮料的生产与销售业务,却均归属华彬集团。在严彬的辗转腾挪下,这3家公司的产能占了中国红牛饮料销售的大头。而荒唐的是,3家公司高管的工资由泰国方面承担。

严彬的自肥行为,许氏家族看在心里,恨在心里。

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2012年,许书标去世,其子许馨雄接任了泰国天丝董事长。许氏家族和严彬的矛盾开始公开化。此时,矛盾的焦点不局限于严彬暗度陈仓,私设工厂,还涉及严重的分红问题。

让许氏家族费解的是,合资20年,一面是红牛饮料畅销中国,另一方面则是严彬始终以中国红牛处于发展阶段为由拒绝分红,且从未召开过董事会。

基于此,许氏家族指控严彬利用关联交易将合资公司的资金转移到自己名下,开始采取各种手段维护自身利益。2014年,许氏家族委托环球律师事务所调查红牛中国。或许是受此影响,该年底,严彬将自己私自注册的多个红牛品类商标以及外观专利转让给泰国天丝,并签署转让协议。

但这没能唤回许氏家族对严彬的信任。2016年8月30日,泰国天丝将华彬集团分布在湖北、江苏、杭州、广东、珠海多地的公司和经销商同时告上了法庭,起诉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10月,中国红牛的红牛商标授权到期,天丝方面表示不再续约,并宣布2018年9月29日中止中国红牛经营。这意味着,此后红牛中国生产的红牛饮料都属于非法生产。

有报道称,泰国天丝为了达成目的,在2017年专心只做两件事,一是在全中国各地大量起诉严彬旗下的3个工厂,以及部分销售公司;二是将中国红牛最大的饮料罐供应商奥瑞金包装告上法庭导致其停牌数日。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双方的诉讼多达20起,中国红牛的包装、生产、销售商系数坐上了被告席。

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华彬集团没有束手就擒,它们自始至终以“中国红牛缔造者”的身份自居,坚称严彬与许书标签署的是“50年协议”,但这个说法一直被泰国天丝所否认,他们一口咬定双方只有“20年的协议”。而事实上,华彬至今没有将所谓的“50年协议”公诸于众。

为了达到目的,

泰国天丝还进一步爆料指出,在2018年初,中国红牛董事长已由蔡业生取代了严彬,但严彬未对外公开董事罢免信息,仍以中国红牛公司董事长名义自居,参与重大事项的管理职权,已涉嫌违规及无权代理行为。

知食君曾多次致电中国红牛官网上的联系电话,对方均以不清楚为由挂断电话,知食君再将情况发到华彬集团多个邮箱求证,但均未获回应。

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商标背后的商誉分配

对于中国红牛命运的最终走向,严彬心里没底,他惟一能搏取社会同情的,是指责许氏家族“枉顾自己辛苦开拓市场的历史事实,只想来摘桃子”。

然而,法律考虑的向度并非单凭感情因素。

有擅长企业商标纠纷官司的律师告诉知食君,无论是之前的王老吉和加多宝围绕着“王老吉”商标之争,还是泰国天丝和中国红牛就红牛中国经营权展开的争夺,实际牵扯到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即:商标许可终止后的商誉分配问题。

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赵秀辉的论述,商誉是指通过商标使用而获得的优势,它包含公众对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信心,以及公众通过商标将该商品或服务与其他商品或服务相区别的能力,它能带来无形却是直接的经济效益。

然而,目前普遍可见的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只对许可人与被许可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约定,但对于商誉的分配,尤其是被许可人使商标获得巨大增值的这部分利益该如何分配,不仅合同中少有提及,国内法律在这方面的描述也是空白。不过,法律界在实践中有一个共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终止后,商标附着商誉归许可人所有。

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前述律师就此指出,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终止后由许可人独享商标商誉,似乎对被许可人不太公平,但商誉增值是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均能预见的事情,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很难说合资协议有重大误解或有失公平,并且被许可人通常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获得远远大于许可使用费用的充分回报,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是对被许可人的弥补。

在红牛商标使用权一案中,无论是作为原告的许氏家族,还是被告的严彬,都在最初制定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时,没有充分考虑合同期满以后商标被许可人所创造的商标价值的归属及相关利益分配问题,导致后期需要面对密集的诉讼,极大地损伤企业元气,甚至导致一个品牌的消失,因此在商标许可使用合同中合理规划未来的商誉分配,未雨绸缪,能够有效地防范此种风险出现。

“在商标许可使用合同中,明确约定因被许可人的使用行为而产生的增值及相关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充分考虑被许可人为商标的商誉培植所做的贡献,可达到双赢的局面。”该律师最后说。

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知食君说:

生存还是灭亡,是摆在中国红牛当前的最大问题。

但基于加多宝和王老吉案长达7年的前车之鉴,无论生或是死,中国红牛的最后时刻,不会迅速到来。

当前,严彬和许氏家族都在为最坏的结局做准备,凭心而论,红牛品牌退出中国市场,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换个维度思考,这也可能成为双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事实上,泰国天丝和华彬集团当下的关系,和人与之间,国与国之间一样,合则两利,斗则双输,互信则进、猜忌则退。

毕竟,对两家公司来说,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多一个朋友多条路。


  • 我是知食君,海龟奶爸,对食品有严格要求的资深媒体人,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童喂养、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 欢迎私信投稿,合作交流。
中国红牛商标官司打了这么久,还有人在问为什么?一文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