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军阀虽然名声不怎么样,但是面对日本侵略者时,却让人敬重?

钱包空了怎么办


纵横前前后后答了很多民国时期的军阀,这道题我来给大家解答。

有人说是吴佩孚,这个是不对的,这道题得首先是名声不怎样,然后才是面对侵略者不屈不饶,吴佩孚在民国时期的名声是很好的,无论是自身修为,还是为人处世,都是廉洁自守,秉性忠直,要说民国军阀有自带光环的,非吴佩孚莫属了。到华北沦陷时没有接受日本侵略者的诱惑,最终被日本特务杀死,所以,吴佩孚不切题。

有人说张作霖,纵横也持反对意见,张作霖虽然最后被日本人炸死,实际上张作霖本身就是日本扶持下的军阀,没有日本人的支持,也不会有东北王张作霖,所以,张作霖不管名声好不好,他已经丧失了评选的资格。

好了,开始扯正题,民国时期军阀名声不怎样太多了,但是冯玉祥和孙殿英这二位绝对是不怎样到家了,冯玉祥大家都了解的,一生倒戈多次,名声都臭到家了,后来更是为了紫禁城里面的宝贝,把溥仪驱逐之后大肆掠夺紫禁城。而孙殿英和他一样,用孙殿英的话说,自己没有能力去革清王朝活人的命,因此去革死人的命,实际上就是把清东陵给炸了,革命是扯淡,为了陵墓里面的宝贝是真格的。

但是在抗日问题上,却表现的难能可贵,冯玉祥在抗战爆发积极为抗战奔走,先后担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虽然遭受各方排挤,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但其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也表现了其民族气节,一个人只有大节不亏的情况下,才能站得住脚,尽管冯玉祥在军阀混战时期,一系列的倒戈只能算作是为个人上位不择手段,只要你抗日了,那就是好样的。

正如有人评价的"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

说完冯玉祥就说到这个冯玉祥的这个革命同志孙殿英了,为什么说他俩是革命同志呢?冯玉祥曾经对孙殿英说过:“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廷这一点,我干的是活的,你干的是死的(指盗陵)。”

孙殿英因为盗墓,臭名昭著,在当时被称为东陵大盗,当时被人骂完了,但是孙殿英在九一八事变后,率领部队到热河去进行抗战,当时汤玉麟领导下的东北军一战即溃,孙殿英部反而在赤峰与日军激战七天七夜,得到全国的一片喝彩和好评。

孙殿英真是那种名声不咋地,但是面对日寇的时候,依然敢于上前厮杀,你说盗墓进行革命,只能是说给鬼听呢,只要在抵御外辱的时候,才能显示出你真正的民族精神。

前面说完张作霖后,纵横加点料,讲讲郭松龄,郭松龄的名声也不咋地,老张家人待他不薄,结果这个人跟冯玉祥学,倒打一耙,开始反奉,要不是冯玉祥后面和李景林闹别扭让郭松龄孤立无援,郭松龄反奉还真就有可能成功。

实际上决定郭松龄最后失败的不是冯玉祥,也不是张作霖,而是日本人,当时郭松龄走到锦州一带的时候,日本人来谈条件,如果郭松龄反奉成功后,能够承认日本的在华权益,日本人则不会反对,如果郭松龄能够提供给日本更多的在华权益,那么日本可能还会提供更多的帮助。

郭松龄以日本人应该严守中立,不干涉为由拒绝和日本人合作,后来日本人再次和张作霖联系,张作霖在答应了日本很多侵害中国国家主权的要求后,日本选择出兵帮助张作霖。

所以,从道义上来说,郭松龄反奉的确做的不咋地,但是对日本人的问题上,还是值得敬佩的。

我是史论纵横,带你纵横看历史。


史论纵横


提到军阀,或许每个人都会对他们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人物画像,残暴或者好色。但是,在面对中华民族危亡之时,很多人又往往洗心革面,与内战时的表象大相径庭。

比如,孙殿英。这位出身于河南的小军阀,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今天跟着这个大帅,明天跟着那个大帅,可以说毫无“节操”,不过是依靠手中有兵有马发战争财。所以,当其发现军队有可能保不住之时,不惜炸开清东陵盗取国宝,获得贿赂高层和招兵买马的资金。作为东陵大盗,孙殿英被永远的刻在耻辱柱上。但是,当日进入侵之时,他却痛改前非。1932年,日军攻击热河,孙殿英奉张学良的命令驰援热河。结果,热河省长汤玉麟跑了,正牌东北军万福林跑了。结果这个屡次更换“主子”的摸金校尉,却在赤峰与日军鏖战7天。在力战不敌之后,退到猴头沟门后,又与日军打了10天。之后,全面抗战爆发,孙殿英也曾经屡屡出战。只不过,晚节不保,在1943年被日军大包围后,选择了投降。

除了孙殿英之外,还有一位小军阀,在抗战中也是极为英勇。那就是西北的马步芳。这位西北军阀,如果不是依靠地利和民族的优势,让他割据一方之外,单凭其财力和军力,估计在军阀混战的时代,很快就能被大股的军阀吞并。但是,马步芳坚持下来了,当然也留下了残忍弑杀,好色的恶名。不过抗战爆发后,马步芳虽然号称位82军军长,但实际不过只有一个师的编制。但是,马步芳还是将这个师拍到了抗战前线。从1937年到1945年,这个师先后与日军鏖战无数次,多次重创日军。但是也先后在攻淮阳城激战中,损失官兵2000人,战马1000匹;在1940年的与日军的一次遭遇战中,仅有2000人突围成功。

当然,除了这些个别军阀之外。四川军阀作为一个集体,可谓是让人敬重。抗战爆发前,四川大大小小军阀林立,刘厢、杨森、刘文辉、李家佳钰、邓锡侯等等,而且这些军阀都是用于内斗。不过抗战爆发后,四川军阀不仅罢兵言和,将四川让出来做抗战的大后方,而且纷纷请缨出川抗战。在长达8年的全面抗战中,历次恶战几乎都有川军的身影,包括李家钰、王铭章将军等都以身殉国。

由此看来,很多军阀在军阀混战时,还有个人道德上,有很多地方让人不齿,但是在民族大义前他们的表现绝对让人敬佩。


潞州节度


这样的军阀不少,但最让我感动的是曹琨。

曹琨年轻时推车卖布,被士兵欺负,于是立志当兵,跟了袁世凯成了北洋军阀的大腕。

曹琨这一生,有这样几个称号。

1,曹三傻子。

曹琨这个人,是个大老粗,为人实诚,用一个“傻”字,最终得到最高权力。曹琨因为傻得到淮军郑谦赏识提拔,因为傻成为袁世凯最信任的人,因为傻不会成为任何人的威胁。

2,猪仔总统。

然而,看起来很傻的曹琨,一直掌握军中权力,直皖战争打掉段祺瑞,第一次直奉战争打败张作霖。曹琨一统天下,用1000万银元,买到480选票,成为贿选总统。被孙中山讥笑为猪仔总统。

3,创建河北大学。

曹琨是河北大学创建者,曹琨爱给学生训话,每训必强调尊重教授,说这些教授都是我辛辛苦苦请来的,如果谁敢对教授不礼貌,就要谁的脑袋。曹琨的尊师重教,是那个时代的脊梁。

4,不惧日寇武力。

1931年,日寇侵占东北,请曹琨去东北主持局面,土肥原贤二多次邀请,齐燮元扥发汉奸也登门造访,但曹琨的回应只有一个字“滚!”

曹琨有个好媳妇,就是四姨太刘凤伟,在拒绝日寇诱降上,刘姨太功劳很大。

评选民国最可爱的总统,毫无疑问曹琨第一。


历史知事


在中国历史上,北洋军阀的名声都不太好。可是,日本侵华后,不管日本人如何拉拢,北洋军阀的那些大牛们几乎没人落水当汉奸。

1931年日寇占领我国东北后,立即着手物色傀儡。刚开始,日本人选择的并不是溥仪这只死老虎,而是北洋军阀的大佬们。可是,皖系的段祺瑞严词拒绝,直系的曹锟也严词拒绝。奉系的张作霖更不用说,早在五年前,他就因为不向日本人屈服,被他们炸死了。

后来,日本人实在没办法,才找了溥仪这个废物来凑数。

1935年日寇占领我国华北后,又想故伎重演。这次,他们把目标锁定在了直系真正的大佬吴佩孚身上。

吴佩孚这个人,性格倔强,骨头很硬。一开始,日本人拉拢他做傀儡首脑,吴佩孚严词拒绝;此后,日本人又退而求其次,只需要吴佩孚当一个傀儡顾问即可。意思很明确:只要你担任一个虚职,表示你顺服日本人即可。

可吴佩孚是谁啊?他怎么可能给人当狗呢?因此,仍然严词拒绝。

吴佩孚的坚决态度,让日本人彻底失望了。于是,日本特务寻了一个时机,便用毒药把吴佩孚暗杀了。


趣谈秘史


民国时期,各大军阀,都佣兵自重,然后相互打仗,造成民不聊生,然后就是贪污腐败呀,尤其是对学生先进分子,工人等迫害。所以很多军阀中不怎么得人心,但是他们在对待日本侵略时,他们所表现的态度却是令人敬重的。比如:


段祺瑞:段祺瑞这个大军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虽然在国内是个军阀头子,名声不怎么样,但是,他在对待日本人的态度上,可以说是让人敬佩的,多次拒绝日本人的高官俸禄,也不耻于和日本人合作,曾接受采访说,日本,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国唯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强,求人不如求己,合力应付,则虽有十个日本,何足畏哉?所以说,段祺瑞还是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操守。

张作霖:最近在看少帅这部电视剧,对张作霖这个东北王有了新的认识,虽然张作霖和日本人走的很近,但是张作霖从来没有想过投靠日本人,他说,日本人帮他,他给钱,感谢日本人,但是至于国家利益,他是绝对不会出卖的,也是由于他坚决不出卖国家利益,不同日本人同流合污,也导致日本人对他起了杀心,最后制造了皇姑屯事件。

以上两个军阀是我所觉得的,也是所知晓的,比较有民族气节的两位军阀,在和日本人的打交道当中,都保持着自己的高尚的民族气节,这里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补充补充,你们觉得还有哪些军阀也是如此。

我是余雯雯,一个爱历史的女生,欢迎大家关注我,鼓励我,谢谢大家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雯雯聊热剧


应该说民国时期大部分军阀在面对日本侵略者时,都坚持了民族大义,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北洋军阀诸如吴佩孚、曹锟、段祺瑞,新军阀诸如阎锡山、盛世才、刘湘,甚至名声一向不好的冯系军阀和东北军都有无数人物保持了民族大义。

在日本侵占华北后,企图在在野的搁政界要人中寻找他们统治华北的代理人,他们先后找过的北洋大员有段祺瑞、吴佩孚、曹锟、唐绍仪、孙传芳等,皆遭到拒绝,应该说在国家大义面前,北洋军阀是毫不含糊的,为此吴佩孚甚至遭到了日本人的谋杀,拒绝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后南下的段祺瑞更是受到了老蒋的亲自迎接。

抗战爆发后刘湘率川军出川抗日,最终积劳成疾因病去世。阎锡山率领山西军民殊死抗日,在太原沦陷后甚至开展游击战与日军周旋。即使是割据一方自我膨胀的新疆军阀盛世才,在抗战期间也对国民政府从苏联运送军火的车队大开绿灯、保驾护航。所以在日后盛世才倒台后虽然遭到各种口诛笔伐,却依然能安度余生。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国家大义面前,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面前,民国的大部分军阀还是恪守底线的。


林屋公子


北洋军阀有齐燮元、张敬尧、张景惠等投降日本。但也有很多不为所动,诸如吴佩孚等,更有很多声名一般的也坚拒伪职,诸如汤玉麟、曹锟,有的积极抗日杨森。

1、汤玉麟

在热河抗战中积极作战的孙殿英后来成了汉奸。在热河抗战中基本不抵抗,用运兵车运输自己的私物资,十日而承德丢失的汤玉麟确实没做汉奸。

(汤玉麟)

虽然他一度被陆海空军副司令张学良通缉,但在宋哲元收编所部后,给了29军参议,国府也随之解除通缉。

在抗战中,汤玉麟在天津多次拒绝出任伪职,保持了气节。

2、曹锟

曹锟因为“贿选”大总统而让议会声望一落千丈,自己名誉也一落千丈。更关键的是,当上了大总统后,反而直系的实权逐步归了吴佩孚。在第二次奉直战争中,冯玉祥倒戈,吴佩孚战败,曹锟被捉,自己的政治生命戛然而止。

(曹锟)

在九一八之后,日本人就在积极联络这位失意政客,日本人甚至让齐燮元拉拢他,但曹锟不为所动。在1938年病逝,国府追封为一级上将。

3、杨森

杨森是典型的乱世军阀,投靠这方投靠那方,吴佩孚可以、段执政也可以,甚至国民政府也可以。而且行政上喊“新四川”,也一塌糊涂,倒是自己娶了多位太太。所以口碑一直都行。

不可思议的是,抗战后,杨森所部在淞沪、武汉、长沙会战中都与日寇血战,打出了川军的光荣。之后还参加长衡、桂柳会战。

(杨森)

人都有多面性是人性的体现,在国仇家恨面前的坚持就是原则的体现,他们在诸多不光彩中留下了自己光彩的一面。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个人认为,奉军军阀张作霖有点意思。


张作霖驻守东北时,日本关东军殚精竭虑而未能进一步,他一惯对日本奉行拖油战术,既不得罪,也不示好,敌不犯我,我不犯人,敌若犯我,我必犯人。

其实,张作霖与日本还是有点交际的,早年他做马匪的时候,曾经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从子弹下救过他的命。后来在直奉斗争中,田中也对其有过至关重要的援助,扶助其在东北一家独大。甚至后来他的手下叛乱,田中也派人帮他平过乱。

可以说没有田中,张作霖早就死了,也不会有后来博得东北三省一方天地的可能。私下里,张作霖与田中很为要好,感情深厚。而田中对张作霖也有超脱政治利用之外的友谊。


当时的田中分析局势,认为武力攻打中国,必定会遭到英美与中国军民猛烈抵抗、进攻,而日本国力耗不起,所以他奉行以华治华的战略,想通过扶持张作霖来做日本在华代理人,而日本则作背后坐享其成的老板。

但是就算是对田中这个救命恩人,张作霖也不曾有过卖国求荣的举措,对田中不得罪,但绝对不会有多么配合,涉及到主权、土地的问题一惯是拖油战术,面子上示好、口头上敷衍、实际上拖沓、根本上不干!

而田中也认为扶持在华代理人非一日之功,所以也打算缓缓图之,用耐心与时间赢取信任与胜利。

有一次,张作霖应邀参加田中的一个宴会,其中有日本名流觉得张作霖出身绿林,斗大字不识一个,有意在众人面前向张作霖求字,出张作霖的洋相。只见张作霖挥笔大气地在纸上写了一个字“”字,题名“张作霖手黑。”然后把笔一丢,昂首阔步回到座位,那个日本人看了一下张作霖手黑的黑字,读了出来,顿时满堂上下无不讥讽嘲笑,此时张作霖秘书附耳说“

大帅,您的墨字少了一个土字,应该是张作霖手墨才对。”只见张作霖眼睛一瞪骂道“马了个巴子,我还不知道墨字怎么写么?!对付日本人就是要手黑,寸土不让!”顿时在座的中国人无不愕然,纷纷拍手啧啧称奇。

可惜的是,张作霖没有一直手黑下去,最后被田中的政敌河本大作以炸弹炸死在了火车上。

而张作霖的小六子却一点也不手黑,日本关东军一来,不放一枪一炮,拱手相让东三省。


不书公子


看到这个问题时,肥鹅脑子里冒出来的人物是四川军阀杨森。1884年2月20日,杨森出生在四川广安县龙台镇寺。他自幼受父亲影响,对习武从军具有浓厚的兴趣。1908年,他进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学习,毕业后被任命为新军17镇的排长。他因善练兵,在多次军中考核、会操和比武中夺魁,于1910年升任第33混成协1营右队官,同年加入同盟会。后参加了辛亥革命、二月革命、护国运动。在上世纪20年代上半叶的军阀混战期间,他投靠吴佩孚,在后者的支持下,他率部连克重庆、成都,将熊克武驱逐到四川南部。后又出任四川军务督办,俨然成为北洋政府在四川的代理人,其权力达到顶峰。在他执政期间推行“四川新政”,虽事实上做到了除掉四川妇女裹足的陋习,但他自己却又妻妾成群,仅公开的妻妾就有12位,这也是令时人耻笑的地方。他积极配合吴佩孚破坏革命、一手制造“平江惨案”以及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积极追随他打内战,弄得四川民不聊生。

七七卢沟桥事变宣告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杨森率部出川积极参加抗战,他指挥的部队被划归薛岳节制,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刚出川时,杨森部便奔赴淞沪战场,在大场浴血奋战5个昼夜,牢牢的守住了阵地,此役其部虽付出了伤亡高达7000余人的代价,但打出了川军的士气,是淞沪战场上最能打的部队之一。在之后的三次长沙会战中,杨森率部痛击日寇,歼灭日寇大量有生力量。特别是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他指挥的部队在珠影山全歼了日军一个大队。

杨森虽然是旧派军阀,但在民族大是大非上绝不含糊,不失气节。


彼得堡的肥天鹅


北伐战争时,直系军阀吴佩孚自称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北伐战争失败后,吴佩孚下野后隐居在北平。1937年北平沦陷后,日本人在北平建立伪政权,想请吴佩孚出山。

吴佩孚一生不置产业,没有房子、土地和存款。吴下野之后非常缺钱,又好面子,架子非常大,他的生活全靠部下和朋友接济。吴佩孚缺钱,自然就成为了日本人拉拢的对象,日本人派代表去给吴佩孚送钱。吴佩孚也不傻,日本人给吴大帅送钱,吴佩服照单全收,但一提到出任伪职的时候就装傻充愣。

吴佩孚虽然是北洋军阀,但在日本人面前还是很有气节。1939年,吴佩孚因吃饺子引发了牙疼,去日本人开的医院看病,结果就死在了日本人的医院。

吴佩孚死后,国民政府对昔日敌人的民族气节大力嘉奖,并追赠其为陆军一级上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