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教师工作待遇?明年我省乡村教师补助提高到500元

我国近年来也在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但是,待遇的增幅并不大,而就是待遇增幅看上去很大,可由于基数太低,教师到手的收入还是很低,比如,根据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16年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情况的通报》,截至2016年底,共有684个县已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惠及8.1万所学校的129.5万名教师,学校和乡村教师的覆盖率分别为98%和96%,比2015年分别提高2%和4%。2016年,各地共投入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44.3亿元,比上年增加9.9亿元,增幅28.8%。中央核拨奖补资金29.8亿元,比上年增加7亿元。人均补助标准为284元,比2015年增加22元。这样的补助标准,很显然对于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来说,知识“一点点”,难以构成吸引力。

到底应该如何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待遇?

一是工资福利待遇。当前广大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相较于城市或者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水平相差甚远。在比较发达的地区状况还好点,在贫困地区这样的差距还很突出。小编认为要注重对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资金投入,提高他们的物质经济待遇,让他们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为其注入投身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动力。

二是工作环境待遇。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但无奈于我国农村范围太广,仍然无法满足农村教学的需要。必须大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让老师能够干一得舒心。比如:建设或者改造教学楼、完善配套设施、提高食堂住宿水平、健全教学基础设备等。

三是社会地位待遇。如今经常会传出教师被打、被迫辞职等新闻,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教师的社会地位受到挑战。必须注重对乡村教师的权益保护,不能让教师因为维护教学秩序,教育学生等方面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不能偏袒教师的错误,但更不能让农村教师受欺负、令其寒心。必须从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自觉,共同维护农村教师的尊严。

四是学习培训待遇。必须加强对青年教师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强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丰富年轻教师的学习培训的形式,注重自主学习、研讨交流、名师经验传承等综合方式的作用,既增添学习培训的趣味性,又能确保学习培训的整体效果。同时要着重对学习教育培训中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给予奖励,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

五是前途发展待遇。当前,由于教师队伍职称总量的限制,能够分摊农村教师的职称数量相对较低,有不少人直到退休还没能聘上职称,又何谈其收入?要注重教师队伍的职称数量保障,在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倾斜,优化农村教师发展环境,加快农村教师成长发展步伐,让其发展前途更加光明。

日前,从提交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的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义务教育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中了解到,截至2017年秋季,全省义务教育在校生428.7万人,小学入学率99.97%,初中入学率98.99%,长期保持全国高位。今年开始,省政府明确将乡村教师补助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400元,明年将进一步提高到500元。

如何提高农村教师工作待遇?明年我省乡村教师补助提高到500元

报告指出,2012年以来,我省逐步建立国家和省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有机融合的质量监测体系,并从2017年起实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全覆盖。随迁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比例达92%,在全国保持较高水平。

下一步,我省将实施城镇中小学扩容工程,加快消除大班额,统筹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拥挤现象。还要进一步健全课后服务制度,支持并推动各地扩大中小学课后服务试点范围,力争在年底前福州、厦门、泉州课后服务需求大的城区学校基本启动课后服务试点,逐步缓解学生盲目参加校外培训补习的冲动。

另外,还了解到,针对小学男教师少的问题,我省已完成四届免费师范男生招生工作,今年已有首届48名小学免费师范男生毕业,将对义务教育教师性别比失调问题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