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东吴也评选“五虎上将”,你认为谁能上榜?

宋祖椽


东吴如果要评选“五虎”,起码具备能亲自杀敌,英勇善战这样的特质,所以,是需要有一定的武艺的,若有代表之战更佳。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陆逊都是偏儒雅型的统帅,所以不算。因此,个人心中的东吴五虎,分别是吕蒙,朱然,甘宁,凌统。

吕蒙。



吕蒙是东吴四大都督,为孙权的长江防务贡献很多,建议孙权建立了濡须坞,隔断了曹魏从巢湖下长江的入口。果然,不久之后,吕蒙就在濡须用万张弓弩射退了曹操。随后,吕蒙又在荆州,偷袭了关羽的江陵,这让长江天堑变成一条完整的防御线。所以,吕蒙在东吴的开拓和防守上,都是居功至伟的。

朱然。



朱然是孙权早年的哥们,参与吕蒙的截击关羽之战,夷陵之战。曹丕三路达吴时,朱然镇守的江陵被曹真,夏侯尚,张郃等人的围攻。由于瘟疫,城里只有五千能战的士兵,危急时刻,朱然激励士气,反而率兵攻破夏侯尚的两座军营。后来,朱然又斩杀了要投降的江陵令,江陵转危为安。

朱然此战后,曹魏二十七年不敢攻打江陵,直到朱然去世。反倒是朱然几次从江陵北伐,虽然不能攻城略地,却也有所斩获。

甘宁。



甘宁可以说是东吴第一猛将,凌统的父亲就是早年攻打黄祖时,被甘宁所杀。后来,甘宁来到孙权阵营,更是英勇。当时,周瑜围攻江陵,甘宁为了断了曹仁的掎角之势,带着千馀人拿下夷陵,并吸引了曹仁几千精锐的进攻,为了周瑜攻下江陵,创造了条件。后来跟随吕蒙拿江北重重镇皖城,功劳仅次吕蒙。在军中,连吕蒙都要忌惮甘宁几分。逍遥津之战,也是甘宁和凌统等人死战,孙权才得已逃脱。

朱桓。



朱桓,早期为荡寇将军,统领吴和会稽郡,部队增加到万人。后来,又代替周泰为濡须督。曹丕三路大军讨伐,只有朱桓这一路彻底打败了曹魏军,间接导致另外二路大军,无功而返。当时,曹仁让常雕,王双进攻濡须中州,儿子曹泰直接攻打濡须口。朱桓先是打败了曹泰,又夹攻濡须中州这路曹军。结果,常雕被杀,王双被擒,曹仁在战后气死。朱桓后来又跟随陆逊打了“石亭之战”,大败曹休,曹休回去也气死了。

凌统。



凌统, 东吴早期名将凌操之子。在孙权讨伐黄祖时,作为前锋的凌统表现英勇出色,斩杀了黄祖部将张硕,后来又随吕蒙攻下荆南四郡中的三郡。凌统还组建了一支特殊的部队,都是东吴当地的“山越之人”。后来在逍遥津之战中,凌统为了掩护孙权,亲自带着几百山越精锐,和几倍的曹魏军浴血奋战,最后战至凌统一人,孙权得免。


大飞熊ヽ骑士


如果东吴评选“五虎上将”的话,先对比蜀汉“五虎上将”均为武将,因此有江东“四英将”之称的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均不参与评选,这四人均是统领类型的,非冲锋陷阵类型的,不符合“虎”之称,所以为了对号入座,要从有“江东十二虎臣”之称的武将中评选。

江东十二虎分别为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程普、黄盖和韩当为江东元老,类似蜀汉的关羽张飞,曹魏的曹仁夏侯惇,且战绩辉煌,个人武力也不错,入选五虎实至名归。


蒋钦、凌统、潘璋和甘宁为标准的冲锋陷阵型武将,可待候选。

陈武和董袭两人水分太多,直接pass。

徐盛和丁奉属于后起之秀,可待候选。

周泰属于护卫型的将军,犹如曹魏的典韦许褚,不符合虎将标准,pass。

去除程普、黄盖、韩当的三个名额,还剩两个,因此从蒋钦、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六人追逐剩下两个名额,参照战绩能力和贡献,我认为甘宁和凌统可以脱颖而出,蒋欽和潘璋相对还是差一点,而徐盛丁奉虽然贡献很大,但是资历不足,还难以和入选的武将并列。实际上十二虎臣里没有太史慈和朱然还是比较不科学,因此也要参照十二五臣以外的武将。

最终我认为如果要评选“东吴五虎”,那就是程普、黄盖、韩当、甘宁和凌统。


曹小翔xixi


甘宁

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跟随孙权破黄祖据楚关,跟随周瑜攻曹仁取夷陵,跟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战功赫赫。说他为东吴“五虎将”不过分吧。

太史慈

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周泰

同蒋钦一起跟随孙策,与刘繇交战,多有战功。安十三年,与周瑜等对战曹军,攻曹仁,勇战击退曹操后拜平虏将军。

黄盖

苦肉计大家都知道,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

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

建安二十四年,武陵发生蛮族叛乱,任黄盖为太守,当时才五百人,本以为不能对敌,却不知黄盖大开城门,待敌兵入一半时开始发动攻击,斩其数百,最终收回失地。

凌统

凌操之子,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官至偏将军。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唐不三不四藏


蜀汉“五虎上将”在我的印象中都是武艺超群,英勇善战,并非空有一身蛮力,而是能独当一面的优秀将领。话说东吴如果要评选“五虎上将”的话,我认为这五人当之无愧,分别是程普,周泰,甘宁,朱然,丁奉!(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乃帅才也,故不再考虑范围之内)

程普

程普,字德谋,东吴名将中资历最老的一员,位居《三国志》作者陈寿所列“江表十二虎臣”之首。程普早年随孙坚南征北战,破黄巾,败董卓,后历仕孙策,孙权。在孙策平定江东的过程中,程普居功至伟。到孙权时期,程普随孙权出征江夏时,曾独自领军拿下乐安,赤壁之战时,程普更是被拜为左都督协助周瑜共同抗曹,后又任江夏太守,南郡太守,一生战功卓著,位列东吴五虎上将,实属应当。堪比蜀之关羽。

周泰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曾对东吴名将周泰这样评价道:

“东吴周泰不减魏之许褚、蜀之赵云也。壮哉丈夫!”

周泰,字幼平,孙策平定江东时加入孙吴阵营,后深得孙权所识,成为了孙权的“贴身保镖”,随孙权出征时,多次救孙权于危难之中,堪比蜀汉赵子龙。建安213年,曹操进军濡须,孙权拜周泰为平虏将军,留督濡须,时周泰手下大将朱然,徐盛不服,孙权听闻后,亲自前往濡须坞,宴请诸将,席间,孙权让周泰袒胸露背,指着周泰身上没一处伤痕,问周泰这伤怎么来的,周泰都明确的说出了伤痕的来历,席间众将无不对周泰拜服!堪比蜀之赵云。

甘宁

甘宁,字兴霸,东吴赫赫有名的战将。想必甘宁百骑劫曹营的故事大家都曾听过,这可不是小说杜撰,而是真有其事。公元213年,曹操率军攻打濡须,孙权密令甘宁夜袭曹营,挫其锐气,甘宁果不辱命,后孙权赞曰:

“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说起甘宁,绝对堪称孙权时期最辉煌的战将,曾拒关羽,守西陵,擒朱光。皖城一战,其功仅次吕蒙,被拜为折冲将军。甘宁以勇武著称,然观其领军征战,亦多有谋略,堪比蜀之张飞。

朱然

说到孙权统治后期的名将,就当属朱然了,朱然在夷陵之战中初露锋芒,协助陆逊大破刘备。被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后镇守江陵,曹魏名将曹真,夏侯尚,张郃等曾围攻江陵长达六月之久,但因朱然镇守终无功而返。朱然从此“名震敌国”,后官至吴国左大司马,右军师。

丁奉

老而弥坚,吴国后期名将当属丁奉。丁奉随出道早,但成名晚,有如蜀之黄忠。公元252年,曹魏伐吴,老将丁奉随太傅诸葛恪领军御敌,期间主动请缨愿为前锋,时正值冬季严寒,大雪纷飞,丁奉领军攻打魏军先头部队的营寨,时魏军嘲笑丁奉年迈,且所领之军皆脱甲执短兵,固不以为然,那曾想被丁奉打得大败,这便是有名的东兴之战——丁奉雪中奋短兵!

丁奉之功还在于后来协助吴主孙休肃清内乱,除掉了专横跋扈,把持国政的孙綝。到吴主孙皓时期,丁奉官至右大司马、左军师。

时后人为纪念丁奉功德,为其建庙祭祀,把丁奉称为总管菩萨,四季香火不断。后来丁奉又被封为靖天世帝君。成为了三国时期,继诸葛亮,关羽之后,又一位被神话的名人。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排名不分先后:太史慈、甘宁、黄盖、周泰、程普

太史慈:弓马娴熟并且箭法很是精巧,在降于孙策之后,帮助孙氏扫荡江东,有勇有谋还是个名扬四海的义士。

甘宁:跟着者孙权破黄祖据楚关,辅助周瑜占领下了夷陵,再后来镇守益阳又挡下了关羽。

黄盖:黄盖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早期跟着孙坚走南闯北,使用苦肉计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同样也是赤壁之战的功臣之一。

周泰:起初周泰只是个低贱的江水贼,后来加入了孙策军下,并且一直跟着孙权,多次在孙权危难之中解救出来。战功赫赫,有很多人把周泰、许诸和赵云称之为三国战神,

程普:跟随孙坚征战黄巾、董卓,斩下华雄又破吕布,帮助孙策平东江东。程普同样也是个有勇有谋的大将,可惜后来周瑜出现之后程普就慢慢的被周瑜的光辉给掩盖了。

以上,如果此问答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可以点个赞哦。


赤于青言1999


早期东吴,跟随孙坚的老将,曾经的四大金刚,程普(战平太史慈),韩当(斩杀张辽之子张虎),黄盖,(祖茂早早阵亡),剩下三位,可称三大虎将。

孙策孙权时代:

一,太史慈。与小霸王孙策单挑一百多回合,与曹操手下五子良将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孙策曾是东吴之主,不评五虎之列)

二,甘宁。百步穿扬,射杀大将凌操;百骑劫张辽前营,不折一人一骑,20回合打败曹洪(曹洪曾与蜀国五虎大将马超斗四五十回合)

三,周泰。斩杀沙摩柯;五进五出救孙权。

四,凌统。与曹操的五子良将乐进单挑50回合,仍精神抖擞。

五,吕蒙。因为有勇有谋,在江东设防,并白衣渡江偷袭关羽后方。

还有丁奉,徐盛,潘璋等也不错。


学习冇止境1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指正!

首先命题说东吴的五虎上将,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东吴!并不是说所有跟过孙坚,孙策,孙权的人都有资格参加评选。历史上曹魏那边是没有正式封过五子良将的,只是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张辽、徐晃、张郃、于禁、乐进五人的列传统一罗列,又因蜀汉封了五虎上将,所以后世才将此五人并称曹魏之五子良将。由此来看,如果封五虎上将的话,依三国演义中蜀汉为例,刘备是以汉中王的身份来封五虎上将。那么,东吴的五虎上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至少也得孙权称王之后才封呢?据记载,222年魏文帝曹丕封孙权为吴王,229年孙权正式称帝。甘宁、太史慈、程普、黄盖几人确实有本事,但都没活到这个时候。再说陆逊谋略出众也好,带兵有方也罢,但五子良将里面有司马懿吗?五虎上将里面有诸葛亮吗?都没有!而且无论五虎上将还是五子良将,说的都是武功高强的将领,当时周瑜鲁肃吕蒙都已经去世了,所以陆神将这位大都督也排除!第三,封五虎上将的话,一定会在孙权刚刚称王或者称帝的时候进行。用意彰显君威,稳定军心民心,鼓舞士气。所以我概括了五个人选,分别是韩当,周泰,朱然,凌统,徐盛。我给这五人在蜀汉的五虎上将中各找了一个对应的人物,但比较牵强各位凑合看看就好。韩当对应黄忠,因为太老了,三朝了还能上战场……周泰对应赵云,赵云虽说是常胜将军,但也是刘备的保镖啊!周泰合肥之战的表现也差不多算七进七出了。朱然对应马超,将门虎子,镇守江陵!就像马超坐镇汉中,诸葛亮才敢征南蛮。而且夷陵之战中朱然一部的行动堪称吴军胜利的关键!凌统对应张飞,很能打,武力高!当时周泰满身是伤,年龄也老了,纵观东吴,凌统应该是武力第一了吧。徐盛对应关羽,这个是最牵强了!不过徐盛后期的表现没让老板失望,也确实算得上东吴当时第一的大将了。

因此我的答案,东吴如果评选五虎上将的话,应该是韩当、周泰、朱然、徐盛、凌统(五人排序按照各自的年龄)个人见解,个人见解。


花前醉晨风


至于东吴五虎,能冲锋陷阵,斩将杀敌的,几个都督貌似靠不了边。单从武力上来说的话,孙策当仁不让,这个不用多说,号称小霸王。其次甘兴霸,与张辽齐名,最经典的莫过于百骑劫魏营。再次东莱太史慈,与黄忠一样都是神射手,箭下亡魂无数,更是单挑孙策,两人打了个平手。

不过东吴能谈得上与蜀国五虎将齐名的,也仅仅只能谈的上以上三位,如果非要凑个东吴五虎将,剩下两位只能是凌统和丁奉,能勉强把人数凑齐。


1文爷


答: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外加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此乃东吴五虎将。


中行偃1


江东五虎将没什么记载,但是也有人分了五个人:

甘宁、太史慈、凌统、周泰、徐盛(有人说没有凌统徐盛,有黄盖程普)

不过吴国有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