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少火让人长寿,壮火损害健康?

中医综合频道


中医认为,正常的火为阳气,阳气为人身的生命基础,能温养煦育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运行气血,蒸津化液,抵御阴寒,为生发之根本。人身之火,要在暖脏腑而煦气血,具有生发活泼之机。《类经·阴阳类》说: “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火和平则气乃壮”。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所以保火和去火要适度,才是养生保健的关键。

中医学的《黄帝内经》中有个经典理论——“少火壮火”说。 “少火”是指身体里温柔的阳气,是适度的、恰到好处的、不是很旺盛的生理功能,能够帮助体质更趋于稳定和壮实。其源于饮食水谷,化于气血。 “壮火”是指身体里亢盛的火热之气,是过于强旺、十分亢盛的生理功能。这类功能状态每每“食气”,大量地消耗着“气”,从而使得功能日益趋于虚弱、失调和病态。两者同源而生, “少火”平和, “壮火”亢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温和的阳气可以使正气壮盛,亢盛的火邪使正气衰退;温和的阳气能够滋养正气,亢盛的火邪消损正气;温和的阳气能够生发正气,亢盛的火邪耗散正气。对身体而言,温和的阳气能够温煦机体,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亢盛的火热之气则会消散人体的正气,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保护好身体的“少火”可以使人长寿, “壮火”则会损害人体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