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覺得手機大了真的很不方便?

蔚蔚樂趣


因為我的手非常小,所以在手機尺寸方面還是有一定的要求以及簡介,本篇回答只適用於手小或者無法體會手小感受的讀者,下面用我的親身經歷來談談手機尺寸太大的不便性!

小編使用的是一款iPhone 6S Plus,屏幕尺寸為5.5英寸、機身尺寸為158.2x77.9x7.3mm,與大部分市面上的手機尺寸比較接近。

攜帶不便

這個攜帶不便其實就是在褲兜裡不太方便,因為機身尺寸比較大,所以穿一些緊身的牛仔褲會有曲不回腿的尷尬局面,這種情形最尷尬的是穿著緊身牛仔褲,褲兜裡揣著iPhone 6S Plus騎自行車,有時候會出現手機頂胯的局面,那麼這時必須把手機推到側面!

其次就是如果手機太大,手持狀態下這隻手一般是幹不了什麼的,有一次購物之後回到家,左手拎著東西右手拿著手機和鑰匙,竟然不打開門,最後將手機放在地上才打開門!

之後就是開車時,別人開車還好,如果自己開車同時副駕駛還有人,那麼這個尺寸的手機一般只能踹在兜裡,因為我試過很多朋友的車,幾乎沒有一輛車能夠把手機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手套箱或者是中央扶手箱不說,因為拿去恨難受!

單手操作不便

說到這裡看著自己的手,心裡就開始隱隱作痛,因為iPhone 6S Plus的哪個尺寸的手機想要單手操作簡直是做夢,只能是一隻手扶著一隻手點擊,所以想耍帥單手使用?不存在!

在騎自行車時(為什麼今天總是說騎自行車?),來電話還好接起來不是什麼問題,如果來微信消息了只能用語音回覆!總的來說手機尺寸大了之後幹什麼都不方便!

總之對手小的人來說,大尺寸的手機就是攜帶不便,操作不便,總之種種不便!

更多科技資訊盡在ICE機智


ICE機智


感謝您的閱讀!

我說說我的情況,希望我的經驗可以給你一些幫助!當時在選購iPhone 6的時候,就有過糾結,到底選擇6/6p,但是,當時考慮到的一點就是:我的手很小,真的不適合拿大手機!這應該是很多朋友選擇小屏手機的原因吧!後來,從iPhone X(5.8英寸)到現在iPhone Xs max(6.5英寸),我竟然會覺得5.8英寸的尺度剛剛好!

拿iPhone Xs max的手機照片:

先說下屏幕小的好處:

  • 手小是很多人不選擇大屏的現實原因和實際原因!
  • 屏幕小能夠一手可握,可以讓你隨時一手回微信。
  • 屏幕小攜帶方便,出門不用帶包,直接塞褲兜裡。

而,我就是考慮到實際原因,手太小,沒有辦法,只能依靠選擇小屏幕手機。

那麼,我使用了大屏手機的不舒服。雖然說,大屏手機對於很多人來說,提供了更好的屏幕顯示效果,電影網頁等等!

而且是屏幕的精準度更高,當然我們發現大屏手機基本上會提供高電池容量,比如最近出的小米max3(6.9)提供了5500mah的電池!榮耀8X max(7.12英寸)提供了5000mah電池。


當然,大屏幕可以讓你雙手打字,打字速度可能會更快,玩遊戲更大視野等等。

但是,我在使用了6.5英寸的iPhone Xs max和5.5英寸的iPhone 8p類似,拿在手裡,確實一隻手難以掌控。我們現在在做全面屏,雖然做到了屏幕全面,其實手機並沒有大多少,很多人將下巴和小額給減少了。

當然,不推薦的原因,晚上躺在被窩裡看手機,大屏手機打臉更疼!


LeoGo科技


如果只從打電話、發短信的角度來講,大手機確實不方便。現在有的手機屏幕超過了6英寸,接電話的時候甚至都需要兩個手操作。平時出門買包煙、吃個飯什麼的,手機都沒地方裝,只能隨身挎個包,將手機放包裡,非常的麻煩。所以很多用戶都懷念過去諾基亞生產的小屏手機。

但是我們要知道,近5年來手機已經完成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演變,手機的作用也不僅僅只是接打電話和收發短信了。平時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可以一天不碰電腦,不看電視,但無法堅持1個小時不看手機屏幕。

事實上隨著智能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通信屬性也越來越弱。現在我們在研究一部新手機的,更關注的往往時它的處理器、內存、攝像頭等參數,而不會在意它支持多少個頻段,能夠在幾個國家接打電話。每天我們接聽和撥打的電話越來越少,更多的時候是使用微信來傳遞語音和文字消息。

我們平時不玩電腦了,娛樂項目變成了手機上的《王者榮耀》;不看電視了,因為手機上有各種視頻APP,想看什麼就看什麼。平時發微信,只恨打字速度不夠快,不能和女朋友多聊個三五句。

使用習慣的改變也就決定了智能手機的屏幕會越來越大。玩手遊、看視頻都需要在大屏幕上才爽快。聊微信、QQ,也是屏幕越大輸入體驗更好。所以當三星推出5.3英寸甚至更大的Galaxy Note系列的時候,讓無數用戶拋棄了3.5英寸的小屏幕iPhone,最終迫使蘋果也不得不推出屏幕更大的iPhone 6 Plus與三星對抗。如今,最流行的智能手機屏幕尺寸就是5.5英寸,因為喜歡大屏幕的用戶實在太多了。

雖然現在仍然有不少用戶還念過去的小屏幕手機,但他們畢竟只佔少數,否則蘋果在去年推出的小屏旗艦iPhone SE應該大賣特賣才對。實際上iPhone SE並沒有達到預期的銷量,蘋果在未來也不打算再推出小屏幕手機了。用戶太少,是廠商不願意生產小屏手機的主要原因。

所以手機屏幕大了確實不方便,但是相比它們在工作、生活、娛樂中所帶來的種種便利,那些小小的不便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隨著無邊框、全面屏技術的發展,未來手機的屏幕尺寸可能會越來越大。只有到柔性屏幕手機誕生,手機可以任意摺疊成各種不同的尺寸之後,才能最終調和屏幕尺寸和使用體驗之間的矛盾。


36氪


習慣是一件會上癮的事情,自從用上大屏手機,很難再回去了。

以前自己也常常糾結,約7寸左右的手機會不會不方便呢,自從用了榮耀Note10之後,再也不覺得手機大了,反而有種其他手機小的錯覺。

大屏手機到底會不會不方便了,講真,大屏手機帶給我的快感完全超過了想象,以至於都讓我忽略這是一部大屏手機,榮耀Note10 就是給我這種感覺。

大有不同


以榮耀Note10為例,它採用了6.95英寸的AMOLED屏,本應該很大,但在全面屏的設計下,上下邊框都比較細窄,所以手機並不會很大,日常依舊可以滿足單手操作。這樣尺寸大小的屏幕,你很容易愛上煲劇,玩遊戲,越大的屏幕,毫無疑問,看電視劇和玩遊戲都更爽。哪怕不玩手機,拿在手上,放在桌上都顯得很有範,顯得大氣。


大有內涵


大的優點使得機身空間更加富裕,是小屏手機比較難實現的,機身空間擺在那裡,能給散熱、電池、揚聲器留有更多空間。

這裡談談我體驗感受最爽的電量,5000mAh的電量,別提一天幾充,這個電量可以讓你直接忘記充電這回事,白天儘管使用,晚上睡覺前已經還有不少的電量,你只需要在睡覺的時候插上充電器就完事了,過程中幾乎不用管電量這回事,可以忽略。本人親身感受,大電量是大屏手機讓我感受最好的地方,感覺再也沒有了要到處找充電寶的壓迫感了。

其次讓我同樣很爽的是,榮耀Note10的雙揚聲器的效果,感受提升太明顯了,還有杜比音效,看電視機看電影,檔次感明顯上了一層。

說了這麼多,你問我大屏手機方不方便,那我會回答,大屏體驗帶來的提升簡直可以讓你上癮,足以讓你忽略掉它的不方便性,用一會就習慣並且愛上它。


榮耀手機來了


大了不方便攜帶,單手沒辦法操作。但大屏手機用一段時間,就回不去了。現在用的是5.88和5.99的。不敢用更大的了。看,5.99的紅米note5,比我手掌還大。一直放那裡打遊戲,出門就帶著5.88的小米8se。




狂奔的蝸牛呦呦呦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定義下手機多大才算是大。讓我們穿越回初代iPhone的年代,喬布斯曾經定義過:3.5英寸是最適合人類的手機屏幕。那個時候我們不僅震撼於初代iPhone令人驚豔的科技,同樣沉醉於單手操作的舒適感覺。你可以隨時隨地的將它放入你的口袋或者包包,感受下什麼叫科技於無形。

筆者認為手機大小的急速發展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功能機逐漸轉向智能機的過渡。那個時候諸如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老牌巨頭受限於科技的進步,只能想方設法的在手機外觀上下功夫,所以那時推出了翻蓋、上滑蓋、側滑蓋以及旋蓋等各式各樣的外形,但手機尺寸一直維持在單手可控,因為那時還用的是字母按鍵。

第二個階段就是智能手機的發展。由於科技的發展進步,觸控屏幕從當年的電阻屏到現在的電容屏,取代了當初功能機字母按鍵,但還一直保留著實體按鍵的操作邏輯,比如蘋果下方那個經典的圓形home鍵。我在想喬布斯當年設計的home鍵可能不止於它的功能性和美觀,可能更多地是讓我們始終不要忘記機械操作所帶來的無以倫比的觸感。可是全面屏時代的到來,使得iPhone也徹底變革。人們往往追求更大、更多的理念,因為慾望是無窮的,既然有成熟的技術,廠商們就會投身於開發更大的屏幕來滿足消費者的這一需求,也就造就了今天6.95英寸的巨屏手機走上歷史舞臺。

回到問題本身,手機大了是否不方便?筆者認為這是當然的!雖說手機已經從當初的單純通訊工具發展為現在的移動互聯設備,但它的核心永遠是便攜性,要不然還要平板電腦幹嘛?

從初代iPhone的3.5英寸到現在的6.95英寸,消費者越來越習慣於大屏手機所帶來的極致視聽體驗,廠商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不斷地推陳出新而放棄小屏手機,iPhone SE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所以手機的大小本質上取決於你個人的消費、審美等習慣,如果真的不能擁抱潮流追趕大屏手機,不如索性跟隨自己選擇一臺用起來舒服的次大屏,至少現在我們還有這麼多選擇不是嗎?


找靚機玩數碼


近年來,智能手機的硬件發展迅猛,處理器從單核飛躍到8核,分辨率從主流的720P猛增到1080P,甚至出現了不少的2K手機。與此同時,屏幕的尺寸也從3.5英寸到了現在的5.5英寸,甚至不少廠商做出了接近7英寸的平板手機。

不難發現,手機的屏幕正在變得越來越大,不只是安卓手機,就連iPhone也從3.5英寸逐漸提升到了4英寸、4.7英寸、5.5英寸,甚至更大。難道真是屏幕越大就越好?其實未必。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大屏幕在閱讀和播放視頻方面具有優勢。但需要注意的是,屏幕越大代表著機身寬度、長度及重量都有所增加,使得單手操作,也可以理解為使用大拇指操作,將變得更加困難。

通常來說,男性手掌平均長度為18.9 cm,拇指長度在7cm左右,幾乎可以不費力地觸及到4英寸屏幕的每一個角落,只要屏幕小於4.5英寸,單手操作都不成問題。而女性的手掌平均長度為17.2釐米,大拇指一般為6cm,超過4.0英寸的屏幕單手操作都很不方便。當然這也是因人而異的,如果是姚明,那麼他甚至可以輕鬆操作超過6英寸的超大屏手機。

現在市面上主流的旗艦機的尺寸,他們多為5-5.5英寸之間,比最適合的單手操作的4-4.5英寸多出了1英寸。智能手機不是像電子閱讀器那樣相對單一的交互工具,它對操作的要求很多。目前也出現了一些措施來彌補大屏的不利於單手操作的弊端,比如適合單手操作的畫中畫模式,但是從根本上的解決方案還沒有出現。

或許手機適合單手操作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就像當初說手機需要實體鍵盤一樣,若干年後,5英寸以下的手機難尋蹤跡也有可能,而單手操作手機的人則會被認為是怪咖。而一個難以否定的事實就是,要想買最強性能的手機,尤其是Android手機,必須得同時接受它的大屏幕。

雖然大屏幕的手機並不一定是高性能,但高性能往往要配上大屏才能顯得高大上,而小屏卻始終享受不到最頂尖了性能了。隨著手機硬件的發扎,分辨率越來越高,處理器速度越來越快,我們的耳朵、眼睛和心理上都得到了滿足,但是手的負擔卻越來越重。

不可否認,大屏幕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智能手機發展的一種趨勢。但如果你長時間使用的大屏幕手機,容易造成手指關節和肌肉群的慢性損傷,對健康還是有影響。希望手機廠商能夠更多地採用均衡的、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多照顧到用戶的手指和手掌健康。

望能幫到你,如果可以的請到我的頭條看看,謝謝!


美趣翻譯


這個因人而異吧。我現在用的是小米mix一代。是小米最大的手機,6.4寸大屏幕。就快趕上七寸的平板電腦了。但是阿雷用著還是可以的。因為阿雷平常會在手機上安裝很多的好玩的軟件。或者是看視頻多一點或者使用手機來製作一些軟件的視頻等等。

還有現在的手機不只是用來打電話和發短信用了,現在甚至短信都不用。現在手機的功能是用來發微信,刷新聞,玩遊戲,看視頻用的。所以如果大屏手機不方便的話,也就最多是單手操作的時候不方便。

一般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用雙手來操作。阿雷有看到,平常還有朋友在路上騎著電動自行車。路上一邊走一邊看手機。像這樣的情況就是單手操作的時候,但是累計已向這樣的情況,儘量不要看手機。如果不是十分緊急的情況,我們就應該停下來,雙手拿著手機看,也是沒有問題。

所以為了大家的安全,如果你選擇的是大屏的手機,請不要在電動自行車的時候看手機了。

現在的手機屏幕基本上都是在六寸左右了。以前是4.3就是挺大的,然後慢慢的過渡到了五寸,然後現在到了5.5以後,現在成了六寸。手機屏幕是越來越大的。但是除了打電話和發短信之外,還有更多的功能是可以方便我們的生活的。

如果是給老人用的,單純的使用來接電話,打電話時弄的,那就建議大家購買老人機了,待機時間越長,只是阿雷的個人意見,你現在用的手機是幾寸的手機呢?你在上班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大屏手機經驗。


阿雷課堂上


你是覺得帶著不方便還是握持不方便?

在智能手機普及以後,屏幕也跟著有了多種尺寸,小屏的4.5,4.7英寸,中屏的5.15,5.5英寸,甚至大屏的6.5英寸等,目前的還是中等屏和大屏比較常見,手機的可玩性越來越重,聊天,遊戲,看電影視頻,瀏覽網站,文件各種應用等,大屏用起來更加帶勁!


不過小屏愛好者也有很多,方便攜帶,輕巧,相比較便宜一點等!蘋果一樣的常規系列就是4.7英寸和5.5英寸兩種,選擇小屏的人也佔一大部分!

在全面屏越來越普及的現在,屏幕大帶著也沒有了那麼的不方便,看著手機也許很大,但可能實力在手裡就很正常了! 選擇自己合適的就好,如果你真的覺得很不方便,小屏全面屏手機就是跟不錯的選擇,不過價格可能稍微貴點。


新時代冠希哥


真TM不方便。回了家還得握著手機走來走去,因為睡衣兜裡TMD放不下,如果豎著放分分鐘掉出來,cao

我只是刷刷頭條啊。前陣子跟單位出去旅遊,沒辦法,裝了王者農藥,還下了電影,只為了殺時間。回家了就不想碰了。

我不是對手機玩遊戲看電影有偏見,只是個人不喜歡,覺得體驗不佳。那麼大屏幕帶來的就是攜帶不便,操作不便(字更大這點我不否認)

還有,我特麼想給老孃(鄉下老太婆,出門不帶包)換個老年機,主要需求就是打!電!話!還有微信發發語音。你說那麼大屏幕有啥用。有人說老人正好需要大屏幕,這樣字才大,那是你沒用過老年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