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不能大幅提高粮食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呢?

加油建业


饮鸩止渴!

农人脱贫之路:

有劳动能力的别留恋那几亩地,凭不辞辛苦务农干劲安心打工!开始会不适应,但挺过去慢慢就会好的!

首先肯定目前单说农业在不补贴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与工商业相比是不低的。一个农民像产业工人一样连续有效从事农业生产,可能辛苦点但收入也不会低于产业工人。

适合工业化机械化生产的产品,你非手工打造,累死也富不了!

工业企业生产没有停产时间长不破产也不会盈利!

商业利率再高销售量小也会亏损破产!

农民守着几亩地,不就是企业间断生产,商业销量不足吗?工作人员一天打渔十天晒网吗?

解决三农问题提农产品价格、增加补贴就是饮鸩止渴!就是像给农业大烟抽,越吸越无力!

农村穷,农民苦,

人多地少是因素。

补贴多,粮价高,

几亩良田富不了。

要脱贪、想致富,

外出打工是条路。

忙耕种、闲外出,

两项难顾穷跑路。

弃良田,背水战,

创出天地一片片!

人入城、地抛荒`,

规模经营路宽广。

城域广,农村亡,

农家柴鸡变凤凰。

农业兴,农村旺,

国家强盛民富康!


LGS1012



石仁炎


提高粮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粮价一涨,有关粮食品的都涨,物价新一轮飞涨,而且中国的粮食价格高于国际粮价。进口的美国大米还不到三元一斤,而国内粮价都在三元以上,有机米最高价三十元一斤,没有理由靠涨粮价让农民致福。从上海农民情况看基本上不种粮食吃的粮食也是买商品粮。土地分到户,农民土地被大户承包,大片土地种种蔬菜,即使种粮食也是承包大户种。个体农民种粮也发不了财,即使粮食买十元一斤,一人二亩地种粮亩产1000斤,这有二千斤,十元一斤二亩地也就是二万元,去成本二万元也不到,农民能致富吗?农民想致富,这能农村城镇化,农民不当农民去做工,大片农田大户承包机械化科学化种田,才是农村脱貧致富的出路。


用户7965832030674


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是极端错误的想法。

粮食是国民生存的必须物资,也是许多工业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粮食价格提高以后,工业成本升高,工业产品必须涨价,这样会带动社会各种产品全面涨价。社会商品涨价引发通货膨胀有什么不良后果在这里就不提了。

现在世界各国商品贸易频繁,中国如果提高粮食价格,工业等商品成本提高,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下降。国内太高的粮食价格使得国外便宜的粮食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

国家现在在乡镇没有粮食收购部门和仓库,只有粮食储备库,能够容纳的粮食有限。农民生产的粮食都是卖给了粮食商人和粮食加工企业。商人和企业要获利,不可能给农民实际价格,农民也无法真正得到实惠。

中国农民收入低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民种植的土地数量太少。中国农民人数多,人均土地少。大多数农村农民一家三口人只有5亩地可以种植,种地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块钱,如果粮食价格提高3倍,农民种地收入也只有1万元,还是无法维持生存。

解决农村发展问题还是要依靠工业和其他产业。现在农民在城市做工,一队夫妻一年存5万没有问题,这相当于种植几十亩到100亩田地的收入,差距好大。大量的农民进入工业和其他产业,农村人变少了,剩下的农民能够种植的土地数量变多了,收入也自然提高了。


荆楚之梓


若粮食,蔬果价格走高,会形成其他物价普遍上升。比若菜10元一斤,粮价10元一斤,猪内25元一斤,豆类30元一斤,房租500元(民房),估计一个低收入打工仔的月支出详表:1米(15x10=150),肉(10X25=250),蔬菜(100x10=1000)水果(25×10=250),房(500元),水电费150元,加其他小杂费200元,合计2500元,只是一个人收支,不计负担父母小孩等,每月3500元工资,能活命吗?(当前3一4千工资的人多的很),这层人无法生存,会占国民的百分之七十,这不是小事,所以粮价等必须保持低价!!!


碧水蓝天心乐天下


国家为什么不提高粮食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看来提问者根本不了解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时提这个问题是对的,而且,这样做的确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因为,计划经济时代全国的所商品价格或职工的工资标准都是国家制定的,若提高某一商品价格,绝对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不少的利益,由于国家权威在那里,其它行业,也只能干瞪眼,大不了就是少交点利润罢了。

市场经济就不同了,市场经济的商品价格主要由市场来调节,市场经济也非一国经济,它必须与世界接轨,其商品价格也必须得到世界级商人的平均认可,就是一个国家也无力改变它的经营规则,一个理信的国家政府,只会是引导和宏观把控,并无权力和必要去决定某一行业商品价格的定价,更不可能为了本国某一行业的利益去破坏国际市场与本国交易的价格,否则,人家不会认可你的市场经济,你国面向世界搞发展的愿望就会落空,国家也会倒回到闭关自守中去。

中国粮食价格低。不在农民的勤劳被人低估,也不在国家收粮价格过低,而是传统落后的耕耘方式与世界农业发展水平的不协调,也就是地少人多制约了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同步发展,从而造成了如今的,农民认为种粮吃亏,国家以为农业补贴基本到位。

中国农业的出路在那里?不解决地少人多的问题,不实行机械化、科学化的耕耘方式,不搞农工商为体的联营模式,三农问题难解。


休闲666288


上涨一倍也解决不了农民富裕问题,不但富不了,还严重影响国家全面富强战略。以往每家每户的小农经济已经一去不复返,农村要走工业化模式道路: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市场化,及未来高附加值化。三权分置很好的解决了农民舍不得土地,怕丢土地思想,既土地是你的,经营让给有才能有实力的能人志士去经营,你有田租,他有营收,你还可以城市里打工,赚双份钱何乐而不为呢!可以肯定未来两到三年,粮价都不会高,原因就是国家要倒逼农民进城,如果效果还不明显那么粮价将会降到让你怀疑人生。但国家也不是只降不升,对专业种养殖大户,上规模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大规模补贴,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要读懂国家对农民的一片好意。未来的农村是诗与麦浪海,鸟与花的海洋。


猎鹿


对这亇问题提得好!怎样认识这个问题?首先提高粮食价格是能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必须肯定的道理。但国家为什么不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呢?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呢?我从以下四亇方面简要分析。

一,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总的来讲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由于过去是一个弱积弱贫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建立新中国我们站起来了!原来世界帝国瓜分中国的阴谋破败。但是,站起来真穷啊!我们这些年岭的人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出生在芦壁草房里的,看看现在普通人过的日子,真是天堂日子,我们是怎样活过来的总不敢想。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现在已立于世界之林。农村分田到户后吃饭问题解决了,特别工业发展从无到有,中国制造己让世界刮目相看。实际上深圳丶浦东崛起,带动了全国工业飞速发展,城市发展全国突飞猛进,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己占到全国经济的大半壁江山,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目前的矛盾己经暴露,乡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农民和城镇居民资产和收入出现了巨大反差。这个矛盾上世纪九十年代并不突出,但到现在己经很明显。农村丶农业丶农民三农在整个社会和同一民经济中是块短板。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己把三农工作放在首位。这就体现出党的决心。单从粮食价格解决农民增收不是根本性解决的办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问题,习总书记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告诉你们不是说得玩的,我们农民可以试目以待!

二,从世界经济的格局看能不能大幅上涨粮食价格?

世界经济实际上己成一体,它互为关联,互为促进,互为发展,它己形成大宗商品价格体系大格局,一个国家关起门来定国内大宗商品价格,自说自话不按价格体系规律办事的时代己成过去。这一点大家应该明智。我讲一个现代故事听听:钢材是世界大宗商品,几年前价格跌到最低位,罗纹钢在每吨两千元左右,这个时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钢厂亏损,而且持续好几年,我国是钢材产出大国,2O|8年我国钢材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五十点三!这样的大产业,我国年产&4亿吨左右,一个几万亿的产业连续好几年亏损,按以上的逻辑这要国内自定涨上来就不亏损可以赢利。能自说自话涨吗?不能绝对不能,从市场的规律来说你乱涨打乱了世界价格体系你是会受市场惩罚的。因此不是平常人所想的为所欲为就此了事的,因此钢材价格没有自说自话乱涨,最近几年自然涨上去了。价格体系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粮食价格和钢材石油等大宗商品是有国际市场价格体系决定的,万万不能乱来。

三,不能用乱涨价的方法保护落后的生产模式落后的生产方式。首先要查清我国农业短板的根源,再来从发展规律找出农业发展的方向。

1,落后的生产模式落后的生产方式是保也保不住的。我再讲一个故事。服装生产原来我国是大量的裁缝在做衣服,最旺盛的时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延续到九十年代初旺盛期时大街小巷裁缝铺子到处可见,但这个铺子遇到了服装企业化的发展,九十年代后期大量的裁缝铺子少了,现在己基本消失了!你们认为这个裁缝铺子能用什么政策保护吗?回答没有回天力,机械化生产代替了人工没办法保护!现在我们的种田模式,确实还存在一家一户生产模式,国外先进国家都企业化,一家一户怎样能和企业化竞争。生产方式人家是规模化丶科技化丶机械化丶智能化。我国用钉钯翻田,六七十岁在种田,人家一种成百上千上万亩,我们一种几分几亩能参与竞争吗?肯定不能!人家肥水药利用率百分之九十几,我们利用率百分之四十以下,能不污染吗?能参与竞争吗?肯定不能!你说你用涨价来保护这个落后模式,落后方式行吗?肯定不能!裁缝的例子和现在种田的例子相差多少。大家可以思索!思考!

2,农业的出路在何方?

(l)多元化。所谓多元化就是参与农业生产的组成成份。可以家庭的,可以集体的,可以国有的,可以外资的,这就象我国的工业一样开放。才有出路!我国:工业生产国有土地四十年,外资一样进来,农业为什么不行?

怕是没用的,保护落后是徒劳的!为什么工业有特区农业就不能搞!:

<2),企业化。农业企业化己是世界先进国家成熟的经验,:可以用拿起就用的方法,要总结原因冲破阻力能快则快!

(3),科技化,实际上是国际先进科学种田,己是成熟成功的生产方式,但我国才有零散的出现。该引进的一定要加速引进,示范引领到实际的农企中去才是道理。

<4)机械化丶智能化,要引领丶要扶持丶要加速,要示范,对农业有利,对工业产品门类增多有利!对工业增长点有利,对经济工作整体有推动作用。

<5),规模化。规模化肯定是方向,作天今日头条报道,一个普通上海人家种水稻二十四万亩,取得了成功,能规模化的土地应倾向于规模化,这有规模化才有竟争力!

我认为搞农业一定要与时俱进,瞄准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向他们虚心学习,单从价格上去考虑不是根本性措施,适当补贴,加强服务才是根本大计!发展就是硬道理!

四,农民的收入如何增加呢?党中央对农民增收问题己经动了很多脑筋,但对农民增收之事已采取的措施正在落实应采取的措施正在逐步实施。

1,有种田特长的农民,应发挥特长。研究种田如何扩大规模,加速机械化智能化科技化的进程。搞创新多学多开眼界做大做强。政府对这类农民既要关心更要关照,他们是领头羊,政策要倾斜。

2,择业自由。这是改革开放的红利,政府应象关心城镇居民一样的支持农民,搞农业电商,农业的养殖业,农民经纪人,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销售业的农民就业,政府更应支持加鼓励加便利,要大开绿灯,税收政策要减免。

3,我国的扶贫政策措施是优惠贫困地区农民的得力举措,惠及的主要是农民。我国多部门多行业的扶贫己有了大成果,惊动世界。

4,国家在多年前就免除了农业上的千年皇粮:国税,还逐年加大种田补贴,这个18亿基夲农田乘起来是一个大数目,这些惠及的是农民。此项国家支出主要得益于城市化工业化取得成功才拿得出来的,这些优惠就是惠及于农民的。

(5〉国家对粮食价格国内价格往往超越了国际价格,这个超越部份也是为保护我国农业人员的收入。

6,农民的问题老年人的保护事实是大家的心病,党和国家对城市己征地的农民己给出了社会保障,经济条件好的市区对农民也实现了社会保障,前天我到苏州的东山镇听当地农民讲,他们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了社会保障。当然这个问题面广量大,怎么解决?能否土地转包出去先保社会保障,农民自身少贴一点,国家再贴一点,未失地的农民社保收入略低一点,总之比一个不解决好多了,当然国家这能量力而行,可以这样讲国家富裕了事情就好办。

7,城市化的推进会使农村的农民逐步减少。我们想要不是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原来进城的农民都挤在农村,整体农民的日子更难过,因此国家加快经济工作的发展。城市和工业所需的人员会更多,再加农业企业化也是就业的一条路,农民变少了,就业的渠道变多了,农民的收入就会增加。

最后,我相信发展永远是硬道理,中国的农业短板补齐了,城市农村同步发展,农民富裕了就是我国强大的体现。不能单从粮食大幅度涨价增加农民的收入。应从全局出发,多种措施,从发展是硬道理中寻找农民增收才是根本之道。夲文的观点代表个人,可能存在错误的地方,请阅者提出批评指正。塮谢大家!


黄浩荣279


我是农民,我以前也种十几亩地,一年收成好弄个万把块钱,孩子念书,家庭支出都不够,真是没指望,后来一狠心把田送给老农种了。如果一个农民靠种几亩田地生活,只能混个肚饱,经济来源全靠打工,所以现在种田的都是老农,出外打工没人要了,生活确实困难。粮食是国之根本,不能涨价,补贴又少,总之做农民确实难!


朱益平2


人可以不看电视电影,可以穿着不冻着,但不能饿着,因为这是人的最起码活着条件,历史上历代农民起义造反都是吃不上饭饥饿所致,其力量能推翻一代政权,人活着就要吃,这是活着基本条件,一旦活着基本条件成本过高,社会就要动荡,粮价一涨,其他都会随着涨,经济会被打击垮掉,通货膨胀加速,钱更不值钱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各行业都会衰落,其次即使政府强制提高粮价,与国际粮价差距太大,同样玉米,酒精厂与油脂厂你说买谁的?美国玉米港口卸货3角,本地玉米8角,谁干买卖不求利润?政府会强制让它买本地玉米吗?都是与国际接轨时代,市场自由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