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不景气为什么没造成大量失业,反而招工难?

魏秋盈


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


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


实体经济大幅衰落标志,一是民营投资增幅为负增长;二是大量信贷涌到房地产,导致房地产市场火爆。


实体经济不景气为没有造成大量失业,反而招工难?是为什么?


1、 实体经济不景气,传统制造业艰难生存


实体经济中传统制造业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制造业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用工成本加大,企业应收款回笼慢,企业周转资金紧张导致企业发展停滞不前,企业发展步伐缓慢。


虽然一些传统企业发展缓慢,有的仅靠银行贷款周转,但实体经济呈现的状态是不生产等死,生产可以维持,并未造成大量人员失业。



国家重视实体经济,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传统制造业发展,并给予相关政策优惠,因此实体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有较快地发展,企业能需要大量人员。


2、招工难,用工累,企业普遍的问题


招工难,用工累,这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随着90后及00后相继进入工作岗位,改变了企业以往的招工模式。


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感受,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不同于老一辈的“铁饭碗”思想,他们更注重自我发展,更自我。


同时传统行业,特别是操作工、一线生产工人普遍难招,他们更加注重工资收入,福利待遇。


新一代大学生普遍希望自己工作环境干净、收入高,对技术包括操作岗位并不感冒。企业留人困难,员工离职现象普遍,企业文化难以被他们认同。



3、直播、视频行业迅猛发展


有数据显示网络直播用户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25亿,占网民总数的458%,并且这个规模仍在持续上涨。


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更过年轻人选择直播行业,赚钱快、出名快,他们更热衷于虚拟平台,这也是造成企业招工难一个问题所在。


总之,实体经济不景气并未有造成大量失业,企业招工难主要是人员的思维方式改变,员工对工资待遇要求高,同时一部分年轻人更热衷于直播行业。


有书知道


我今天到深圳西北部接近东莞的沙井,松岗,福永考察了下中小工厂,比较有感触,我是从事广告服务业的,上游需要各种工厂供应商,近几年发现供应商越搬越远,很多到了深圳北部边缘甚至到了东莞惠州,国庆也去东莞松山湖地区重点参观了华为二期新工厂和华为小镇。

1,招工难,首先是人口红利减少,深圳工厂外边公告栏贴的招聘广告显示基本底薪2200,加班工资时薪17-20元之间居多,每月加班100小时工资也就接近4000元。我在南山区中心4000元不加班,不包食宿是很难招到广告普工的,有不少人力资源公司开店铺,也要小青年街边拿广告牌招聘。

2,失业率小,中国新增人口不断减少,我记教科书上13亿这个人口总数10多年没啥变化,我今年27岁,是感觉计划生育最严的一代,有不少是独生子女,很畸形的人口变化,理论上要有2个子女才能维持劳动新增人口。另外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不多,新的消费升级增加不少劳动岗位,美容美甲,快递外卖吸纳不少就业人口。

3,制造业不景气,这个可以说是产能过剩和人工成本增加造成的,目前还有出口方面的贸易战,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是很难生存,制造业同样也会有马太效应,二八法则,民营企业老大华为年产值6000多亿,你们对比一下你们所在城市的gdp,富士康也急忙上市了,纯利润才5个点,银行贷款利息都比这个高,贸易战可能就是破坏公司盈利的那几个点,是一场没有暴力的生存战役。

附上国庆亲自拍下的照片

有招聘信息,劳务派遣,街头招聘,有深圳松岗福永沙井的厂区,员工宿舍楼白天下午生意冷清,有东莞华为帝国的新欧式办公楼和数个新厂群。

总之适者生存,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











波点论


我老公近期看了很多门市,回来跟我说现在做生意真的好难,前几天去看门市的时候,转让费贵得离谱,今年想扩大开分店,所以去看门市,发现重庆房价一飞冲天,门面反而降低了。有几个大的门市 ,400多平米 装修豪华,估计装修都是至少50万,不要转让费,只要押金30万给商场都可以。好几个累死的,都不要装让费 只给押金,充分说明实体有多难做。并且门面的租金去年问都要1万8不少,今年只要8500.很多类似的。哎,也侧面说明房价的上涨对实体经济带来多大影响,以前重庆的房价都很低,所以大家对房子没激情,近两年突然腾飞,实体也直线下滑。

言归正传,为什么招工难。我觉得有3点。

1 年轻人不能吃苦!现在几乎家里都给孩子买了房子的,也 就是90后一代几乎不担心房子问题,而相对工厂较低的工资以及加班,很少年轻人能吃苦干下来,再说现在大学也是随便上,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上了大学的 为什么要去工厂呢,去公司上班多好啊,又不加班。

2 中年人基本去工地上班。工厂的工资相对来说要低很多,几乎都是3000-4000,但是工资工资只要能干,一个月轻松都还是有6000,多的上万都有。所以很多人觉得我宁愿在工地辛苦一年,后面耍一年,也比工厂的工资高。后来习惯了,更加不愿意去工厂了。

3 现在创业的多,现在很多网红类似的店,也就是相对投资成本较低,几乎都是在20万内,很多家庭都能 拿出来,所以30岁左右的人本身就到选择的时候了,开始自己创业,所以就业的相对就少了。


整体来说,现在主要是经济相对较好,能吃苦的人较少,总想自己干,自己干不了的,那就随便混,房子怎么都能 活下来,所以后面蓝领工资只会越来越高!


股市麦兜


大方向我也不太懂,我给大家说说我现在任职的公司吧,让大家参考参考。



我现在任职的是一家拥有员工约60人的民办化工小型(老板老说公司是行业数一数二,但我觉得……嗯……大家懂的……)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三合一,全都自己消化了,可谓是自产自销呀!

今年因为政策的原因,环保查得严,我们公司主打的是环保产品,所以避免了天天安监跑来办公室喝茶,停产查改的风险,但是我们很多同行就不行了,特别是很多小型家庭式“黑作坊”,都被查停了,所以我们公司今年迎来了“春天”。但上年就不行了,上一年特别的萧条,老板每天看着销售报表心情都不好,天天鞭策,周周开会。我们是这样,大环境也是这样。

我们公司虽然销售部业绩不行,但我们老板行呀!我们老板另外开辟了新项目,我们有机械,可以帮人代生产呀!于是生产车间忙得如火如荼,我们销售部水静鹅飞。

我们公司无论景不景气,都不会大面积裁人的,相信一个企业除非真的倒闭了换管理层了,不然人事上是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动的,因为一个公司,员工是企业之本,只有稳定了,才能正常运营,我猜这个就是虽然大环境很萧条,经济不景气但是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失业现象的原因。

但招不到人,这个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

我有好几个做hr的朋友都在群里抱怨说招人好艰难,老想挖我过去她们公司,真是的,太优秀也是很难办呀我!(臭不要脸)



像我们公司,就我知道的就已经辞职走了3个业务员,1个技术员,2个行政,1个配送员,n个工人。但他们的岗位,都没人招到人顶上,走掉的人的工作,都只能靠剩下没有走的人分摊。

招聘广告我们帮忙转发了一次又一次,真的投简历的人寥寥无几,来面试的就更少了。像业务员啊行政这些还好一点,听着就感觉好像办公室白领高大上 ,来面试的人还多一点。工人配送员这些,真的好不好找,车间天天说没有人手生产,不够人开不了夜班的。

感觉这个很多因素造成的:现在年轻的不想干这行,老的我们不愿意收;优秀的我们提供不了薪酬待遇给人家,不优秀的来了干不下去白招;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培训都没有培训完,就受不了辞职了……

现在整个环境就是这么矛盾,高不成低不就的……


我家cp肯定会结婚


其实中国有很多隐形的实业,只是没有报道出来而已。今年实业真的很难,拉动经济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基建。现在在打外贸战,出口受损很大。消费就不用提,现在哪个年轻不是背的房贷,要么就扛着高昂的房租,你叫别人怎么消费?基建,08年那时候中国还可以大搞基建,10年过去,你看看现在即使小县城都通了高铁,有高速路了。请问大搞基建怎么搞?明年起,社保不能按最低基本交了,要按实发工资交。企业成本又要提高一大截,个人收入也缩水。明年基本涨薪的幅度不大,或者不涨了。(税前一万钱,企业要交14000多,个人只收7000多,具体的数字忘记,差不多这个数)我身边有一些人,没工作。一直在找,失业数据能体现的出来?反正吃家住家的,又没失业保险。还有一些农民工兄弟,回老家了,这些算转业吧。现在经济不好,找工作也不好找,大家跳槽的时候找准下家再走吧。

还有插点题外话。

中国现在面临的有个大问题,1,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很多外资已经撤离,企业也走向微利时代。改革?创新?好多年前就喊了,结果好多企业拿钱去炒房,靠炒房大赚一笔。。。。。2,房地产,房地产是悬在中国头上的一把剑。这也不是我们国家一个问题,很多国家都有。房地产的泡沫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现在是又不能让它破,又不能不依靠这个。所以这个度很难。中国经济太多太多被房地产绑架了。3,养老问题,中国已经进去老龄化社会了,而且以后越来越严重。现在都听闻哪里哪里的养老金已经入不敷出了。以后等我们老了,如何养老。大家都没信心。4,出生人口逐年下降,年轻人口就是未来发展的动力,如果年轻人口不足,经济将陷入停滞或倒退。5,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以前邓老的一句,先让部分人富起来,再带动其他人。结果呢?是富起来人,用手上的资本再次剥夺穷人手上的钱。比如炒房,炒大蒜。

我也大家的建议,

1,这个年头不要轻易辞职,找好后路,或者深思熟虑后再打算。

2,不要急躁,现在压力很大,很多时候人很急躁。其实想想,我们国家整体环境在全世界算好的,看看委内瑞拉,叙利亚。

3,不要给自己的经济太高的负债率,不然很累。

最后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我们共度经济难关。


跟乔峰打成平手鸠摩智


就拿我在东莞长安身边的例子说一下吧。举个简单一点的例子,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OV厂的保安,平均工资在6000左右。从来没有听说缺过人,很多都是靠关系进去的,甚至很多都是请客吃饭才进得去。而一些2500左右工资的保安公司。一天到晚在各个工业区各个路口招工。还是很难招到,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招工难吗?


怒斥地域狗


招工难,很多地方体现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但更多是人的问题,我客户,招聘市场销售人员

第一:投简历的人很多,信息员打电话约面试时间,人要么不来,要么迟到,这是找工作的态度?

第二,在宜昌,湖北的二线城市,工资试用期期大概5000元左右,出差费用什么实时报销。年度还有奖金。但面试的人觉得工资低。

第三,怕吃苦,怕累,因为销售业务员,肯定要出去跑,经常出差,公司出差什么工作时间在早上9点~下午5:30,很多人觉得累,吃不了苦,不愿意做。上次还遇着一个,还没入职,就问公司给不给专门配车出差。你是来当领导,还是来上班的?

确实,发觉现在有部分90后兄弟,真有点眼高手低了。(虽然我也是90后,混的也不是很好)


LXJ6868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王天天:


如今整个经济大环境是真的很不景气,失业当然是存在的,只是没有大肆宣扬,而且大量失业与招工难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第一,企业人才需求大幅下降。

据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企业用人需求较第一季度平均下降26.6%。很多小公司、小企业倒闭了,创业失败的公司关了,你也不清楚,因为没有过多了解。更何况今年是各大企业的“严冬”时期,很多公司内部都是达成共识的不再招人,有机会甚至还会裁员。拿今年的应届生举个例子,今年应届生800多万,历史最高,而互联网企业、地产企业大幅缩招,像万科那么大的地产公司,发出“活下去”的声明,全国仅招收88名应届生,这就能看出来今年的失业率会如何了。


第二,公司中高层岗位不缺,基层岗位普遍缺人。

国内有个很明显的现象,大家都对基层岗位有点偏见,大部分人都会倾向选择更高一级的岗位工作,可是这个缺口是存在的,比如快递员、操作工人、修理工人等等。而且公司不愿意给这些岗位提供稍微好一点的工资待遇与薪资福利,反而因为人工成本上升而削减工资待遇,这样一类,又有人愿意去做这些基层工作呢。显而易见,招工难,是招基层工作者难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顺利度过这个“寒冬”,等经济回暖,再考虑跳槽换工作之类的事情吧。



首席投资官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想对所有读者朋友说句真话,没有造成大量失业和招工难这应该是一种假象,而与真实的现实是有较大出入的。

现在我国到底失业率有多高,统计的依据是什么?可能很难给出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说法,所以统计失业率也有误,一些短期工、临时工、季节工也有可能统计在就业范围之内,还有一些隐形失业没有统计在内,这样就有可能造成我国就业率被高估,难以真实反映实际的失业率,所以也就让人得出实体经济不景气而没有造成大量失业的假象。

事实上近年实体经济的经营状况是每况愈下,而失业率低明显与经济发展现实不相适应,失业率应该是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

至于说到招工难,我觉得应分几种情况来看这个问题:一是实体企业经济效益不好,而人工成本又高,导致不敢多用工,这也就让人产生一种企业招工难的假象。二是现在不少年轻人吃苦耐劳精神差,对一些待遇不高、工作累、环境差岗位不感兴趣,也导致了实体经济招工难。三是目前大量的年轻人压力大,有房贷、车贷、养老、医疗、养小孩等多方面压力,收入太低的岗位不足以养家糊口,一般都选择自主创业。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实体企业的招工难。


财经深思


实体经济不景气并不一定会造成大量的失业,如果有大量的失业那只能说明实体经济要崩溃。

我国实体经济很大一部分是由国有企业组成,一般来说实体经济不景气对国企的影响比较小, 但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现阶段实体经济不景气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高,生产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员工工资、社保公积金等)、房租、水电,税负也偏重,企业利润降低,自然而然就会降低员工待遇。

再加上现在我国人口结构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不再,劳动人口大量减少,所以对应的廉价劳动力减少,高技能职工减少最多。

据人社部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技术工人有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仅4700多万人,仅占整个就业人员的6%,技术工人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企业利润降低,员工待遇降低,工人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招工困难也容易理解了。

而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大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营企业资金少,扩张难

民营投资增幅为负增长,银行将大部分资金都给了房地产,实体经济资金链紧张,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楼市过热,一家上市公司上千名员工辛苦干一年,很可能不如一个人在一线城市买一套房子的收益大,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那么对于经济的整体发展不会是一件好事情。

2、产能过剩,去产能过程艰难

国内实体经济产能过剩,而需求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实体企业自然不好过,工人工资也不高,实体经济之间存在太多无谓不必要的竞争。然而去产能意味着淘汰,如果力度过大,反倒会造成大量失业,得不偿失。

3、互联网经济竞争

相关机构日前发布2016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大数据报告指出,48%的毕业生选择“不就业”,在不愿意找工作的95后中,超过15%的人向往创业,自己当老板。他们的创业目光主要锁定在海淘、O2O、自媒体等新兴互联网创业项目。

实体经济必须要转型

实体企业房租、税费、人工成本高,但这些都不是工人们决定的,事实上,恰恰是企业们盈利能力不足,才造成了实体经济承载就业的能力被弱化。

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产能过剩,实体经济再不盘活说不定会变得死气沉沉,实体经济必须得转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