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能直接报案吗?法律上是如何界定虚假诉讼的?

风清云淡84620301


面对虚假诉讼,我们到底该如何处理呢?夫妻一方虚构债务,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呢?

【律师点评】

以下为真实案例,以案说法!

本人刚刚办结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对方当事人涉及虚假诉讼,目前有关人员已被刑事拘留。

【案件经过】:2017年,妻子姜某与丈夫纪某感情出现裂痕,后丈夫纪某便与网友隋女士倾诉。有过相同遭遇的隋女士听后非常气愤,二人商定为纪某伪造一份借款合同让姜女士从此背上债务。于是,隋女士和纪某很快伪造了一份10万元的借款合同,准备了相关的取款记录作为辅助证据,纪某还将购房合同复印件和结婚证复印件提供给隋女士作为抵押,然后由隋女士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纪某和姜女士共同偿还借款。

一审庭审中,隋女士谎称已将10万元交付纪某,而纪某同样谎称收到款项,并提交纪某父亲亲笔书写的证人证言,证明款项已用于给母亲治病、翻修房产、偿还债务等。本案一审判定借贷关系成立,姜某与纪某需连带清偿上述10万元债务及隋某支付的律师费、保全费、诉讼费等费用。

之后,姜某提出上诉。本案历时一审、二审,耗时一年有余,最终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判撤销一审判决,由纪某和隋女士承担法院起诉的有关费用。

随后,姜女士到辖区派出所报案,就纪某与隋女士虚构债务关系进行虚假诉讼的行为,要求警方进行查处。目前,纪某和隋女士因涉嫌虚假诉讼罪已被当地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结合本案,本人想告知:涉及虚假诉讼需要有关法院进行查实,如果查证属实,当事人可以根据有关证据到辖区派出所直接报警处理。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案情需要到法院进行取证,法院的查实结果是犯罪嫌疑人涉嫌虚假诉讼的有力证据。

【法律规定】:

《刑法修正案九》将虚假诉讼行为入刑,明确了虚假诉讼罪的入罪标准及刑罚规定。

  在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律师提醒:

据理力争无可厚非,投机取巧决不可为;莫被利益冲昏头脑,知法犯法必受惩处!






柳基伟律师


近些年来,部分个人员基于谋取不正当利益,通过故意捏造事实或者伙同债务人,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获取法院生效的判决或调解,并根据法院的文书履行或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严重侵害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根据最高法最高检颁布的《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捏造的事实主要是指以下行为:

(一)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的;

(二)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的;

(三)与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恶意串通,捏造公司、企业债务或者担保义务的;

(四)捏造知识产权侵权关系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的;

(五)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捏造的债权的;

(六)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或者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优先权、担保物权的;

(七)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身份、合同、侵权、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的其他行为。

(八)隐瞒债务已经全部清偿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他人履行债务的,以“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论。

(九)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或者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以捏造的事实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的。

对于妨害司法秩序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主要是指造成以下结果:

(一)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采取财产保全或者行为保全措施的;

(二)致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干扰正常司法活动的;

(三)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裁判文书、制作财产分配方案,或者立案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的;

(四)多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

(五)曾因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被采取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或者受过刑事追究的;


叶律师


[如何界定♦如何报案]

一、虚假诉讼罪如何界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如何界定刑法规定的虚假诉讼犯罪行为,是《解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解释》明确,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属于刑法规定的虚假诉讼犯罪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刑四庭负责人就虚假诉讼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答复中,明确提出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如何界定虚假诉讼罪说得很清楚:

第一,虚假诉讼犯罪仅限于“无中生有型”行为,即凭空捏造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和因该民事法律关系产生民事纠纷的情形。如果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行为人采取伪造证据等手段篡改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不能认定为虚假诉讼罪,构成犯罪的,可以以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或者妨害作证罪等罪名追究其刑事责任。捏造事实即可以是积极行为,也可以是特定形式的消极行为。行为人隐瞒他人已经全部清偿债务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债务的,也可以构成虚假诉讼罪。

第二,虚假诉讼犯罪行为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表现为“单方欺诈型”和“恶意串通型”。刑法中的虚假诉讼犯罪行为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的虚假诉讼行为并不完全等同,除了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之外,一方当事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意图使对方当事人败诉,以达到非法占有对方财产等目的的,也可以构成虚假诉讼罪。

第三,民事执行程序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民事诉讼”。以捏造的事实申请人民法院进行民事执行,同样可能妨害司法秩序和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需要采取刑事手段予以规制。实践中存在的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或者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以捏造的事实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均可以构成虚假诉讼罪。

第四,为了突出打击重点,方便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和准确把握虚假诉讼罪,《解释》对实践中常见多发的夫妻债务认定、以物抵债、公司债务、知识产权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企业破产、民事执行等类型案件中捏造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作了列举式规定,并在兜底条款中对捏造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应当如何界定作了进一步明确。这种规定方式属于不完全列举。从理论上讲,虚假诉讼犯罪行为可能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民商事案件中。实践中,需要根据刑法和《解释》的规定予以正确理解,准确适用。

二、如何报案?

问题中虚假诉讼是否可以直接报案?答复很简单:当然可以直接报案。难在去哪报案?如何报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虚假诉讼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虚假诉讼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司法机关报案或者控告。也就是公安局和检察院都能根据管辖受理立案。

然而,虚假诉讼都是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发生的,法院在某种意义上属于被欺骗者、受害人,虚假诉讼罪的启动者由法院发起最合适,但法院由于缺少相应的侦查手段,很难查明案情。目前,虚假诉讼案件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恰恰在报案环节,公安直接立案有可能插手法院的民事审判;法院直接移交公安处理,又面临着要承担否定自己民事判决的后果。

♦♦♦有些事,法律规定看似清楚,实践操作很复杂,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有兴趣可私信!



黑猫警长之矫情包子


虚假诉讼在法律上有二种解释,一是刑法上的解释,二是司法解释上的解释。刑法上概括,司法解释具体。虚假诉讼是发生在诉讼行为过程中,对虚假行为的认定,民事诉讼活动中,民事法官可以不釆信,不釆纳,严重的,可以釆取民事强制措施,这是在诉讼中被民事法官发现了可以使用的手段。但有许多民事法官没有发现,发现不了或故意放纵、串通等,甚至被判决书漂白了,那就是事后追究了,如果认为犯罪,应当向检察院举报,公安无法插手。


阿福150298048


1.诉讼中,如发现存在虚假诉讼,可以向法官举报,也可向履行正常的刑事自诉程序,主要是有足够证据证明。

2.2018年9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虚假诉讼犯罪做出了最新规定,对虚假诉讼的各个行为做出了规定。


身边法律咨询


虚假诉讼是指诉讼双方为了达到某种非法目的,串通一气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提起诉讼以实现非法目的的行为。

如果是诉讼一方虚构事实提起诉讼,则只会导致民事败诉或构成诈骗犯罪,不会构成虚假诉讼。

所以,虚假诉讼不存在当事人刑事报案,只会在虚假的民事诉讼中被主审法官给予司法处罚或移送刑事立案偵查。


不糊涂时涂糊不


虚假诉讼的出现和增多,恰恰狠打了那些整天高喊程序合法高于实体正义的人的脸!程序和实体之间的逻辑关系紊乱,将充分条件当成必要条件,不出现虚假诉讼才是怪现象!


朋友1966


我本人经历了此类型的案件(恶意虚假诉讼)一先取证二到公安局丶检查院、纪检院、看看哪一型的就到那个部门。


用户7164529122393


已经构成刑事犯罪,必须向公安机关报案,调查取证。


分陕石1


只要冤假错案的判决都成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