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攝影帶什麼鏡頭好?

似沐夕梓


其實旅遊是人的一次放鬆方式,那麼出門在外遊玩最重要的是整個快樂的過程,如果這個過程非常難受不是就失去了旅遊的意義了嗎,這裡要說的是要是外出遊玩儘量攜帶少的器材,讓更多的時間去遊玩
  • 如果是旅遊外出其實帶一個比較方便的變焦鏡頭最為合理,焦段可以選擇24-105,也可以選擇24-70,還可以選擇70-200,這些鏡頭各自有各自的優點與缺點,通用性比較高的是24-105

  • 24-105首先具備一定的小廣角,還有一定的長焦,出門在外掛機非常適合,不用換來換去,基本一個鏡頭滿足95%以上的拍攝需求,而且你還有一個大光圈定焦,這種組合就非常方便

  • 如果你覺得24-105光圈小點,拍攝虛化差點,可以換24-70f2.8,也是很好的掛機焦段,風光人像人文都可以應對,在搭配f2.8恆定光圈,畫質足夠優秀

  • 外出旅行應該儘量減少器材的重量,能掛機不動就不動,這樣才會給旅遊帶來最大的樂趣

原創不易,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幫助,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評論,哪裡說的不對多多指教,謝謝^-^


色影君


您好,這個問題是困擾很多人的一個事情。我自己經常旅遊拍攝,自己也嘗試過不同的鏡頭組合,有一些經驗,我來為您解答一下。


一. 一機一鏡

可以只帶一支鏡頭,那麼這支鏡頭可以是24-105這樣的鏡頭,也可以是一鏡走天下那樣的18-200這樣的鏡頭。這樣會非常省事,免去更換鏡頭的煩擾。



二.

一機兩或三鏡

這個組合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因為上面那個組合有點不太容易出片,而第三種我要說的組合又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得到,所以這個組合是我覺得最好的。

兩鏡:16-35或者11-24+70-200或者100-400。這樣的搭配能夠拍攝氣勢恢宏的大景風光,也能夠拍攝一些特寫、遠景,或者是小景風光,人文。

三鏡:就是在上面的基礎上,再加一支大光圈鏡頭,比如50定焦,能夠兼顧小景、人像這些。


三. 兩機兩或三鏡

在第二的基礎上再加一個機身,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換鏡頭的時間,能夠快速切換拍到心儀照片。

但是這樣的組合會增大重量,一般出行不建議搭配。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點經驗,希望對您有幫助~


Bearie


本人出去旅遊。一般只帶35mm鏡頭一個。

外出旅遊,不能讓器材成為負擔。如果你的鏡頭帶的少了,你更會專注的用好手裡的鏡頭,把他最佳性能發揮出來。

說實話,也可以帶一個長焦鏡頭。長焦鏡頭可以捕捉景物的細節。我看有些朋友外出拿的鏡頭非常多,而真正使用的就那一兩款。輕裝上陣才是旅遊攝影的最佳選擇。

有些朋友會問,可以帶變焦鏡頭嗎?當然可以,最實用的要說24-70。這個鏡頭外出旅遊最實用。可以應付多種場合的拍攝。(我為什麼外出旅遊不帶這個鏡頭呢?因為我沒有這個鏡頭,呵呵)


彙總:如果有24-70,那就帶它,如果體力允許,可以帶個長焦,如果沒有,帶上35或50定焦,依然可以拍好片!

我就是劍舞影像,歡迎關注,我們一同交流攝影!


劍舞影像


輕輕鬆鬆玩攝影,快快樂樂去旅行。千萬不要讓沉重的攝影器材裝備,讓你的旅行興趣全無。所以,如果是單純的旅行攝影,器材一定要輕量化,簡單化。無論是單反還是微單,24-70這樣的鏡頭是非常合適的。

24MM的廣角,可以滿足一般的風光攝影對廣角的需要。70MM的小長焦,也可以捕捉一下遠處的風景。如果你還打算多拍一些人像、人文和暗光下的手持作品,那麼就選擇2.8的光圈。其它的就選擇F4的也足夠了。總體來說,24-70焦段合理,,風光人文通吃,使用起來的便。

我目前使用的拍攝主力是尼康D850和Z7,我分別給他們配置的就是24-70 F2.8和24-70 F4鏡頭。這個焦段都是各個廠家非常重視的,所以做工和畫質都很好。

現在分享幾張我用這二個機器和鏡頭拍攝的片子:

用好手中的器材,拍攝於旅途中只屬於你自己的精彩畫面。


網際飛俠


旅遊攝影帶什麼鏡頭,最好就是帶你有的所有鏡頭,這樣你就不必糾結了,不會埋怨因為鏡頭而從錯過了什麼。再者要看你用的哪款相機,下面我是以你有全畫幅佳能單反為例來說。


旅遊攝影,如果是跟團你就最好是別帶單反,一是單反太沉,拿著還累;二是跟團遊一般都是走馬觀花,走的是大眾路線很難出好的片子,拍的也都是到此一遊的照片,沒有多大的意義,有手機就夠了。

如果不跟團自由行,沒有時間的限制旅遊攝影還是要根據你去的地方選擇鏡頭,去的地方是大場景如婺源的大片油菜花,元陽梯田等,最好帶長焦鏡頭如佳能的話70-200,如果是人文24-70鏡頭是不錯選擇,如果是古建築一款16-35廣角鏡頭再好不過,總之要對你去的地方多做功課,多蒐集相關資料。如果方便的話最好帶起所有裝備,鏡頭帶全,三腳架,電池多備幾塊,防水用品等等!



如果說非要推薦一款鏡頭我推薦24/70,基本上所有的場景都能應付,再就是套機鏡頭24/105也是不錯選擇!
文圖:三壽其人。業餘攝影人,以影會友,互相交流互相學。


三壽其人


咱出門旅遊 一般都會出現這也想拿 那也想帶的情況,這時候我們行李箱的空間 和可攜帶物品的重量,就是一個大問題了....帶多了嫌麻煩、帶少了怕不夠用!


特別是咱們玩攝影的,出門旅遊不帶相機 那肯定不可能。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到底帶什麼鏡頭?

只帶一個廣角呢,又怕長焦鏡頭拍不了 遺憾。再帶一個長焦呢,又怕中焦要用的時候拿不出來、那乾脆又帶一箇中焦吧。

鏡頭都帶了、腳架帶不帶呢?萬一晚上要拍星空呢?還是帶上吧。

那電池一塊怕不夠吧,帶兩塊吧!充電器帶上,內存卡一張怕不保險,帶兩張吧!閃光燈帶不帶呢?萬一要用呢!還是帶上吧!濾鏡呢?反正不佔多大地方 帶上吧!

東搞西搞,回頭一看,光是攝影裝備都裝了一大箱了.....衣服放哪?日用品放哪?還得留空間帶特產呢......

來,現在大家告訴我,玩攝影的 出去旅遊 帶什麼鏡頭好?

我的答案是:帶啥都不對.....始終感覺如果不帶上所有鏡頭和裝備的話、會漏掉什麼拍攝機會似的....

我現在覺得,出門旅遊最好帶個go算了.....免得每次出門都要糾結半天 然後帶上一堆鏡頭、最後就是不停的邊拍邊換。如果就帶一個gopro,鏡頭沒得換,還不是一樣拍了 哈哈哈哈。



話說回來,如果不是純攝之旅 普通家庭出遊的話,帶顆變焦頭掛機就好啦。

我是個人習慣用定焦,所以我出門會帶三個固定鏡頭 28 50 85,再帶一個24-70。

基本上24-70一直掛著,確實有特別想拍的題材,那麼就換上定焦慢慢拍。如果只是醬油片、那就用24-70 隨便水幾張算了,確實裝備帶多了 太累!




光影的光陰社


本人覺得旅遊的話還是以輕裝為主比較好,所以帶著個相機鏡頭還是考慮輕便為主,不用帶太多,或者是帶一箇中長焦段都有的鏡頭更好,這樣可以省去帶鏡頭的麻煩不用帶太多的鏡頭,比如是佳能的話可以帶一個2470的鏡頭,這個鏡頭既可以拍人像又可以拍風景還可以拍一下身邊的花花草草的微距,如果喜歡抓拍的話相機或者是半幅相機的話可以帶一個18135的鏡頭,該鏡頭覆蓋了廣角和中長焦段既可以拍人像又可以拍風景又輕便,當然如果你不追求畫質的話,但這些一般鏡頭還是可以用的,如果你的相機是全副鏡頭又想追求畫質的效果,那還是帶一些專用的鏡頭比如2470,1635,或者是70-200的鏡頭,這樣的話可適用於各種複雜的這個攝影環境也可以在旅遊的過程中拍出更有質量更有水平的作品照片.


FUN攝影


旅遊帶什麼鏡頭是很多攝影愛好者想要搞清楚的一個問題,包括很多攝影經驗豐富的人,其實面對自己所有的器材,出門帶哪些,也是一個糾結的問題。

如果拍攝目的明確反而好決定,約拍美女,直接帶85mm、135mm等大光圈定焦為主就好了;拍花花草草,100mm微距或者長焦就好了;拍紀實,35mm一般也夠了;拍影棚內人像,24-70mm配閃光燈完全可以......但是旅遊應該配什麼鏡頭呢?

旅遊既需要拍人像,又需要拍風光,還有人文紀實,碰到花花草草也想記錄下來,題材涉獵廣泛,同時還要兼顧輕便,不能帶一大堆攝影器材,因為路途可能比較勞頓,還有其它的行李。這真是個難題。

如果不是專門以攝影為主的旅行,根據旅遊對攝影器材的需求,結合本人的經驗,有幾種方案可供參考:

1、為了兼顧廣角和中長焦段,建議apsc畫幅機身,只帶18-135mm或者18-105mm變焦就好了。旅遊不推薦18-200mm這樣的大變焦鏡頭,因為畫質不怎麼樣,重量也並不輕便,套機頭18-135mm之類的其實非常適合旅行。重量適中,防抖能力尚可,焦段夠用,其實大長焦用到的幾率真的不大,最長中焦段就夠旅遊之用了,雖然光圈小一點,但看在焦段和防抖的優勢上,可以忍受了,畢竟旅遊夜景題材並不會太多,大多是白天室外為主。日常旅遊以記錄為主,畫質就不用太講究了,個人以為,為了輕便,就別再攜帶全畫幅了,實在太重,哪怕是入門級的。apsc這套如果換成無反則更好,體積上更輕便。


2、有一定攝影經驗,喜歡定焦,又側重輕便,那就推薦餅乾鏡頭了。這個似乎只有無反相機和佳能單反有這類鏡頭。例如m43陣營中的松下20mm餅乾鏡頭,佳能無反相機中的22mm餅乾鏡頭,索尼微單的20mm餅乾鏡頭,佳能單反的24mm餅乾鏡頭等等。這些鏡頭體積非常輕薄,用在非全副機身上,差不多都等效35mm-40mm左右的焦段,屬於人文紀實焦段,和人的雙眼視野相近,用在旅遊中,可以在保持輕便攜帶的同時,還能兼顧不錯的畫質,可以輕鬆的隨手即拍,是旅遊器材的一種選擇。當然這種選擇就要有一定攝影經驗了,對定焦比較適應的人群可以選擇,這種選擇並不能兼顧變焦那麼多焦段變換,但相對來說畫質還是不錯的,雖然比不了牛定焦,但比套頭是好不少的。


3、徹底拋棄單反,攜帶便攜一體相機。這種選擇即是選擇索尼黑卡rx系列機型、松下lx系列機型、佳能g系列機型這類便攜小機器。這種小機器的畫質還是比不了單反或無反,它們通常採用1英寸CMOS,比手機畫質強很多,鏡頭兼顧大光圈和實用焦段,非常非常便攜,記錄旅遊過程非常適合。這也是我本人比較推崇的一種旅遊攝影方式,如果想放輕鬆去玩,就不要被大塊頭攝影器材所綁架了,這種可以踹在兜裡的器材,又兼顧了不錯的畫質,簡直是旅遊的絕配。

本人對旅遊攝影器材的選擇可能與眾多讀者有一些差異,歡迎交流。


卷太郎攝影坊


旅遊一般拍人文的比較多吧。

如果拍人文,就35或者50的定焦。然後最好有個廣角的,遇上有些風光也可以拍到。

當然很多人選擇24-70的,所謂的一個鏡頭走天下,人文風光都可以,本人就喜歡用24-70,不是特別重,很多情況都可以應付。其實也可以選擇多帶一臺卡片機。

當然也要看去哪兒旅遊,出發前應該都會對目的地做些瞭解,如果目的地也風光為主,而恰好又是一個人出遊,目的就是為了拍風光照,那當然是廣角或者長焦更好。

定焦頭輕便一點,方便攜帶,長焦就笨重了。

所以綜上所述,這些都主要取決於自己的習慣或者要求,我推薦35定焦。

說到拍人像,那就是85的,個人覺得85頭不時候旅遊使用。


江湖臺


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的,一般我們都是看自己的需求,來看需要帶什麼鏡頭的。一般沒有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需求,我建議還是輕裝上陣為好。一個相機加上一個長焦鏡頭加上一堆配件,剛開始體力充足還覺得沒什麼。當你在景點玩到累了的時候,再馱著這樣一堆裝備的話真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你僅僅是需要記錄一下此次路上的美景,沒有什麼硬性要求,不如就帶微單相機再加個定焦鏡頭,如85定,風光人像都能兼顧。比較輕便,雖然不像變焦鏡頭可以手動變焦,但是省的力氣可以讓我們靠走來變焦。

我們或者可以帶個24-70,24-105這樣的鏡頭,覆蓋了我們常用的幾乎所有的焦段。雖然他有點沉,但是使用也是比較適合,一般我們想要拍攝的焦段都有,不用來回切換鏡頭。

除非有需要,要不然我們都不必攜帶全畫幅相機和特別大的鏡頭。甚至我們嫌麻煩的話,只帶個手機也不是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