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八條目”之根在“格物致知”是真的嗎?何為“格物致知”,是失傳了嗎?

知行合一07


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心正,修心,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為八目之首。儒家的“內修,外治”,格物是基礎。格物,對事物的認識學習。格物而致知,不是先天而知,而是後天而知之。格物是個哲學命題,是唯物主義認識論。老人家說,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口嘗一嘗。嘗梨子的過程,就是對梨子的格物。你要了解水性,就得下到江海學習游泳,游泳就是對水的格物。要了解非轉基因和轉基因食物的優劣,就得親口食用比較,才能格出話語權而不人云亦云。對事物的深刻正確認識,是對事物的不斷格物過程。由表及裡,去偽存真,由現象上升到本質,由實踐上升到理論,又用理論指導實踐。在不斷格物過程中,思想不斷昇華。有了正確的格物認識基礎,才能最終完成修心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儒家學說,是中國大地和幾千年智慧結晶沉澱的產物。“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的那些人物,在“洋麵包”和“土麵包”的嘗試中,還是覺得祖宗的“土麵包”有營養,迴歸重新拾起了儒家學說。格物致知思想,不僅沒有失傳,在今天中華偉大復興的踐行中,其內容不斷充實,閃耀著新的智慧光茫!


情歡江川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辨別事物,獲得真知。

“格物致知”出自《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致知,致知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後來人們把這幾句話叫做《大學》的“三綱領”“八條目”。“格物”和“致知”即“八條目”之二。

儒家的目的是致知,是把握思維方法和對世間理性秩序的認同,以便更好的服務於社會、是以求證秩序道理的客觀存在的”致知“為本來目的。儒家的出發點是天道、理性、心性,都是先天本具,我們能夠做的不過是如何認識如何把握,認識和應證了這些天地良心,就可以做個真正的君子,並不是要改變什麼。出發點在心的認知,理性的歸納。儒家講致知在格物,格物在於心的安定,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也就是說實際是一種心理能力的鍛鍊。

隨著時代的變遷,格物致知雖然提及的人很少,但格物致知所倡導的三綱八條仍然具有一定的精神價值!





東嶽遺風


其實不是失傳,而是異化了。一是哲學問題,孔孟時代的儒家思想還是比較靠近唯物主義哲學,表現為以《易傳》為思想體系的哲學基礎,也是六藝之中的數。二是自然科學的應用。三是所有學習內容的實踐。孔子實際上非常注重自然科學的應用,但是他沒有太多的內容可教,但是他清除這一方面在治理國家和軍事實踐方面的巨大意義。孔子的軍師才能,不論是個人技戰術還是軍事戰略戰術都十分高超。

可是,《易經》的用語本來是大家通俗易懂的,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語言內涵的變化,後來人就感覺有點天書一般神秘莫測。所以,孔子對《易經》進行了唯物主義和方法論的加工,成為《易傳》。

格物致知,用哲學的方式來探究自然和社會,由此來提高自己的素養水平和實踐能力。可惜的是,後世的異化嚴重,尤其是漢初的董仲舒《天人三策》中給儒家思想帶進去嚴重的神秘主義色彩而致儒家思想開始了宗教化。宗教化是異化和落後化、僵化儒家思想的方式。由此開始,儒家放棄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方式,尤其是實踐以求自身修養和實踐能力的內涵。


席軍WH


也不知道誰把朱熹強制歸為儒家,從朱熹著作中看,道、法、儒三家兼修,並且有了獨立的思想體系,後世還有個王陽明也是兼修有大成者!朱熹偏“用”、王陽明偏“習”,實操路線和思想路線,方向上有一些區別!此二聖均有一個被誤解而批判的天機“存天理、滅人慾”,本意是道家思想精髓“敬畏天理、剋制慾望”,這可是訓練智慧的至上法門,可惜被汙名化曲解了。

格物致知,簡單通俗講“透過現象看本質”,或者理解成觀察、實踐、思考、驗證!總結就是“探索精神”,古代很長一段歷史採取愚民方針,刻意談化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是一個遞進關係,一個人成就的八個段位!沒有失傳,只是被刻意淡化和曲解。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人,重新開啟了“格物致知”的精神...未來可期!


問本


《大學》中列出來八條目,按順序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在《大學》闡釋這"八條目"時卻奇怪地拋開了"格物致知"不說,直接從"誠意"講起。

所以朱熹在重新修訂《大學》的時候,認為"格物致知"一章已經遺失,就擅作主張把程頤講"格物致知"的一章加了進去,使其"完整"。

至於是否失傳、遺失,還是曾子覺得沒寫好所以沒收錄,這就不得而知了。至少,給後世一個更大的想象和爭議空間,這也不錯。

祝您愉快!


幽幽南山客


格物致知這個詞,在後世出現了很多的釋義,最主要的是兩個方向,朱熹所認為的從探究萬事萬物的事理中尋找真理,以及王陽明所認為的,從心出發致良知而達到真理境地。一個從外部著手,一個從內部著手,我更認同王陽明的觀點,

首先說朱熹的理解,他認為格物在於窮究事理,從對萬事萬物的理解中去探究到最終的真理,是朱熹的理解,他認為格物在於窮究事理,從對萬事萬物的理解中去探究到最終的真理,我的理解就是後世的歸納法,從紛繁複雜的事物中歸納出真理所在,這就是一個非常艱辛的工作了。如果以這個途徑去探尋真理,有可能終其一生都難以找到真理,甚至淹沒在紛繁的萬事萬物中,找不到方向,王陽明早期追隨朱熹的理論,花了七天七夜的時間去格竹子,結果,真理沒找到,自己反而病倒了。他也是從這件事情之後,對於格物的理解,產生了疑問,如果都是這個格法,光格一棵竹子就已經要了半天命,那麼萬事萬物要格到什麼時候才能找到真理呢?於是他由此開始走了另外一條探尋真理之路。

其次說王陽明的理解,他後來悟到的,格物,即正物,格物致知,即致良知。格物,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對待每一件事物,保持自己的本性良知,去除雜念,私慾,保持本心光明,不被外物所弊,從而以心應物,皆能合乎中道。這個方法,是內觀的路徑,是完全從本心出發,觀照自我內心,並不著眼於外物,內心只要光明澄澈,外在萬事萬物,無一不合於道,無一不守中,這種路徑,擺脫了朱熹所強調的從外物著手進行修行的途徑,對於個人而言,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我認為,這才是大學中所說格物致知的真正本義,而且與下文,正心誠意才能完全接的上,大學八目中的這四目,完全是講內聖心法,著眼於個人的內在修行,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幻,只要本心光明,只要自己守得住這顆心,就一定能夠正心誠意,從而修齊治平。

回看關於格物致知的兩個理解路徑,與佛家神秀與惠能的境界之辨有相象之處,神秀認為心如明鏡臺,需要時時勤拂拭,而惠能認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大道至簡,真理從來都是樸素的,真理一直都在人的自性之中,只是因為這自性被我們的慾望所矇蔽而無法看清自己,只要有一天,一念之轉,看清自己的內心,到底想要什麼,那麼不需要去外面學更多知識,不需要去探究萬事萬物的道理,就能夠發現真理所在。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至於無為。我覺得用這句話大概能夠總結朱熹和王陽明關於格物致知的這兩種解讀,朱熹在於為學日益,王陽明在於為道日損,我認為,王陽明的解讀更趨近於尋找真理的道路。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歡迎提出指正!


玉心777


「八條目」是儒家經典「大學」中提出的,即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八條目的核心是修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途徑,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修身的目的。

格物致知的意思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通過觀察、研究事物的表象、特徵,去認識事物的本質和道理「或者叫規律」。換言之,也叫實踐出真知。


一位退休的大學教授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二是陰陽,三是在陰陽之上老子的的"無為"、孔子的"中庸",史蒂芬柯維的"第3選擇",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

道可道,非常道,所謂的各種說法不過是與"道"連接的一種說法和路徑。

"格物致知",理學家在於在萬事萬物中窮盡其理,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心學家特別講求"為善去惡",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因為故能窮其理,但是按照理學家格出來的萬物的"理"如果沒有心學家的"致良知"來駕馭,那麼"心"的"善惡"直接導致"物"的"善惡"。打個比方,科學家研究出來原子技術,被戰爭狂人研發出來"原子彈",而其本來可以用來"核電站"。轉基因技術到底是惠民還是害民? 未可知,丟給時間和歷史來檢驗。

我偏向王陽明所說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萬物窮其理,理皆為人類善念之用,不為惡念所動,那麼就實現了儒家的終極目標"大同社會",最後,再來重申一下儒家八條目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知行合一07


人類,有愛心,合於自然的生活

合於自然的勞動與創造,一切就OK!

言真理者,從來就只昭示世界存在的本真,從不規定丶規範丶約束人的

言論與行為。

凡是規定規範人類言論行的

所謂學問學說,

都他媽別有用心的宗教邪教!

扯蛋的!

至少施教人也把你當成弱智或蒙兒了!


蒼生笑不寂廖


格物致知一語出自儒家經典《大學》,而三綱八條目也是朱子從《大學》中精練總結出來。

《大學》中說:“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請注意“窮其理”三個字,它解釋了格物關鍵之所在。觀察事物及變化要“窮其理”,也就是說要了解事物不但要觀察事物及變化的表面現象而且要探究事物及變化的根源和原因,弄清了事物及變化的根源和原因也就會掌握了事物的本質。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基本含義。可以說格物致知跟“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有相近的意思,是儒家思想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

那麼三綱八條目又指的是什麼呢?三綱是《大學》開篇就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即為三綱。

八條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最高理想是平天下,也可說是實現世界大同。在儒家看來要實現平天下目標就需從修身入手,用儒家學說來修身,修身後齊家,通過齊家而國治,各個國家治理好了整個天下就實現了太平。顯然修身就成了實現平天下的基礎。

怎樣夯實修身基礎,換句話說怎樣使儒家學說成為人們的思想(即修身)呢?“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用白話來說就是,想要誠心誠意相信“真理”,首先得知道“真理”;知道是不是“真理”在於窮究事物的根源(原因),知道事物根源(原因)了就真正明白自然就會承認“真理”,知道是“真理”了也就會誠心誠意去遵守和執行。這一過程即為修身。顯然在這一過程關鍵點就是格物致知,所以它在八條目中重要性不言自明瞭。

所謂格物致知失傳之說,自從宋儒將《大學》由《禮記》獨立出來成為《四書》的一部後,“格物致知”的意義也就逐漸成為後世儒者爭論不休的熱點議題,以至於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