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蘇南富有,蘇北窮?

用戶61894818672


為什麼蘇南富有,蘇北貧困,主要的原因是:

1,蘇南的經濟之所以發展迅速,和廣東的東莞中山之類的市經濟發達是一個道理,那就是地理位置的優勢。蘇南和上海距離近,有利於承接上海的製造業。比如崑山之所以經濟發達,就在於臺資企業眾多,上海地價昂貴,所以許多企業將廠區放在蘇南這一地方。同樣的道理,香港的製造業轉移到深圳,深圳隨著經濟的發展製造業轉移至東莞中山一帶。

2,蘇北經濟之所以差,原因也很簡單。蘇北距離南京很遠,屬於省的邊緣地帶。並且蘇北周圍也沒有經濟實力強的市,所以蘇北的一群經濟不發達的城市的組合,不能相互取暖。

3,蘇北的經濟不發達確實是和蘇南對比。蘇北在其他省份經濟屬於中等以上,但是絕不是一些人說的蘇北經濟實力多麼強。蘇北的實力,實力最厲害的是徐州,坐擁800多萬人口,實力不及山東煙臺。至於青島,更不能比較。

4,蘇北的經濟也有差異,徐州經濟還算可以,宿遷和連雲港的發展步履維艱。連雲港的港口沒有充分利用。宿遷下屬的沭陽縣佔據接近宿遷一半人口,所以宿遷的市區規模無法做大。



一聲有你555


小呱來回答這個問題最合適不過了小呱就是蘇北的

為什麼蘇南富有,蘇北窮?

所以這麼講講很多人不太清楚蘇北有什麼城市,連雲港,淮安, 揚州,徐州,宿遷等等屬於蘇北的,蘇南的話,有比較發達的城市,就是蘇州,南京,無錫,一三座城市基本上gdp都已經超過了萬億。

優勢的地理位置

同時蘇州市第一個超過萬億的城市,在中國排名到了前十,還有一個就是因為地理位置,蘇州靠近上海,上海經濟發達,同時,也帶動了蘇州的經濟,蘇南有錢到什麼地步,據報道說一般二十歲出頭的基本上都有車開。

同時,每家基本上都有輛寶馬或者一輛奔馳,更重要的是蘇州獨特的地理位置“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經濟蘇州都佔了獨天獨厚的優勢。



而蘇南中的南京,江蘇的省會同時也非常的發達人有一千多萬人口同時GDP也超過了萬億,南京可以說也是挺發達的,一到晚上的時候人山人海,無論是在新街口還是在玄武門。

蘇北這些年確實發展的不錯,但是和蘇南比起來確實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你這麼講在蘇南已經有三座城市超過了萬億的gdp,在蘇北目前還沒有一座城市能夠超過萬億,同時,基本上都是一座小城市城市,富足相對於來說蘇北地區的話比較好一點的可能就是揚州了。


之所以富有是因為他的地理位置和江蘇的省會,一個是蘇州,還有一個則是南京,有三個gdp超過了萬億的城市。

小呱談財經!點到為止


雲洋零食鋪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蘇北並不窮。與全國大部分城市相比,蘇北目前相對經濟較差的宿遷連雲港等也是絲毫不虛的。第二,作為一個常州人,我08年在徐州讀的大學。蘇北,尤其是徐州,發展之迅速我是親眼所見。我可以告訴你們,現在很多蘇南的年輕人對蘇北並無偏見。第三,蘇北的鄉村對比蘇南確實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城鎮的差距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巨大。第四,蘇南之富有古來有之,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地貌,政策……各種原因導致了蘇南的繁榮,蘇南和蘇北曾經因長江的阻隔導致文化差異很大,所以人們總把它們當作兩個地方比較,但如今我覺得沒有比較的必要了,一個江蘇,共同繁榮,“大江蘇”的概念才是如今的主題。


OdinZyy


說這個話的人首先沒見過事面,目光短淺且知識無知又愚昧,首先歷史原因,從上古時期蘇南就人口集聚,工農商發達,有人氣才有財氣,上海、蘇南地區都是這樣子的,而上古之時蘇北人口希少,成不了商品集散地和城市,手工業,工業不發達,這些是歷史原因。蘇南和上海是歷史的後重建設的產物,國家又對上海多種政策扶持,把它建設成世界貿易中心和中國工業中心,而蘇南受上海輻地影響,必然跟著發展起來,。說蘇北窮的人,也不必底看他,小孩子之見,心有多高,人有多高。蘇北最窮在全國七、八百個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中,都是中國百強市,最差的宿遷也是四線城市。如果放在全國GDP已經超過了內陸地區的幾個幾個城市。蘇北最窮,徐州,連雲港等城市的房價也近二萬元左右,也沒叫蘇南人和說蘇北窮的人買房子住,連雲港市的房價在全國排前三十八位了。窮於不窮是相對的,蘇北如果放在中西部就是富的,蘇南有錢就多扶持蘇北發展吧,必定是江蘇省的,不扶持也不更說蘇北窮,不管蘇南、蘇北全省共同發展吧,也真心的希望蘇北在國家和省政府的領導下後發先至發展的越來越好吧,蘇北人民歡迎大家。


用戶86403694984


我們可以換個說法,蘇南曾經富有,蘇北潛力巨大。


蘇南富有的原因有兩個,第一,蘇南臨近上海,上海是什麼地方,是中國經濟得排頭兵,是風向標。蘇南其實就是上海的後花園。蘇南的主要功能就是承接上海的產業轉移,上海放不下,淘汰的東西就全都搬到蘇南去啦,雖然說,比起上海這些產業已經落後,但相對於其他地方還是相當先進的。總體上來講,上海的發展帶動了整個蘇南地區的經濟聯動。第二,那就是國家政策,這個對蘇南的影響是很大的,當年如果新加坡投資的蘇州產業園,放在揚州,或者蘇北,那麼今天富裕的可能就不是蘇南了。


為什麼說蘇北潛力巨大呢。首先,依然是發展問題,我們再來看上海。近年來,互聯網行業發展特別快,成為了能夠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那麼強勢的互聯網科技企業,上海有幾家呢,幾乎沒有。幾乎全被杭州,深圳搶去了。上海呢,什麼都沒了,新興產業都抓不住沒未來啊,還怎麼帶蘇南玩。第二,蘇南地區經過多年發展,人口密集,發展空間接近飽和,沒什麼再值得投資的了。第三,國家政策,蘇北蘇南這個概念已從官方文件中消失。南京建立江北新區的意義在哪?那就是帶動蘇北發展啊。


所以說,未來江蘇發展還得看曾經貧窮的蘇北啊。


歷史知識局


昨天看了個紀錄片,對回答題主這個問題,很有些啟發。

紀錄片是寫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的,但是開篇詞中寫了時代背景,就是問上海為什麼可以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的?紀錄片歸結出的原因就一個:中國的運輸由漕運轉向海運了,上海是長江入海口,得天獨厚的地利條件,造就了一個國際大都市。

那麼,為什麼蘇南富有,蘇北窮?

這個問題也好回答了,靠海的位置,有深水碼頭的位置,經濟自然會發達一些的,因為易貨貿易從來都是人類商業活動更古不變的主題。有碼頭好靠岸了,有深水好行船了,有了碼頭好卸了貨,卸了貨就可以進行買賣交易了;交易做好了,就得找個地方吃、喝、玩、樂了,唐宋的時候海上門戶沒有打開,以蘇州為核心的蘇南區域就是漕運中心樞紐了,柳永說錢塘自古繁華,其實他那個錢塘不僅僅是錢塘江的錢塘的,還應包括了蘇杭一帶大運河流域、流經的主要的驛站、碼頭、商鋪和瓦市酒樓一干人馬的。蘇杭蘇杭,現有蘇後有杭的,蘇州當年人間天堂的地位是所有城市都無可比擬的,估計有點像現在上海在中國的地位,所不同的是,蘇州是漕運中心,上海是海運中心。所以蘇南的歷史底蘊很厚實,距離上海也近,發展得好確實是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在裡面的。

我們撇開歷史不談,現代以來,蘇北為什麼一直緊趕慢趕都趕不上蘇南,應該說人為的因素也是有的。比如說吧,江蘇最早搞了12個國家級開發區,蘇州一個市就佔了5個,而蘇北很多地級市一個都沒搞上;再比如說吧外商去崑山、張家港把企業、建工廠,只要交7.5%的稅收就OK了,而在高淳、溧水辦個廠建個企業,卻要交33%的稅,人家投資商又不傻,自然就都跑到了蘇南了;

再說更近的,就去年的事,江蘇全省開工重大項目1363個,計劃總投資1.33萬億元,蘇南五市項目667個,總投資7973億元,佔比60%,其中南京一市就達2716億元;蘇州開工項目個數全省最多達到177個、年度投資額最大達到594億元;蘇北五市呢,項目只有388個,總投資也就蘇南兩個市的水平,3199億元。明顯的國家投入也有點問題的。

還有一點,也是歷史的因素,就是黃河氾濫成災的時候,蘇北都是在重災區以內的,建炎二年,杜充首次決黃河大堤,使河水由泗入淮,以阻金兵;其次,建炎三年,宋高宗下令拆毀淮河水利工程設施,以阻擋金兵;紹興四年,再次毀淮東閘堰;金人也效尤南宋決黃河,“河水淫濫,自壽至汴,水深並腰”。由此,造成了歷史上歷時661年的黃河奪淮的悲劇。 於是,整個蘇北河道淤塞,黃災連連。只到公元1855年黃河自己北徙才告結束。 然而由此帶來的河道不通的問題始終存在,間接造成了蘇北的鐵路不通、交通不便從而導致的落後。



坐看雲起於此時


我的觀點:首先我想說蘇南經濟是比較發達,人民生活水平相對比較高,不管是城建,交通,醫療等各方面水平都較高。但說蘇北窮,這個“窮”字到底該怎麼定義,什麼樣的水平在人們看來就是窮?我覺得這裡這個“窮”字用的不合適,蘇北人也沒到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地步,只能說蘇北相對於蘇南來說是顯得有點拿不出手來,但這種情況也是老早以前的了,如今的蘇北相比以前變化很大了,甚至有些地方老百姓的生活富裕程度不比蘇南差啊。很多人都知道江蘇經濟在全國範圍內一直排老二,僅次於廣東省。江蘇經濟發展最好的地方就是在蘇南,就像蘇州,無錫,常州等城市在外的知名度及影響力都較高,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經成了經濟發達的標誌。

上述這些地方經濟發達也是有原因的,不是一時間就能達到這樣的成果的,一方面是地理位置優越,資本積累的豐富,底子厚;另一方面是政策的支持,政府對這些地方的扶持力度,重視程度,這兩者缺一不可。

而蘇北地區雖為沿海沿江,地理位置也不差,但相較於蘇南地區來說還是有差距的,蘇南幾市強強聯手,聯繫緊密,不發達也不行啊。但作為蘇北幾市來說,首先自身經濟基礎就那麼點,沒有蘇南底子厚,再加上沒有好的政策支持,人家也不帶你玩,自個兒要發展的好是很難很難的。

但如今蘇北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蘇北了,蘇北幾兄弟的經濟已經佔據了江蘇省的半壁江山,未來經濟在省內的佔比只會越來越高,與蘇南城市間的差距也在一點點縮小,雖然要想達到或超過蘇南城市的水平還有很長路要走,但也不是不可能實現。


沙地人家


原因很簡單,因為蘇南自然條件就好,歷史上也就形成了極其好的經濟基礎,相比之下,蘇北的自然條件就差很多了。經過長期的歷史影響,蘇南的經濟基礎一直比蘇北好,文化也比蘇北發達起來,經濟上也受到文化的影響。

蘇北本來也是自然條件極好的地區,但是由於黃河多次氾濫,造成了黃泛區的危害,是蘇北裡常年遭受水旱災害,影響嚴重,在這種情況下,蘇北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農業生產已難以為繼,而蘇南則處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很適合農業生產,在歷史上也是非常好的發展經濟的地方

相比之下,蘇南比蘇北更少自然災害,也少受到黃河的泛濫,所以說蘇南在歷史上經濟條件就比蘇北好,而且通過優越的經濟條件,蘇南的文化發展也相當不錯,在明清時期出了很多官員,在文化上也壓過蘇北一頭。

利用文化優勢,蘇南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不可小覷。這在明清兩代出了很多官員的情況下,自然會更加的偏向蘇南,而蘇北可能受不到這種待遇。

建國之後,蘇南的基礎設施建設又比蘇北快,還緊鄰上海這個國際的窗口,就更加有利於蘇南發展工業了。


海匯觀潮


在長江三角洲一帶,在解放戰爭時期,或者更早的民國,有大量的蘇北人,為了生存,攜家帶口遷移到蘇南,浙北浙中地區。就上海市蘇北人的比例是相當高的,以至於現在的上海話有些詞語有蘇北人口音,當然了,不是祖祖輩輩生活在上海的人是聽不出來的。我這裡說個話外題,現在的上海話,是以上海本地語+寧波語言再加上少許蘇北語言構成的,從這個結果上看就能知道上海人口的演變。我們還是來說正題,為什麼蘇北窮?蘇南富,這個要回到,解放前,那時候都是農耕社會,土地肥沃的地方人們的生活水平相對就比較高,蘇南,浙北就是土地非常肥沃的地方,一年可以種兩季稻,有大片的桑蠶地,號稱魚米之鄉。這裡特別要提一下,這裡的淡水非常充足,小溪河流多得無法計算,不誇張的說,百米就有一座橋,家家人家靠河邊生活,取水十分方便,這裡的氣候非常適應植物的生長和人類的基礎,據考證,3600年前就有人類定居在這塊土地上。再看看蘇北,土地不肥沃,大多數都是鹽鹼地,種不出莊稼,有大片的蘆葦,如果你是30年前到過蘇北的去人,對蘇北一定會有印象,物價相當便宜,人們的生活相當困難,如果在民國時期,蘇北幾乎很多地方人連飯都吃不飽,所以後來國內戰爭爆發,像比如淮海戰役,人們大量逃亡到南方,蘇北人當時逃難的地方就是南下一條線,南京,鎮江,蘇州,上海,嘉興,杭州,寧波。有的人會問,當時的蘇北人逃難不在再再往南地方跑,其原因,那邊是山區,雖然土地肥沃,但無法種莊稼,所以那邊的人也是很貧困的。

現在的蘇南蘇北,經濟幾乎差不多了,因為農耕時代已經結束,人們不是絕對的依賴土地,象蘇北這三十年經濟發展迅猛,鄉鎮企業像雨後春筍一樣,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現在蘇北人的日子過得都不錯,招商引資,城市擴建,除了私營企業越差,其他的幾乎和南方差不多。


就是為了玩了


江蘇為經濟強省,實力位居全國各省、市排行榜的第二位,略低於廣東。改革開放後全省l3個地級市你追我趕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2ol7年GDP總量均列入全國百強市行列,是全國唯一一個地級市均入列的省。但由於歷史、基礎條件、所處環境等諸多因子影響,省內發展還不平衡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尤其蘇北五市與蘇南五市差距較大。僅以2ol7年GDP總量比較:蘇北的徐州、鹽城、淮安、連雲港、宿遷五市合計:20327.32億元佔全省總量的23.66%;而蘇南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五市合計:50274.O5億元佔全省總量的58.53%南北發展不平衡的癥結大致如下:一、蘇南發展起步較早。上世紀改革開放初蘇南的鄉鎮工業就已經風聲水起,引領全國。八十年代初常州市在全國中小城市中第一個崛起,之後吳縣、武進、張家港、崑山、江陰、宜興、常熟、吳江、太倉、金壇、溧陽、丹陽等一大批縣一個個奮起直追都不甘落後,年年登上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而那時的蘇北五市、縣還是以農業經濟為主,有些市、縣才初步解決溫飽。僅有幾個如:銅山、邳州、東臺等縣登上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二、地域經濟的影響。蘇南五市處長三角,毗鄰上海,長三角是全國經濟最為發達的一塊風水寶地,對國內外的資金、人才有極大的吸引力。這裡連江通海、經濟發達、技術先進、人文薈萃、資金雄厚,你想不發展都難!改革開放幾十年來,蘇南的發展一直引領全省、引領全國。據2ol5年國家公佈的"第十五屆全國縣域經濟與基夲競爭力前十名榜單",江蘇的蘇南包攬了從狀元、榜眼、探花至第四、第六計六個席位,全國為之振驚。具體為:江陰、崑山並列第一、張家港(2)、常熟(3)、太倉(4)、宜興(6)。而蘇北五市受長三角、上海的幅射、影響較弱,自我縱向比較覺得發展已經不錯了,但與蘇南橫向一比就有了較大的差距。三、蘇北五市具備後發優勢已出現趕超蘇南之勢。近幾年蘇北五市發展已步入快車道,正一步步趕超蘇南。目前徐州與常州出現膠著狀態,2ol6年經濟總量已超常州,2o17年常州以微弱優勢又將徐州反超;鹽城經濟總量更已大步超鎮江,直逼常州;淮安、連雲港、宿遷三市發展也可圈可點。四、南北宜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目前蘇北暫時落後蘇南,但發展的條件優於蘇南:第一是土地資源豐沛,五市國土總面積54384平方公里是蘇南五市25422平方公里的2.l4倍。第二是勞動力資源優勢。蘇北五市戶籍人口3550.01萬,比蘇南五市25l4.53萬,多出 1千餘萬。蘇州市戶籍人口69l.07萬,常住人口 1O68.36萬,勞務輸入377.29萬。即是說蘇州除去老弱病殘每年外來務工人員為這個城市創出三分之一多的GDP,同樣南京、無錫每年需輸入勞力 l5O餘萬,常州輸入近百萬,鎮江輸入近50萬。蘇北一旦發展起來,蘇南勞動密集型企業將面臨嚴峻考驗!蘇南五市無老夲可吃,切莫小富則安。股市翻盤紅綠之間,競技場只有黑馬無良駒!五、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裕。蘇北富則江蘇富,蘇北強則江蘇強。目前蘇北經濟發展確還不如蘇南,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及江蘇高鐵三縱三橫工程的建成貫通,蘇北也將融入長三角。北五市的崛起指日可待。屆時徐州、鹽城、淮安、連雲港、宿遷必將先後成為一匹匹馳騁在廣袤的蘇北平原上的黑馬。全省先富帶後富,十三個市聯袂成片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參考文獻:l、江蘇地理(南京師範學院地理系編著,江蘇人民出版社l98O年4月出版) 2、江蘇省地圖冊(人民交通出版社20l4年出版) 3、第一個崛起的常州(工人出版社l984年出版) 4、其他經濟、人口數據來自報紙及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