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八年農村分地後糧食突然大增產,這突然增產都有哪些原因?什麼是根本原因?

空山新雨48935221


先來看一張統計圖表,應該不難看懂。

從這個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糧食產量建國後處在緩慢上升狀態,到1958年之後,有一個明顯的低谷,也就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但從1962年之後開始,又出現了一個比較快速的增長期,這個快速增長期一直持續到1972年左右,到1978年都處於比較平穩的狀態,沒有明顯的升降。

而且,這個圖表反映得非常直觀,從1962年到1972年的這十年中,糧食產量的增速明顯要比1978年到1984年這個時期快,因為圖標上前一個時期的坡度要比後一個時期更陡一些。但眾所周知,1962年到972年這個時期,是大集體時期,而1978年之後開始出現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帶來的紅利,普遍認為在1984年結束。

數據也許會遮蔽很多問題,但不會說謊。至少從這個統計數據來看,看不出來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效率比大集體時期能高多少,又在什麼意義上推動力中國的糧食產量增加。更能說明問題、暴露真相的反倒是中國的化肥使用量,從1962年之後一直在穩步增加,而且,化肥使用量在1978年之後的增速明顯加快了。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1978年之後的一段時期內的糧食產量增加,主要並不是由於聯產承包責任制,而是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帶來的效應。往前看,中國的化肥使用量在1970年之後到1978年這個時期,基本上處於平穩時期,沒有明顯升降,也和中國的糧食產量增速基本上同步。

到1985年之後,雖然化肥使用量的增速明顯加快,但糧食產量的增速仍然沒有太大的明顯增加,甚至在1990年代還出現了兩次明顯的糧食產量下降,這又是為什麼呢?總不能說這之後農村不搞聯產承包責任制了,又退回到大集體時代去了吧?這還要考慮到,在1980年之後,從國外引進產量更高的種子帶來的效應。

那麼,為什麼大集體時期的十年為什麼會比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的糧食產量的增速明顯要快呢?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搞了集體化改造,農村有了大集體,能夠進行一些大型基礎水利設施建設,改善種植條件,同時還可以利用農閒時間進行土地平整,以及開墾荒地等,增加可耕種土地面積,這都是有利於糧食產量增加的事情。

一般都認為,1878年開始實施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糧食產量增加是農民的勞動積極性提高了。也就是說,單位土地面積上投入的勞動更多了,所以糧食增產了。為了讓這個解釋成立,於是出現了許多在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前的農民在為集體勞動的時候,出工不出力、磨洋工之類的說法。但如果去問任何一個經歷過那個時期的人都不會承認,自己在大集體時期的勞動積極性有問題,出工不出力。

這同樣可以反過來解釋1990年代糧食產量為何一度止步不前,乃至出現了兩次明顯的下降。

正是因為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之後,大集體開始逐步瓦解。1980年代村集體還能夠動員村民參加植樹造林等集體勞動,但到1990年代之後,隨著外出打工者越來越多,農村越來越難進行必須的集體建設,比如修路、植樹、水利設施維護等,都無能為力了。因此,從1980年代開始,農村的基礎水利設施就開始衰敗,單位土地面積上投入的勞動也減少了,只能依賴化肥使用量增加和種子改良來提高糧食產量。

而在2000年到2003年這個時期,糧食產量和化肥使用量甚至在數據上已經重合了。這意味著什麼呢?每產一斤糧食,就要投入一斤化肥。需要注意的是,對農民來說,化肥是要用錢買的,等於是投入,糧食是農民的產出。化肥使用量不斷增加,而糧食增產有限,這就意味著農民種糧的利潤空間在不斷減少,這也就是為什麼1990年代中後期會出現“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三農問題的原因。

從實際效果來看,堅持走集體化道路和分田單幹的村也是天壤之別。華西村、南街村等名揚全世界的村子,基本上都是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的,如今早已經實現了共同富裕。而最早提出分田單幹的安徽小崗村,雖然這些年來各級政府一直在不斷補貼,但至今仍然算不上富裕,只能說窮。而且,在1978年之後,聯產承包責任制在許多地方仍然是受到抵制的,最後是以強力方式推動才執行下去。比如《平凡的世界》裡的田保軍,後來就因為推動聯產承包責任制有力,被調到另一個抵制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地方去了。


蕭武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一九七八年我國並沒有分田單幹,一九七八年全國農作物大豐收,這一年仍然是集體經營。

安徽小崗村的大包乾始於1978年的11月,當時18戶村民摁下了17個手印。我國大部分地區分田到戶是在80年及以後的年份。

實行聯產承包到戶,缺期內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生產的積極性。事實上農民從集體到單幹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好處。

糧食的增產和大包乾有聯繫嗎?

答案是肯定的,大包乾以後男女老少齊上陣,人人願意多出力,多流汗,產量的提高是理所當然的。



話說回來,糧食的大幅度增產不是大包乾帶來的,這種結果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七十年代底我國大量進口化肥的同時,也引進大批化肥生產線,化肥的普及應用是糧食增產的重要因素。記憶當中我們當地農村當時有挪威的尿素,美國的二胺和日本尿素。

七十年代的種子繁殖也取得突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從國外引進的小麥品種,雜交玉米的制種和推廣都決定了糧食產量。

綜上所述,當年的糧食增產的決定因素不是大包乾,它是科技的發展、應用的結果。

大包乾以後,農田水利設施遭到破壞,森林植被逐年減少,同樣的影響了動植物的多樣性,降低了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當時農村開始走向機械化,包產到戶的推廣直接延緩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霧中觀你


小編是在胡說八道,說些好聽的給誰聽呢?首先,1978年還是集體生產,你為什麼要把明明是在集體生產的情況下收成的增加說成是單幹的功勞呢?你要騙年輕人還可以,騙我們這些過來人可能嗎?其次,農業生產高產的因素許多評論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這裡就不再多說了,最後,單幹後,原來集體攢下的家產幾乎全部損壞,比如原來我們隊有一半的糧食產量是水稻,因為分田後,沒有人再管引水渠,沒有了水,怎麼種水稻?現在在農村幾乎全是50以上的人在種地,年輕人都進城打工了,他們不願意也不會種地,如果一旦工打不成了,他們就會沒有收入,而地也種不來,那時中國才真正是會發生最大的危機!


廖紅丁1


改革開放了,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制定了黨的好政策。不再確立以階級鬥爭為綱,把全國人民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上來。達到了公正,自由,民主一箇中華民族的安定團結的大好形式。在黨的好政策推動下,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大力發展了生產力。使農民在自己的包產地裡有責任,有信心,還有奮鬥的精神在支撐著,決定的因素在於是人。勝勢了糧食突然大增產。


來一兩二鍋頭008


首先,1978年沒有分田到戶!77年至79年全國風調雨順!我記的78年大豐收,我村農戶家裡都吃上了白麵饅頭(座標河北冀州)。我們村是搞的比較好的,有55大拖一臺,:28大拖一臺,20大拖一臺,小四輪拖拉機5臺,大牲畜若干,村辦丶隊辦副業若干!這得益於集體力量,農業基本實現了半機械化!照這條路走下去,我村到2000年絕對能實現四個現代化中的農業機械化目標!但自81年分田單幹後,農民力量小了,加上原來水利設施的廢棄,到2010年左右才實現了機收機種!所以說小崗模式只能在小地方實行,假如再晚分幾年地,中國農業靠集體積累,完全比現在好!管窺之言莫見笑!


冀上布衣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的糧食增產,主要靠的是品種改良的突飛猛進和化肥農藥等技術的引進和運用。如果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很好詮釋了80年代後的糧食增產,那麼“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則很好詮釋了50年代後的糧食增產,同時也客觀上揭示了當年人民公社如火如荼的原因。至於主觀上揭示80年代前的集體和80年代後的單幹,首先,基礎工業建設階段不能開放市場,只有把農民組織起來,並隨時抵禦資本主義的侵蝕,才能保障獨立自主的工業化起步;到了工業升級階段,必須打開國門引進更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才能實現工業品的高附加值並換回美好生活。看看現在國際市場的糧價,如果沒有當初基礎工業的大躍進,人多地少的中國人種地一輩子恐怕也換不來一部轎車,日後工業升級的改革開放也無從談起!隨著工業升級和市場的開放,中國農業的保障地位已經降低,加之傳統小農意識的根深蒂固,這才是人民公社解體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一旦有了其它的增產手段,傳統農民都願意單幹,並不是因為單幹了必定增產。一切深層次三農問題的解決,都有賴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順利推進,7%耕地養20%人口是目前中國所面臨的最大不平衡矛盾,幾十年追求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導致化肥農藥添加劑的超量使用和品種的過度改良,中國的土地和環境壓力已不堪重負,未來自然農耕再現輝煌的生態文明實現,則有賴有覺悟的新型職業農民的大量湧現,社會主義的鞏固與發展,也有賴於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


自留種產品供消聯盟


小編有嚴重的惡劣觀點傾向,害怕說真話,講實話。對不同看法,肆意刪回答!難道小編只喜歡吹虛,溜鬚拍馬,文過飾非,說瞎話嗎?!要不是以前打下水利建設、興建化肥廠、著手抓緊農作物的優良品種培育這個重要的根本基礎(這些根本基礎,從1975年就已經初見成效),從根本上解決制約糧食增產的根本因素,他單幹和1949年前的幾千年單幹有什麼兩樣?!小編你說說!!!


大漠孤煙夕陽晚風


題幹就不成立,如何能獲得正確答案

數據冷冰冰,但是數據會說話,看一下小編的話有多麼荒謬

74年 27527萬噸 ,75 年28452萬噸,76 年28631萬噸,77 年28273萬噸,78年 30477萬噸,79年 33212萬噸80年32056萬噸,81年 32502萬噸82年 35450萬噸83年38728萬噸。請問哪年產量突然大增產了。

不種地都知道糧食種好關鍵在第一深耕,第二水足,第三肥足,第四良種!

1.分地了把拖拉機拆軲轆分,人駕犁杖趟地,會比拖拉機深?

2.大集體時代修的水渠,對糧食增產是否有作用?

3.改革開放後,化肥的引進,使用量逐年提高,是否才是糧食產量提高的關鍵!

4.90年代初,良種才是徹底改變中國吃不飽的根本原因!

集體經濟時期,農民吃不飽問題不在包產,在於口糧分配上

俗話說三年荒旱,餓不死廚子,但是不荒不旱卻餓死農民。集體經濟時期,城市憑票,城市工人一個月能得30斤以上口糧,孩子差不多有二十斤。農民卻吃不飽。改包產後,產量雖然沒有增加,但是農民手上卻有餘糧,所以從糧食分配是一大弊端。而分地確實是在破壞生產力,至少讓中國農業發展退後20年!


真武13


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以我們公社(現在鄉)為例,一九七四年袁隆平雜交水稻繁育成功,一九七五年我們生產隊派人都海南島學習育種。七六年我們生產隊自己試製種,七七年開始試種雜交水稻南育二號,當年畝產七百多斤,七八年大面種推廣雜交水稻,糧食獲得了大豐收,七八年底我們生產隊的口糧由原來的人均45斤稻穀增加到55斤,八0年增加到每人平均60斤。已完全解決了吃飯問題。到分田到戶前的八二年,我們全家四口人全年可從生產隊分到口糧(55x4x12=2640斤,我們家勞力不夠,沒有吃回平均數),八三年分田單幹後,我們家交清上交後,還剩3100斤,比大集體時多了540斤。說大包乾使農民糧食大增產是瞎說,說大包乾後,農民生活不人如以前也是假話。農民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只是解決了溫飽問題,沒有那些既得利益都吹的那麼好。還是看看九月份中央臺播放的年年歲歲柿柿紅,客觀真實的反映了農村的面目。吹的也別吹了,黑的也別黑了。公道自在人間。


呼南高鐵


回答,一九七八年集體土地分田到戶,全國土地到戶試點工作,主題設在小崗村,群眾聽到土地分到戶,群眾高興唱起來,跳起來,嘴裡唱著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第一年主攻小麥,種殖實行試驗田又是豐產田,科學套種,即是種殖方塊又是零形,南北條播,東西套播,第一年風條雨順,要風得風,要雨給雨,得到增產增效,豐收再望,畝產超千斤,群眾的高興和樂意,得到了土地的自主權,土地不平整平,地頭水系不暢的自已起早貪黑挖溝修渠,確保旱撈保收,農民的思想是社會上的靈魄,他們掌握了社會發展,又掌握了形勢的動態,政策聽上級的,路子走自已的,奮發圖強,自力更生,生隆和虎,鬥志昂揚,抓住了科學種田,科學管理和科學實驗,達到了人們所想,終於實現,過了八零年,全國人民學習小崗村,土地到戶,責任到人,哪麼十八億畝土地增產多少萬億噸,人們以政策為導相,以農民為脊樑,農業的發展是全國人民總方面,國強民富,離不開土地到戶,這是國策的重大舉措,人民得實惠,國家得效益,土地改革刨新得到了更大的突破,今後土地更進一步的深化和改革,土地即要流轉,走向國有和集體化,是人們的思想和轉變,向四個現代化進軍,讓人們和諧共想,實現共產主義很快的即將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