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害时金人为何没趁机南下?

Y616388166


这个话题也是挺秦桧的那部分人津津乐道或是洋洋得意的一个话题,因为他们的秦大人跟潮流、识大体,不负众望为南宋换来了大好和平,而岳飞倒行逆施、不识时务成为阻碍和平的罪人,所以死的也不冤。于是秦友邦登堂入室、更加语出惊人:秦桧为南宋续命137年。从1142年宋金两国自签订《绍兴和议》,到1279年南宋灭亡,整整137年。所以我们还得佩服部分人,不光会编瞎话,而且算数学的好。



所以,要想搞明白金人为何没有趁机南下这个问题得分两个部分聊,一是岳飞刚被害时,二是岳飞被害的二十年后。因为岳飞被害时,金国人的确老实了一阵子,但是到了1161年,又蠢蠢欲动了,因为他们似乎是缓过气儿了。

一、岳飞被害时

也许有人会好奇!不是说岳飞是金国人最大的威胁吗,既然岳飞让金国人吃尽了苦头,为什么岳飞死了不趁机灭掉南宋?原因很简单,金国人打不动了,议和是它们主动提出来的,南宋不止一个“岳飞”。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绍兴和议》和岳飞被害的历史背景:

北宋灭亡,激起了南宋人民的反抗斗志,金国人屡次南下屡次受挫。因为南宋逐渐形成了以吴玠、刘锜、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张俊等为首的统一战线,金国人无论进攻那一方面,都被打的灰头土脸。特别是到了1134年,南宋已经处于战略上的优势,所以赵构志得意满派岳飞北伐。


岳家军挥师北上,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收复了襄汉地区六群之地。后来岳飞继续北上,又收复了河南许多地方。金国见形势不好,就决定和南宋议和。赵构很高兴,不顾岳飞强烈反对,又重新启用了秦桧主持和议,向金国人称臣纳贡,因为秦桧能在宋金两捞好处,所以最愿意搞苟合的那一套。

1140年,掌权后的金兀术撕毁和约,兵分四路向南宋大举进攻,宋金间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激战。在东线,刘锜指挥原八字军取得顺昌大捷,击败金兀术的部队10万多人。在中原战场上,岳飞不顾秦桧的阻挠,率岳家军反攻,大破金国精锐“铁浮图”,给金军沉重打击。岳家军节节胜利,一直打到离东京45里的朱仙镇。

正是在南宋占绝对优势下,金国人提出议和,因为金国人已经没有了进攻南宋的实力。所以岳飞被害后,金国根本不敢轻举妄动,自然就不会有趁机南下之说。南宋只是少了一位主战派的将领,而金国是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二、岳飞被害二十年后

岳飞死后,金国养精蓄锐,一刻也没有放弃灭亡南宋的打算。1161年农历九月,海陵王完颜亮做好了一切准备,发动全国60万大军,组成32支部队,卷土而来。南宋无将可派,因为当年的抗金将领只剩下一个疾病缠身的刘锜,而副帅王权贪生怕死,还没见到金军的人影儿,早就闻风丧胆,一直逃过长江,直到采石才停下来。

高宗大怒,撤了王权换上李显忠,并派宰相叶义问亲临江淮督战。叶义问更是个胆小鬼,前线也不敢上,只派一个叫虞允文的中书舍人替自己慰劳采石的宋军将士。这时李显忠迟迟未到,军心一片涣散,虞允文拿出了书生的豪情壮志,成功的鼓舞了军心。结果,采石一战大破金军,当晚金军大营发生军变,完颜亮被杀,金军撤退。这时金国内部也发生内讧,即位后的金世宗为稳定内部局势,派人到南宋议和。到此,宋金双方,暂时停战。

总结:在金国衰弱的时候不会攻打南宋,等到养足了精神,势必卷土重来,所有的和议只不过是废纸一张。同时,示弱不会换来和平,软弱也不会博得同情,只有强大的实力才有言和的资格,这也是所谓的“以戈止武”。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在那时金人已经是强弩之末,自己已不能取得胜利了,所以才用秦桧害死岳飞一保宋人不再北征,在这种情况下你说金人还有什么资本继续南侵呢?这种诱导性问题一后就别再提了?想黑岳替秦桧洗白还是换个方式吧?


吴覆宇


我就纳闷!怎么岳飞遇害后,金国没有活烹赵构跟秦桧两个昏君佞臣贼子呢?


原中华腾飞世界时


当岳飞被杀后,宋朝还有许多大将和百万大军。况那时蒙古已壮大,正虎视金地,完颜王朝不敢南进。


老伙计162720415


在当时金国的国力还不足以灭宋,要知道打仗是打钱和综合国力的如果综合国力不支持的话什么也干不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