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大学了,我离不开他,重度抑郁了,怎么办?

雨149935703


你这个太严重了吧,孩子上大学就开始抑郁了,那么孩子以后结婚生子之后咋办呢?

1、孩子不是你生命的全部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这个非理性的情绪观念,不知道你和孩子之间是什么样的感情,有多么的相依为命,但是孩子成长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你的职责也就是要逐渐的放手,让孩子过自己的生活,这是他们最好的状态。孩子总是会远离我们的,所以慢慢的放手,自己调节自己吧。

2、找自己的其他的关注点转移自己的相思之情

孩子上大学了,那么就是要找点其他的兴趣点,转移自己的兴趣点,比如养个宠物,来弥补一下因为孩子自己上大学之后自己的情感缺失,因为没人说话没人关注,短暂时期是有一个不适应的,周末可以给孩子打打电话,一个学期后孩子不是会回来吗,所以慢慢习惯就好了。


3、不要一个人呆着,情绪低落的还是多出去走走,

抑郁是因为情绪低落,自己又找不到排解的方法和途径,那么这个情况不要一个人呆着,找朋友聚聚,出去运动运动,去交交友,去旅旅游,看看除了家庭之外的世界,多和人去交往和交流,这样情绪慢慢提升上来就会好的,另外除了孩子还没有没其他的亲人,如果有其他亲人的话,让他们亲人多多的陪伴一下!

我是游戏育儿,小游戏大智慧,欢迎关注和订阅一起做有趣好玩的麻麻!


游戏育儿


孩子上大学,父母不舍,不习惯是正常,但为此抑郁,甚至重度抑郁,就有些不正常了。


1、过度依赖孩子,丧失自我

没错!

是依赖孩子,不是孩子依赖父母,是父母依赖孩子,而且,过度。

为人父母,陪伴孩子,喜欢孩子无可厚非,但依赖孩子,把孩子当作全部生活的意义,没有自己的爱好,没有自己的心理空间,这样的父母,就是过度依赖孩子。

这样过度依赖孩子的父母,一度孩子离开自己,就会六神无主,没有生活寄托和意义,这,是父母的悲哀,也是孩子的不幸。

2、这样的心理状态,对孩子也是极大的伤害

孩子上大学,想念、不习惯是正常,但因为离开孩子,而重度抑郁,说明孩子大学前,在父母身边时,父母的极度控制与没有边界感,把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绑定在一起,没有界限,没有分寸。

这样的不分你我,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而且,是极大的伤害。

所幸,孩子逃出你的令人窒息的“爱”,离开了你,否则,没有自由,对他的成长,对他的人生将极为不利。

3、对自己负责,是你最该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都要对自己负责,活好自己的人生。

孩子大学,是他的人生新阶段,你要放手,学会接受,同时开启自己人生的新阶段。

之所以抑郁,你是放弃了自己,放弃了自己成长的责任和使命,所以,当务之急,要活好自己,才能走出抑郁。

祝福你!



欢迎关注,可以免费咨询哦!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同为家长,非常理解这样的心情。

我家的情况可能比较特殊,孩子上大学前一直是走读,我们一直是就近租房陪读。

现在上大学了,三口人不愿意分开,所以我们搬到了孩子上学的城市继续一起生活,不同以往的是,孩子周末回家,一家人得以共享天伦。

现在很多理念都在强调独立,认为独立就是亲情的渐行渐远。笔者觉着不必强求,人生短短几十年,相处融洽就多在一起,相处尴尬就少在一起。

想在一起就会想办法聚在一起,不想在一起强箍也没意思。我家目前还行,孩子年年得奖学金,年年得三好生,我们做父母的也很欣慰。

对于题主提出的“重度抑郁”,我觉着题主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就邀三朋五友时不时结伴出去走走,在家就培养些新爱好,唱歌跳舞下棋打球看书养花,能忙乎的事情多着呢。

我曾经在打球的时候碰到过一位大姐,当时我孩子上高中,那位大姐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当时就是处在儿子在外地上大学的境况,大姐神采飞扬地讲她去过的地方,大姐是个浪漫随性的人,想去哪自己做好充足准备,背起包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说说话,有种久违的生活激情瞬间被点燃的感觉。

不知道提问题的你更愿意以怎样的精神面貌示人或者只是单纯的让在外求学的儿子安心向学呢?


阿娥你好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哪个母亲会不想孩子呢?其实,我当初也很想孩子。记得04年的夏天,我和孩子爸爸送孩子去大学报到。第二天要分别时,我在儿子面前强忍泪水,一出校门我的眼泪就哗哗地流。要放寒假了,我到车站接孩子。当看见孩子从站内走出来时,我激动得简直没法形容。可以说,孩子大学四年,我们都是走送来接。孩子每走一次,我都要哭一场。但我与你不同的是:我难过就是火车将要开动,孩子向我招收告别的那一瞬间。当孩子走后,我们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下面,我就把我的经验介绍给你,也不知是否有用。

1、 孩子开学离家后,你不要在家里胡思乱想,可以到亲戚、朋友家里串个门(我是到姐姐家)。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就可以忘掉想念孩子的不愉快。晚上回家,赶快把孩子用过的东西刷洗干净并收藏好。这样做,一是孩子下次回家要用,二是咱不看见他的东西,心情会好一些。

2、 在孩子不在家的日子里,你要想办法充实自己的生活。如果还没退休,一整天都忙工作,哪里还有时间去想孩子?如果不上班了,那你就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到底做什么,那要看自己的爱好。除了做家务之外,还可以看书、画画、玩游戏、看电视和听音乐等,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就像眼下吧,你既然走进了悟空问答,为何光让别人帮你回答问题呢?你也可以帮别人解答呀?

3、当你想孩子实在忍不住时,可以在不耽误孩子学习的前提下,来个视频聊天啊!聊天时间不必太长,说几句话就可解相思之苦。这样的小聊天可以每天都有,这不跟孩子在家一样吗?难道说,孩子读高中的时候,你就能时时刻刻跟在他身边吗?

总之,你这样太依赖孩子不行。你让自己忙起来,就没有空闲时间想孩子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囍囍囍888


看到这样的问题,真是让人觉得心疼呀,不知道这位家长这么多年怎么走过来的?

其实在家庭关系中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主次关系,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中一定是亲子关系大于夫妻关系的,如果这位家长能早一点意识到这一点,应该就没有这需个困扰了。


不过现在要是能想明白,也对你的情绪有所帮助的。

龙应台那句话想必大家都知道的,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儿子迟早是人家的,只有老伴才是自己。等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即使我们有幸和儿子儿媳在一起生活,也是夫妻间的彼此照顾,想一想,你半夜口渴了想喝水,还不是老伴帮你递过来一杯水,你腰酸腿痛的时候还不是老伴过来帮你揉揉腿,这些生活上的小事可别指望儿子,他还有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上的负担,还要养孩子,还有伺候媳妇,所以呀,儿子永远都是别人的,只有老伴才是自己的。


晓晓说育儿


小编认真的采访了身边的两位大学生,他们的回答是,您养养猫,溜溜狗啥的,也许就能环节压力了。

小编对他们认真的态度深深感动了,因为,这帮孩子真的不理解父母的心呀。

为人父母,把一个呱呱坠地的小婴儿,细心养护成茁壮的小苗,结果,他们竟然离开了!!

那种难舍难忍,却是让人痛不欲生。

但题主,这里也要提醒您,曾经,您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着无限的憧憬和美好的愿望。

为了孩子,您付出了所有,忘记了许多。

雏鸟离巢,正是您一展才华,享受人生的时刻。

思念可以有,但要控制力度才不会令人窒息。

真的建议您,发展自己的爱好,让孩子自己长大,毕竟他也和您的曾经一样,是个独立的个体,鲜活的生命。

而不是,我们的附属物,不是么?


家庭问题研究员


其实每个父母心中对于孩子离开自己都会有失落感,我以为这种依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时代特征使然,二是我国传统使然。因此题主也不必为此而烦恼。我想题主现在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弄清楚自己到底是抑郁还是抑郁症。我以为这一点很重要。抑郁是一种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得到调节,也能够自然缓解;而抑郁症则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专业的治疗手段介入,否则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关于前者,自然不必多说。关于后者,我想题主要多留心,因为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很容易和其他心理问题合并成非常严重的问题。假如题主恰逢更年期,如不能顺利对抑郁症给予控制,对于后续的生活将影响极大。即便将来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也将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生活体验。

二是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办法。我看到很多回答给予了题主很好的建议,希望题主予以考虑。我想从其他方面再给题主一些建议。

关于兴趣爱好,我想题主之所以对孩子有如此的依赖,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多年以来就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因此我以为题主现在去培养兴趣爱好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兴趣这个东西之所以让人感兴趣,是因为它并没有外界的压力,而题主现在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上目的很明确,如果是这样,反而不易达到效果。因此题主可以从最现成的兴趣入手,比如烹饪。题主现在见孩子只能等到寒暑假,如果题主可以利用孩子上学这段时间,把自己烹饪的手艺再精细化一些,从家常菜向功夫菜转变,这样以自己的其他亲友为“试验场”,自己可以利用学习烹饪达到联系家庭其他成员的目的,也为寒暑假给孩子更多惊喜创造条件。

关于与孩子的相处。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题主一点,您虽然对孩子很关心,但千万记得当孩子寒暑假回到家后,切不可过度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牵挂和思念。上大学的孩子年龄往往处于青春期末期,多少会残留一些叛逆思维,如果您表达出对孩子的过度思念,反而可能会引发孩子的不解。尤其是男孩子,题主更不易过度表达,因为男性在心理上与女性的细腻思维不同,他可能做不到题主期望的对家庭的牵挂,如此母亲就会产生对儿子的不满,这种不满源于一种被关怀的渴望,一旦这种渴望无法得到满足,母亲心中就会产生怨愤,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母子相处。人与人的相处,无论是父母与孩子还是与配偶、亲人、朋友、同事相处都要有一个基本界限,这个基本界限就是相处的底线,题主万不可认为母子之间的相处是没有界限的,因为作为一个即将成年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意识会觉醒,对于基本的隐私需要和交往需要是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必然产物,她绝不可能天天守在家里陪伴自己的父母,这既是生物的基本本能,也是社会必然要求,因此题主请切记收好界限,在不过度干预孩子日常交往和生活的前提下给予还最大的关怀。此外,我想请题主思考这样一种境况,在孩子就业时,单位地域会不会成为他择业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如果这样,会不会成为孩子未来在职场发展中的一个障碍,会不会成为他的一种牵绊?我想这应该是题主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关于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题主还请记得一点,大学阶段在我国,往往是学生培养自己情商的最好时期,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我们的大学生在大学以前基本上都过着模式单一的学生生活,到了大学才逐步开始参与一些社会工作,而这些东西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极为关键。题主应该利用寒暑假,在家庭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孩子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我想这个阶段的男生,如果一到寒暑假就回到自己父母身边做“乖宝宝”,这是一种极为不正常的情况。

最后是关于题主自己。请在孩子面前保持母亲的尊严,同时也要成为孩子成长的坚强支撑。虽然有点残忍,但我还是想说:为人父母必须清楚,孩子从来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他们是一个期待自由翱翔的雄鹰,不要因为自己的需要折断了他腾飞的翅膀。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师大草根


看了回答,很多人都说要母亲跟着去孩子上学的地方,但我却觉得,这位母亲应该找一些自己的事情做了。

诚然,母亲和孩子的练习应该是最深的,但这位母亲会因为孩子的离家而患抑郁症,就证明这位母亲对孩子的依赖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之内。母亲与孩子,应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孩子只是在家庭里长大,但总有一天会离开原生家庭,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

这位母亲应该及早看清这一点,不要将所有的精神寄托都系在孩子的身上,不然等到孩子结婚成立家庭之后,只会有更大的悲剧,更多的抑郁发生。


哏儿都事儿


孩子永远是父母的“疼”,这样的事多了,从古自今都有,不止你一个人

儿行千里母担忧。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可孩子们终究要有更广阔的空间!

过度的不习惯、担心、思念,触动了抑郁的扳机,抑郁症表面张牙舞爪,要死要活,实际上是在疏导我们积累过久的担心惊恐郁气,过程艰辛异常,千变万化,都是假象

生活为真,感觉再真,也是释放,不能指导现实生活。

加贝生活


抑郁焦虑肯定与一些记忆有关系,某些记忆中有强烈的不安和痛苦情绪,要通过一种心理疗法,回到那些记忆中,将其中强烈的不安和痛苦情绪宣泄释放和减弱,这样焦虑和压抑感将得到缓解,患者会逐渐会好起来,通过这种方法治好抑郁症,将摆脱药物依赖不再复发,患者能力可以恢复非常好。

重度抑郁症的情况是很严重的,如果你确诊是重度抑郁,那还是建议你去专业的医院先接受治疗的比较好,让自己的身心变得健康起来,然后再去陪你的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