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艺术,为什么有的人说油画能在中国遍地开花,国画却没有在西方国家绽放呢?你怎么看?

艺术快递


个人观点:目前在国内比较“普及”的油画重在写实中创作,创作用材料和成品都比较直观,诸如素描、水彩等等门类区分又比较细,所以“普及”也很好理解。中国画重在写意,所用的材料在生活中不常见,特别是学中国画之前需要经过中国书法的锻炼,成品中的每一个线条都很直观,不像油画中有些地方可以覆盖或者修改,“败笔”可能毁掉一幅画。

所以,不仅仅是在国外,国内中国绘画的普及也是很有难度的。


东营十八度影视传媒


大家都喜欢更直观写实的东西,还有五彩缤纷的色彩。更通俗易懂。😄




艺术快递


国画油画,合二为一,国外很流行!



能量加持


自郎世宁那个三流的油画家云游到中国,被清朝的皇室捧为座上宾,到中国第一批留欧学生对油画艺术的学习开始,油画就不可逆转地实施了它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冲击。

不得不承认,油画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的视觉效果强烈,直观,逼真,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油画的艺术震撼力是空前的。



如果当初不是囿于人才的匮乏,就是郎世宁之类的油画人才大清国奇缺,否则,油画早就走向民间,走向更多有需要的有钱人家里,成为记录他们日常的重要工具和大厅中堂上祖宗的画像了。

当年,西方的油画也正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定单油画与和艺术赞助是同时展开的,需求带动了油画的发展,发展起来的油画又反过来带动了更多人的需求。

油画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创造三维空间幻觉的能力和表现自然对象的真实程度以及丰富、深入程度都大大超越了其它画种,油画作品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艺术作品的自然之美以及人的精神之美。



现在西方的一些人家里,往往要挂上十几幅油画作品作为装饰;不少的中国家庭或者一些其他公共建筑里也喜欢欧式风格的装修,那么油画作为重要的点缀装饰物也必不可少。

相反,中国的国画却难以走出国门。



其症结就在于中国画的玄妙:传统的国画作品,表达的往往是作者自我生命状态的一种情感表达,这种精神意象是一般人难以理解和解读得了的。

因此,油画开始了在中国的扩张,国画则因为难以被解读而走不出国门。


名师巨典


因为油画一裸女相最多


bright61059016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西方人更注重写实,而东方人更注重意境。

这也解决了为啥早期的西方画家都是医学家的问题,因为人家是真的要解剖人,分析人的骨骼和肌肉特点再来进行作画的。

而国画与油画不同,国画在创作上更注重的是意境,是灵魂的欣赏。对于国画的赏析与勾勒中,不单要表现看到的内容,更要赋予其悠远的意境。

这对于普遍看到什么画什么的画师而言,就显得没那么轻松与容易了。所以,国画未在西方得到全面推广,也是自然之事。


鑫时空


为什么油画能在中国遍地开花,国画却没有在西方国家绽放呢?估计题主的这个问题触碰到某些国画艺术家的“痛点”了,但愿也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是我们的国画“技不如人”还是我们的国画缺少在国外宣传推广呢?或许是“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作祟吗?



论国画的文化底蕴绝对不会低于西方油画,同时国画的发展也不会晚于西方油画,那就奇怪了,难道是因为国画的题材没有油画题材丰富?我曾经把国画比喻成一道素菜,油画比作一道荤菜,从人性欲望角度来讲,人们更喜欢吃山珍海味的荤菜,即使是没有七情六欲的出家人,看了西方人体油画都会想着要“还俗”,



从艺术的创作技法来分析,国画讲究太多了,就“笔墨”两个字都足够让人研究几十年才会懂其内涵,所以很多国画艺术家的艺术造诣都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那么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人又怎么会把国画创作好呢?艺术创作是讲究灵活,而不是一味的“知难而进”,这样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相比起国画,油画就简单纯粹的多了,完全就是掌握好“色彩的特性”就可以了,稍微复杂点的就是素描的基本功,可以这么说,油画创作是不需要有任何的文化底蕴的,因为油画是追求简单的艺术,在乎的是视觉上的效果,而人也有“惰性”喜欢简单的思考、简单的做事情,自然油画就更受欢迎了,


从国画和油画的用途来理解,西方油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成为资本家用来商业上的炒作,让艺术利益最大化,所谓的商业价值,这样无形中把油画进行了宣传推广,然而,国画是用艺术的形式传承中国文化,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仅此而已,综上所述,这就是油画能在中国遍地开花,国画却没有在西方国家绽放的原因。


诗夜城主


不是专业人士,不追究艺术分歧的原因

简单类比:

西服 夹克满大街都是

汉服 长衫 全球都少见吧

西方作为工业文明的先行者,在过去一个世纪确立了权利强者的地位,随着征战杀伐,西方文化四处传播。

弱国国民在渴望强大,师夷长技的过程中,主动或者被动的被同化,让西方文化成被设定为了一种高级文化,受到追捧。

同时弱者的文化被视为腐朽糟粕,弃之不及,何来传播,何来追捧。

具体到绘画,一点浅薄见识:

普遍的油画本身更具象,看的到的色彩,感受到的光线,像物理学。

国画多数抽象,高下分辨在于没有画出的留白,像哲学甚至玄学。

那么物理学和哲学那个更普及,更为当时所追捧?


肆有意思


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先生。为了搞中法文化交流,带了几个中国的画家,到法国搞文化交流。在交流现场,邀请了法国方面总统以及文化官员等等。中国的几个画家,现场挥毫写字画画。活动进行不到五分钟,先是总统离开,接着其他官员陆陆续续离开了。吴建民先生还以为法国人他们是上洗手间去了。结果等到中国的画家现场把画画完。也没见到法国人再回到现场来。吴建民先生事后了解到,原来法国人对中国人画画,他们看不懂。借故离开。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画要想走向世界有多么难!

西方油画内容表达直接了当。中国画讲究意境含蓄。

西方油画色彩艳丽。中国画水墨黑乎乎。

归根结底,艺术品服务的对象是大众化老百姓,不是专业人士。哪一种艺术作品老百姓喜闻乐见,哪种艺术作品就有生命力。




赵寒翔


油画不仅在中国遍地开花,而是在世界各地都遍地开花。

这样,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油画艺术是世界性艺术语言的话题。


自从留洋的徐悲鸿先生和刘海粟先生把西方的美术教育体系带到中国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就是以西方的绘画理论为基础来进行的,这让中国的绘画界懂得油画的艺术家非常多,油画在中国的普及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反观西方绘画艺术对中国画的态度就大不相同了,首先,中国画的美学理念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讲求的是意境,是感觉,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一种美术体系,其中包含着书法,文学,诗词,金石多方面的元素,这与西洋绘画比较直观和写实的美学观是截然不同的,在西方的文化氛围中,对中国画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感性的,他们看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画往往觉得很抽象,对墨色的浓淡干湿完全不能理解,他们会认为中国画造型不准,有的作品完全就是乱七八糟的墨块,因为文化层次的不同,导致西方美术界对中国画不能完全理解,到了民间这种现象就更严重了,有人会说,画的不像的能叫画吗,这就是中国画在西方不被认可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