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统计局: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数量持续增加,规模不断壮大,对经济增长、税收形成、科技进步、居民收入增加的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富民强市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对滨州发展的贡献巨大,功不可没。

No1.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从全国来看。2018年11月,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二)从滨州市来看。滨州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更为突出,具有“八六八七九”的特征。促进税收方面: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实交税金260.03亿元,占全市税收的比重为78.6%,2018年1—10月份,民营经济实交税金244.73亿元,占全部税收的83.3%。稳定增长方面:2017年,全市非公有经济增加值1668.76亿元,占GDP的63.9%,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1587.2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0.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二位,仅低于菏泽。促进创新方面:2017年,全市共授权企业专利1326个,其中 民营企业1126个,占比达到84.9%。研发内部支出62.99亿元,占比为95.1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8个百分点。增加就业方面:全市就业形势稳定,民营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11.72万人,占全部城镇劳动就业人员的70%左右。截至2018年9月末,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8.39%。企业数量方面:截至2017年底,全市民营企业数量6.69万户,占全部企业数的93.6%,2018年10月末,民营经济28.8万户,占全部市场总体的98.43%。

(三)民营企业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分行业来看: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176家,占规模以上家数的93.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47亿元,实现增加值1235.9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6%;实现利税总额427.8亿元,解决就业30.9万人,发放劳动报酬162.5亿元,分别占规上工业总量的90.2%、84.8%和82.3%。2017年末,全市民营服务业市场主体20.48万户,从业人员72.92万人,个体私营户数占比98.2%。规模以上服务业私营企业168家,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的45.2%。服务业私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35亿元,营业利润2.42亿元,应交生产税1.39亿元,从业人员1.64万人,分别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27.8%、33.4%、25.4%和36.4%。

No2.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部门」统计局: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滨州市民营经济占GDP比重和占税收比重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左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江苏、浙江、广东等南部省份相比,民营经济实交税金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相对明显偏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税率较高的重工业、化工业占比相对较高。2017年,滨州重化工产业占全部规上工业的80%左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江苏和广东8个和15个百分点。二是税率较低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占比相对较低。2017年,滨州服务业占GDP比重为44.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国、江苏、浙江、广东7.5个、6.2个、7.6个和7.7个百分点。三是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产值2015.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7.3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5位。具体来看:

(一)滨州市行业集中度大、分化明显,有色、地炼等行业对税收贡献大。全市规上民营工业涉及32个行业,产值超千亿元的行业有2个,分别是纺织业和有色金属行业,超过百亿元的行业有5个,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黑色金属业。以上七大行业总产值达到6331亿元,占民营工业总量92.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4.8%。有色金属行业是目前全市第一大工业行业,魏桥创业集团所属的有色板块实现利税总额101.8亿元,占该行业利税总额的79%,占全市利税总额的近四成。

山东是全国地方炼厂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地炼产能占全国地炼总产能的60%以上,仅东营、潍坊、淄博、滨州就聚集了37家企业(占全省总数的70%),炼化能力占全省的73%,其中滨州占到全省炼化能力的14%。全市目前有6家规模以上民营地炼企业,2017年实现利税94.2亿元,占全部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22%,但实现总产值仅占全市规上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的9.9%,税收贡献明显高于企业规模。

(二)服务业民营经济短板明显。从行业分布看,滨州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行业占比高,这些行业开放程度高、竞争激烈,增加值率低。从发展阶段看,滨州市城镇化率偏低,个体私营经济的规模普遍较小,品牌意识较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偏弱。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低于全省平均4个百分点。从改革开放进程看,服务业中某些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民营经济“入场”意愿不强。

(三)滨州市研发经费投入总体进入“高占比、低增幅”的发展瓶颈期。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大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缓慢,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新增有研发活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后备力量不足。另外,部分县区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财政补助等普惠性政策宣传落实还有不够到位的情况,市县区财政科技投入总体偏低,政府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不大。企业创新意识不强,重设备引进、轻研发投入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部门」统计局: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No3.加快民营经济

发展对策建议

统筹谋划,精准施策,

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是实施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围绕产业链缺少环节、关键节点、面向国内外开展招才引智,加大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进行实质性合作,推动主导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提升全市产业发展能级。

二是重视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企业强化创新意识,加快设立研发中心,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三是积极推进、重点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大力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要建立起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化运行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激励创新创业。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快服务业发展

一是着力解决对服务业地位认识不足、对服务业发展重视不够的问题。要抛弃那种“先工业后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互为支撑、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要充分地认识到,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容纳就业的最大载体,是惠及民生的必然要求,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要像重视工业那样重视服务业,将发展服务业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是进一步提升主辅分离力度,促进服务业大企业遍地开花。滨州工业结构“高山林立”的特点,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造就了西王物流、京博化工研究院等一批发展态势良好、经营管理规范的服务业企业。应该进一步深化大型企业集团主辅分离力度,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设立的研发、信息、物流等子公司提升专业化水平,依托强大的背景支持,积极走出去,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实现服务业大企业遍地开花的局面。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一是完善企业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加大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财政补助等普惠性政策的宣传落实力度,调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性,引导大型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企业逐步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

二是聚焦“5+5”十强产业发展需求,深入实施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工程,围绕产业链布局完善创新链,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

三是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培育机制,完善配套激励政策措施,形成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联动工作体系,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链条,不断壮大全市科技型企业后备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