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基層三種“另類幹部”,太形象了!

近日,有媒體披露,某基層個別支部負責人,每當檢查組工作人員提出要把某些問題整改到位時,都很爽快答應

“好,好,好”

但在“回頭看”驗收環節,檢查反饋的問題依然“重複昨天的故事”,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看不到任何整改跡象。

這種自欺欺人式的“喜鵲型”幹部,手動不起來,腳邁不出去,貽誤事業發展的“戰機”,嚴重損害講求實幹苦幹的幹部隊伍形象。

在官場上,除“喜鵲型”幹部外,還有兩種“另類幹部”,不作為不擔當令群眾生厭,與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獅子型”“啄木鳥”“千里馬”幹部形成對比。


揪出基層三種“另類幹部”,太形象了!


“涮蟹型”幹部


在基層年輕幹部隊伍中,有一部分人“出身農民不識鄉親”“身在基層不知農事”,純粹只是為了混個基層經歷。“混”字當頭,心思飄浮、蜻蜓點水,經常“名在人不在”“身在心不在”“時在時不在”

這些幹部,在一個崗位上屁股還沒坐熱、情況尚未摸透、身心未得歷練,“這山望著那山高”,期限一到便“草草出爐”,像極了外地螃蟹投放陽澄湖“涮水”後撈出的“涮蟹”。

在小編看來,產生這種“涮蟹”型幹部的原因,大體可歸於兩種心態:

一是不願受基層之苦。苦和累是基層的“標配”,“5+2”“白+黑”是基層標籤式語彙。從項目徵遷到信訪維穩,從清障拆違到環境整治,沒有哪一項是可以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完成的容易活。

二是不屑積基層之功。基層是能力的大熔爐,基層直接面對的是群眾百姓。部分年輕幹部在“官場”文化薰陶之下,便產生了走捷徑的心理——“基層是課堂”道理不假,出名掛號還是靠“領導”管用;“群眾是老師”說法沒錯,提拔升遷不如跑“廟堂”靠譜。


揪出基層三種“另類幹部”,太形象了!



“兔子型”幹部

身子軟、膽子小,習慣“庸懶散”,愛惜“白皮毛”,朝九晚五窩在辦公室,吃不得苦、受不得累,覺得主動幹活有風險、消極怠工有危險,乾脆明哲保身、耍小聰明遊走在“緩衝地帶”——這就是“兔子型”幹部。

討喜、不討厭是“兔子型”幹部令人惱火的特點。說其討喜,不是說他們身上有什麼過人之處,只不過是些庸俗的“好人緣”。

比如,聚在一起咬咬耳朵,互相傳授“推活兒”“躲活兒”的心得,交流一些應付上級、糊弄群眾的“小計謀”,待到檢查問責時彼此拉扯一下。

這些表面上不得罪人、實際上不幹事的“好人緣”,一方面來自“兔子”的自保需要,另一方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客觀上也拉近了“兔子”之間的距離,甚至衍生出更多、更消極、更不作為的“兔子型”幹部。

本質上講,“兔子型”幹部不是真討喜,而是真討厭;“兔子病”不是小毛病,而是不容小覷的“機關病”。


揪出基層三種“另類幹部”,太形象了!


“喜鵲型”幹部


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徵,因此這種動物深得人們喜愛。時到今日,不少人骨子裡仍然崇奉報喜不報憂的“喜鵲文化”,好吉惡兇,喜聽讚歌。

於是也出現了不少溜鬚拍馬、當老好人,善於接近領導、做表面文章,紙上談兵、誇誇其談,重GDP、好大喜功的“喜鵲型”幹部。

這類幹部彙報工作時只報好的,不報困難和問題,真實情況不反映,問題得不到解決。面對檢查反饋問題,口頭上“好,好,好”,行動上慢慢慢、甚至棄之不理,難逃“打馬虎眼”不作為之嫌。

報喜不報憂的現象在年終總結中更是司空見慣,每篇總結都是形勢一片大好,長篇累牘擺成績,工作年年上新臺階;談到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卻輕描淡寫,寥寥數句,一帶而過。

在小編看來,這三類幹部易侵蝕年輕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危及國家治理的後備力量建設,貽患無窮。

時下,無論是改革攻堅還是脫貧攻堅等,各項事業都需要“打鐵鐺鐺響”的促進派和實幹家去推動和創造新業績。無論是“混基層”的“涮蟹型”幹部,不作為的“兔子型”幹部、或自欺欺人的“喜鵲先生”,都是不願扛責任、不敢挑擔子的“軟骨頭”。

治理這三類幹部必得從個人和組織兩個方面協同出擊、雙向發力。

從幹部自身角度,應當及早端正人生“靶向”、及時校準事業“準星”。幹部自身也要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血性,激發“當官避事平生恥”的抱負,施展“毋改英雄意氣”的凌雲壯志。

從組織部門的角度來看,組織部門應當讓有培養潛力的年輕幹部真正下沉基層一線、到艱苦環境中去,經歷必要的臺階歷練

;應進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幹部政績考核的辦法,提拔重用敢說真話、作風紮實、真抓實幹的幹部,讓這三類幹部沒有市場。


來源:人民論壇網(rmltwz),綜合自人民論壇網、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揪出基層三種“另類幹部”,太形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