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律师对判决结果的影响大吗?你怎么看?

不老学堂


作为本行业的从业人员,理所当然的会认为对判决结果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但作为答者来说,还是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的。本人就经办的案件来说,举几个律师有影响判决的案例。

刑事有影响的案例:

一例是非法经营罪(卖假烟),执业之初办理的。记得当时检院认定犯罪金额是25万元以上,通过法庭发问、辩论,将金额减到了17万(20万元以下),大致的法条认为20万元以上应当判决2年以上有期徒刑,家属认为三年打底了,后来判了一年六个月(手打中,大致的刑期)。

一例是强制猥亵妇女罪(未成年)。当时检院认为他是在聚众猥亵妇女,应当在五年以上的基础量刑,再以未成年人进行相减。开庭前和开庭时,对聚众情节进行了漫长的辩护,最后法院还是给了检院台阶下,认为是公共场所猥亵,但是判刑只判决了一年六个月(手打中,大致的刑期)。

刑事没有影响的案例:

那就多了去了,基本上律师就是一个程序,特别是法律援助的案子。但是我就是不喜欢当程序,让我坐着少讲些我也不乐意,要么就不要指派我。多了去的就不举例了。

民事有影响的案例:

那也多了去了。民事讲究事实,但更讲究证据。律师可以对证据的三性发表异议,对事实发表异议,对相应的法律适用发表异议。如由他人签字的没有关联性,如复印件不具有合法性,如时效的适用,管辖的适用,案由的适用等等。

个人认为除了刑事案件,律师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但是,刑事案件要是能够辩护成功,那也是相当有影响力的,至少能够让被告人看到那么一丝自由的曙光。


台州林律师


说一个真实案件,大家自行体会一下律师是否会影响判决结果。

去年我接到这样一起案件,基本案情是这样的。货车司机甲投保了车上人员责任险和商业三者险,前者的赔偿限额是10万元,后者的赔偿金额是100万元。有一天,他的朋友乙正巧要去他的送货地,于是就搭他的顺风车。途径某个缓坡路段时,朋友乙实在是憋不住了,就下车去站在路边“一泄如注”。而甲当时玩手机玩得入神,没注意到车没刹住直接撞向乙,就这么把乙撞向了黄泉路上。



甲和乙的家人找保险公司理赔时,双方对赔偿金额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于是就闹上法庭。在法庭上,保险公司辩称,乙是搭甲的顺风车才出事的,因此乙是车上人员,应当理赔车上人员责任险而非商业三者险,最多赔10万。

我作为甲的代理人,做出如下反驳意见。乙虽然是搭甲的顺风车,但是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者究竟是车上人员还是三者,不能仅从最初的身份关系来直接断定,而是应当结合交通事故发生时的时空关系来加以判断。发生交通事故时,乙在车外“一泄如注”,显然已经完全脱离乘客身份,从当时他与货币的空间关系来看,确实属于三者。因此,本案应当理赔商业三者险。

最后,法官采纳了我的意见,判决保险公司赔偿保险金86万余元。

因此,很多案件尤其是带有争议的案件,律师对判决结果的影响是很重大的。当然,优秀律师带来好的影响,拙劣律师带来坏的影响


冰焰


请好律师,对判决结果还是有影响的。

认识一位女律师,通晓法律,在代理民事案件中,屡战屡胜,她的制胜法宝,就是熟谙法律每一条款。她能针对当事人的诉求,恰到好处的运用法律去引导法院判决走向。

她说近些年,她代理的房产纠纷的案件比较多,遗产.赠予.拆迁.买卖,在分配利益上兄弟反目,在买卖不透明涉嫌价格欺诈。为了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她会提醒当事人提供哪些证据,从法律的角度去透析。既使官司赢面很小,她都能为当事人挽回一点经济损失。

现实中确实存在法官判案的倾向性,夾杂着人情.金钱的关系,极少数的害群之马并不影响法官的整体素质。如果一个优秀的律师,能很好的掌握法律,法官敢在法庭肆无忌惮的枉法吗?他们也会考量后果的。用法律支撑证据,用证据说话。判决权在法官手里,出类拔萃的律师也非常重要。

民事案件律师收费按标的。刑事案件按件数收费。


秋平171152879


——答题分割线——

律师是什么?

律师是一个法律概念,是一种职业,具体到案件中是一个通过重重考验的执业者、与委托人一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自然人。

律师与法官、检察官、警察、仲裁员一样,是法律的守门人,他们是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

律师守护的是委托人的权益,是抵御其他社会人甚至公权力侵害的守护人。

谁可以委托律师呢?

任何公民。

抽象的律师实际上与警察和检察官一样,是所有中国公民的守护人。

与警察和检察官不同的是,律师有时候还要帮助公民抵御公权力的侵害。

题干中的判决是什么?

狭义的判决一般指法院的判决。

但我认为题干的实际问题是律师对其所参与的各种案件的结果的影响。

那么,题干实际所涉及的判决包含了诉讼案件中法院的裁判结果、仲裁庭的裁决等,具体包含了法院的裁定和判决、仲裁庭的裁决等种类。其实诉讼和仲裁中,还存在和解的情况。

题干中的判决结果有哪些?

律师所参与的各类案件的结果也无非就是和解、法院裁决、判决、仲裁庭裁决等情况。

律师对案件结果的影响

理顺了题干,接下来说一下律师对案件结果的影响。

一、律师只是法律的适用者,不是裁判人,所以不能决定裁判结果。

二、对法条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是律师的终极武器,律师的个人法律素养至关重要。

三、律师依赖案件的法律证据影响结果,所以证据是他的制胜法宝。

四、当事人的配合程度市场左右案件的结果。

无论是律师收集证据还是参与案件处理的策略,当事人无疑都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当事人在法庭上的一句话甚至可以推翻证据、可以毁掉律师的所有努力。

五、传说中律师可以靠关系疏通的事情不是不存在,但是现在的大环境不允许这样做,或者说那个“可以被疏通的人”也不敢时时为某个人动用所谓的关系。所以时常把关系挂在嘴边的律师,通常也只是在加强委托人对他的信赖,这也不是坏事儿,委托人信任他才能配合他,也能更大程度的发挥律师的能力。但是这种所谓关系的影响很难说靠谱。

六、有人说律师都是两头吃,但实际上,大部分律师还是遵纪守法的,毕竟他们也是你我一样的自然人,和你周围的人是一样有情感和正义感的。

总之,律师对案件影响的大小,需要分析各方面的因素。说句题外话,如果从这个所谓影响大小来决定是否委托律师的话,只能说是做了一件类似“为了在墙上挂东西去买了钉子、为了钉钉子又去买了锤子”的事儿。在自己不会运用法律的情况下,要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这句话。

——题外的话——

小拾君有时感觉答题很没有成就感,不知道是自己回答的不好还是怎么了,阅读量挺高而且每次都被系统评为优质回答,却很少人点个关注。

希望您看到回答觉着可以的话点个关注鼓励一下吧,多谢。

用心回答别人的问题也很费时间和精力,现在才知道“您的关注是我继续的动力”不是一句客套话,而是充满了作者的心酸。

与关注本问题的看官共勉。


律拾


这个问题,没有见过统计数字,所以不能给出一般意义上的答案,只能个案来看。

根据我办理过的一个个案来说,我认为律师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我们在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坚持认为有罪的情况下,一直做无罪辩护,最后法院采纳了我们的观点,判决无罪,检察院没有抗诉,判决已经生效。

这个案子也不复杂,被告人销售了冒充某知名品牌的水管及管件,销售金额超过了5万元,开始时指控罪名是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后经鉴定销售的水管和管件质量还比较好,达不到假冒伪劣的程度;检察院又改为指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我们坚持辩护两点:一、程序不合法,不能证明涉案物品来源于被告人,指控犯罪的证据不足;二、某知名品牌在管件上没有注册商标,而涉案物品在水管上的销售金额不到5万元,未达到指控罪名定罪的标准。 法院对本案两次退回补充侦查,我们坚持无罪辩护,终获法院支持。


笛子D


讲一个律师和法官的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果涉及到某个职业,也只仅代表某个体,请勿对号入座。

A出事前20多岁,是一家公司的保安,家在城郊结合部,是开发工业园几个村集中搬迁的地方,离A工作的地方不远,A休息的时候就回家里玩。那天休息他去邻村人开的茶馆打麻将(红中赖子杠),牌运比较好,人就有点嘚瑟了,有一盘牌比较好胡,听牌开杠,杠上摸了一个赖子,开花之后手拿杠牌在那里显摆,说“这牌我还可以杠”,其他几位输家不依他,不让他胡牌,非要他继续开杠不可,他又不杠,摊牌说“胡了”,后来双方言语不合拉扯起来了。因为是在别人村的地盘上,又寡不敌众,他就边扯往家里跑,其中的两个牌友拿起板凳在后面追,不多久就追上了,两个人挥着板凳打他,激情之下,他摸到了随身带着的水果刀,拿出之后一顿乱刺,最后拿板凳追打他的其中一个被他刺中身亡,他也被抓获归案。家里为他请了律师,本来他家里和主审法官沟通,法官的态度是按照故意伤害罪,判刑幅度在十到十五年之间。后来律师在法庭上始终坚持A是正当防卫,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并且以教授的姿态在法庭上当着公诉人、被告人和旁听的人的面给法官进行刑法知识培训,搞得法官面子下不来。最后案件的结果是以故意伤害罪判处A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理由是A随身带着凶器,本身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并对律师说,你有本事就把这个判决推翻。


蓑笠翁179121015


哈哈哈哈哈哈!真不是我乱说啊!律师对案件的影响不大啊!你们这些说大的不要自己骗自己好吗?在中国影响案件的是人际关系,官员,钱财……我说错了你反驳我,当然不是全部,但百分之八十都是这种,特别是特权阶级的影响最大。


平淡是真11816266


对于律师我的看法是:当法律有利于他的时候,他就讲法律,当法律不利于他的时候他就讲道德,当道德也不利于他的时候他就讲人性,当所有的都不利于他的时候,他就当无赖,当所谓的死磕律师。他们这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只是金钱的奴隶,他们为了金钱是可以动用一切手段的,而且狂妄自大,自认为天下事,尽在他们掌控之中。


云淡风清65524


这是个好问题。因时间所限,我尝试简要阐述律师的积极作用。

一是尽力还原事实,排查分析现有证据,调查掌握新的证据。事实部分是最重要的,当事人往往最吃亏的在这部分,法院调查认定的事实和自己的认知不符。

二是分析证据事实的过程里,正确适用法律法规。这部分虽然看似不关键,但不懂法会影响起诉或应诉的策略问题,简单说就是本来当事人认为某个事实与证据是有利的,但其实不利,不利怎么化解,拿什么证据来反证。如果认为不利反而有利,就不会错过。

三是对于纠纷本身的理解。这个是容易忽略,但又相对复杂的事,涉及到法院作为公权力单位维护公共利益的考量。一个案子怎么判是对的,除了符合事实证据,符合法律规定,还要维护个案主体以及背后同类主体之间的公平正义,背后的考量是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问题。

这是纠纷解决部分,而律师还作用于事实发生的过程里,也就是咨询顾问工作,太多内容时间有限不赘述。供参考。


陈立家律师


律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法律关系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和死板,是有很多不同认识碰撞的,法律规定更是多如牛毛,其中很多规定是不一致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法官也并没有完全掌握,需要律师依据证据,规定,法理来为己方争取利益最大化。法庭庭审就像大学生辩论会,一会感觉甲方有理,一会感觉乙方有理。如果一方不请律师,说不定自己和法官就被对方律师忽悠过去了。当然,最终判决不是靠忽悠,但没律师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没律师给你找出对你有利的法律规定,没律师帮你据理力争说服法官,你怎么胜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