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古香古色的老館陶您還沒見過吧……

館陶縣原轄區內有兩個館陶,南邊的那個叫南館陶,北邊的一個叫北館陶,兩個館陶相距35華里,所以有人說,南關到北關,三十五里寬,這其實是說笑話,當趣談,如果是那樣,比北京、南京的城池都大。

其實,館陶城在歷史上曾三移其位,最早的一個,是春秋時期的冠氏邑古城,即現今的東古城,之後又遷移到北館陶,1955年再次遷移到南館陶,即與東古城隔衛運河而相望的現在的縣城。東古城的城牆逾兩千多年早已不見蹤影,北館陶的城牆,幾年前還有殘留,現在也已拆光,而南館陶的圍牆也不見了蹤影。南館陶的"牆"之所以叫"圍子牆"而不叫城牆,是因為1955年縣委、縣政府遷來後,才可稱之為城,在這之前,它只是一個鎮級政權所在地。


如此古香古色的老館陶您還沒見過吧……


南館陶1942年圖,供參考


然而,南館陶在歷史上的地位卻非常重要,首先,它東聯齊魯,西通趙晉,南達河洛,北望幽燕,陸上有車馬之便,水上有舟輯之利,春秋時期冠氏邑古城東北,大約在馬固村的周邊,戰國時期趙王在陶山之側設館驛,成就兩千餘年"館陶"一名的歷史,漢代館陶公主隨駙馬丈夫東渡堂邑,從南館陶過河,便有了"駙馬古渡"的來歷,明代作為重要的軍事要塞,明朝政府又在此設立"南館陶衛"的衛所,所以,南館陶雖然沒有城牆,但卻有圍子牆,凸顯它在軍事、地理位置的重要。


如此古香古色的老館陶您還沒見過吧……


南館陶1969年衛星圖

我出生於人民共和國誕生的第二年,雖沒有見過完整的南館陶圍子牆,但在我幼時的記憶中,它的完整輪廓依然存在。在記憶中,它的周長約5華里,東至衛運河河沿,西至陶山老街大石橋,北至政府街東段路南,南至南環路路北。這座圍子有大小五座城門,東門在駙馬古渡渡口即老街東端,西門在大石橋東端,南門在唐代古棚所在的丁字路口往南至南環路的北側,北門則偏於東北,造紙廠南側,胡家過道的北出口。除了這四座城門之外,還有一座小西門,即館陶老街西南街,也叫張家街的西頭,基本與民國壯威上將軍王佔元的老祠堂相對。有一說,原本沒有小西門,是王上將軍發跡後,修建了新老兩座家祠,為方便祭祖,把西圍子牆打開一個豁口,並修建了小西門,此說較為可信。

近日上網,看到館陶方面有人在博客裡發帖,說老祠堂是王上將軍的宗祠,說老祠堂西側坐北朝南"一進三"的豪華大院是王佔元的宅子,此言錯矣!那個大院,大門是一座氣派的青石牌坊,入院一邊一幢六稜體的功德碑,二門是完全仿照北京故宮午門以裡東西兩個通道的宮闕式門樓,二進院是一座仿太和殿的巨大宮殿式建築,跨越這座大殿進入三進大院,北端是高可逾丈的青石底座,上邊也有宮殿式建築一座,據說打走日本人,這座大殿被拆,而這座大殿,才是王佔元供奉王氏宗族牌位的地方。這個大院,全部仿造於北京明、清兩朝的故宮,只是屋頂上的琉璃瓦是綠色、而非黃色,規模小於北京故宮而已,解放後,縣人民政府在第三進大院高大的青石臺基上又建一紅瓦灰磚問宏偉建築,將縣烈士祠設在裡面。


如此古香古色的老館陶您還沒見過吧……


如此古香古色的老館陶您還沒見過吧……


如此古香古色的老館陶您還沒見過吧……


如此古香古色的老館陶您還沒見過吧……


真正的王佔元舊居,在老街毛家過道對面,現存一座兩層青磚灰瓦的小樓及以裡的"一進三"的大院裡,這座大院的建築十分精緻,全部是水磨青色小磚,糯米石灰對縫,小樓的街門,是厚厚的硬木門板,裡側東西西邊牆上,各有一個青石,鑿有石洞,關門時,粗大的門閂插入兩側石洞,十分結實,一般人砸不開。一進院各有東西廂房一座,高大氣派,一進院與二進院之間,有一大型過廳,柱廊帶抱廈,建於高高的青石與青磚混建的高臺之上。王佔元的督軍府,也叫王佔元的新宅,位於古棚南與張家街(西南街)交集處,佔地約十四畝,四周有城堞式圍牆,四角角樓與故宮紫禁城角樓相似,每一角樓均為二層,每層屋簷裝有銅鈴,風一吹,叮叮作響,督軍府裡各座房屋高大宏偉,屋內以彩色水泥地板磚鋪地,陳設極盡豪華,這地磚至今仍有流落於民間。


如此古香古色的老館陶您還沒見過吧……


如此古香古色的老館陶您還沒見過吧……



老街的正街,除了文革開始仍存在的唐代古棚外,王上將的大牌坊是老街標誌性建築,它與河東"小街子"上王佔元舅父的大牌坊一模一樣,隔駙馬渡而遙遙相望,盡顯南館陶古鎮之雄姿。據說,老街上共有17座大小牌坊,古棚北有"一處七座廟",儒、道、佛三家和諧相處,各行其是又互不干預,為古鎮一大奇觀。西南街被人稱作鋸齒街,街道由東北而西南,民居錯落有致,為老街第二大奇觀,小西門則為第三大奇觀,因為一座普通縣城,一般只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而南館陶的圍子牆卻有五座城門,這五座城門的名字,我僅知其一,即北門名曰"拱辰"門,現存石質匾額,在孫會林老先生的曾孫處。老街北大街陶北與陶西交界處張家老宅大瓦房北,有兩口古井,是為第四大奇觀,兩口古井相距丈餘,卻水質各異,一口甘甜,一口綿厚,古人稱這兩口井為兩隻鳳眼,是南館陶風水之一。兒時祖父常講,現在的兩井,填住一口,等於鳳凰瞎了一隻眼。除了這兩井,還有北大街一東一西兩口井,東邊的那口井水甘甜清冽,在孫家老宅南,一座古廟西,適合做飯沏茶,人們說它與衛運河相通;西邊那口井在北大街西出口,井水適合1做豆腐,用這口井裡的水做豆腐不僅口味絕佳,而且出豆腐多。這是館陶老街第五大奇觀。

就在那兩口被稱作"鳳凰之眼"的古井以北,有一棵巨大的古柳樹,它的生長年代,我的曾祖父都不知道,在我的兒時,五個人都抱不攏,每天天不亮,有勤快人在樹下撿鳥糞,據說能撿半牛車,可見樹大鳥多。北圍子牆外,在縣政府沒遷來之前,是自西向東逶迤而來的長長的高土臺,兒時以為是河堤,後來才知道這是邯濟鐵路的路基,舊時它的上面長滿繁茂的野草與野花,每年春夏兩季,花、草茂盛,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圍子牆的東南角外,如今的七一大橋橋頭以南,是一個方圓數十畝的大土坑,那是舊社會的義地,一些外地人或本地無地的人,家中死了人,就埋在這裡,被稱作義冢,在抗日戰爭快要勝利的1944年秋,駐南館陶的日軍與八路軍打仗死了的鬼子屍體,在這裡架起木柴放上屍體,澆上汽油火化,有一天祖父路過圍子牆外,日寇架起乾柴,將一名重傷的鬼子抬上柴堆,澆上汽油點火就燒,那名火堆裡的鬼子在烈焰中拼死掙扎,上下翻滾,吱哇亂叫,終難逃脫死亡的命運,爺爺後來跟我說:"一看見這,就知道日本人快完了。"老街百姓把這塊義地叫萬人坑。

圍子牆的西南角外,王佔元的新祠堂的西鄰,是山西會館,這座山西會館,小時常去遊玩,它也是一座宮殿式建築,與山東聊城的山陜會館不同,它雖不是雕樑畫棟,但建築體量要大得多,綠色的琉璃瓦頂,五、六華里之外就能瞅見它的雄姿,大殿前,一東一西兩個巨大的荷花池,每逢夏季,映日荷花別樣紅,水中游魚,成群結隊,嬉戲池中,濺起的水花落在荷葉上,猶如大珠小珠,滾落玉盤,磚砌的池邊,一隻只青蛙,鼓眼凸肚,高鳴夏曲。

兒少時,我常常站在已殘缺不全的古圍牆上,眺望滾滾北流的衛運河水和圍牆內外的風景,一幅優美絕倫的故鄉畫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