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中天、地、生、人系統的整體有機循環觀

淵源於西方的地學觀念認為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沒有生命的無機界。只有生物圈和人類智慧圈才是有生命的有機界。但是,中國古代傳統的風水地理思想與此不同,不僅認為人和生物有生命,而且認為天、地、生、人各大系統之間組成一個整體性的大自然也是有循環、輪迴,有新陳代謝的系統。

風水學中天、地、生、人系統的整體有機循環觀

大自然的生命在於陰、陽的結合。陰、陽是宇宙間最基本的兩種力量。它是深層次的關於物質世界結構的最終原理。先秦時代的《老子》一書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黃帝內經》說:“陰、陽交而不離乎中”、“天地感而萬物生化”。萬物由陰、陽結合而生成。陰陽是生命的本源,是“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這裡“神明”不是鬼神而是精神。《黃帝內經》的《素問》進一步解釋說:天地之間因為有陰、陽,有生氣和活力,所以空中的大氣才會呼呼流動以成風,草木才能欣欣向榮而生長。天地間有風、寒、熱、溼、燥這些無形的元氣,有金、木、水、火、土這些有形的物質。“氣”和“形”相交,就生化成彩色繽紛、豐富多彩的萬事萬物了。總之,“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天地合氣,別為九野……萬物並至,不可勝量”。從那一望無際的太空,到運轉不息的日月、星辰;從寒來暑往、週而復始的季節變化到生生不息的動物、植物,其生命的源泉都是陰、陽的“幽顯既位。”

風水學中天、地、生、人系統的整體有機循環觀

基於對地理環境的這一總體認識,清代《地理求真》一書總結說:“蓋太極判而分兩儀,宇宙間事事物物無一不在陰、陽之中,斯無一不在生氣中也。浮而上者陽之清,天氣之所輕靈也。降而下者陰之濁,地氣之所重質也。向使天地二氣不能相交,則陰陽無媾合之情,萬物則不能生育。語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是也。……陰、陽配合,氣機由此胎息亡謂與。”

雖然物體都是由陰、陽結合生成,但他們的成分與結構不同,所處的位置與層次也不同。老子把“道、天、地、人”視為“域中四大”系統。其關係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指宇宙萬物的內在機理;“天”是指日、月、星辰的天體及其大氣與天空;“地”是地理環境;“人”是人類及其社會;“自然”是自然規律。其間的關係是,人類社會要適應地理環境,人雖然是地理環境的一部分,同時人又獨立於地理環境。地理環境有其本身發生演變的過程與規律,它又受天體運行的支配。天、地、生、人都有其內在的機理,最終都要服從於運動不息的自然規律。他們“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在各自的層次中,不同的軌跡上週而復始地永恆運動著。

風水學中天、地、生、人系統的整體有機循環觀

陰、陽結合則為太極。它是生命的種子。《易經》裡說:“一陰、一陽之謂 道”。陰陽互補依存,具有均衡、和諧、對稱、協調的機制。“《易》以天地為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和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其意思是:《易》客觀而嚴密地反映了天地構成和運動變化的道理。人們懂得了這個道理,藉助它來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探知其中或幽或明的奧秘,追溯事物的起始,跟蹤其發展的軌跡,直至終了。於是就會知道天、地、生、人,萬事萬物生死輪迴的規律。其根本之點是萬物天地都是有機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