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旗下的釘釘能超越馬化騰的微信嗎?

嚮往陽光夏憶


從境界理念來說、釘釘與微信的差距就是陳航和張小龍的差距

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一個互聯網產品能做多大,跟這個產品靈魂人物的境界,跟這個產品的產品理念有很大的關係。

微信之父張小龍曾經有幾句話,我覺得從一個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角度來說,還是非常感動的。第一個是在2015年微信春晚紅包大戰之後,張小龍公開表示微信不會再進行大規模的節日性營銷活動,把微信用戶的時間更多的還給用戶;第二個是,一個好的互聯網產品,應該是用完即走,而不是最大限度的粘住用戶。而且知道現在,雖然很多人說,而且事實上微信也已經成為一款生態級的產品,但是微信依然在用戶體驗上在國內、乃至全球互聯網產品中,都已經是走在前列的,而且足夠輕量級,至少比起有的產品一拿出來亂糟糟的好太多,但即使這樣,張小龍依然把微信看作是一個工具產品,因為他覺得好的產品就是應該服務於用戶的。

釘釘的創始人陳航則是一個沒有成功之前,異常低調,釘釘成功以後就開始懟天懟地懟騰訊了,批評騰訊沒有價值觀,造謠騰訊員工上班嚴禁用微信,直言用微信辦公就像是逛菜市場......諸多雷人雷語,簡直是有失風範,而且他還多次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真搞不懂那些10點之前下班的人每天都在做些什麼。

相信從兩位創始人的價值觀、境界來說就能看到兩個產品理念的不同了,也最終造成了現在的釘釘、微信的差別,微信10億用戶,我敢斷定沒有2億用戶不到的釘釘被用戶罵得多,這是肯定的!

從具體差異來講、不管是用戶還是體驗釘釘都比微信差得多

從市場定位來看,釘釘是一個面向B端用戶的產品,也就是說主要是企業辦公領域,但是微信的定位是C端用戶,面向的是普通大眾用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你可以說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相信不會有人認為生活是工作的一部分。

微信目前已經擁有了超過10億的註冊用戶,並且日活躍用戶高達8億,這樣的用戶體量在全世界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全球互聯網市場,真正能夠擁有10億用戶體量的產品有多少,就算放大到整個軟件行業,也只有Gmail、YouTube、Facebook、Instagram、Google、WhatsApp、Windows等少數軟件產品。釘釘目前的用戶還不到2億,而且面對的都是企業用戶,這個體量跟微信比起來可以說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這是很難逆轉的差距,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差距了。

從用戶體驗來看,說實話釘釘跟微信簡直沒有可比性!

而且,我覺得,對於大多數的用戶來說,如果要二選一99%的人都會選微信,總結起來就是,釘釘不可能超越微信,這不是很大程度,而是絕對!釘釘與微信的差距,本質上就是陳航和張小龍的差距!


EmacserVimer


最近,走過很多企業,發現釘釘的使用率正在大幅度提升,而且,不僅僅是小企業,中國那些總有自己辦公系統的超級公司的分支機構都在自發的同時使用起釘釘,沒有別的理由,只是因為好用。

有一個人和我說,他們公司幾十萬人,現在很多地市級的公司都在用釘釘了,而且是越來越普遍,效率高,定位準,解決了大量此前管理上的難題,據他預測,整個集團全面用釘釘自己不可避免。

釘釘不是微信,也不會成為微信,同時,微信即便搞出來企業微信,也做不成釘釘,兩個是不同的產品,理念完全不同。

比如,用釘釘,你不用在公司群裡回覆收到,無聊的通知答應再也不會沖掉有用信息。

當然,釘釘發展速度不會超過微信,用戶數也不可能追上現在的微信,但是,企業端的力量也是巨大的,粘性也更強,不要忘了,當年幾乎一統江山的wps就是被企業端的office給一掃而光。


馬繼華


關於釘釘能否超越微信這個問題獨角獸工場認為短期內還無法做到。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釘釘,相信很多人並不瞭解釘釘卻對於微信非常熟悉。

釘釘是阿里巴巴旗下專為中小企業打造的專注團隊工作溝通的即時通訊工具,從而提升企業或團隊協同的效率。釘釘致力於服務中小企業,它的出現也解決了企業用戶的痛點。舉個例子來說,平時我們發消息並不知道消息發出去對方有沒有收到,如果有重要的事情也會比較著急,用戶使用釘釘會讓發送方都都能知道發出去的消息接收方是否閱讀,有哪些人已讀,哪些人未讀。這點對於用戶來說還是比較實用的。

12月27日,釘釘宣佈,註冊用戶突破了1個億,而微信在中國擁有10億左右的活躍用戶,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眾所周知,馬雲一直想要做社交,幾年前的來往,雖然失敗了,但是阿里在社交這塊硬骨頭面前從來沒有放棄過,釘釘的出現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微信儼然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說起微信就不得不提起微信支付。微信支付已經成為人們主要的支付工具之一,已經大有趕超支付寶之勢。最近馬雲發了20億紅包回饋支付寶用戶,以此來搶佔市場份額,因為大家都知道得市場者得天下。

再來說說釘釘,面對釘釘的虎視眈眈,騰訊也沒有閒著,推出了企業微信。數據顯示,目前騰訊的企業微信有150萬家和3000萬活躍用戶,釘釘有500萬家和過億的活躍用戶,相比之下,釘釘明顯高於企業微信。

總的來說,釘釘和微信各有所長,釘釘要想超越微信,短時間內無法實現。


獨角獸工場


首先我想說的是,馬雲旗下的釘釘是個很偶然的產品,而且馬化騰信賴的微信其實是一個臨時起意的產品,兩款社交平臺定位不同,所以目前但從用戶數量看,釘釘幾乎不可能超越微信。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是一片紅海,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想涉足其中,包括雷軍的米聊、丁磊的易信、還有馬雲的來往等,最後都是無人問津的局面,而微信幾乎覆蓋了所有的中國網民,而且海外用戶也是相當樂觀。

中國有4千多萬中小企業,大部分處於紙質辦公時代,釘釘的目標是改變這種低效能的工作模式。2017年釘釘企業和機構用戶已達500 萬,這一數據讓企業微信著實羨慕,而微信月活已接近10億,也成為釘釘繞不過的一堵牆。

所以,釘釘的規模目前看不太可能超過微信,但釘釘確實是一款成功的企業級產品,算是無心插柳的成功。


震長


釘釘超越微信?如果是比上班簽到打卡,釘釘應該已經贏了。



不過,雖然釘釘在商務辦公中普及率不低,但在商務場景中,跨公司間通過釘釘連接或交互的比例還不高。

一方面,很多公司內部既有微信群,又有釘釘群,釘釘的唯一性價值不明顯,另一方面,用戶使用偏好還是會滑向微信。

當然,釘釘在很多細分領域,還是比微信有優勢的,比如,內部聯繫方面,由於實名制+邀請制業務邏輯,用戶不需要把每個同事的電話加入通訊錄,就可以藉助釘釘實現通話連接。

簡單說,在商務場景下的即時通信服務,釘釘遠比微信更好。

但是,除去這些特殊需求或使用場景外,高頻的社交聯絡或溝通,微信還是佔據明顯優勢。

馬雲希望不希望釘釘超過馬化騰的微信,內心還是希望的,但似乎沒有這個必要。

因為兩個平臺商業邏輯也不相同,很多微信生態位應用並不能照搬到釘釘上。

而微信也取代不了很多釘釘應用,比如,企業微信早有了但普及率並不是很高。


李俊慧


釘釘和微信是兩個不同的物種,所以釘釘也無所謂超越微信,釘釘用戶破1億,微信日活破10億,二者是不同領域的兩極。



釘釘在2017年12月宣佈用戶破1億,目標是作企業社交軟件,核心目的是針對中小企業的辦公軟件。無論是考勤、請假、開會或者是審批,釘釘都可以完成。

而微信是一個社交工具,大家是用來聊天和娛樂的,所以微信用戶覆蓋面和使用時常自然更多,但二者都離不開,也不會形成競爭,並不會用釘釘的人多了,用微信的人就少了。



從本質屬性來看,微信是寬泛的生活社交,釘釘是又側重的商務社交。

從用戶角度來看,釘釘一個讓老闆滿意員工受到束縛的軟件,員工把他當做一個考勤的工具,所以商務屬性很強。

釘釘的用戶粘度有很多是被動粘合,主要是公司要求必須使用,而微信是主動使用和推廣傳播。

從使用場景上看,釘釘用完即走。釘釘是一個商業工具,用戶不會長時間停留,所以用戶非工作狀態不會使用。而微信則不一樣,用戶主動高粘性的使用。

所以,二者是高度的差異化,做社交其他公司沒戲了,所以釘釘差異化做了商業工具。

你認為誰可以打敗微信?我先來,語音識別


毛琳Michael


這個問題問的就有點問題,釘釘和微信就不是一類軟件,怎麼算超越?

是日活人數超越,還是日均使用時長超越,抑或是市場認可度超越?

釘釘屬於SaaS軟件,致力於服務企業,屬於弱社交屬性的。

而微信就是一個強社交的APP,基於社交基礎上搭建了以微信支付為核心的一整套生態體系。

如果強要比較,那就拿成功度來比較一下吧。

微信現在是騰訊的立足之本,日活用戶10億,體量之大基本可以代表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這種情況放眼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在此基礎上,搭建了整個的生態系統,滿足了人們所需的衣食住行。基本上現在出門有個裝微信的手機就可以了,不需要帶現金。

以後還會推出電子身份證,以及騰訊信用等一些列功能,進一步加深人們對微信的依賴度。

今年的小程序又是風口,做得好了,微信都快自成一套系統了。各個商家都搶著接入微信,畢竟進入微信就等於進入了大眾的生活。

再說釘釘

釘釘在企業平臺這個領域可以說得上是名副其實的龍頭了。

但是企業對他的依賴性卻沒有那麼高,最主要的優勢是免費,以及名氣大。

但是對這方面有強需求的企業有更好的付費替代品,因為一些功能,用戶自身的社交屬性也做不起來。

未來的路還不明朗,遠不如微信這樣不可撼動,且天花板已經初見端倪。


姑婆那些事兒


目前看來釘釘暫時沒有這個可能。騰訊是做社交起家的,微信在社交領域無疑已經成為了一個霸主。阿里一直眼饞這塊蛋糕,但是卻一直都沒有辦法超越,所以開發了釘釘這一社交軟件。

釘釘與微信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從本質屬性來看,微信側重寬泛的生活社交,釘釘是側重的企業商務社交,它是專為中小企業打造的專注團隊工作溝通即時通訊,擁有企業移動辦公的一整套系統,在功能設定上是圍繞企業內部管理和溝通來,比如考勤、審核、公告、通訊錄管理等,專為企業老闆服務,解決企業用戶的痛點。

從用戶數量及體驗來看,2017年12月釘釘宣佈註冊用戶突破了1個億,商務屬性很強,能讓老闆滿意,但員工的用戶粘合度很多是被動粘合,而微信在中國擁有10億左右的社交活躍用戶,企業微信有150萬家和3000萬活躍用戶,微信基於熟人圈社交,很多用戶都是主動安裝,兩者的用戶數量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從使用場景上看,釘釘用完即走,非工作狀態不會使用,作為一個商業工具,用戶是不會長時間停留。而微信則不一樣,發展的已經很龐大了,賦予的生活功能太多,儼然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用戶主動高粘性的使用。

總體而言,微信和釘釘各有所長,兩者定位不同,使用人群不同,釘釘要想超越微信,短時間內無法實現。


天方燕談


釘釘和微信雖然在大類別上都是屬於社交通訊軟件,但兩者的在定位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微信定位於全領域的社交平臺,也就是all to all,也是國內大部分人日常的生活社交工具。釘釘定位於辦公產品,是一個to B的企業辦公解決方案,產品類似於金蝶和用友,在正常IM聊天的基礎上,加入了在線文件處理、打卡、走流程等辦公專用功能。

所以,這兩個產品的用戶可能會有一部分是重疊的,但使用場景完全不同,一個是隨時隨地和朋友聊天的通訊工具,一個是上班時間用於與公司或集團內部的同事溝通的辦公工具,它們沒有多少可比性,就算把它們都作為社交通訊產品來相提並論,釘釘也不可能超過微信的。

首先,微信早已在國內擁有非常深厚的社交用戶基礎,微信用戶超過10億,目前幾乎是每個中國人日常交流的主要互聯網工具,無論是打字、發語音、傳文件、打語音電話、打視頻電話,都已經變成大家日常的使用習慣,基本已經取代了傳統的短信、電話和facetime功能。同時,微信在掌握大量社交用戶的基礎上,還在平臺加入了大量的應用功能,比如閱讀、支付、乘車、購物、遊戲、音樂等,微信平臺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生活、交流、娛樂的大生態,這個生態已經全方位籠絡住了用戶,用戶要離開微信平臺的可能性很低。加上微信目前在力推小程序,更是把微信的應用觸角衍生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讓用戶產生了更強的依賴性。

其次,阿里沒有做社交的基因。阿里從起家開始就帶有濃濃的商業基因,大部分業務,像淘寶、天貓、支付寶、海外金融等,都是從to B開始做起的,這麼多年的業務沉澱,阿里的整個團隊都是擅長商業方面的運作。阿里也嘗試過做社交,但都失敗了。所以,企業的基因很重要,關係到你的團隊、資源、風格特性的匹配,不是你有錢就能做好一切東西的。騰訊的基因是社交,所以在社交方面一路絕塵也是正常的。

最後,最初定位決定了用戶對產品的心理感受。相信大部分使用釘釘的用戶都不喜歡經常用它,因為一登錄釘釘,就意味著要開始工作,這是釘釘這個產品一開始面對用戶時的定位,如果不是因為要完成工作,相信大部分用戶都不會使用釘釘。所以,釘釘一開始就給人一種與生活隔離的心理感受,微信才是用戶日常生活、娛樂的夥伴。所以,就算釘釘以後轉型做全領域社交,這個最初的定位也很難從用戶心中抹去,難以走進用戶的日常生活。


目前釘釘已經有超過1億的註冊用戶,這個成績在國內企業級辦公軟件中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釘釘還是專心做好辦公市場,全領域社交就讓微信來做吧,它們之間沒必要對比,也沒必要競爭。


我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互聯網問答專家,每天發表關於科技、互聯網的深度觀點,有興趣的趕緊來互關一波~



科技扯談官


從2004年開始,阿里巴巴嘗試了無數次試圖推翻中國社交媒體巨頭的騰訊,但是都失敗了。阿里巴巴佔有微博32%的股份,但微博在中國社交媒體領域仍然只排在第二位,被微信甩在了後面。阿里還將社交元素融入到了它的購物和支付APP當中,但效果並不理想。

但是阿里人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越挫越勇。直到2015年釘釘的出現,釘釘的市場用戶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在大步前進。2017年2月28日,鄭州釘釘峰會上,公開的數據顯示,已經有超高300萬家的企業組織使用釘釘,增長幅度達到200%。

一邊是企業的大量使用,一邊是員工的大量批評,為什麼會有這些反差呢?就目前的實力而言,釘釘跟微信相比,實在是太弱小了,用釘釘自己市場公關的話說:就體量來講,微信是恐龍,我們是螞蟻。

那麼在未來,這隻螞蟻可以超越微信這頭恐龍嗎?還是會跟微博來往一樣因為口碑不佳而銷聲匿跡呢?其實在未來而言,釘釘和微信之間的競爭,只有一個結果:微信完敗,釘釘完勝。

釘釘的發展前景,一定是比微信更廣闊,起價制度,也一定比微信更高,商業前景,更是微信拍馬都趕不上的。因為釘釘最早定位是企業社交,連的都是人,釘釘如果要是連人就敗了,釘釘聯物、;聯事、聯內容就勝過微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