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上户口成难事,家庭住址派出所不敢写,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__满脸阴霾


溥仪当年去登记户口,着实把户籍员给吓了一跳。

1959年12月4日,溥仪获得特赦,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北京城,当然,偌大的紫禁城不是他住的地方了,无奈之下,他只好跑妹妹家暂时先安顿下来。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事情就是上户口,于是,他第二天就赶去了民政局,要办理自己的户口本。

户籍员按流程询问他的名字、原来家庭地址等信息,这可把户籍员吓了一跳,这可是曾经的皇上爷啊,这地址写紫禁城总不是太好,怎么办呢?

工作人员们商量了一下,实在没辙,只好把他的地址写成他妹妹家的地址,至于文化初中,溥仪一直读的是私塾,其实他的文化素养是很高的,不过没什么学历证明啊,户籍员就给他写的文化层次是高中。

登基、下台、赶出皇宫、做傀儡皇帝、战犯生活、共和国公民、政协常委……传奇人生,千年唯此一人。

溥仪3岁做了皇帝,没几年就被赶下皇位,在宫里度过了童年、少年时代,19岁被赶出皇宫。

在天津等地做了几年寓公之后,怀着对恢复祖先基业的幻想,溥仪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请,做了满洲国的“统治者”,直至变成一个傀儡康德皇帝。

1945年,日本战败,他的傀儡皇帝生涯也到了尽头,随后在苏联的战俘营里被关押了几年。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将溥仪等战犯转移给中方,在接受了几年的劳动改造之后,溥仪又被特赦,成了共和国公民。

随后,他回到北京居住,并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还娶了妻子,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直到1966年因尿毒症医治无效去世。

溥仪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从个人命运到国家命运,他一个人经历了半部的现代史,是一个活在时代里的人物。

从万人之上的皇帝到阶下囚再到平民,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年幼的时候冷漠,长大之后多疑,经历了几十年的戏剧人生,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的安排,才能让自己安身立命。

而我们之所以一直对他报以好奇和兴趣,主要就是他那大起大落的人生,这是我们寻常人永远无法体会的。

溥仪重新回家之后的游历,他终于可以好好地观赏这座他昔日的囚笼。

据溥仪最后一任夫人李淑贤在回忆录记录,在结婚之后,2人曾经2次逛故宫,第一次是在1963年5月2日。

这一天,天气晴朗,溥仪兴冲冲地拉着李淑贤就去故宫参观了。

在玄武门,溥仪对李淑贤说:看,在这里,我当年被冯玉祥给轰出宫的……

描述一些历史事情的,溥仪犹如一个看透世事的老人,语气平静,完全没有一点失去的遗憾,很平和……

2人到了毓庆宫,一群人在那说这是当年宣统皇帝读书的地方。

溥仪轻轻一笑,拉着李淑贤靠近这些人,听着他们讲着……自然,这些人也不会想到他是“宣统皇帝”。

离开这些人,溥仪说:其实,我不爱读书。老师听我的,让他停就停了。我是皇帝嘛!”

在御花园的长椅上,溥仪向李淑贤回忆起了宫里的日子,从小时候的玩耍,到对西太后的抱怨,从宫里的生活讲到被鹿钟麟逼宫。

当年,鹿钟麟宣称在景山上已经架炮,不搬就炮轰故宫,溥仪等人无奈只能搬出紫禁城,1962年,溥仪和鹿钟麟再次相遇,双方可谓一笑泯恩仇,鹿钟麟笑着表示,当时架炮是吓唬的,其实没炮。

讲着讲着,溥仪长长的呼了口气,又莫名其妙地开心起来。


云中史记


溥仪户口本中的人口登记卡片,一共应该有五个版本,网上流传的第一个版本没有找到,后四个版本都有实物照片(后附)。

关于第一个版本,各种回忆录和演义都已经描写的活灵活现,说户口登记人员关于溥仪的学历不敢乱下笔,只好写成了私塾,还把塾字写错,写成了“私书”,“无业”写成了“无叶”。连错误都描绘了出来,看上去像是真实的。这一版本应该是1959年12月溥仪特赦后,回到北京所办理的第一次户口登记业务。

溥仪的私塾条件是全中国比较顶级的,老师有徐世昌、陈宝琛、世续等人,老师的才华权且不论,看名字,世续且昌,那是相当吉利的,后来的外教——苏格兰人庄士敦,牛津大学硕士毕业,回英国后担任了伦敦大学教授,从他这边来看,说溥仪至少是大学本科,应该也没毛病。

回京三个月后的1960年3月,溥仪被安排进了北京植物园,上图是他所办理的户口登记业务中的人口登记卡片,登记日期是1960年8月,可以看到文化程度一栏已经改为初中,看来溥仪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争取;籍贯一栏,只填写了北京,没填写城区、公社,看来工作人员与溥仪都有些拿捏不准;婚姻状况写了离婚,没毛病,除了死去的婉容和谭玉玲,文绣和李玉琴跟他都是离婚,文绣死于53年,当时的溥仪可能不会知道她的音讯,李玉琴是57年跟他离的婚;户主姓名与户主关系填写的“李淑贤之夫”墨色和笔迹不同,是后补的;住所地址填写的是前井胡同6号,现在已经改名为小井胡同,正是溥仪五妹韫馨的住处;职业那一栏有点意思,写的是北京植物园,不X劳动,是个“做”字吗?是溥仪跟登记人员强调这个工作属性不需要从事劳动?还是相反?溥仪在北京植物园的工作,应该是半日劳动、半日学习。

1961年3月,在总理的安排下,同批释放的几个人包括溥仪,一同进入了政协担任文史专员,溥仪再次进行了户口登记。这张照片上的登记日期,隐约可辨为1961年3月7日,结合“何时何地迁入本址”一栏中的“1961年3月,由北京植物园”可印证;“现住址”改为赵登禹路32号,当年是顺承郡王府,后来被张大帅占据过,溥仪那时候改为政协的办公场所,溥仪就是在这里上班办公;文化程度那一栏有改动,被划掉的部分依稀可辨为“高中”二字,被改为初中,看来溥仪专员跟登记人员曾有激烈交锋;成分一栏空白,写“地主”肯定对不起溥仪以前的“成分”,写“皇帝”......干脆就不写了吧!

这张照片上的人口登记卡片日期为1961年9月1日,其它内容比较简单,地址已经改为观音寺甲2号,此处应为工作人员笔误,实际为东观音寺甲22号,这处新地址现在是东冠英胡同40号,是当年溥仪与李淑贤的婚房,1961年6月1日,溥仪和新婚妻子李淑贤(以前有过两次婚姻经历)搬至此处。

这张照片上的人口登记卡片日期为1965年9月7日,就是在当天,溥仪的户口从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迁入东观音寺甲22号;婚姻状况登记为“有配偶”,搞不清为什么不是“
已婚”;何时何地迁入本市一栏,填写的是“59年9月由抚顺战犯管理所”,这个时间是发布特赦的时间,但实际上一直到12月,战犯管理所才召开特赦大会;成分一栏,毫无例外,一直留空。

关于成分的困扰,溥仪一直难以面对,晚年去看病时,有次医院窗口要求他报一下成分,不报不给登记,愣是把溥仪逼的没办法,又不敢乱报,想回政协单位问清楚,单位又下班了,最后只好回到家中。


历来现实


末代皇帝的痛——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被公认的皇帝,曾经万人之上的他,后来竟然连上个户口都成了问题,自己的家不能住、派出所不敢写,想要回家,还得花钱买票,而且也只能是看一眼,这也是史上第一人哪。

最后“寄人篱下”,家庭地址写了五妹的住址,户口落到了五妹金韫馨的户口上,也就是说溥仪虽然上了户口,但地址并不是紫禁城,而且也不是个人的单独户口,户主是他五妹子的名字。可想而知,溥仪的心情得是多么糟糕、郁闷。

好在溥仪的心态还是蛮好的,要不然,堂堂一国之君沦落到无家可归、办事还得听别人的地步,分分钟想不开的节奏哇。


一起来看看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穿越到新中国上户口都遇到哪些无奈又可爱的事儿: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为了更好的管理人口,要求每个人都要上户口,有自己的户口本,有自己的证件。

溥仪被苏联遣返回中国,在辽宁抚顺改造。(在改造期间还写了《我的前半生》自传)后来适逢新中国成立10周年纪念日时,也就是1959年被毛主席特赦释放回到北京。但已经成景点的紫禁城,曾经的家是回不去了,所以住在了五妹子金韫馨(曾经的五格格)家里。

作为新中国的公民自然要遵守新中国的制度,每个人都要有户口本。然而,溥仪却遇到了上户的问题。

曾经的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如今却为自己上个户口犯难,这真是天大的讽刺。没办法,新的国家新的制度,作为末代皇帝的他也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无论曾经的他有多少的辉煌,也要向现实低头,卸下光环。

溥仪面临更大的问题是心态问题,接受自己如今的身份,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

对于这个天翻地覆的改变,溥仪实在很难很快适应和改变。作为末代的皇帝的他在不断地提醒自己,没什么大不了,自己曾经也拥有过皇权富贵,历史上也没有哪位皇帝永世都是皇帝,皇权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就这样一遍一遍的安慰自己。

经过了心理建设,终于适应了自己新的身份。溥仪终于鼓起勇气为自己去上个户口,来到了派出所,下面发生的事真真是尴尬撒满地。

工作人员问询:“姓名?”

溥仪回答道:“爱新觉罗·溥仪 ”。


工作人员吃惊一看了下溥仪,带有不敢相信的疑惑问道:“您是?”

溥仪回答道:“是,我是”。


工作人定了下神色,继续问道:“家庭住址?”

溥仪回答道:“以前住紫禁城......”

OMG,那不是故宫?这哪敢写!

这时陪同溥仪一起来办户口的五妹和工作人员说写她的地址,就这样户口本上的地址就填写上了五妹的家庭住址了。


当工作人员在问到溥仪的婚姻情况时,溥仪更是尴尬不已。自己有4个媳妇,当时是单身,还被离婚,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被离婚的皇帝,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谁也无法改变。无奈,工作人员在婚姻一栏中填了“离婚”。

还有一项户口的必填项就是学历。作为皇帝,哪个没有才高八斗的老师教,又不用考试。可在新中国不行,说他是小学文化吧,那肯定屈了,往大了写吧,又有些夸张,又是无奈,工作人员也就写了私塾(初中),算是又完成一项。

就这样户口的登记在无比尴尬的气氛中终于完成了,溥仪的心情五味杂陈,其中的味道难以言表。

虽然溥仪没有自己的住址,户口本的户主也是五妹的,不过总比黑户好得多。户口有了,溥仪经过一段时间也找到了自己的一份工作,就这样过着和普通百姓没有太大区别的生活。

爱新觉罗·溥仪后于1967年病逝,结束了自己的坎坷一生,享年61岁。从此,这一位如喻大华所说“人类历史上拥有非凡的经历和传奇命运的重要的特殊人物”与世长辞。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现在北京的东交民巷有个警察博物馆,里面展览有一个特别的文物,就是溥仪的户口本原件。

溥仪的户口是1959年回到北京的时候办的,当时溥仪回到了妹妹金韫馨的家里,在其提醒下来到了北京公安局办户口。当时的户籍民警在问了他的资料后,为他办理了户口。溥仪的户口是办在了妹妹金韫馨家的户口下的,溥仪的户口是怎么填的呢?

当问他的名字时,民警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溥仪是谁,随后才想起来这是末代皇帝。然后问他在哪住,溥仪说以前在紫禁城,现在暂住妹妹家。然后民警说紫禁城肯定不能写,就给他填上了妹妹家的地址。

然后是学历问题,溥仪的户口本上写的学历是初中。因为他没上过正规学校,都是私人老师。户口本上就给他写了私塾初中。

婚姻上写的是离婚,当年在沈阳文秀确实跟他离了婚,皇后婉容也死了。



漂浮菌



溥仪皇帝是大清未代皇帝,也称清废帝,1909年登基。因辛亥革命爆发,12年便被废黜而退位。作为历史意义上的正统王朝,大清朝在他手里降下了帷幕。1917年,在张勋的帮助下,溥仪又复辟登基。至于1932年的登基改元,只是作为日本殖民东北的傀儡。不能算清朝正统了。

作为亡国之君,民国、俄国、新中国对他还是比较宽容的,没象其他被颠覆的王朝一样,皇帝终究难逃一死。尤其作为战犯,从抚顺战犯管理所里,属第一批被特赦释放的。既然已祓释放,自然需要去登记公民户口。


当时情形,比较有喜惑。当户籍员循常例,问及登记户口的几个要素,在得到溥仪的回答之后,竞手足无措,不好往审核表格上填。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问询,一个是住址、一个是学历、一个是婚姻状况,当时溥仪脱口而出紫禁城,户籍员反问,紫禁城怎么可以做你家地址?但朕也没驻跸过别的地啊?最后,无奈填了溥仪妹妹家住址。

学历怎么填,溥仪自个儿也挺含糊,皇帝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帝师门下的学生。只不过,没象常人一样到学校读过书,有个毕业证。无毕业证,填文盲不合适,皇帝水平应该高于常人很多。往上填也不合适,最后就填个私塾了事。


婚姻状况,更不好说,溥仪虽无后宫三千佳丽,但皇后、嫔妃总有几个,皇后婉容、淑妃文绣、祥贵人谭玉玲、富贵人李玉琴。不过此刻,从里面出来的溥仪,确实是孤家寡人一个。户籍员又填了个离婚。如此,溥仪便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有户口且还不是户主的皇帝,户主是溥仪的妹妹。溥仪是挂靠妹妹户头才落地的户籍。

做为几十年前,龙御四方的大清皇帝,如今登个户口,却还要挂靠在妹妹名下。虽然说这里有户籍登记的技术原因在里面,而且新中国的法制、国制、政制,早已不同于大清王朝。但写到这里,对于笔下的,历经半部近代史的溥仪来说,沧桑感还是扑面而来的。


世人常认为溥仪很老实,甚至有点傻。实际上,能走上九五至尊之位的君王,有几个智若常人。看看改元康德,身为天皇傀儡的溥仪皇帝,参加天皇宴席的傲然卓异;在关东军的严防死守之下,帝王卫队仍然干哭了关东军用于监视他的部队,虽然都被日军给灭了,但连这种恶劣状况下,都还敢玩,说明溥仪决非是一个窝囊废可以解释得了的。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幽探微的初衷。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溥仪不但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还是唯一有户口本的皇帝,而且是最金贵的北京户口,不过可怜的他在北京连个房子都没有,登记家庭地址时只能用妹妹的地址。

溥仪被迫退位后并不甘心,后来跑到东北投靠了小日本当了汉奸,建立了“伪满洲国”,又过了一把皇帝瘾。抗战结束前,溥仪见日本靠不住,便想逃到日本,彻底做个东洋鬼子,结果被苏联红军给抓住,送上了军事法庭,被判处监禁,后来又转回到国内。

1959年,溥仪被特赦回到北京,但他的家紫禁城已经改名故宫,成了国家文物,可怜的溥仪在北京没有一处容身之地,只好借住在五妹金韫馨家。

溥仪一直没有户口,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一天,妹妹带着他去派出所办理户口。


户籍警:姓名?

溥仪:爱新觉罗·溥仪?

旁边一满清时期的旧警察一听:我的妈,这不是大清皇帝吗?两条腿一哆嗦,就要跪下。溥仪抓紧扶住:万不敢当,万不敢当。

户籍警:文化程度?

溥仪:没上过学,私人老师教的。

户籍警:呃……给你写个私塾吧!

溥仪:行。


户籍警:家庭住址?

溥仪:紫禁城。

户籍警:紫禁城……呃,你逗我玩呢?

溥仪:呃……不好意思,以前住紫禁城,现在住妹妹家,西城区前井胡同6号。

户籍警:那就登记到这里吧。

户籍警:婚姻状况?

溥仪:(干嘛问这伤心事)我一个人。

户籍警:是离了?还是?

溥仪:以前有一个老婆,她自己公开登报,宣布和我离婚了。



户籍警:呃……那就是离婚了。职业呢?

溥仪:刚出来,国家还没给安排。

户籍警:呃……那就是无业……好,登记完了。

就这样,溥仪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户口,成为历史上唯一有户口的皇帝。这本户口簿现在保存在北京警察博物馆里,户口簿中有两处明显错误,一是文化程度一栏,私塾的“塾”字错写成“书”字;二是职业一栏,无业的“业”字错写成“叶”字。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您好,溥仪先生,你怎么评价您现在的生活?”



溥仪:“谢谢!无比快乐,无比幸福,更是无比富有。”

“听说您与您以前的妻子相处不怎么愉快,现在呢?”(溥仪现任妻子是李淑贤,也是最后一任。)

溥仪:“她很好,我们相处很好……”

“1959年,您被特赦出来,您是怎样解决户口问题呢?”



溥仪:“我被释放出来后,就去了我五妹家,开始适应新的环境,但我的户口还在战犯管理所,如果不转过来,将很麻烦。因此,便让妹妹帮我办理,没有想到,需要本人办理。”

“您的身份特殊,遇到问题了吗?”

溥仪:“嗯,问题倒是没有。开始去时,工作人员问我的姓名,我如实说出。对方迟疑着,我又再次说了一遍,对方才反应过来。



在当被问及家庭居住地时,我同样如实相告,但由于地方的特殊性,改为了我五妹家的地址。

被问到文化程度时,我是受一对一辅导教育,根本没有上过学,工作人员也破例写了个初中。”

“工作人员也公事公办。”

溥仪:“对,公事公办,没怎么为难,现在人人平等。我很享受着这一切!”



傀儡着,受人摆布着……时间将尽一生!

幸运着,遇到新时代……苦尽甘来安享晚年。


非常茴香豆


自古以来,末代皇帝的命运都很凄惨,溥仪晚年实在悲催,不仅没有生育能力,上户口也闹出了很多心酸事。


溥仪还很小时,娘俩就被袁世凯逼宫,只能退位,。他的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社会。后来,冯玉祥更绝,直接把他赶出了故宫。

北洋军阀混战时,孙殿英又盗了慈禧的墓,所有军阀都看清朝皇室的笑话。心灰意冷之时,溥仪被日本特工偷偷带到了伪满洲,做起了傀儡皇帝。


二战结束后,这位末代皇帝不仅在苏联战俘营之中过了五年的战犯生活,离开战俘营后的生活也十分尴尬。

后来被遣送回国,在管理所之中,溥仪一边养花,一边写自传,一边改造,毕竟皇族出身,从小接触比较高雅的东西,对养花也很有兴趣。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溥仪被特赦。


出狱后,溥仪住到了妹妹家。他面临着一件尴尬事,就是办户口。溥仪很怕人知道他是曾经的皇上。

户籍室工作人员问他名字,他说爱新觉罗溥仪。工作人员只觉得名字长。旁边一个年长的工作人员,大呼“你是原来的皇上”!溥仪特别尴尬。


问到户籍所在地,说到紫禁城,溥仪已经无地自容。后来户籍工作人员只写了个北京。

问到婚姻情况,溥仪曾经有四个老婆,死的死,离的离。他旁边的妹妹插话,以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溥仪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末代皇帝晚景如此凄凉!

溥仪上了户口不久,在政府的安排下,来到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北京植物园。第二年3月1日,又被安排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室工作。


艳艳色彩幽默间


1959年12月4日,抚顺战犯管理所首批特赦战犯大会宣布溥仪被特赦,这位末代皇帝自此结束了高墙之内的生活,成为了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

从战犯所出来以后,溥仪先在五妹金韫馨的家里住了半个月,而后搬到了政府安排的一间旅馆。出狱第二天,他在五妹的陪同下到户籍管理所办理户口。当时户口本有29项内容需要填写,其中家庭住址一栏让双方都犯了难。

溥仪上户口

溥仪出生在醇亲王府,两岁时进宫,成长于紫禁城。民国十三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溥仪从故宫里赶了出来,次年,他移居到天津租界张园和静园。九一八之后,溥仪先后迁到旅顺、奉天,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他便开始了漫长的战犯岁月。

而此时,无论是北京的醇亲王府、紫禁城,还是天津的张园、静园,或者奉天的伪满洲国“皇宫”,都已不再属于溥仪,他又没有其他居所。因为暂住在妹妹家,所以最后户籍员只好在此栏填上了金韫馨的家庭地址,而且户主也写成了金韫馨。

除了住址,文化程度也是一道难题。溥仪作为皇帝,接收的都是家教,不仅没上过私塾,更不可能进入新式学堂。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师傅是陆润庠、朱益藩、陈宝琛、袁励准、梁鼎芬等,都是进士或状元出身,还有外语老师庄士敦,国学大师王国维也做过他的老师。户籍员没办法,只能写了私塾填上,后来在重新办理户口本时,这一栏又改成了初中文化。

后来几版的溥仪户口页


徐鹏远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他的一生是非常传奇的,严格的说起来,他作为中国历史上众多皇帝之一,没有一个皇帝比他的人生更加的传奇。

溥仪在当时被苏联作为战犯给抓走,后来又被押解回了中国,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和学习,他被主席特赦。溥仪至此过上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他回到北京之后,自然是不能住在紫禁城了。

他在前期一直是自己的妹妹照顾,也住在妹妹家里。不久之后溥仪便被要求去上户口,其妹妹陪同他上户口的时候,发生了不少的趣事,这些趣事也被记录在了历史中。

首先第一个便是登记姓名,当溥仪说出他的全称的时候,为其登记的小年轻还没多想什么,旁边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头,问道可是曾经的皇帝,当他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下意识的就要下跪,当然最后被阻止了,小年轻态度立马也好了起来。

第二个尴尬的地方便是问其学历,溥仪自己愣了,他压根没有任何学历啊,但是谁敢说溥仪没文化呢?人家从小是有老师教的,那可是皇帝的老师。工作人员一阵尴尬,最后没办法给他写了个私塾。

第三个便是题目问的问题,溥仪住址是哪,他下意识的回答是紫禁城,这可吓坏了为其登记的小年轻,这个他可不敢写,但这栏也是很重要,最后溥仪妹妹让写了他的住址。这事也就完美解决了。

除此之外还有个问题也很有趣,那便是配偶问题,当工作人员问道的时候,溥仪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只说之前有四个老婆,但如今是孤身一人,这个回答,令在场人员一阵汗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