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教师的老龄化现象这么严重?

老农民说事


菲凡说,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年轻的教师都爱在哪里教学?

首先,如果你是年轻的教师,你更愿意在哪里教学?
是在待遇好的城市里面,还是在待遇不高的农村呢?
我想,年轻一些的人,自然会选择城市里面。谁愿意跑到农村里面去教学呢?不仅待遇不如城里,连找对象都不一定好找。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毕竟,很少有人会和钱过不去啊。
其次,年轻人更爱社交。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爱社交,但是普遍情况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社交多一点。
在农村,环境有限,约出去吃饭看电影可能都找不到地方,更别提逛街喝咖啡什么的。
年轻人血气方刚,有几个能做到每天三点一线的呢?
还有,就是城里面的资源更多,学习机会更多。
城市里面学习交流的机会更多,所以带来的资源也会更多。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年轻一点的,自然希望自己越来越厉害。那么,自然是需要不断继续学习的。
那么选择在城市里面教学的话,机会就会更多一些。而且,城市里面的竞争会多一些。有竞争就会有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如果选择在农村,缺少了这种竞争的环境,可能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了。久而久之,可能就是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了。况且,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很多学校都合并了。如此,还可能面临着下岗的问题。
所以,年轻教师选择在城里教书,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农村的教师,剩下的大都是不愿意再折腾,妻儿老小都在身边的年纪大一点的教师了。
我是菲凡,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菲凡说


首先,年轻老师不愿意到农村学校,所以只有四五十岁以上的老师坚守!

其次,有一定关系的教师都进城了,剩下一些默默无闻的儒者,承担乡村学校的主力军,兢兢业业近四十载,还是一级教师,每天早出晚归去学校,老眼昏花改作业,眼泪鼻涕一把一天上三四节课,上有老下有小,早晚迟到早退还要扣绩效工资。

多数教师腰间盘突出,颈椎病,糖尿病,高血压,不时的还要受到一些年轻家长的无理打骂,还有上级领导的检查,考核,~~~这就是当今社会乡村教师的真实的写照!时常还让那些无聊之徒高喊,教师工资比农民工高多了,等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最后,看看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

1 一句话是教师待遇低了年青老师不愿在任教,往城里挤调,只有中老年教师过惯了苦日子,长期留在乡村学校任教。

2 老师老龄化严重?呵呵,马上接下来就是老师短缺严重了。

3 教师待遇低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进教师队伍的没有一个985、211的毕业生,大多是三、四类的大学毕业生,当初考一、二百分上大学,还有的初中毕业二百多分,培训五年上讲台,真不知道将来的教育会是怎样?

4 主要是条件非常差,工资待遇也不好。


游戏大咖王


作为一个在农村呆过两年的90后教师来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考回城里了)


一、生存条件艰苦

所以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因为受不了这里艰苦的环境,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有几个人能吃得了这样的苦呢?农村没有城市里面的繁华有人说图个清静,如果有一间山村小屋,可以过上返朴归真的生活,那也是很向往的,但实际情况下农村的居住条件的确很差。

我当时住的房子是由80年代旧教室改建的,房子是空心的,晚上可以听到老鼠的声音。吃饭用的水是硬水,烧开之后有很多垢,下班之后没有电影院没有商场没有网吧,想吃块蛋糕,连个像样的蛋糕店也没有。到了晚上,一片漆黑,年轻教师在脏乱差的房子里,像看庙的和尚一样,孤独落寞。年纪大的教师过惯了这样的日子,所以已经习以为常了。


二、工资待遇低没有吸引力

有人说,在农村当教师有生活补贴,比城里教师工资高。但事实却是我在农村呆了两年,每个月拿2000块钱的基本工资一分补贴也没有。能够留在这里的都是有奉献精神,不怕苦,真正的想在教育上贡献自己、选择扎根基层的年轻人。有些年轻教师考上了特岗教师或者是三支一扶,会把课集中起来上三天课,其余的时间就往城里跑,也有些老师结婚之后就办得有停薪留职,或者是花钱找关系往城里调。


三、农村学生习惯普遍不好,难管理没有成就感。

在农村,因为生源的原因,班上有一大片不及格的。基础稍微好点的,或者家里有条件的,就会把孩子送到城里去接受更好的教育,留在这里的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爷爷奶奶在家照看孩子。这些家长从来不会主动关心孩子的成绩以及在学校的表现,更别说和老师沟通了。有些学生学习欲望不强,调皮捣乱家里不重视老师,费尽心思地说也很难达到效果,所以想在农村教书成绩很难。


总之,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社会地位,给农村教师安置周转房,提高生活条件,让农村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才会有人愿意扎根基层。


教师小白那点事


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

一、“孔雀东南飞”,优秀教师飞走了。以往的农村中小学,还有一些优秀教师,但是,由于农村条件艰苦,工资待遇有低,一些年轻的优秀老师,飞往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学校,留下的都是飞不走的老教师。

二、只又出没有进,城镇化导致乡村学校空心化。由于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学校学生日益减少,不少学校被边缘化空心化。而城里学校人满为患,不得不扩班、新建学校。这些都需要补充大量的新教师。而教师总量就摆在那里,只好从农村学校优选。于是,年轻教师被优选进城,只留下了老年教师。

三、教师性质与来源,到了教师断层期。农村教师的来源主要有,大量的民办教师转公,落实政策时期的顶替工和少部分中师生。这三支队伍中,民办教师和顶替工都开始陆续退休,八十年代早期的中师生也正在向老年教师买进。而这么多年,都是这三支队伍在维持农村教育,很少有新教师到农村学校。


教师妹子一枝花


之所以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有以下原因。



1、整个国家老龄化加快。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我国在2000年左右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周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67亿,接近标准的两倍。因此,教师队伍老龄化随着整个国家老龄化一起,也有加快趋势。



2、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文革时期,青少年读书的不多,很多人小学都没读几年就辍学,因而不需要多少教师。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随着国家对于知识的尊重,更多的人需要读书,因而需要大量的老师,这时候国家采取民师和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两种手段,满足各学校对于老师的需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普九”的推进,适龄儿童都要求上学,教师补充达到顶峰,之后,随着生源的减少,有好多年教师补充几乎停滞。

2010年后,很多地方出现师资短缺,各地招聘了一些省招教师、支教老师,年轻教师补充才逐渐恢复。

正因为这样的历史原因,导致近些年大量的老师已经退休或接近退休。



3、办学规范化需要更多的老师。

现在科目越设越多,考试科目也越来越多,需要的专业老师越来越多;现在办班更加规范,以前一个班可以七八十人甚至上百人,现在不能超55人,这就需要多分班,也需要更多的老师。

4、农村学校条件差,福利差,很难留住年轻人,因而年龄大的老师更多。

基于以上原因,现在农村老教师越来越多。


文轩阁


为什么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农村学校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相对于城市都是千差万别,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提并论的。如今在农村学校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实:农村学校的老师年龄越来越大,老龄化日益严重。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的最关键原因,笔者认为就是年轻老师不愿到农村去,他们嫌农村教师的各方面待遇都不如城市,这也符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古训。

当前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很多时候农村教师的相关补助不能及时发放,也就是说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城市相比没有优势,那谁还想去农村?要知道工资福利待遇才是最大的诱惑力。年轻教师不愿去,那就只能剩下年龄大的教师。

此外农村职称数量少,想聘职称很难,再加上工作环境及发展前途的劣势,更使得年轻教师不愿到农村去付出,去教学,也就使得农村教师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欢迎关注“东爱雨侃见闻”,专注教育、体制内、农村问题答疑。

东爱雨小公


乡村教师

在中国的大地上有这样默默坚守岗位的人。他们一群最可爱的人。如果没有这群的人的坚守和播种。我们农村的文化依旧很低,无从发展。现在的乡村教师基本老龄化。对于这个现象,国家也大力投资乡村教育。

为什么会出现老龄化

第一、默默坚守岗位的老师,基本都是50岁以上了,基本到了退休的年龄

第二、本地的学生走出去以后,扎根大城市,不愿意回来农村

第三、即使回来的人才也会想尽办法到县城去。

第四、很多从业者都是为了工作生活而来到这个岗位,没有把教育当做一生的事业。都往城里进,不愿意吃苦坚守岗位。

第五、招人才没有本地化,因为很多农村的孩子考试不如城市的孩子,城市来的最后还走了。只有本地人才会留下来,因为这里有家庭父母,不考虑去外面。

第六、农村比较艰苦,环境相对差。

第七、工资比较低,待遇也差。

以上原因是没有后备的年轻老师来补充原因,所以造成乡村老师老龄化严重。

但是我觉得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家大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会有一大批年轻人涌入乡村。

现在农村的扶贫很重要,国家强不强大,就看农村的发展,要扶贫先扶智。乡村教师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玩学教育先驱者


农村教师也应该叫乡村教师吧!按现在的编制应该分两类:一是公办教师,二是代课教师,那么教师老龄化现象也就体现在其中。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返聘”的原民办教师仍占一席之位。虽说在03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清退1984年年底以后任教的民办教师,可是集中清退,导致边远、贫困山区中小学教师严重紧缺,为了弥补教学力量,又返聘被清退了的原民办教师来校继续任教,不过此时已转身称为代课教师了。眼下的他们还在等待、观望、教学,都是快到退养的年龄了。

八、九十年代师范毕业的中专生和大专生,已成当下公办教师的老龄人群。这些人大多都在本乡本土任教,在当地算得“专业”且正现的教师了。本世纪初大学扩招和教育的产业化,大部分中等和高等师范学校撤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出现“断层”;教师工资和待遇低的问题,造成有些教师的流失,势必影响到教师新老更替,老教师一直被割舍不得;近几年村小合并,但偏远地方的低年级学生因上学的诸多问题,还不能说撤就撤,仍需要年老的老师坚守;新近招收的“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生,只是把当教师当成“跳板”,时刻等待其他的录用考试,坚持留在学校里还是年老者;教师工资低于公务员,人们对教师贬褒不一,即使进入编制的教师也会想方设法去“跳槽”,学校仍是年老的发挥余热的一方乐土。

现实存在的农村教师老龄化现象,是教育的“顽疾”,只有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增加教师工资和待遇,给代课教师创造“进编”的机会,这一现象才能得到较大改善。


为生活而提神


首先允许我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致敬!

农村的条件一言难尽啊,所以我们今天来和大家分析分析,农村里面的教师,为啥会老龄化这么严重的呢?

农村为了年轻教师偏少呢?

就拿我们当地的小学来说吧,三十岁一下的老师,只有一两个,其他的全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老师,年龄这方面真的是偏大了一些,尽管这些年对于老师的政策一再出台,但是还是没有能够这点呢引进大量的年轻教师到农村来长期执教。

农村的各方面以及生活生平都还没有跟得上城市的节奏,所以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年轻人相对来说,还有更多的选择,绝大部分人都是选择了远离家乡,一头扎进去城市当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创出来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当然,年轻人是要有理想有梦想的,所以一腔热血的年轻人,怎么能够耐得住寂寞,将年轻有激情,有活力的青春,埋藏在寂寞贫瘠的农村里面呢。

再一个就是为什么农村学校里面基本上只剩下了大龄教师在苦苦支持着呢?

在农村里面待久了,思想变化得很简单了,只想着简简单单地生活,过着日出日落的生活,因为自己也有了家庭,也有了孩子,希望的就是安稳的日子,为了家庭和孩子,已经是过了折腾的年纪了,再也没有什么折腾的想法了。

毕竟他们已经是几十年的青春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了,当然他们的理想更加伟大和坚定,所以他们才会苦苦坚守在农村一线教育工作岗位上。

这些老龄教师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值得我们敬重的,尽管他们的思想,甚至是那些教学的方法已经开始渐渐地跟不上时代了,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依然是为了农村的教育事业,希望能够的孩子能够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出一份力量,为了国家的未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我们农村里面,生活条件以及经济发展还没有起色等等原因,使得大龄教师占比例较高。


阅读是一种品质,分享是一种美德,分享知识,帮助更多人!悟空问答是为所有人服务的平台,请点击分享、转发、点赞、关注!悟空问答,与你一路同行!


懂农帝


在经济发展速度慢、发展水平较低的乡镇地区,有很多中小学校、村校。绝大部分乡镇(农村)中小学都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校舍破旧、学生数量少、老师身兼多职、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

农村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新入职的老师不愿报考乡镇学校,考核招聘、调任的老师不会选择乡镇学校,主要原因是因为乡镇学校待遇较低,没有职业发展前景。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父母肯定会想办法改善子女受教育的条件,比如送子女去更好的学校学习,为孩子请家教、上辅导班等等。城区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以及每年超过百万考上985/211高校的学生,有几个不是从小补习,一路上辅导班过来的呢?

再说到教师。所有的公立小学、中学、大学,都是教育事业单位,教师是教育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有事业单位编制。求职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的教育相关专业毕业生,然后参加相应教学阶段的教师资格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再根据各区县、各学校的人员需求参加当地的教师招聘考试,最终通过笔试、面试、试讲、体检、政审等环节后,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

报考教育事业单位的师范类毕业生,在准备参加考试时,肯定会对报区县的学校进行一定的了解,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考试难度、考试要求、竞争比例、学校概况、教学质量、福利待遇、工作强度、晋升前景。市区学校的招聘要求高,中学一般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小学一般要求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毕业生,要求高、福利也更好。乡镇学校的招聘要求要低一些,有教师资格证的普通师范毕业生就可报考,好一点的岗位会出现几百人竞争一个名额的现象。

对于乡镇中小学来说,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福利低,没有新老师愿意报考,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是必然的。在重庆区县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涉及到农村教师招聘的一般是特岗教师招聘,或者高寒地区学校的招聘。在这类教师招聘中,很多时候没有专业、毕业院校限制,只要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就可以报考,如果考生家里是贫困户口,享受扶贫相关政策的,非师范类毕业生也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相比市区教师招聘,乡镇(农村)地区的教师要求会低很多。但即使是这样,很多乡镇中小学的教师还是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教师身兼数职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农村教师的待遇太低,福利得不到保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的口号已经喊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也没见到具体的措施。

前段时间河北有一个新闻,班主任将学生的默写情况发到班级群里,被家长投诉说侵犯了孩子的隐私,希望家长不要动不动就上报,因为他还要靠每月2600元的工资养家。

小编中学的时候一个年级有3个行政班,每个班有50人左右。毕业的时候初三的老师就走了5个,其中4人被调到县城中学,另外1个是自己“走关系”去了一所高中。现在这所中学每个年级还有2个班,每个班大概30人,跟题目反映的现象有相似之处!

部分家长对老师存在偏见,认为老师在外开设辅导班,没有关注差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实际上部分老师待遇没有得到提高,教学任务繁重,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后悔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

教育、教师待遇的话题,真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