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提到小背篓

小伙伴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想起儿时的记忆

还是想到电影的片段呢

方方首先想到的是房山区周口店镇

因为这里诞生了

“红色背篓精神”

如今,“红色背篓精神”

已不再局限于周口店

咱房山全区范围内

都在弘扬光荣传统

号召传承“红色背篓精神”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近日,在长阳中心小学

就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起跟着方方看看吧~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红色背篓”讲的是房山区周口店黄山店三代背篓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它就来自房山,来自孩子们生活的地方,让孩子们觉得特别亲近,让孩子们意识到原来英雄人物不仅仅是在影视剧中,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引导孩子们向身边人学习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

这是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

更是让孩子从小树立以他人为榜样

为他人服务的

最好教育素材

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这一精神?

怎样努力做祖国需要的人?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方方

由于孩子们没有见过背篓,他们对背篓这个事物非常感兴趣,不明白在五六十年代,为什么要背着那么重的东西上山?更不理解那个年代的艰苦与贫穷。为了抓住孩子们对背篓的新奇感,对那个年代的好奇感,对背篓为什么是红色的的神秘感。

因此,长阳中心小学

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精心的组织

让“红色背篓”深深的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并能用这一精神鼓励自己

做一个具有“红色背篓”精神的人

在班级中开展了

“学、看、唱、讲、画、做”

系列教育活动

让孩子们学习“背篓人”的精神

做红色背篓精神的小小践行者

活动一:学精神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通过老师制作的演示文稿,在班队会时间给孩子们讲周口店三代背篓人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背篓?背篓里可以装什么?为什么背篓人要在背篓里装这些东西?他们把背篓里装满这些东西是要去做什么?在做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么坚持下去的?一个一个感人的故事,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又非常感动。当孩子们听到“背篓人”找了几根羊棒骨换了一根笔的时候,他们小小的眼睛里都闪动着泪花。

活动二:看视频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在语文学科实践课上,老师给孩子们播放电影《红色背篓》,孩子们从电影中深切的感受到那个时期的艰辛,并感受到“背篓人”翻山越岭送货到村时村民的喜悦,小小的他们在心中记住了那个翻山越岭背货上山的背影。

活动三:唱红歌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教孩子们学唱:《红色的背篓红色的歌》。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教孩子们学唱,班主任也利用课间的时候组织孩子们唱,那优美的旋律、真切的歌词,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并时时的在班里哼唱。

活动四:讲故事

组织孩子们讲红色背篓的故事,讲英雄人物的故事,讲他们身边为别人服务的故事。孩子们有的讲从电视上看到的董存瑞、小兵张嘎等英雄的故事;有的讲科学老师给他们整理书包、妈妈为他们准备午餐、爷爷奶奶搂着他们睡觉的故事;还有的孩子讲在路上看到清洁工叔叔清扫落叶,学校保洁阿姨打扫厕所、消防员叔叔火灾中灭火救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帮助他人可以让人感到快乐,让他们知道从小要做一个知道感恩的孩子。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活动五:画最美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在班里孩子们全程参与了《画我心中最美的你》的活动,孩子们用自己小小的画笔画了讲课中的老师、给班级绿植浇水的同学、负责关灯的灯长、清洁工叔叔、警察叔叔……为人民服务的故事感动着他们,我希望能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种下这颗爱人的种子。

活动六:做红娃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孩子们在班级里每周为同学或者班级做一件好事,在家里每周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一件好事。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帮同学捡橡皮;为班级的图书角整理书籍;给爷爷捶背;为奶奶梳头;给老师准备温馨的小纸巾;上课遵守纪律的多了,随便说话的少了;课间为同学、为班级服务的多了,追跑打闹的少了;妈妈给孩子告状的少了,群里晒孩子们乖乖读书的多了。

通过开展“红色背篓”活动

让孩子们知道了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

“背篓人”凭着

“有困难不能让群众面对”的精神

凭着心里想着念着的

都是怎样为群众服务的精神

红色背篓”精神永相传

孩子们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懂得了帮助、给予与感恩

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忙

师生之间彼此互敬

活动起到的效果

还引起了家长们的称赞

很多的家长都表示孩子们

最近总是抢着帮忙扫地、端菜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还自己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等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不光家长们的反应热烈,孩子们知道了别人有困难了,不能袖手旁观,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知道了自己不能自私,要给别人一些帮助;要感恩父母,生养孩子很辛苦,要帮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们平常教我们学习、写字、写练习题还给我们打扫卫生很辛苦,要帮老师捡教室里的垃圾、扫地、擦讲台让老师不用那么辛苦......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孩子们的话说的很直白,很朴实

没有华丽的修饰词

甚至还有很多字写的拼音或者错别字

但这才是孩子们真正看到的

真正感受到的,真正想说的

孩子们真正的懂得了“红色背篓”

是一种为人服务的精神

要在生活中学习这种精神

按照这种精神去做更多的为人服务的事

孩子们学会照顾人,分担家务。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一个怎样的背篓?竟让这些孩子大变样!

引导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学会爱人,学会为人服务,把这个时代最美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我们跟孩子们一起美美的做一个红色背篓精神的小小践行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