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房車流浪日記Day1 到底怎樣才是好房車?

不得不承認,我真的有絕症,而且是幾十年沒能治好甚至世界範圍都無法攻克的絕症——懶癌。本來這臺小房車已經從生產線上下來有一陣了,後期廠裡幾個老技工圍著我這臺車滿足我各種奇葩的需求,整整忙了半個多月,本應該早就開始的房車日記也就在發懶耍賴中一拖再拖。其實原本想完整的記錄這臺車的製作、改裝過程,但懶癌頑疾太嚴重所以我甚至

反到在朋友圈、微博裡面消失了半個月。各位一直關注我的親,這一個月胖爺獨自找樂去了,一直樂此不疲的沉浸在這輛小車的改裝中,讓大家擔心了。

活著——房車流浪日記Day1 到底怎樣才是好房車?

下面來介紹下我這一個月忙出來的作品吧。長4.6米,高2.2米,重量800公斤,按照目前國內的拖掛房車分類來說還真不好所到底屬於哪一類,比水滴房車大一些但又比標準拖掛房車小一些,暫就算作是大水滴房車吧。去年在設計這款房車的之前確定了這三個數值,4.6米的長度基本可以做到可以跟隨前車極限調頭,前車只要打死方向能調頭的路面都能跟隨過來,而且軸後部分也不會掛碰到東西。2.2米的高度可以保證穿梭過絕大部分限高杆,頂了這麼多年車頂帳篷對限高問題格外敏感,為了這個能暢行的高度在設計上犧牲了很多。800公斤的重量負載很輕,實測我的“白龍馬”拖著新房子百公里只增加了1L油耗。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三個數字的框架內,內置了一個並不簡單的廚房和一個大體格可以洗澡的衛生間。這在同尺寸拖掛房車中實屬不易,要比外置廚房和不帶衛生間的傳統水滴房車舒服太多了。流浪在外可以安安靜靜的做一頓美味,可以坐在馬桶上忘記時間,真的是家隨車動浪跡天涯了。

活著——房車流浪日記Day1 到底怎樣才是好房車?

當然為了這三個數字也犧牲了很多,例如內高只省下172釐米,在車內我這個192身高的大體格只能低著頭或者彎著腰。房車箱體長度只剩下了3.6米,所以只能採用升降桌+卡座變換成床鋪的方式,而且只有一個大床。800公斤又要保證穩定的情況下,讓儲物配重只能更加精確,幾乎每一個儲物倉位都有精確的公斤數範圍。當然這也帶來了一個好處,如果路面太窄或者進入狹小的停車位,我甚至可以調整下儲物的位置就能一個人抬起拖車臂人工調頭。別嘲笑我,玩拖掛房車的誰沒遇到過這樣的尷尬呢。

我的旅行應該算作標準的“離網”生活,所以房車下線後又忙著做了不少改裝。更換燃氣爐具和熱水器,加大太陽能板與電池組,電能綜合管理,增加柴油駐車加熱,裝上了微波爐,開了兩個外倉已安裝外置廚房和存儲桌椅板凳等超長物品,更換承重更大的車軸以應對輕度越野路面,前前後後幾個廠里老技工陪著我忙活了半個月。至於這臺房車的品牌和型號就在這裡先略過了,在這裡只想作為一個純粹的玩家分享我的房車生活和經驗,淡化掉我與某個房車品牌的特殊關係。

活著——房車流浪日記Day1 到底怎樣才是好房車?

沒錯,這款車也有很多缺點。首先172的內高是最大的硬傷,只有一張床是另一個不方便的地方,內部幾乎沒有迴旋的空間也帶來很多不便,但對我來說卻已經足夠了。房車說到底是房+車,而我更喜歡解釋為在車輪上的家。家有大有小,有奢華有簡陋,但唯一不可缺少的就是開門那一刻撲面而來的味道。那一刻我會放下所有的疲憊,放下所有的不安,安安穩穩的睡個懶覺,這或許就是房車最大的意義。對我來說,有張舒服的床能睡覺就是好房車,如果再奢侈點就是能上個廁所、做個飯就更好了,而在此之上不要給我的旅行增加太多負擔,這就是一臺好房車,最起碼避免了兩萬元才能玩轉雪鄉的尷尬

太長時間不碼字,感覺腦袋都已經枯萎了,好多想分享的東西一時不知道怎樣來表達。今夜至此吧,這之後爭取逐漸治癒懶癌,爭取做到在房車上住一天就來更新一天的日記,分享更多的房車生活故事。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注和支持,祝給為看官今夜好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