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寻找这样的亲密关系,与父母类似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寻找这样的亲密关系,与父母类似的关系

我曾经看过一个咨询案例,一位三十多岁的男性,总去找那些离异的女性,相处短短时间就会结婚,但过不长就会离婚,三年多一共交往了三个离异女性,都是以离婚告终。

他内心想去保护她们,因为他觉得女人离婚内心肯定会很受伤,他想去填补那些伤。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寻找这样的亲密关系,与父母类似的关系

可是女人在跟他在一起以后,他又受不了女人对他的依赖,他并不是一个有主见的男人,所以当女人在生活上无论大小事都让他做主时,他受不了了,逃离了。

没过几个月,又一个离异女性被他吸引住了,他又在一起和那女性结婚,短短几个月又再次离婚。他很苦恼,为什么自己总这样?他感到很痛苦,于是前来咨询。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寻找这样的亲密关系,与父母类似的关系

咨询师告诉他,他其实内心是有拯救者情节的,看到离异女人生活得不幸,刺激了他想去保护。而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咨询师询问了他的成长史,不难发现,他去找离异的女性,是一种内心的补偿。

也就是他曾经没有被父母足够地给养爱,但是他想给出爱时,他发现女性越来越依赖他,他就会抗拒这份亲密。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寻找这样的亲密关系,与父母类似的关系

因为他和父母的关系就是僵硬的,他其实想要的是一种和女性保持距离的状态,既不过分亲近,也不过分依赖,正如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一样。最后他知道了,不能总去扮演拯救者,况且他也做不好拯救者,他内心都是有很多创伤的。

而他父母不是故意对他不好,毕竟过去那个年代,能满足温饱就不错了,父母哪有那么高的素养啊!当他有一天能在内心和父母达成和解时,他就会突破这种关系了,咨询师建议他,暂时不要再找离异的女性了,甚至把恋爱也告一段落。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寻找这样的亲密关系,与父母类似的关系

要好好地爱自己,去思考这些年走过的路,去总结出来自己一直以来的模式是什么,当内在整合得完整了,再去谈恋爱,才会收获比较满意的感情。

好像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寻找这样的亲密关系,与父母类似的关系,那如果与父母关系不好,企图通过外在的力量去改变内心,其实是徒劳的。

因为你会复制这个模式,就像掉进一个怪圈一样,我在重演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寻找这样的亲密关系,与父母类似的关系

每个人内在都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文化烙印,现在有很多理论是强调原生家庭的,那已经是过去的了,不必要过分强调,只需要意识到从原生家庭习得的模式就可以了。

因为改变从了解开始,我了解在原生家庭习得的模式,我就知道该怎么改,怎样对我对他人都有利。如果我一味地逃避、或者愤恨父母,那我的亲密关系也会变得紧张,甚至矛盾重重。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寻找这样的亲密关系,与父母类似的关系

这个男人他不再去祸害离异女性了,因为他已经知道问题在哪里,在和父母之间的相处上。他得有力量去改变和父母相处的模式,让关系变得好起来,他其他的人际关系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而这需要花时间、花精力、花心思,和智慧地解决问题。

跳出这个怪圈,不再有拯救者情节,要先让自己变好,好好地爱自己,让内心更充实一些,更能容纳一些东西。

做一个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到舒服的人,去逐渐抚平内心的每一个凹凸不平的小伤口,而这需要他和咨询师一起来工作,完善内心建设。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寻找这样的亲密关系,与父母类似的关系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有来自童年的伤,只是多数人可以在逐渐成长,心智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伤口会慢慢抚平。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内心的伤没有减少,反而会扩大,影响了社会功能,那这样一些人是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

心理咨询的意义,在《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看来,是重建对生活的热情,重新对生命有热爱。我希望我们每个人能点亮内心的灯,去照亮自己,也去影响他人,一起让这个社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