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感覺只有中美韓三國在做手機?

屈鵬濤


經常關注手機的朋友們可能會發覺,經常宣傳和產生話題的手機也就是中國,美國和韓國的手機了,難不成就只有這三家在做手機嗎?

中美韓三國手機產業強勢

這種感覺的產生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基礎和原因的,那就是中美韓三國的手機產業確實很強勢。說到美國,自然是蘋果手機,無論在哪裡都是性能和價值上的頂尖產品,受到各種追捧。而韓國,三星家族的強大也不是吹的,手機上的技術,電池,屏幕,處理器也都有自家品牌。對於中國,伴隨著華為等一眾國產手機商家的打拼也漸漸獲得了不少的認可,華為的自家麒麟處理器更是一度被推到浪尖。所以,談及這三個國家的手機產業,各自都有了自身的特色,在大家心中的樣板和印象都是很清晰的。

除了各自特色鮮明的企業和手機產品,中美韓的手機銷量也佔據各個榜單前幾位,比如 2018 上半年國內市場的各手機的銷量,從這裡圖上來看,OV 靠前,這和它的各種宣傳和線下店是密不可分的。蘋果手機依然是熱門不可置疑,再後面華為以及榮耀系列也是緊追狀態,雖然三星比較靠後,但是注意這只是國內市場,其出口的國際市場又是一番模樣,而且其手機產業的技術深度這些反而不是一些國產手機可比的,因此韓國三星的手機產業也不可謂弱,而且是新品發佈時帶來的熱度相信不少人也體會過。

索尼,LG等品牌的衰退

可能有人要問,日本的工業和科技也很強啊,不是還有曾經也很熱門的索尼嗎,哪兒去了? 似乎都已經淡出了視線,其實除了索尼,還有很早的芬蘭的諾基亞,日本松下,夏普,韓國的 LG,大家也好能很明顯的感受到,伴隨著新的手機的商家的崛起,他們的衰退並退出手機市場舞臺似乎也是必然的了,也可以說,中美韓的手機產業看起來如此強勢,也是伴隨著他們的衰退產生的。


stormzhang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世界上的手機品牌很多,但真正做出品牌的,也就是美國、中國、韓國這三個國家的品牌了。


我們看權威機構 IDC 的數據,2017年 全球排名的前五,分別是
韓國的三星

美國的蘋果

中國的華為、oppo和小米



我們不妨看看十多年前的市場情況。 2005 年前後,大家都還在用功能機。那時候最暢銷的手機,是這些國家的品牌:

  • 芬蘭的諾基亞

  • 美國的摩托羅拉

  • 日本的索尼愛立信、松下、夏普

  • 韓國的三星、LG


在功能機時代,大眾愛用諾基亞,有錢人喜歡用摩托羅拉,像我這樣的文藝青年喜歡用索尼愛立信。


在這幾年間,智能手機崛起,芬蘭和日本掉隊,中國彎道超車、迎頭趕上。我們來一個個分析。


  • 美國

美國一直是創新的中心,比如電腦領域的巨頭英特爾和微軟,通信屆的巨頭高通和摩托羅拉,都在美國。到了智能手機,引領行業風向的蘋果又是一家美國企業。


現在,即使韓國和中國的智能手機廠商做得很好,但依然要向高通繳納通信專利費,要向高通買芯片,要學習蘋果帶來的新風潮。電容屏、指紋解鎖、雙攝,這些特性都是蘋果引領的。


雖然論出貨量,雖然美國不是最高的,但論行業影響力,最關鍵的技術依然在美國企業手上。


  • 韓國


在功能機時代,韓國最多隻能排世界第四。

到如今,三星穩坐全球出貨量第一的寶座。

另一家韓國企業 LG ,現在也排名全球前十。


韓國的成功,離不開對高端部件產業鏈的佈局。

比如說屏幕。即使是行業老大蘋果,要在 iPhone X 上使用 OLED 屏幕,依然要找三星買。

手機要用到閃存,依然要找三星買。

我們用的高通處理器,其實也是三星代工生產的。


  • 中國

中國手機品牌的崛起,是伴隨著日本、歐洲衰落一起的。


中國之所以能彎道超車,首先是在加工業積累了完善的產業鏈。深圳被比喻為硬件圈的硅谷,就是那裡產業鏈完善,製造硬件需要的很多部件,都能在那裡找到。


除此之外,中國人巨大的人口基數,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國廠商不需要出國,只要做好中國市場,就有十億的潛在市場。


好消息是,中國企業不滿足於此,在 OLED 屏幕、 7nm 製程工藝、閃存生產這些核心科技領域,都在努力追趕上。未來,中國手機品牌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陸家嘴文青


這是一個比較神奇的事情,事實上,日本手機近幾年來似乎在中國市場上消聲覓跡,國產手機大行其道,韓國三星手機也憑藉強大的實力在智能手機江湖有一席之地,至於蘋果的江湖地位就更不用說了,反而是當初在手機市場上很能打的包括索尼在內的日本品牌,幾乎全部玩起了失蹤。

如果將目光拉回日本本土,則會發現,日本本土又是另一番情況。

根據IDCJapan發佈的2017年Q3日本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攻佔日本本土的手機品牌,排名第一的是蘋果,其次是夏普,kyocera京瓷,富士通以及其他日本國產品牌,橫掃全球的三星和強勢出海的中國國產品牌則統統未能上榜。

由此可見,日本手機商們仍舊奮戰在手機制造一線,只是我們並不瞭解而已。不過了解之後發現,日本的手機產業,跟我們還真是在不同的維度。


1、日本智能機普及率不高。

據美國科技媒體Mashable調查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機普及率,韓國排名第一,其智能手機普及率達到了88%,美國的普及率72%,中國59%,而日本,佔比只有39%。

據說日本人十分驚訝,為什麼網民會如此依賴智能手機。雖然日本智能手機普及率不高,但是日本的功能機高度智能,智能機的一切功能,日本功能機早已實現,無論是網上衝浪,還是購物、聽歌,甚至因為日本人的強迫症和工匠精神,日本功能機和社會服務高度結合,功能非常完美,能刷地鐵卡,能在地鐵購物、看視頻,在線購買網上超市特價物品等等。

這樣看來,日本人完全不需要智能手機了,功能機就能實現所有日常需求和娛樂需求。當然日本先進的功能機這一套,必須搭配日本圈套完善的社會服務才能玩轉,單獨拆分出來,在我們看來,無論是設計還是功能都還停留在幾年前的日本手機,完全沒有任何吸引力,所以我們在國內市場上已經幾乎看不到日本手機的身影了。


2、自娛自樂的落後審美。

如果說功能機時代,走在時代前沿,以索尼為代表的日本手機,還是高科技的代名詞,如今,還固守功能機性能和審美的日本手機,大概只剩下自娛自樂了吧。

在智能手機擁抱變化,直板化、全屏化、曲面屏化、黑科技化的發展下,難以想象,日本人仍舊習慣使用翻蓋功能機。即便是智能手機,外觀也非常質樸感人,瞬間讓用戶回憶起2g網絡時代。


3、營銷能力不足。

日本不擅長玩營銷,也不考慮玩營銷,它們就踏踏實實埋頭苦幹,研發自己的產品。不得不說,即使是以產品本身吸引用戶的蘋果,營銷能力也是十分出眾的,蘋果手機的全球保有量十分穩定。加上國產手機營銷大戶的強勢趕超,不善營銷的日本手機品牌越來越沉默也是意料之中。

況且,它們的產品本身也確實越來越缺乏營銷賣點,心有餘而力不足。

不過,對內,日產手機在日本本國的市場佔有率依然可觀,本國民眾對日產手機的滿意度還是很高的;對外,富士通等等仍是國產手機的重要供應商,在國產手機的供應鏈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一環。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全球所有國家都在做手機,但真正知名的的確只有中美韓,其他國家手機生態都不發達。

一提到手機,往往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蘋果手機、三星手機、華為手機、OPPO、vivo、小米手機等一線國產手機,越來越多的人會感覺智能手機只有中美韓三國在做。的確是這樣。2017年出貨量最大的就集中在韓美中三個國家。

美國手機行業

美國強在操作系統和芯片設計,全球主流的兩個操作系統(Android和iOS)都在美國,連之前非智能機時代的黑莓也在美國。

最大的芯片設計公司高通在美國,佔據世界上最具性能的高端芯片。美國貿易制裁中興事件就將導致不僅中興沒有芯片可用,甚至有可能不能再使用安卓系統。

更重要的是,iPhone 這個最好的手機品牌就誕生在美國。



韓國手機行業

韓國強在半導體材料(芯片和存儲相關)、屏幕,主要是三星和LG這兩家把持。三星的芯片和屏幕佔據全球主導地位,連蘋果都要使用其屏幕就可以知道三星屏幕的生產能力。



中國手機行業

中國強在生產製造能力,全球主流大品牌基本都在中國有代工生產。 手機行業是規模性行業,越是生產要素集中的地方,越容易出現巨頭。

由於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小米開創性的互聯網手機生態,誕生了一批手手機品牌,小米,榮耀,錘子,一加等等。再加上OPPO vivo ,華為,中興等品牌更是凸顯中國手機市場興興向榮。



另外,大的手機品牌在新產品上市時會瘋狂宣傳。這也就造成品牌聲音很大。所以也就形成了我們的品牌印象。其他不會開發佈會或根本沒有推廣預算的品牌,一般人根本記不住。

你在用那個國家的手機品牌呢


毛琳Michael


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日本哪去了?不得不承認,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手機都代表了全球最好的工業設計,索尼、松下這些品牌的黑科技還是挺有存在感的。

其實不止是日本,世界上其他很多國家,也都有很知名的手機品牌,比如芬蘭有諾基亞,加拿大有黑莓。

但是就像題主說的,現在被大眾提及最多的,還是中美韓的手機品牌,有人說他們只是會營銷,那麼事實到底如何呢?

鎂客君為大家找來了今年最新出爐的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市場份額的排名。(該數據由英國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提供)

(上面是出貨量,下面是市場份額)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按照銷量和出貨量來看,全球前十的手機排名為三星、蘋果、華為、Oppo、vivo、小米、LG、聯想、中興、TCL(阿爾卡特已於04年將手機業務賣給TCL)。

美國有蘋果,韓國有三星和LG,雖然咱們的老大哥華為現在還沒有穩居第一第二,暫列第三,但是我們國產手機隊伍更龐大,加一起一共有七個,直接佔了前十的大半壁江山,還是非常值得國人驕傲的。

看來,中美韓的手機是真的已經佔據了全球手機業務的主流。該機構的研究師還指出:“大多數品牌正在超越地區界限,探索新市場的增長機會。第三季度,智能手機領導品牌在國際品牌市場的增速大於國內市場。”也就是說,不止是蘋果三星在攻佔中國市場,我們國產的主力軍們,也正在向外擴張市場,中國手機也在變得越來越國際範,而不再是人們固有印象裡的“國產手機”了。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鎂客網


從近幾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手機品牌來看,確實基本只有中美韓三國的品牌。


但不意味著只有這三個國家在做手機,產生錯覺背後,其實是兩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中美韓三國手機排名那麼靠前?

第二,為什麼科技媒體熱衷於報道排名靠前的手機?

第二個問題比較好回答。媒體的職責不在於客觀的反應一個產業的狀態,而是有流量和盈利的訴求,而且地域性相關比較強。所以,排名靠前、有亮點或者有公關費用的品牌,就會經常在媒體上出現。

這也順帶解釋了三種情況:

1、錘子和360手機銷量不大,但是經常出現在科技媒體上,因為有噱頭,能夠帶來流量。

2、中國有一百多家手機企業,但我們日常在媒體上看到的就十多家,因為剩下那些排名不靠前、沒有太多亮點,也不多做市場傳播。

3、俄羅斯、印度、日本等都有本地較強的品牌,但未進入全球前列,所以由於地域性限制,國內科技媒體上看到的不多。

第一個問題,實際是產業向上遊集中而形成的格局。

美國強在操作系統和芯片設計,兩個最大的操作系統(Android和iOS)都在美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公司高通在美國。

韓國強在半導體材料(芯片和存儲相關)、屏幕,主要是三星和LG這兩家把持。

中國強在生產製造能力,全球主流大品牌基本都在中國有代工生產。

手機行業是規模性行業,越是生產要素集中的地方,越容易出現巨頭。

當然,不排除其他國家品牌的崛起,但是難度很大,諾基亞是特殊時期,日本京瓷、NEC手機隨著日本對應上游產業衰落而下滑。


梅花園陳述


想了一想,對於很多用戶,比如年輕用戶來說,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用戶,大概手機不是蘋果就是三星,再加一些華為和小米,身邊也有朋友是一個蘋果手機 + 一個拍照/美顏手機(具體品牌要看他們的偶像代言了哪個品牌)。所以可能給人的感覺就是,全球只有中美韓三國在做手機嗎?

自然不是,只是說這三個地方的代表品牌蘋果、三星、華為在這個市場的佔有率最高,所以自然就搶走了大部分焦點。但是放眼全球,很多國家都是有自己的本土品牌的,像是馬來西亞、印尼、印度等東南亞國家都有自己的本土手機品牌,其中一些也都會和華為之類的大公司的工廠合作,但是因為我們平時對這些國家的關注度很低,加上也不是行業裡面的人,所以就感覺好像只有中美韓三個國家在做手機,如果是做投資領域的,對東南亞的科技市場就會敏感很多,像很多科技媒體現在也會有東南亞創投/科技的週報,裡面就會有東南亞手機行業,科技創業公司的很多新聞。

中國2017年手機銷售市場,華為、OPPO 和 vivo 是賣的最好的,接著就是蘋果,三星排第八,中國手機市場太發達,所以難免中國的用戶覺得別的國家並沒有在做手機,但是想一下,曾經的老大,諾基亞,是芬蘭的移動通信公司,如今也依然還在市場上活躍的呀,只不過大家並沒有太關注到了。


硅發佈


其實,真相是全球不止中美韓三國在做手機,畢竟全球有那麼多國家和地區,手機品牌廠商當然不會很少。之所以給人一種只有上述三個國家在做手機,很大程度是因為國產手機廠商太過出彩,已經全面走在世界的前面,引領著潮流,而美韓兩國同樣也是智能手機輸出大國,他們三個基本上把其他廠商生存的空間進一步壓縮,所以根本沒機會看到其他國家的產品在全球市場範圍出現。

不過,在功能機時代,那時候真的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比如曾經的日本就有很多知名的手機品牌,比如索尼愛立信(現在叫索尼),就是日本索尼加上瑞典愛立信兩家公司合作的產物,曾一度在市場叱吒風雲。除此之外,還有NEC、京瓷、夏普、東芝等等,但目前僅剩下索尼和夏普活躍在市場,可惜的是,他們也是奄奄一息。

除此之外,還有比如諾基亞,這位昔日的手機屆霸主就是來自芬蘭,如今接管該品牌的HMD同樣是來自芬蘭,有意思的是其高管是從諾基亞出來的。需要提及的是,同樣從諾基亞出來的還有旗魚系統團隊,目前成立了Jolla卓藍公司也是做手機還有移動操作系統。


毫無疑問,目前世界上絕大部分手機市場由中國品牌(華為、vivo、OPPO、小米、聯想、魅族、中興等等)和韓國(三星、LG)以及美國蘋果等品牌所統治。他們光芒四射,其他國家的手機品牌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


科客


確切告訴你的你的問題是錯的,你的想法也不對,每個國家基本都有在做手機,只是你沒有用過,或者根本就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你所知道的只有中美韓在做手機,是不是指韓國的三星和LG,美國的蘋果,中國的就更多的,現在最火的華為,oppo,vivo,小米和魅族,以及早先的波導,天語,國虹,萬利達以及oppo老東家步步高等等,中國手機品牌細細數來至少有100多種。


日本做手機的也挺多的,在中國日本手機還火了好幾年呢,不過現在中國過氣了。日本手機品牌有索尼,索愛,夏普東芝都做過只不過現在在中國已經沒有市場了。

中國手機神機諾基亞是芬蘭一個軍工品牌製作,以手機耐用,抗摔著名。最先使用智能系統手機就是諾基亞,當年諾基亞的塞班系統可謂是風靡全球。不過前幾年沒落了,這兩年又想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無奈中國手機品牌已經壯大,最終諾基亞還是沒有成功。

歐洲國家也在做手機只不過現在在中國


沒有市場 或者就是離開中國市場就做不下去了,但還是說說吧,瑞典的愛立信,法國的阿爾科特德國西門子,荷蘭飛利浦。中國市場已經看不到了 ,知道有這些品牌就好了,就連我們隔壁的印度三哥也有本土手機品牌,只不過沒有進入國際市場,我們不知道吧了。印度本土品牌是micromax,有沒有認識曾經凌駕中國手機小米,oppo,vivo之上,成為印度本土銷量最高的品牌。

你還知道哪國手機品牌,我們一起探討一下。歡迎點贊,評論。


丙辛容


當然不是中美韓三國在做手機了,不過中美韓三國的手機卻是做的最好的在世界範圍內最出名的。

當然了別看中國大大小小做手機的公司超過百家最是熱鬧,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市場,但是中美韓三國手機市場中中國是最沒有地位的話語權是最低的當然利潤也是最少的。

別的不說,日本就有遠近聞名的索尼惠普等,俄羅斯歐洲印度東南亞等等都有自己的手機制造商。還有影響我們一代人的諾基亞等。



世界上基本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手機,當然每個國家都會有著三星和蘋果的身影,但卻不是每個國家的人都聽說過中國手機品牌。

所以這一切都說明,中國手機廠商是在最近裡面崛起了但是,離三星蘋果的高度還差的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