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麼寫文章的心得要告訴大家嗎?

一葉茶1982


不請自來。

頭條小編下載了有兩年了,平常只是刷刷刷看,也沒有想過做作者。

11月8日閒著無聊之下,註冊了發佈了一個文章,閱讀有幾萬,第二天有了幾塊錢收益,頓時感覺有戲哎。

十來天陸陸續續的發了有二十來篇文章,各個領域都有,推薦也是上不了百萬,很是苦惱。

其實在頭條發佈文章有閱讀量和推薦量很簡單,要保證原創度。頭條的推薦機制是檢測文章是否在頭條上有無重複,重合度高的是沒有多少推薦的。

只能偽原創,偽原創意思就是,可以借鑑一下領域大咖們發佈的文章,換個角度去寫,這樣推薦量會很高,然後不要亂寫領域,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會影響文章的推薦。


90後紀實


一篇文章的好壞關鍵在於主題是否明確,好文章不需要精美的句子,只要能清楚表達主題讓讀者達成共鳴,這就是一篇好文章。在平時我們要注意觀察生活,從生活中領悟真諦。藝術源於生活,同時又高於生活。空餘時間多看書,從書中學習寫作思路,不管是報紙還是雜誌,裡面的文章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以前的學生都有剪貼報紙的習慣,就是把報紙上一些精彩的文章剪出來貼在筆記本上,然後定期閱讀。寫文章的思路要清晰,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是最常見的,議論文就是提出觀點、論證觀點和總結結論。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趣聞可以通過記筆記的方法來記錄下來,堅持寫日記不但可以讓自己寫作突飛猛進,還可以讓自己領悟很多人生道理。人生的喜怒哀樂來源生活,點滴小事匯聚成人生大舞臺。通過一些發生的事情測試自己的表達能力,然後就到一些不存在的事物,這是寫作的第二步。聯想出來的東西如果要寫出來比真實存在的要難得多,不但要語言表達能力強,而且對於合理性也要有講究。我們在寫一篇未來的作文,這些都是要靠想象的,通過目前的現狀想象出未來的情景,用文字將其描述出來。如果這一步做好了那你的寫作又會更進一步。


雪鷹展翅


很多朋友糾結於怎樣寫文章這件事情,非常渴望迅速學到寫文章的技巧。還特別想知道寫文章怎樣開頭,怎樣結尾以及中間的行文結構安排等等,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網絡上有很多人把寫文章說成一件很痛苦很複雜很艱難的事情,搞得很多想要學習寫文章的同學一點興趣都沒了。

這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就像我們說話和呼吸一樣,寫文章是再簡單不過的一件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

眾所周知,我們現在所寫所用的是白話文,而白話文從五四運動時的興起到現在,不過近百年時間。

在此之前,以《二十四史》為代表的書面文字基本上都是用“之乎者也”那一套文言文寫成的。

而統治階級以文言文為工具的對文化的壟斷也是造成人民群眾愚昧落後的根源。也是我們近代中國沒能產生像歐洲“文藝復興”式的思想啟蒙的根源之一。

大家都知道,胡適和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兩員干將。而所謂的新文化運動主要就是推廣白話文運動,是左右兩派文人共同聯合起來反對文言文的運動。其意義是打破統治階級對文化和知識的壟斷,使廣大人民群眾都能夠接受和理解白話文,有利於開啟民智,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

問題來了,白話文是不是在五四運動以後憑空出生的呢?是不是在此之前就根本沒有白話文這麼一說呢?

不是的。四大名著都可以理解為白話文小說。

在清朝早期,以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為代表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達到了文言文小說創作的高峰;以曹雪芹的《紅樓夢》為代表的長篇章回體小說達到了話本小說的高峰。

這兩個人在小說創作方面,一個達到了文言文創作的頂峰,一個達到了白話文創作的頂峰。

迄今為止,無人能出此二人之右。

追根溯源,推廣白話文運動實際上是宋元話本小說及明清話本小說寫作方式的一種延伸。也是商業繁榮之後的底層平民文化獨立於以文言文為代表的貴族文化所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

那為什麼古代人都看不起寫小說的人呢?不光是封建統治階級的自我優越感,也不光是由於話本小說起源於“瓦舍勾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說裡面用到了很多虛構和娛樂的成分在裡面。

小說是伴隨城市商業經濟的繁榮而發展起來的,而儒家道統文化佔主流思想的古代,更加排斥和鄙夷小說。

我都知道,科舉制度考的可不是寫小說,如果一個讀書人不讀四書五經走科舉之路而去寫小說,恐怕第一個反對他的人就是他父母。而這個讀書人也一定會受到整個社會的排擠和鄙視。

鄭振鐸在《中國俗文學史》中說,“凡是不登大雅之堂、凡為士大夫所鄙瑣、不屑注意的文體,都是俗文學。”小說正是這樣一種俗文學。

以至於很多寫小說的文學家和創作者都用化名來寫小說,就是怕被人瞧不起。比如《醒世姻緣傳》的作者,很多人認為是蒲松齡,包括大名鼎鼎的胡適。

我們在21世紀的今天讀起《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等名著的時候,是感覺不到任何障礙的,這完全得益於以話本小說為代表的平民文化的發展。

說到底,白話文實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普通群眾講話方式的書面化。

同樣的,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所謂的白話文,它所謂的文字技巧,所謂的寫文字的方法基本上是沿著五四運動以來的路子走過來的。

我們現在找到當初五四運動時期很多人寫的文章,感覺他們的遣詞造句有很多彆扭的地方,覺得讀起來不是那麼通順。其表達的意思明確無誤,也不妨礙我們的理解。

那是因為當時的白話文運動正處在拓荒期,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廣新文化運動。比如說主張文章口語化的張中行老先生。

時至今日,我們的白話文體系已經相當成熟了,不管寫文章寫小說還是寫應用文,等等等等諸多方面,都已經達到了一種非常完備的境界。

換句話說,白話文也已經像八股文一樣,起、承、轉、合都有了一定套路了,也就是某些收費寫作課上交給你的東西。

但套路畢竟是套路,寫文章永遠都是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不管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

但往往有一種困境,很多人花錢報了某個寫作學習班之後是越寫越糊塗,越寫越不明白,越寫越沒長進。

雖然在所謂的學習班裡按照老師給出的框架和題目能寫出一篇漂亮的文字,也因此沾沾自喜。但在此之外,再寫一篇文章就茫然無所適從。事情的原因就在於寫文章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訣竅和秘密,一句話概括就是多看多寫,自然無師自通。

大家有沒有這種經歷,在讀過很多明清的話本小說之後寫東西時,自然不自然的就帶上那種話本小說的筆風;在讀歐美譯製文章多了之後,就自然不自然的寫成那種動不動就二三十個字一行的大長句。這就是你閱讀過的書籍文章,對你筆下文字的影響。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的心得:就是利用智能手機的文字轉換輸入法,把自己想說的話對著手機麥克說出來,自然轉換成文字。

不要糾結於遣詞用句,也不要糾結於用了多少成語,那都是細枝末節的東西。

什麼是好文章?好文章就是要言之有物,要有真情實感,要能打動人,引起人們心底情感的共鳴。那些用套路堆積起來的文章,也許來看起來很華麗,看起來很光鮮,但卻像沒有生命的機器人一樣冷冰冰的,毫無生氣可言。

不要怕自己寫得不好,也不要覺得自己寫的沒什麼水平,沒什麼邏輯性,也不要覺得自己寫得像流水賬,也不要覺得自己寫的東西很無聊,這些通通都不重要。

我們又不是要當什麼永垂不朽的大作家,沒有必要揹著很重的包袱,寫的東西只要自己喜歡,自己高興就可以。

也許一開始的寫作很枯燥,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有任何意義。但越看似沒用的事情越是最有用的事情。沒有量的積累,就談不上質的產出。這也是每個偉大作家出發時的第一步。

再說一下學習態度的問題,要想寫好文章,並不是說我交了多少錢,報了什麼學習班就萬事大吉了,就進了保險箱了,不光要有創作的熱情和衝動,還要有持之以恆的寫作態度。

如果說有著名作家報過學習班什麼的話,也是他們成名之後用來鍍金或者說是作為進入某個協會敲門磚的。

他們在成名之前都是有過海量閱讀和海量書寫的經歷。真正想要寫出好文章來,真得有上百萬字的文字積累。

如果想為了應付考試或者得到某個東西,得到某個身份的認證,那你也不妨學習某些寫作技巧或者有針對性的進行文字訓練,到時候套公式就可以了。

但要想寫出好文章來,能夠隨時想寫就能寫,寫完之後略加修改就能發表的程度,必須要經過大量刻苦的訓練。

興趣最好的老師。在真正喜歡和熱愛寫作的人眼裡,文字訓練一點也不苦,一點也不枯燥,相反是快樂和美妙的。會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場合地點,想寫就寫。

他們的練習方法也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有的隨身帶著小本子,想到什麼好句子好想法就寫下來的;有的是半夜睡夢中有一個好的靈感了,立馬爬起來奮筆疾書。

寫文章最忌諱好高騖遠,給自己定一個遙不可攀的目標,很容易把自己的創作激情給消磨掉。就把寫文章當成記錄自己心情的一個樹洞和情緒發洩的一個通道就好。

每天在生活中遇到的開心的事情,不開心的事情,看的慣的事情,看不慣的事情,都可以寫下來。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用自己最普通的語言,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把它寫出來就行。

這裡說寫字不一定非得是拿著筆在紙上寫,就像茶叔剛才提到的,用手機上的語音輸入法就可以輕鬆做到這一點。

拿茶叔自己來說,本身是比較懶的那種人。寫一段時間手就酸了,有時候腦子想得快,手卻跟不上,就很煩氣,就對自己不滿意。

後來無意中瞭解到手機上的語音輸入法功能,瞬間感覺春天到了。用語音輸入法寫文章的最大好處是既不費筆墨又不必拘泥於專門的寫作場地。

只需要躺在沙發上,打開一盞小夜燈就可以開始你的創作;或在蹲廁所時,或在工作閒暇之餘,又或者在吃完飯休息的空檔,隨時隨地都可以拿出手機來記錄當下的心情和想法。

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只要你開始了第一天、第一次、第一篇文章,那接下來的事情都好辦了。不要認為你的第一篇文字寫得多麼難看、多麼短、多麼沒有邏輯性、多麼樸素、多麼沒文采,這都不要緊。

關鍵是你真正動手去做了,真正把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了,這才是最可貴的。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說不定下一個大作家就是你喲。

(茶叔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的抄襲和音視頻的轉換,違者必究)


一葉茶1982


寫你的真情實感,寫的獨特經歷,在頭條號上寫文章,想蹭熱點的人多了,但是你自己的價值在哪裡?你有什麼與眾不同?用戶為什麼要看你的東西?最終要分享給別人的一定是屬於你最獨特的東西,具有不可複製行的經驗價值的東西!


食書傳家


文章好不好,不看文字多麼華麗,主要看有沒有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