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四歲十一個月,因全組鼻竇炎症導致中下鼻甲肥大、腺樣體肥大,該怎麼治?

迷糊小破壞王


從這個問題表述看,應該是兒童鼻竇炎,鼻-鼻竇炎已成為兒童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這和兒童鼻竇的生理特點密切相關,由於小孩鼻竇開口相比成年人較大,再加上小孩免疫系統沒有發育成熟,自身抵抗力較低,小孩所以容易感冒,也就是急性鼻炎。當鼻腔炎症時,堵塞鼻竇口引起鼻竇引流不暢,引起鼻竇炎症,再就是病毒、細菌的直接通過鼻竇口侵襲而引起鼻竇感染。


小孩鼻竇炎時,檢查鼻鏡,可以看到鼻甲充血及水腫,也就出現鼻甲腫大,鼻腔、中鼻道有黏(膿)性分泌物。鼻竇炎引起鼻甲腫大,這是體徵,隨著炎症控制住,會恢復正常,這種腫大是可逆性。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有的患者說自己“鼻甲肥大”,也有些醫院診斷報告是“鼻甲肥大”,這有一點不嚴謹了!鼻甲肥大是由於鼻黏膜長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的鼻甲黏黏膜下層由水腫繼而發生纖維組織增生而使黏膜肥厚。鼻腔黏膜腫脹、下鼻甲與中鼻甲均肥大、表面節狀或桑葚狀,凹凸不平。導致持續性鼻塞症狀,就是用局部血管收縮劑,也不能明顯改善鼻塞症狀。這麼小的小孩出現“鼻甲肥大”可能性不大!

由於小孩免疫系統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局部淋巴組織代償性增生及變大,所以小孩腺樣體大多生理性腫大,到了青春期後逐漸萎縮。在加上鼻-鼻竇炎症刺激,腺樣體充血及水腫,所以腺樣體更大,腺樣體增大,引起鼻腔及鼻竇炎症加重。

綜上述!它們根源就是鼻竇炎引起,所以需要規範性治療鼻竇炎。鼻竇炎治療綜合治療,如鼻腔生理鹽水沖洗是常規治療手段; 主要是藥物:如口服抗生素治療、噴鼻用鼻用激素、配合抗組胺藥、加上黏液稀釋促排劑等等。大多通過規範性治療,鼻-鼻竇炎炎症控制,鼻甲恢復正常,腺樣體也可以縮小。如果腺樣體還是很大,引起打鼾及憋氣症狀,需要拍腺樣體側位片及呼吸睡眠檢測,如果腺樣體有手術指針,建議最好配合手術治療!(十二歲之前小孩不提倡鼻竇炎手術治療,小孩鼻腔手術有嚴格指針,沒有辦法才考慮手術)!


耳鼻喉科高醫生


您好,我是原柳州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的劉醫生,從事專業鼻炎治療工作24年,現在創辦中醫過敏性鼻炎腺樣體專科,以期為更多的患者服務,解除病友的疾苦。


腺樣體肥大常見原因為炎症如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扁桃體炎,流行性感冒等反覆發作,使腺樣體發生病理性增生。導致鼻阻塞加重,阻礙鼻腔引流,鼻炎鼻竇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樣體使之繼續增生,形成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

兒童鼻咽腔狹小,如腺樣體肥大堵塞後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鼻、咽、喉等處症狀。

(1)耳部症狀: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導致聽力減退和耳鳴。

(2)鼻部症狀:常併發鼻炎、鼻竇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狀。說話時帶閉塞性鼻音,睡時發出鼾聲,嚴重者出現睡眠呼吸暫停。

(3)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狀:因分泌物向下流並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間陣咳,易併發氣管炎。

(4)腺樣體面容:由於長期張口呼吸,致使面骨發育發生障礙,頜骨變長,顎骨高拱,牙列不齊,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現所謂“腺樣體面容。

腺樣體增生嚴重,引起打呼嚕,呼吸不暢,影響生長髮育,西醫的辦法只有手術治療。其實大部分腺樣體增生通過中藥治療是可以完全治癒的,免除手術的風險和痛苦,我治癒了大量這樣的兒童,以下是我治療的實例:


七歲男孩,原患過敏性鼻炎腺樣體增生,CT檢查示後鼻孔堵塞90%,打噴嚏,流鼻涕,睡眠時打呼嚕憋氣,大醫院沒有辦法,說只有手術治療。我辯證為:肺失宣發,脾胃虛寒,給予方劑:黃芪9g、白芍9g、桂枝9g、生薑10g、大棗2枚,金銀花6克,菊花5克,生牡蠣10克,中間在此基礎上調整方劑兩次,吃了我的一個半月中藥,今日複診:睡覺打噴嚏,流鼻涕,睡眠時憋氣打鼾的症狀全部消失,不需要做CT檢查都可以知道增生的腺樣體縮小了,不必要做手術了,繼續吃一個月中藥即可徹底治癒。


慢性鼻竇炎和腺樣體增生都是可以用中藥治癒的,關鍵是正確的辯證施治,不能千篇一律的照搬藥方。雖然很多醫生不承認我的說法,但為什麼你不多去學習呢?天天開給這類病人抗過敏藥,激素,抗生素是治不好病的,沒必要的手術最好不要做。

關注我的頭條號,瞭解更多腺樣體肥大和過敏性鼻炎治療資訊,我們開展網絡遠程治療過敏性鼻炎和腺樣體肥大,如有需要可留言或私信諮詢。


中醫過敏性鼻炎專科


與成人不同,兒童全身免疫器官處於不斷髮育過程中,相對不夠完善,這就使得扁桃體和腺樣體在機體的整個免疫活動中起到相對更重要的作用。

二、腺樣體在青春期後萎縮

人體的免疫系統包括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兩大類。非特異性免疫包括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如皮膚和黏膜、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小兒時期血清中的促吞噬因子功能比成人低,使得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差,另外,小兒皮膚黏膜的屏障功能也差,易因皮膚黏膜感染而患病。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免疫球蛋白是體液免疫的物質基礎,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A、G、M。IgA不能通過胎盤,新生兒時期來自母親初乳,生後1個月僅為成人的2.6%,10歲左右達成人水平;IgG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足月胎兒可達母體水平,出生後不斷消耗而自身合成不足,10-12歲可達成人水平;IgM出生時約為成人的10%,1-2歲達成人水平。T細胞是細胞免疫的物質基礎,出生時T細胞功能已近完善,但因從未接觸過抗原,須較強抗原刺激才有反應。T輔助淋巴細胞尚不成熟,因此輔助B淋巴細胞合成抗體的能力也較差。而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有來自母體的IgG抗體,從而可以免受各種病原體的傷害。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腺樣體作為兒童時期的重要免疫器官,呈現出6個月時開始發育,6~7歲時增生最為顯著,10~12歲逐漸萎縮,成人基本消失這樣的發展規律。

三、切除會影響患兒的整體免疫功能

國外的研究發現腺樣體肥大的患兒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A、G、M 的含量高於正常兒童,特別是有併發症的患兒更明顯。同時T細胞的數量和比例也發生了改變,並且這種變化與嚴重程度有關。因此研究人員通過檢測手術前後患兒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及T細胞的變化來說明手術對患兒的免疫功能的影響。目前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沒有定論,資料表明術後早期患兒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指標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這種改變將會持續1個月到半年不等,有更長時間的研究表明與正常兒童相比這種變化在54個月後才會表現出無顯著差異,在此期間患兒不會出現明顯的免疫缺陷。這種改變不僅與腺樣體、扁桃體自身的免疫功能缺失有關,可能還與腺樣體、扁桃體的切除破壞了咽淋巴環的完整屏障作用有關。

儘管研究指出術後患兒沒有出現明顯的免疫缺陷,但患兒的免疫指標在一定程度上是下降的,對於先天免疫功能較差的患兒而言還是存在術後患病率增加的風險的,有研究表明,有嚴重 OSA 併發症的患兒在扁桃體/腺樣體切除術後呼吸系統疾患的患病率為20%~25%。

四、腺樣體切除術的具體年齡

目前沒有患兒接受腺樣體切除術的具體年齡及明確指徵,是否應在兒童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期間行腺樣體切除術仍有爭議。尤其是對於小年齡組的患兒,其免疫功能更不完善,術後復發的概率更高。並且任何手術都會伴發一定程度的併發症,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術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出血、鼻腔粘連、腺樣體殘留增生、咽鼓管圓枕損傷和軟顎損傷等。另外患兒在全身麻醉插管下行扁桃體腺樣體切除術,麻醉本身有一定風險,術前的禁食以及術後的流質飲食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兒的免疫功能;患兒在住院期間由於各種環境的改變、心理緊張等因素也會對身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有更多的家長傾向於選擇服用中藥保守治療,但同時也存在中藥是否會有毒副作用這樣的擔心。常言道“是藥三分毒”,但是如果是一名對中藥有深入研究的負責任的中醫兒科醫生,是不會給小孩服用對其身體有傷害的藥物的,並且我不主張長時間服用藥物,一般孩子服藥1個月即可治癒,對於病情偏重的小孩可能需要延長治療時間到2-3個月。


任現志在線


傳統中醫認為,人體的每一個臟器,都有他的用處,不能隨便除之而後快,西醫割韭菜,但韭菜根還在,治標不治本,上海汾陽路耳鼻喉科醫院每月有四百多人做這方面的手術,但後來複發率高的離譜,扁桃體發炎,引申到鼻竇炎,或者壓迫腺樣體肥大,導致打呼嚕,關鍵是要中醫標本兼治。西醫是沒有多大改善了。小兒推拿可以改善,到小兒在十四歲左右發育期間,如果改善良好,基本上就帶掉了,沒有了。


上海徐匯童安堂劉老師



耳鼻咽喉周大夫


先不要治療鼻炎,先找找這小孩鼻炎症這麼重形成的原因是啥?牛奶喝多了?空調,抗生素,消炎藥?原因不搞清楚,治癒難,治癒想不復發更難!這麼重的鼻炎症,不問原因隨口就說簡單治癒的還保證不復發。都是扯犢子…


新疆庫爾勒市許標


希望不用手術的好醫生來告訴大家。不要賣假藥的進來。騙個幾百一千會害死人的。菩薩保佑。


風中沙164051394


這種情況需要到醫院行鼻竇負壓置換治療吸鼻涕改善鼻塞,因為膿鼻涕刺激可以導致腺樣體炎並肥大情況,所以積極治療鼻竇炎非常關鍵。後期鼻竇炎恢復後如果因為腺樣體肥大導致鼻塞,睡覺張口呼吸及呼吸暫停症狀需要考慮腺樣體手術治療。


耳鼻喉科醫生劉都


腺樣體肥大,如果睡覺有呼吸暫停現象,儘快做手術切除腺樣體,否則長期會影響孩子的身體智力發育,鼻竇炎得注意平時不要感冒,容易復發。


浴火涅槃N次


還是去正規醫院,聽醫生的。扁桃體腺樣體病理性肥大是不可逆的,很常見的小手術。之前我們不甘心折騰了好久各種偏方,最終證明效果甚微。有發出來分享的文章,可關注查閱。祝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