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中小学校面临班主任无人当,值周不愿干等问题,这些难题有解决方法吗?

用户61490116589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主要存在于县城以上的学校,因为县城以上的学校在时间上有一个节点,非常值得关注,就是放学上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需要跟上,而这种情形下往往会造成了很多老师放弃了班主任或者蜘蛛教师这种植物,即使牺牲了一些经济利益,他们也在所不惜。

之所以这样讲,我们来理解一下班主任和值周教师应当干的工作有哪些就可以了。

首先正常的情况是每个星期有几天必须和学生一起,甚至更早来到教室检查学生的到勤情况,了解学生的未到校情况,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最少都要保证,应当是提前到学校,这就给老师提出了一个时间上的要求。

然后是中午放学的时候,各个学校对于放学之后站好路队,把学生送去校门的规定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大多数是落在了班主任身上。这就造成了很多班主任必须等学生放学之后才能回家,这又耽误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上。

所以随着教师因为家庭的原因,因为即使干这些工作,收入也不太高的原因,所以主动的放弃了班主任或者值周教师的工作。

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考虑的仍然是从一个能够关注到教师最终利益的方案上入手,这个方案经过我自己的深思熟虑,当然不太成功,只是一家之言,可供参考。

我们知道老师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进职称而进职称,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往往这个过程是很麻烦的,不过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学校在这种职称评比过程中有很多的投机取巧性。

所以如果提高班主任提高值周老师的待遇的话,我想这是能够调动老师参与这项工作的最根本的标准。

举个例子来讲,如果哪位老师能够脚踏实地的参与植株或班主任工作15年,凭着这15年所得的分数,能够轻松的胜出,大多数参与职称评比的人的话,那么我想这一项工作就完全有人愿意承担,毕竟牺牲15年的时间换来一个比较满意的支撑,大多数老师是很愿意的。

上面的数字仅仅是一个对比或者只是一个建议,它不能从根本上确定这个时间点到底有多长,往往我们现在的职称评比只注重了班主任并满几年之后,没有考虑班主任,一直在真正的工作,还有一个原因,很多学校在职称评比的时候,职称评比的一些明细只是当作参考,比如说班主任工作年限也就是没有人追究而已。

所以我想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学校的规则制度的执行方面,如果严格的讲没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的人,坚决不允许他进职称的话,一方面堵死了一些人不干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干工作人的需求,关键是这个制度执行得并不严格而已 。

以上内容仅仅是个参考,这个参考是我自己的考虑。


谈笑有白丁往来无鸿儒


班主任无人当,应该是部分区域存在的现象,有些区域教师抢着做班主任。教师之所以抢着做班主任,有三个方面好处:

一是在每个学期绩效考核中,班主任可按学生人数加钱,不做班主任的没有这方面收入。

二是教师评职称时,做一学期可以加一分,不做班主任没有这方面加分。在评职称时,多一分就多几分机会,这每年一分的班主任分,对即将评职称的教师来说,会尽量争取的。尽管做班主任辛苦,风险大,为了尽快评职称,教师只有咬牙坚持下去。

三是大多数学生对班主任惧惮几分,相对其他教师,班主任上课时,课堂秩序更好。

学生顽皮到教师管不了,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还是自觉遵守纪律、热爱学习的。学生家长绝大多数还是尊重教师(甚少当教师面没有轻视言行),与教师配合教育孩子的,辱骂、抠打教师,也是极少数。在其位则尽其责,大多数教师都尽最大能力,教育好学生。虽然他们一旦谋到其他好职位,就毫不犹豫离开教师这岗位。

不知道在其他地方,为什么教师不想做班主任,在我周边,教师们都抢着做班主任,竭力搞好教学工作,因为做班主任对他们有益处,教学质量好坏决定他们的绩效工资。

多劳多得,工作成绩好坏直接体现绩效工资,教师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宁怡524


我们不去猜测有多少学校无人当班主任、不愿干值周的概率,也不谈当班主任、干值周对老师有多大的益处,我们只针对题主的问题来分析——为什么没有老师当班主任,没有老师愿意干值周?造成这个结果,应该跟如下三个因素分不开:

1、老师自身原因:

1.1、当班主任管的事儿多,耽误时间。有些老师除了教书,还有其它职业,干其它事儿比当班主任得到的报酬高得多,所以不愿意当班主任,这大家能理解;

1.2、当班主任管的事儿多,责任大。有些老师不愿意承担责任,当得好有报酬,当得不好要考核,不愿意摊上这事。况且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干好就能干好的。

2、学校的原因 : 主要是班主任待遇的问题,除了工资外,学校给班主任多少补贴,多少福利。因为班主任管的事儿多,责任大,如果工资待遇跟一般老师差不了多少的话,没人愿意当班主任的。如果一般老师的月工资是5000,学校给班主任7000,年底再发点福利,看看有没有人去当。

3、学生跟家长:

3.1、学生 : 很多家庭为了响应计划生育国策,只生养一个孩子,受家里几代人的宠,溺爱就变坏。况且国家对未成年人的有些法律法规不能跟社会发展同步,比如未成年人年龄的设定,比如未成年人触犯法律应承担什么后果。网上经常有未成年人打人杀人的报道,可结果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家庭与社会纵容了他们,他们就天不怕地不怕,搞得学校的老师不敢管。为了班主任那点点报酬而冒风险,不值得。如果一个班再多那么几个调皮的,呵呵,玩儿吧!

3.2、家长 : 一直以来,家长心里的想法就是——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来,老师你就得给我教好,孩子再差再孬,你都得给我教好,还不能碰我的宝贝,因为我都舍不得碰。班主任又是专管学生的事儿,学生之间的事,其它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事,一股脑汇总到他这里,他能怎么管?管好了,班主任有能力,管不好,学生和家长对他都有意见。家长跟老师闹矛盾的不是没有。

既然现实是这个样子,就没办法了吗?有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些老师也挺喜欢挑战的;实在不行就轮流当。


一品闲聊


我想这个难题还是很普遍的,不外乎集中在两个关键词“待遇低、责任重”。

待遇低的问题,还是学校内部的主要矛盾之一,班主任与学科老师之间因为绩效考核的问题,一开始,把班主任待遇另外单独列出来,然后实现学科之间的基本平衡,可是学科老师不肯,因为班主任加上班主任待遇就会比其他学科的老师高,班主任只占全体老师的四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一,于是,学校为了实现分平,班主任每月的一百元也算在内去进行绩效考核,最终的结果,都是班主任处在绩效考核的中下水平。多一些班主任的杂事,却没有多一些待遇,自然是不干了。值周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学校的强制要求每位老师必须参与,那肯定不干,因为要不停地巡视,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推行“首问责任制”,但是值周一天的待遇也就是十元左右,早上要早,晚上要晚,还是认真记录及时反馈与评价,评价不妥还会招来同校老师的意见。

责任重,就不用多说了,什么事情都是班主任,班主任担得责比校长还大,学生的一切事情都得学校班主任来担责,班主任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第一责任人,例如出操,操场上要班主任跟班,但是有学生在教室里,班主任得分身,得关注到在教室里的孩子,第一节课不论谁的课,班主任必须联系没有及时到班的孩子,孩子身体有任何异样,班主任第一个接手,联系不上家长或是家长不理你,你就得干着急。

事件倒查,只要家长有不满,家长孩子有问题,一律师追查班主任,一切责任得由班主任承担,这是完全失衡的,但是这是事实。

因此,谁愿意干,不是因为有教育的情结,不是为了评职称,不是为了在年终考评中多拿几元钱,肯定没有人愿意做这个班主任。

怎么办?那就是学校要有担当事情班主任干着,有责学校担着(指的不是班主任人为的责),那我们老师也安全了,我们班主任肯定还是会有很多教育情怀的,他们愿意与孩子玩,愿意与家长沟通,愿意研究孩子的。


六和麦田


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主张,基础“学校.教师”,是得负担相当份量的行政事务的,比如(教师),即要“教好书”,也要会当“班主任”...甚至值周、兴趣辅导、家访...等等等等。



但很多教师不认可这一观点,认为只要“会教书”就行了,其它都不是教师“本职”。所以不愿做班主任、不愿值周。也有些自持教学(科)“能干”,看不起班主任工作;也有因为懒惰,不愿值周,不愿参与学校行政事务(管理)。

曾经读过一本《外国教育史》,书中,一些发达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师的过于“能干”,是这样解决的:...几年之内,中心城区与乡村教师必须对调,无一例外;所任学科,只能任教七年,然后必须换学科任教,数学换成语言,艺术换自然...等等,以免教师教学形成“模式”;越低层次的教师,学历和职业资质越高,如幼儿园教师,得本科以上学历再考取“蒙台梭利”执业证,否则不能上岗。



如此,我们的...最好...的学校,国重、省重、市重、名校、名师...还敢不敢称自己如何优秀?敢不敢说“只要学科教的好,其它,不该我管...舍我其谁?!”

也曾经走过一些学校,也参与过学校管理。面对年终考察时,经常面对一些教师对自己的意见:“...对(中学)教师不够尊敬...”,是,我是经常讲:...你去乡下初小看看,教师们,清晨,提着一盏马灯上学校,晚上,又提着马灯回家。全天包班,学生吃喝拉撒睡,全部包班...你一周十二课时,还说不愿当班主任、不愿为运动会服务...还说辛苦,情何以堪?



也许有些人会说,工资如此,收入如此...凭什么该做那些杂事?这个观点,貌似合理,但深究不得...既然入了行,就得遵循行规,不愿意在规矩下低调做人做事,你来这里,就是个错误。...也许你感觉自己足够优秀,但我真得说,如果让你从你的优势“政治”换教“物理”,你还那么优秀吗?...不优秀,你在学校,如何立足?

多年来,社会对(基础教育)教师的看法:...教师清高,不好交往;说话不得体,处事不恰当...总感觉味道不对。这当然是偏见,但确实也有些事实在其中:...老师们,长时间与少年相处,方式形为,习得为“交流交往幼稚化”,在与成熟人士相处时,会让人感觉怪怪的...在学校,如果不担当班主任,不参与学生管理,既不能锻炼自己的“情商”,也不能培养学生“情商”...没有思想、没有“情商”的教育,算什么事?...害已也害人。

..主张大幅提高教师待遇,主张在此基础上,不宜单设班主任津贴、值周津贴...因为人人都得学会、轮流参与其中...这些津贴,道让许多不愿、不会当班主任的教师,找到了偷懒和强词夺理的口实,让他们理直气壮地不做学校事务、不参与学校“育人教育”...。




不做班主任,不愿做班主任,不会做班主任...做教师,是不合适、不合格的,在目前的学校制度下,教师生涯,也是有缺陷的...不够完美!


zry张非


各种创建活动,如创平安、创强、创均衡、创文、创卫等等,还有什么缓堵保畅、禁毒、禁烟、环保、保卫大秦岭、节能减排、车让人、防霾等等。什么都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国级、省级、市级、区级、校级培训,且每种培训都必须达到规定课时,每次培训必须写出培训体会,自我反思等,我不知道一天是几小时?教师还有多少时间用于教学?不知道我们敬爱的领导们学过100以内的加减法没?


思无邪151738420


忙死、累死不给费用,还担风险,谁愿意?


梧桐细雨清秋2


首先,为什么没人愿做班主任?因为累。累在哪?学校里不知道该谁负责的事,就都归班主任吧。事情做得多,但地位却最低,谁只要发现学生的问题,都可以来一句“这班主任是谁?”

事做的多,但领各种荣誉时,跟钱挂钩的事,却提倡人人平等。学生要是出事,班主任全责,全校奖金难保。但学生平安快乐,钱还是全校分。

说到底,权力和义务不对等,责任和金钱不匹配。


心言手语766


班主任津贴30年前是国家发在工资里,50人以上和50人以下略不同,没有任何人有意见。现在是用扣下的绩效工资发......


金华45379791


我们学校行政值周140元/周,值周教师2O元/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