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未來東北或向“發達地區”邁進!或迎來全面經濟爆發

歡迎點擊上方關注“東北城市”↑↑↑

發改委再次印發多省市與東北對口方案,其中包括遼寧省與江蘇省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吉林省與浙江省對口合作實施方案、黑龍江省與廣東省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北京市與瀋陽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上海市與大連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天津市與長春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哈爾濱市與深圳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

四年前,國務院印發了《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並要求抓緊實施一批重大政策舉措。2015年,隨著《中國製造2025》規劃的出臺,遼寧計劃實施新型工業,邁進製造強省的行列。

新中國成立時,東北三省因為有著完備的工業基礎,所以被稱為“共和國長子”。曾經的老工業基地,彷彿一夜之間成為了昨日黃花。

究其原因,可能是隨著東北城鎮化率的提高,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本公號做了關於東北近200年人口的變遷表,從中找出一些原因,並試圖找出東北未來發展的方向在何方?


消息!未來東北或向“發達地區”邁進!或迎來全面經濟爆發


其實,隨著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同時也進入了“瓶頸期”,未來中國其他工業城市會不會也成為現在的東北,只有清楚東北經濟是如何衰落的,並且未來該向何方發展,才可為其他地區的發展提供借鑑。

近200年東北經濟的支點 ——人口

東北地區,東部為山區、中部為平原和西部為草原,兩千多年來這樣的自然條件,東部形成漁獵文化、中部形成農耕文化和西部形成遊牧文化。

這樣的地域條件,使東部形成了高句麗、肅慎、女真為主的漁獵民族,西部形成了東胡、鮮卑、契丹、蒙古族、達翰爾族為主的遊牧業民族,中部則是農業、牧業、漁獵匯合的地帶。

此後,滿族建立清朝後,大量滿族人遷往關內,使東北人口銳減、經濟凋零、村鎮廢棄、文化荒蕪,並且為了保護滿洲的民族文化不被漢化,康熙七年(1668年)特意修築了一條柳條邊長城,嚴禁關內漢族居民進入。

1840後鴉片戰爭開始,封禁政策開始逐漸解除,且中國黃河下游連年遭災,使得大量關內人口開始遷入東北,有學研究,從1753年到1911年,東北人口從22萬增加到了1841萬,增加了80多倍。經過東北人口的快速增加, 東北人口已佔當時中國人口的5%(1911年全國人口3.68億)。


消息!未來東北或向“發達地區”邁進!或迎來全面經濟爆發


隨著東北人口的快速增加,為東北以後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大量移民使得東北地區耕地面積的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不斷增加。

此後1911年~1949年民國時期和偽滿時期,由於受自然災害和戰亂的影響,大量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居民向外遷移,東北地區人口又增長了78%至3854萬,此舉促成了史上著名的“闖關東”移民潮。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時,東北人口已佔當時中國人口的7.27%。

此後隨著中國人口的快速增加,雖然東北人口也在逐漸增加, 但其實從改革開放開始,東北人口出生率一開始逐漸低於全國水平,在2010年,東北人口達到了1.31億,同時也是中國人口紅利減弱的開始。

其實在東北人口增長的同時,東北人口的出生率在1978年已開始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消息!未來東北或向“發達地區”邁進!或迎來全面經濟爆發


從1990年開始,東北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開始逐年下降。


消息!未來東北或向“發達地區”邁進!或迎來全面經濟爆發


尤其是僅幾年東北人口開始出現快速流出。


消息!未來東北或向“發達地區”邁進!或迎來全面經濟爆發


中國最早工業化地區——東北

如果說“闖關東”移民潮給東北的發展帶來了勞動力和資本,那麼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在東北的建設,則使東北地區具有工業化基礎。

日本對東北的殖民統治,因為東北實際上處於日本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中心,所以對東北的建設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了基礎工業化的建設,為新中國東北的發展提供了完備的工業體系。

日本統治時期,東北有各類工廠1 629家,佔全國工廠總數的14.4 %;生產額為12 .2 億元, 佔全國生產總額的61 .2 %。到1945年,東北地區工業規模已經超過日本本土,成為亞洲第一。

1942年東北的城鎮化水平已經有23.8%,而1985年中國的城鎮化水平才剛達到23.7%。其實目前東北的城鎮化率依然處於全國前列。


消息!未來東北或向“發達地區”邁進!或迎來全面經濟爆發


在"一五"和"二五"時期,新中國政府將1/6的財力都傾注在東北。且一五期間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中,有54個項目設置在東北。

著名的鞍山鍊鋼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哈爾濱拖拉機廠等。圍繞這些重點企業又興建起一系列配套工程, 形成規模巨大的工業基地,東北也被冠上“共和國長子”的稱號。

同時,由於東北具有完備的工業基礎,所以從1964三線建設的開始,東北向全國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其中包括許多高級知識分子和高級技術人才,可以說東北為全國的工業化基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完備的工業化基礎,為改革開放後,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振興東北的核心“工業升級”

東北經濟在人口紅利逐漸下降的趨勢下,如何止住頹勢,甚至於復興,唯有利用比較優勢依靠重工業的轉型升級,同時通過反哺農業,從而打開局面。

重工業方面,利用“中國製造2025”的大規劃,推動發展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食品製造業、醫藥製造業等高端製造,形成規模效應,並大力發展軍工產業,可推動中國軍售逐步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過渡。

雖然東北經過百年的發展,已積累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和工業設備,同時東北是全國領先的重工基地。但東北的糧食生產現代化程度仍然落後於發達國家,屬於傳統型農業,需要進行轉型,目前可以發展有機農業。


消息!未來東北或向“發達地區”邁進!或迎來全面經濟爆發


東北若能充分利用老工業基地普遍較高的人口素質,不僅能解救自身,更能擺脫中國糧食進口的依賴。同時可以為,中國其他地區,當人口紅利不在,製造業發展進入瓶頸期時,提供成功的“榜樣”。

或許,當東北的資源、人口、資金到達一個平衡點時,人們才會發現,東北的活力又再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