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吃羊,為什麼一般人吃不起?

宋代蘇軾寫過一篇《豬肉頌》,

其中有一句是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意思是富貴人家不願意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

富貴人家連豬肉都不願意吃,那麼宋代的富貴人家願意吃什麼呢?

其實,在宋代富貴人家一般吃羊肉。


宋代人吃羊,為什麼一般人吃不起?


古代最富最貴的莫過於皇家,

宋代的御廚一般只用羊肉,


“飲食不貴異味,御廚止用羊肉”,

這是宋代皇家祖宗家法規定的,飲食不追求奇珍異味,只吃羊肉就行了。

南宋汪元量寫的《湖州歌》中有


“金盤堆起胡羊肉”“日支羊肉六千斤”,

描繪的是皇家吃羊肉的場面。

羊肉好吃,尤其是冬天吃點羊肉,能御風寒,對老年人特別有好處。

宋代劉宰寫的《玉糝羊歌》中,寫道:


“華陽洞口玉糝羊,世人傅得神人芳。雪團入口桂椒香,能令老者壽而康。”

會做豬肉的蘇東坡,吃起羊肉來也會吃,

以前在京城裡都吃膩了,

被貶到惠州後,只能吃羊脊骨,

在給弟弟子由寫的信中,說那羊脊骨裡羊肉的做法:


“煮熟熱酒渡,隨意用酒薄點鹽炙,微焦食之”

煮熟,趁熱剔出來,泡點酒,加點鹽,烤到微焦,

味道真的好——“如蟹螫逸味。”

羊肉作為宋代的宮廷食材,沒有其它缺點,除了價格貴。

高公泗寫了一首《吳中羊肉價高有感》:


“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買嘗。只把魚暇充兩膳,肚皮今作小池塘。”


九百一斤的羊價,使得這位官吏都不敢買了,

一般人真心買不起。

羊價這麼高,也就達官貴人能吃得起了。

宋代張耒寫的《一百五歌》中有:


“富家烹羊貧薦魚”。

宋代釋懷深寫的《擬寒山寺·其十七》中有:


“人生稍富足,著意營口腹。買魚尋鱖魚,買肉要羊肉。 ”

正好反映了當時認為魚中最好的是鱖魚;肉中最好的是羊肉。

鱖魚和羊肉是當時人們如果稍微富足,想吃點更好的,吃得講究一點的一種追求。

也有人表示吃不到羊肉,也不會羨慕嫉妒恨,吃青菜也是可以的。

宋代王邁寫的《和林養正龜符惠詩》中有:


“大官羊肉非吾羨,一籌藜羹劣可嘗。”

一般吃飯有羊,就表示這飯吃得高級,

招待客人殺羊,就表示你這個客人是貴客、是我的好友。

宋代張耒寫的《光山謠》中有:


“縣公吳生我世舊,為我烹羊酤斗酒。”

在《水滸傳》中,

王進教史進武功,史太公大喜,史太公的大喜表現在他安排了酒席,


“叫莊客殺了一個羊”;

趙員外見到魯達,殺羊;

柴進見到林沖,殺羊;

王倫見到楊志,殺羊……


宋代人吃羊,為什麼一般人吃不起?


大概是“物以稀為貴”,

當時宋朝以羊肉為貴,而同一時期北方的遼、金卻是以豬肉為貴。

宋代許亢宗在《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中,講述了出使到金國的見聞,金國招待他們有一種叫“肉盤子”的佳餚,“非大宴不設”,不是盛大的宴會不上這個菜,

其實這個菜就是豬肉,很肥的豬肉——


​“以極肥豬肉或脂潤切大片一小盤子,虛裝架起,間插青蔥三數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