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组合 警营里的“黄金搭档”

他们是一个派出所的同事,

也是至交好友。

他们并肩作战,共同守护一方平安。

他们骁勇善战,是一个分不开的整体。

他是李洪亮,他是刘云才,

今年都是55岁,相似的从警经历,

共同的人生观,

让他们这对110组合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警营里的黄金档。

110组合 警营里的“黄金搭档”


案情研判的“黑白二将”

李洪亮1963年出生,是城关派出所打击队的民警。研判案情,蹲坑守候,抓捕嫌疑人……历经30多年的从警生涯磨炼,他早已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成了警队里的破案专家。2017年1月,在门头沟分局工作的民警刘云才调到了城关派出所打击队,两个同龄人被分成了一组。


110组合 警营里的“黄金搭档”


互相认识后,认真的李洪亮很快就进入了正题,向刘云才介绍起了辖区主要情况和工作内容,又将手头的社区资料、案卷交给他学习起来。“打击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我们要做的就是帮群众解决问题,减少损失,群众喊一声,你就必须应”。第一天见面,李洪亮就向刘云才亮了底牌。就这样,没有寒暄,没有过渡,李洪亮带着刘云才一头扎进了日常。

起初两个人看上去很不和,工作中总是拌嘴,在侦查方向、案件性质认定上经常出岔子,被同事们笑称所里的“黑白二将”。“嗨,争执是必然的,不打怎么磨合?不磨合又怎么能有默契?”谈起两人的合作,李洪亮对刘云才笑眯眯地使了个眼色。回忆起第一次合作吵得面红耳赤,两人还都有些不好意思。这是一起保利小区的技术开锁案,当时两人到现场勘查后,李洪亮认为犯罪嫌疑人走的是小区的一处偏门,而刘云才则认为犯罪嫌疑人走的是小区正门,两个人争论半天,各有各的理,最后,两人调取了小区内所有的监控视频,一一排查后,在小区偏门发现了嫌疑人的身影。“这怎么还有这么个偏门”看着视频,刘云才挠着脑瓜子一头雾水。李洪亮拍了拍他的肩膀:“哥哥我在这儿巡逻了20多年,别说哪个小区有几个门,就连几号楼在哪儿我都清楚得很,人头儿地头儿没我不熟的。” 由于刘云才之前在门头沟工作,对密云地理环境不熟悉,在几起案件的侦查方向上,两个人都出现了分歧。此后,李洪亮没事儿就带着他在辖区转,帮助他熟悉地形,以便案发时能够快速反应。而刘云才也很快跟上节奏,遇到问题赶紧请教消化,没过多久,便渐入佳境。

面对犯罪嫌疑人,李洪亮、刘云才两人取长补短,一个负责打开局面,让人开口说话,一个负责抠细节,一张一弛配合默契。经过三个月的磨合,两个人由“不和”变成了合拍,感情也越发亲密,工作越发进步,“现在我俩是最佳办案搭档,我们有了自己的语言,有时甚至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李洪亮的脸上露出几分自得,一边的刘云才也频频点头。

 


110组合 警营里的“黄金搭档”


案件侦破的“关键先生”

“你们一定要帮我抓到他们,这10多万可是我一辈子的积蓄,没了这笔钱我可怎么活啊。”2017年4月,杨女士在某商场门口遇到三个女子,三人以化解血光之灾为由,骗走了杨女士11万元存款及多个金首饰。李洪亮和刘云才出警后,杨女士拽着李洪亮的胳膊,像抓住救命稻草。看着激动的杨女士,两人一番安慰后,立即开始了工作。


110组合 警营里的“黄金搭档”


他们调取了街面、商场的相关视频,经过连夜排查,初步确定了4名涉案嫌疑人,根据移动轨迹分析,4人得手后已经打车离开密云。“11万,对于老百姓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动手越早,追回来的希望就越大。” 两人随即展开了与时间的赛跑,带领两名民警沿路调取监控,交通、派出所、商店等各种摄像头,围绕嫌疑人乘坐的车辆线索,顺着逃离路线一路追踪。“4个嫌疑人反侦察能力非常强,追踪起来很困难。”提到当时的追捕,这对搭档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一路上,嫌疑人来回下车,在路过一处检查站时,线索忽然断掉了,视频中,只有车辆经过,车上却没有人。李洪亮和刘云才到达检查站后开始重新寻找线索,两个人在检查站附近转悠了几圈,发现检查站边上有个小树林,会不会人下车后从小树林走了过去,没有通过检查站?为解开疑问,两个人在小树林附近寻找能够拍下出口的摄像头,这时刘云才发现位于拐弯处有个派出所的摄像头,经过查看,正好证实了两人的想法。不要小看这不起眼的发现,它对整个案件侦破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密云到顺义,再追到河北廊坊,天津武清,最后锁定嫌疑人落脚在河北香河的一处居民小区。这个小区有80多栋居民楼,到底在哪一栋?两人查看小区监控无果后,又在小区内遛了好几遍,对小区分片划分重点区域,在犯罪嫌疑人可能出现的区域架网布控、蹲点守候。4个小时后,有两个嫌疑人在小区口出现,李洪亮、刘云才对视了一眼,继续跟踪,等待时机收网。两人带领其他3名民警分头跟踪,又过了20多分钟,两个嫌疑人买完东西与其他两个嫌疑人会合,李洪亮、刘云才相互传递一个眼神,抓捕开始,4个嫌疑人同时落网,这起案件成为了我区破获的首例特大侵财案。将4个人带上警车,李洪亮和刘云才终于松了一口气,50多个小时的连续追赶,他们丝毫不敢马虎,睁大双眼熬着,几乎没有正点吃过饭,一顿早已准备好了的盒饭也往往到了凌晨才能吃上。出门时穿的一身衣裳,湿了干,干了湿,裸露的皮肤和衣服上粘了一层柳絮,奇痒无比,可他们为了帮群众挽回损失,仍然坚持着。

拿到追回的款物,杨女士专程来到派出所感谢,两人相互推辞,谁也不居功,让了半天,最后同事看不下去了,说你俩是咱们所案件侦破的“关键先生”,破案谁也离不了谁。别看这对“黄金搭档”年龄加起来110岁,他俩可不服老,熬夜蹲守,抓人破案,他们始终坚持在一线,凭借多年的从警经验,总结出了以快制胜、证据突破、以专对专的工作法,打的漂亮仗数不胜数,收获了多个首例、第一。仅2017年,两人参与抓获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就达到了130余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0余起。


110组合 警营里的“黄金搭档”


抓捕现场的“拼命三郎”

李洪亮和刘云才身材差不多,外表憨厚,两人虽早已过了天命之年,精力和体力不如从前,可遇到案件,他们总是冲在第一,勇往直前。同事评价他们的办案风格只说了一个字“拼”。


110组合 警营里的“黄金搭档”


今年3月,我区连续发生多起电动三轮车电瓶被盗案件,通过大量的研判工作,李洪亮和刘云才初步掌握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及作案人数,经过不懈努力,案发后第3天,两人发现了犯罪嫌疑人踪迹。在对嫌疑人进行抓捕时,犯罪团伙不肯就范,分两路驾车疯狂逃窜,李洪亮、刘云才也分别驾车跟了上去。其中一路犯罪嫌疑人一直在高速路上高速行驶,刘云才凭借熟练的车技在后面跟着。不料,为了给他制造障碍,同时销毁证据,前面车上的犯罪嫌疑人在行驶一段时间后,突然打开后备箱,疯了一样的向路上扔电瓶,刘云才见状小心的躲避着,一旦被电瓶砸中,后果不堪设想,既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还要保障周边车辆的安全。电瓶掉在地上碎片飞溅,车的风挡玻璃全部崩裂,刘云才仍然紧追不舍,这时,一辆满载的大货车压到了路上的电瓶,车辆侧滑,向刘云才的车撞过来,刘云才心中一颤,狠打把轮躲开了,在追逐一段时间后,前方拦截的民警将嫌疑人车辆成功截停,刘云才停车后,才发现自己浑身已经湿透。与此同时,另一路的李洪亮也并不顺利,为了躲避抓捕,嫌疑人开着车直接撞向了李洪亮的车,李洪亮受了伤,可即便这样也没有威胁到李洪亮,他一直在和嫌疑人较量着,直到增援赶到将嫌疑人抓捕。

这只是他们抓捕行动之一,虽然不是每一次都这么惊心动魄,但面对嫌疑人,危险无处不在,拼命三郎就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嗨,干我们这行,受伤有如家常便饭,忍忍不就过去了。”“怕,那就别当警察。”对于抓捕行动,过多的话他们都不想提及。在采访时,两人的默契显露无遗,因为无论说任何事,两人的结束语都是一样的,这事没啥说的,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在两人心里,他们只是做了一个警察应该做的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