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注意,本篇為正在運營中的,不包括正在建造和改造的謝謝!

4F級機場是機場等級中最高的一種。4F級機場代表可以起降各種大型飛機。

飛行區等級用數字+字母來表示,第一部分是數字,表示跑道長度,“4”表示1800米以上。第二部分是字母,表示能起飛和降落的飛機的翼展和輪距,從A到F越往後越大。

目前正在運營的

  • 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IATA:HKG,ICAO:VHHH),位於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新界大嶼山赤鱲角,機場設有182個停機位、兩條跑道,跑道長度3800m,方向70度和250度,編號07L/25R、07R/25L。24小時全天候運作;香港國際機場曾在十二年內被英國航空評級機構Skytrax八度評為全球最佳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全球超過100家航空公司在此運營,客運量位居全球第五位,貨運量多年高居全球首位。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

  • 澳門國際機場

澳門國際機場(英語:Macao International Airport,葡語:Aeroporto Internacional de Macau;IATA:MFM,ICAO:VMMC)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凼仔島,距離市區約10公里;是全球第二個、中國第一個完全由填海造陸而建成的機場。

澳門國際機場於1995年11月9日正式建成通航,定名為澳門國際機場 ;2018年2月12日完成二期擴建工程。

截至2018年11月,澳門國際機場擁有一座航站樓,共計5.9萬平方米;共有一條跑道,跑道長度為3360米;停機位24個 ;共開通中國國內外航線46條,通航城市40個。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澳門國際機場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IATA代碼:TPE;ICAO代碼:RCTP),簡稱桃園機場,2006年10月以前稱中正國際機場位於中國臺灣省桃園市大園區,是臺北市的主機場與臺灣省主要的貨運以及旅客出入吞吐,也是臺灣省最大最繁忙的機場。桃園國際機場與省會臺北市相距約40公里,中間有高速公路相連,需要約40分鐘的車程能抵達。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桃園機場

  •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PEK,ICAO:ZBAA),距離市中心25公里,為4F級民用機場 ,是中國三大門戶複合樞紐之一 、環渤海地區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群成員 、世界超大型機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建成於1958年。1980年1月1日,T1航站樓及停機坪、樓前停車場等配套工程建成並正式投入使用。1999年11月1日,T2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同時T1航站樓開始停用裝修。2004年9月20日,T1航站樓重新投入使用。2008年春,機場擴建工程(T3航站樓)完工。

截至2018年11月,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面積共計141萬平方米;有兩條4E級跑道、一條4F級跑道 ,長寬分別為3800×60米、3200×50米、3800米×60米;機位共314個;截至2017年底,共開通國內外航線252條。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rt,ICAO:ZGGG,IATA:CAN),是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北部約28公里的民用機場,地處廣州市白雲區人和鎮和花都區新華街道、花東鎮交界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3°10′35.72″,東經113°15′17.13″,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F級,是中國三大門戶複合樞紐機場之一 ,世界前百位主要機場 。

機場前身為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始建的舊白雲機場。1963年,名稱變為“廣州白雲國際機場”。2004年8月5日,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正式啟用。 2015年2月,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第三跑道投入使用。

根據2018年11月信息顯示,機場有3條跑道和1座航站樓,遠期規劃為5條跑道和3座航站樓,有202個客機位,43個貨機位(不含FBO);T1號航站樓總面積52.3萬平方米;T2號航站樓共88.07萬平方米,於2018年4月投入使用;截至2017年底覆蓋全球210多個通航點,其中國際及地區航點超過90個,通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廣州白雲機場

  •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PVG,ICAO:ZSPD),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距上海市中心約30公里,為4F級民用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複合樞紐之一 、長三角地區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群成員、華東機場群成員 、華東區域第一大樞紐機場、門戶機場 。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於1999年建成,1999年9月16日一期工程建成通航,2005年3月17日第二跑道正式啟用,2008年3月26日第二航站樓及第三跑道正式通航啟用,2015年3月28日第四跑道正式啟用。

根據2018年11月官網信息顯示,浦東機場有兩座航站樓和三個貨運區,總面積82.4萬平方米,有218個機位,其中135個客機位。擁有跑道四條,分別為3800米2條、3400米1條、4000米1條。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Chengdu Shuangliu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CTU,ICAO:ZUUU),位於中國成都市雙流區中心城區西南方向,距離成都市區16公里,地理座標為東經103°57’02’’、北緯30°34’47”,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F級,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 [1-2] ,中國內陸地區的航空樞紐和客貨集散地。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前身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建設的成都雙桂寺機場。1956年12月12日,成都雙桂寺機場更名為成都雙流機場。1995年11月30日,成都雙流機場被批准更名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2012年8月9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二號航站樓正式運行。

根據2018年11月機場官網信息顯示,機場有2座航站樓,候機面積50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000萬人次需求,建有3座航空貨運站;有2條平行跑道,有3個飛機停放區,總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共設置停機位178個,其中近機位74個、遠機位104個 ;截至2017年底開通航線270條,通航國內外城市209個。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雙流國際機場

  •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Shenzhen Bao'an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SZX,ICAO:ZGSZ),位於中國深圳市寶安區、珠江口東岸,地理座標為東經113°49°、北緯22°36°,距離深圳市區32公里,為4F級民用運輸機場,是世界百強機場之一 、國際樞紐機場 、中國十二大幹線機場之一 、中國四大航空貨運中心及快件集散中心之一 。

深圳機場於1991年10月正式通航。2001年9月18日,深圳黃田國際機場正式更名為深圳寶安國際機場。2006年6月15日,飛行區擴建工程取得國家發改委批覆。2011年7月26日,深圳機場第二跑道正式啟用。

根據2018年11月機場官網信息顯示,機場共有飛行區面積770萬平方米,航站樓面積45.1萬平米,機場貨倉面積166萬平方米;新航站樓佔地19.5萬平方米,共有停機坪199個(廊橋機位62個);共有2條跑道,其中第二跑道長3800米、寬60米;航線總數188條,截至2017年底,國內航線154條、港澳臺地區航線4條、國際航線30條;通航城市139個,其中國內城市108個、港澳臺4個、國際城市27個。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Kunming Changshui International Airport,ICAO:ZPPP,IATA:KMG)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長水村,在昆明市東北24.5公里處,為4F級民用運輸機場,由雲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管理,為全球百強機場之一 ,是國家“十一五”期間唯一批准建設的大型門戶樞紐機場 ,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 、國際航空樞紐 ,與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並列為中國兩大國家門戶樞紐機場。

2008年12月5日,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正式開工建設。2009年12月01日,航站樓組合體混凝土結構工程完成。2011年5月1日,國家民航總局正式批覆定名昆明新機場為昆明長水國際機場。2012年6月28日,昆明機場由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整體搬遷至長水國際機場運營。 [5-12]

根據2018年11月綜合信息顯示,機場共有兩條跑道,東跑道長4500米,西跑道長4000米;機位數量(含組合機位)161個 ;可保障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95萬噸、飛機起降30.3萬架的運行需要。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昆明機場

  •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Xi'an Xiany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XIY,ICAO:ZLXY),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西北方向的咸陽市渭城區,距西安市區25公里,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 ,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 、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世界前百位主要機場。 2014年6月成為西北第一個、中國第八個實行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的航空口岸。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於1991年9月1日正式建成通航;2003年9月16日完成二期工程建設,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2航站樓啟用 ;2012年5月3日完成二期擴建工程,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3航站樓開始使用 ;在“十三五”期間,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啟動三期擴建工程。

根據2018年11月信息顯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分別為T1航站樓、T2(國內)航站樓和T3(國內及國際)航站樓,共35萬平方米;共有兩條跑道,跑道長度分別為3000米、3800米;停機機位127個、登機橋44個、貨運區2.5萬平方米;可保障高峰小時旅客吞吐量1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5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0萬噸的運行需要; 截至2017年底咸陽機場與國內外62家航空公司建立了航空業務往來,通航城市達171個,開通國內外航線313條。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Nanjing Lukou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NKG,ICAO:ZSNJ),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祿口街道,是江蘇省和南京市的門戶,是國家主要幹線機場、一類航空口岸,華東地區的主要貨運機場 ,與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互為備降機場 ,是國家大型樞紐機場、中國航空貨物中心和快件集散中心 ,國家區域交通樞紐。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於1995年2月開工建設,1997年7月1日正式通航;2005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授予“國際衛生機場”稱號;200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次,進入中國千萬級大型機場行列;2014年7月二期工程建成啟用;2015年6月開通南京至洛杉磯航線,南京成為中國第五個開通直達歐、澳、美三大洲定期客運航線的城市。

截至2018年11月,祿口機場為4F級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有兩條3600米跑道、兩座航站樓、兩座貨運站和一座交通中心,候機樓建築面積42.5萬平方米,機坪面積近110萬平方米,規模居華東第二。截至2017年底擁有135條國內航線和23條國際航線,通達國內外115個航點,初步建成輻射亞洲、連接歐美、通達澳洲的航線網絡。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Hangzhou Xiaoshan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HGH,ICAO:ZSHC),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距市中心27公里,為4F級民用運輸機場,是中國十二大幹線機場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和國際航班備降機場。 2014年10月,成為實行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的航空口岸。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是由原杭州筧橋機場民航部分異地搬遷新建,工程於1997年7月正式動工,2000年12月建成通航。2007年11月,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2012年12月建成投運。

據2018年11月機場官網信息顯示,機場佔地10平方公里,擁有三座航站樓,分別為T1、T3(國內)航站樓和T2(國際及港澳臺)航站樓,共37萬平方米;共有兩條跑道,長度分別為3600米和3400米,可滿足A380及以下機型備降要求;客機停機坪110萬平方米,登機橋49座,貨機停機坪5.2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0.5萬噸、航班起降量26萬架次的保障需求。截至2015年底,機場共有機位127個,開通航線數量235條,其中國內航線196條。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Wuhan Tianhe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WUH,ICAO:ZHHH),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距武漢市中心25公里, 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 2019年1月,機場開始實行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於1995年4月15日正式建成通航,定名為武漢天河機場;2000年被確定為國際機場;2008年4月完成二期擴建工程。三期擴建工程於2013年6月實質性動工,2017年6月通過竣工驗收,2017年8月通過行業驗收並投入使用。

截至2018年11月,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總面積65.98萬平方米;擁有兩條跑道,長度分別為3400米和3600米;共有機位153個, 貨庫2萬平方米; 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4萬噸、飛機起降40.4萬架次的需要;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Changsha Huanghua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HHA,ICAO:ZGHA),位於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黃花鎮,距離長沙城區10千米,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十二大幹線機場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 2016年1月,機場成為實行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的航空口岸。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於1986年動工興建,於1989年8月29日正式啟用;2011年7月19日,T2航站樓啟用;2017年3月30日,第二跑道正式投入運營。

據2018年11月機場官網信息顯示,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總建築面積達21.2萬平方米,共有兩條跑道,長度分別為3200米、3800米,可滿足年吞吐量3300萬人次;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

  •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Zhengzhou Xinzhe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CGO;ICAO:ZHCC),簡稱“新鄭機場”,別稱“軒轅機場”,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為4F級民用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 、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機場、國內大型航空樞紐機場、區域樞紐機場 、中南機場群成員 。

1997年8月28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建成通航。2013年5月,二期項目徵遷開始。2014年1月,二期工程土建工程開工建設。2015年12月22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正式投運。2016年1月7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啟用。2016年3月30日0時起,T1航站樓暫時停用改造,所有航班移至T2航站樓運營。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Tianjin Binhai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TSN,ICAO:ZBTJ),位於中國天津市東麗區,距市中心13公里,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 [1] 是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和中國主要的航空貨運中心之一。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前身為天津張貴莊機場,始建於1939年11月;1950年正式通航;2007年完成一期擴建工程;2014年8月完成二期擴建工程。

據2018年11月機場官網顯示,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擁有航站樓兩座,分別為T1(國際及地區)、T2(國內),總建築面積36.4萬平方米、貨庫面積7.4萬平方米;擁有跑道2條,長度分別為3600米、3200米;機位59個。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

  •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Chongqing Jiangbei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CKG,ICAO:ZUCK),位於中國重慶市渝北區兩路街道,距離市中心19公里,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 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 2013年12月成為中國第五個實行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的航空口岸。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於1990年1月22日正式建成通航,定名為重慶江北機場;1998年更名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2005年10月完成二期擴建工程;2010年12月完成三期擴建工程;2017年8月完成四期擴建工程。

截至2018年11月,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分別為T1、T2(國內)和T3A(國內及國際),共73萬平方米;共有三條跑道,跑道長度分別為3200米、3600米、3800米;停機坪166萬平方米、機位209個、 貨運區23萬平米;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10萬噸、飛機起降37.3萬架次。 ] 截至2018年10月,共開通國內外航線295條,通航城市184個。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 桂林兩江國際機場

桂林兩江國際機場(Guilin Liangji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KWL,ICAO:ZGKL),簡稱“兩江機場”,位於中國桂林市臨桂區,距桂林市中心28公里,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 [1-2] ,是中國國內重要國際旅遊航空樞紐、西南地區最大的國際航空港和廣西區內干支結合的航空樞紐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和國際航班備降機場。2015年7月成為地級市第一個,中國第九個實行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的航空口岸。

1991年9月,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准立項,並於1993年7月開工建設。1996年10月1日,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鵬親臨剪綵,兩江國際機場正式建成通航;2018年9月30日完成二期工程建設,桂林兩江國際機場T2航站樓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大慶同期啟用。

根據2018年11月官網信息顯示,桂林兩江國際機場有兩座航站樓,桂林航空為主運行基地,總面積15.56萬平方米,跑道長度為3200米,客機停機坪57.45萬平方米,停機機位51個(其中4F機位2個),登機橋31個,通航城市達76個,開通國內外航線112條。

中國目前18家4F國際機場

桂林機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