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軍訓或成慣例,中國足球迎來轉折點

繼國家男足訓練營一期、二期之後,近日,足協公佈了U19國足第一期軍訓名單,該份名單中包含了36名球員,其中廣州恆大和河北華夏幸福成為入選大戶,恆大入選7人,華夏入選8人。他們將在11月25日至12月14日進行軍訓,報道地為廣州。此前,國足軍訓集訓營第一期剛剛結束,U19國足也成為國字號青年梯隊的第一批軍訓人員。

球員軍訓或成慣例,中國足球迎來轉折點

U19集訓名單

不過這次名單又被網友逮到了亮點,據足協文件顯示,北京人和球員張昊入選本期集訓名單。此前比利時標準列日俱樂部官方宣佈其加盟,而且將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和訓練(依據新華社),但此後一個月的青超聯賽中,張昊仍然出現在北京人和隊的替補席上,因此今年9月底至今張昊是否確實抵達比利時報到了,暫時還是個迷。不過可以基本肯定的是,官宣留洋比利時不到三個月後,張昊將赴U19國足集訓隊報道並參加軍訓!其過程說三句話可以概括:8月25日,比利時標準列日官方宣佈張昊加盟;11月15日,“比利時,我來了”;11月22日 入選U19國青軍訓名單,我要回來了? ​​​​

球員軍訓或成慣例,中國足球迎來轉折點

球員張昊

這次足協名單和俱樂部搶人,搶的還是去海外留洋的年輕隊員。不過這也不是足協第一次了第一期集訓營足協就和新娘搶人,申花球員徐友剛因集訓而導致原定的婚禮推遲,集訓結束後足協也特批假期舉辦婚禮。第二次和國家隊、國奧隊主教練搶人,在未與中國國家隊主教練裡皮協商的情況下,將國內適齡的球員召集起來參加集訓,直接導致兩者名單重疊。希丁克執教的國奧隊名單中廣州恆大隊的楊立瑜、上海申花隊的劉若釩以及蔣聖龍也都入選了集訓名單。

球員軍訓或成慣例,中國足球迎來轉折點

申花球員陳友剛

對於足協組織的軍訓,圈內的人還是很贊同的,不過集訓時間、隊員名單都還欠考慮。德國轉會市場網中國區管理員朱藝也在微博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朱藝表示支持軍訓,覺得軍訓很有必要,但是質疑聯賽收官衝刺時搞軍訓破壞聯賽進程和秩序。他還表示甚至還支持在每年聯賽結束後都組織軍訓。

軍訓是為了鍛鍊意志力、團結力和自律能力。現在的中國球員自律能力有多差?現在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老將鄭智了。平時總有人在那冷嘲熱諷中國球員不自律,天天拿著高薪,泡酒吧,玩美女,抽菸喝酒吃燒烤,身材白斬雞,成績一坨屎。這都看的很清楚哈,都說怪足協,足協無能。等到了足協開始抓球員自律時候,噴的基本還是同一撥人說,什麼足球強國怎麼不搞軍訓啊,讓球員不碰球去軍訓那還叫球員麼,讓一群軍人來踢好了啊等等。

中國球員自律的現狀真的堪憂,很多訓練完了是去花天酒地的業餘生活的,而不是嚴格要求自己,不說加練,但求保持住、關注最都做不到。缺乏基本的自律和組織觀念,這本身跟足球這項運動的本質就不貼合。雖然世界足壇有很多明星球員花邊新聞多,但人家有資本,我們球員呢,停球三米遠,甚至直接停給對手。

不僅僅是成年隊員,很多年輕的小球員,安於現狀,混日子,有獎金就好好踢,沒獎金就隨便踢。近年來金元足球過度發展造成的拜金主義種子,已經深埋骨子裡了。最近新聞報道的登貝萊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雖然不是國內球員,但是至少能說明,以為自己有天賦、合同夠大就能夠揮霍的,結果就是沒比賽踢,名聲敗壞。

組織國足訓練營進行軍訓,小編質疑和反對的有兩點一是在聯賽衝刺這個節點,倉促上馬,抽調一大堆人,搞亂聯賽秩序,在關鍵節點人為破壞了聯賽的平衡,過多的犧牲了俱樂部的利益和聯賽的公平競爭性。二是名單的制定要經過仔細挑選,不要搞出那麼多有爭議的球員名單。

球員進行軍訓,本身並沒有錯,社會上的學校、企業都會組織軍訓,球員也不該例外。小編認為所有職業球員進行軍訓可以成為一種制度,規定在某個時間段集中組織進行,比如聯賽結束後冬訓前的空歇期;規定職業球員要進行幾次集中軍訓。或者可以借鑑韓國服兵役制度,法律上要求沒有達到要求的職業球員進行服兵役或軍訓,這樣能夠刺激球員努力提高自己,拿到榮譽的同時還可以免除服兵役或軍訓。不過對於青年球員,例如17-23歲的球員需要特殊處理,畢竟這個階段球員成長是最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