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并不是个俗人,为何她会嫌弃善良的刘姥姥?

娟花儿



红楼梦里的妙玉和刘姥姥,一个是“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一个是乡下的积年老寡妇,两人“碰撞”出火花,在第四十一回,因为姥姥用了那成窑的茶杯喝茶,她就要婆子扔掉“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乍一看,以为妙玉有洁癖,但她给宝玉喝茶的是自己日用的绿玉斗,贾母与其它人用过的杯子,亦未见她嘱咐下人扔掉,可知妙玉扔杯子与洁癖无关,且在贾母与众人到拢翠庵时,妙玉的反应是“忙接了进去”。

贾母说要喝茶,她也是忙去烹茶,并投其所好,端出来的是“老君眉”,所以细观这一回,可知妙玉并非表面那般孤傲清高,不食人间烟火,她同样是个世俗中人。既然都是世俗之人,妙玉何以会嫌弃刘姥姥?她不过喝了几口茶,妙玉竟然连价值连城的杯子都不要了?想来无非是以下几点:

一、妙玉的身世

暂且回到第十七回,那是作者通过林之孝家的口,让妙玉第一次间接登场。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

林之孝家的话,透露了四点:一是妙玉祖上是读书仕宦之家,妙玉在家应是位小姐;二是妙玉和黛玉一样,体弱多病,不得已才出家,带发修行;三是妙玉父母已亡故,没有根基;四是妙玉有文化,还长得好看,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才貌双全”。

正因其没有根基,无大来头,故王夫人不等林之孝家的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 而妙玉此前已回过林之孝家的“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虽后文未再交代妙玉怎的还是到了贾府,但通过文本还是能推测出,贾府下的帖子是管用的,妙玉打脸自己,终究是去了贾府寄居。


然妙玉虽与黛玉一样,都是寄人篱下,可黛玉是贾母宠爱的外孙女,又有宝玉的时刻关怀,尚称得上半个主子,而妙玉和刘姥姥一样,进大观园,不过是为的生计,且贾府又多的是“一颗富贵心”的人,因此红玉在凤姐问她要不要跟着自己时,不就很现实地说道“愿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高眼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见识见识。”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妙玉的处境就不无尴尬,甚至会产生几分自卑的心理,但有文化的人,多的是“死鸭子嘴硬”,并还要用七八分孤傲和不羁包裹自己,如李白,余光中曾写诗说他:“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看起来十分的豪放洒脱,李白自己也曾发宣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游山玩水之余,还豪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但事实并非如此,翻开历史,便能看到他不断为仕途奔波,拜谒权贵的影子,且一旦有机会被权贵赏识,我们的这位李大哥就要“仰天大笑出门去”了,妙玉又何尝不是口是心非呢?

嘴上说着不去侯门公府,身体却很诚实,并还能知道贾府上层人士的喜好,而前文已述,刘姥姥是为生计才来的贾府,妙玉看到她难免会想到自身处境——尴尬的处境,所以面对刘姥姥,她难以生出“惺惺相惜”的心理,而宝玉等人又认为她清高孤傲,她便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形象维持下去,扔掉姥姥用过的杯子,等于是在宝玉、黛玉、宝钗面前宣告“我妙玉和她不是一类人,我就是我,是孤傲的烟火”,可俗话说,晒什么就是缺什么,不知彼时在场的黛玉等人会作何感想。


二、刘姥姥的品味

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乡下人和城里人的品味会有差距,没进过大观园的刘姥姥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吃点心时,众人不过是挑自己喜欢的吃一两口,姥姥是每样都吃,又同是品茶,贾母是“吃了半盏 ”,刘姥姥却是“一口吃尽”。古代喝茶杯子小,半盏也只是一小口,姥姥“一口吃尽”,倒像喝酒,不自知已经出了洋相,还耿直地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难怪贾母等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人家妙玉给贾母烹的是旧年蠲的雨水啊,给黛玉喝的还是梅花雪,这么有品位,到你刘姥姥口中却变味了,怕是当场听到姥姥这番点评的妙玉,在心中给了她一万个鄙视,“真是乡巴佬,糟蹋了我这旧年蠲的雨水了”。

因此,难免要打心底嫌弃姥姥,于是连带着姥姥用过的杯子也嫌弃,所以吩咐婆子扔掉,并声明“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

三、妙玉自身阅历

妙玉是官宦小姐,没吃过什么苦,不懂底层人民的艰辛,面对刘姥姥这样一个乡下来的穷婆子,她不屑,何况姥姥的到来,还会让她想到自身处境,姥姥就更不得她欢心了。

加上骨子里的一点高傲,一点城里人凌驾于乡下人的优越感作祟,也注定刘姥姥会遭她嫌弃。

我想,如果妙玉也经历过刘姥姥所经历的,到那时,她才会真正懂得俯仰人前的心酸,并心生理解和同情吧。


少读红楼


出家未必真勘破,真正佛陀在民间。妙玉能诗,妙玉懂茶,妙玉伴梅,妙玉高雅,但妙玉也只是一个二十左右的避世的世家贵女。她的出身限制了她的境界。



不要以为她出家了就是超凡脱俗,她读经参禅就一定懂得众生平等,她的出家是因为身体病弱,又不是思想升华,看透世情,何必要以真正出家人的众生平等的标准要求她!事实上,她骨子里的高傲,矫情,并没有随着她的出家就消失殆尽,相反,阶级的烙印却是深深的刻在了她的灵魂深处。



比如,她明明愿意入住栊翠庵,却需要王夫人的一张帖子,实在是一种维护自尊的矫情,她因宝玉嫌弃自己的绿玉斗是个俗器,妙玉马上反唇相讽"贾府未必找到这样俗器”,这样争高下,比俗雅,在意言语之争,实在是放不下面子的要强,黛玉因说错煮茶的水,也被她嘲讽为是个俗人,实在是炫耀自己的雅。那么高贵的妙玉嫌弃卑微刘姥姥,也是情理之中!因为她从来不曾真正的出家!她的心还在凡尘!



妙玉的所有表现,都在在昭示妙玉不过是一个不僧不道,不尴不尬的可怜女儿家罢了。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对她要求过多。


萍风竹雨123


妙玉是一个出家人,应该知道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扫地不伤蝼蚁命,留取飞蛾纱罩灯”。

刘姥姥只在栊翠庵喝了贾母剩下的半盏茶,妙玉就说要把那只杯子扔掉。

“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贾母说贾府的下人“生了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何尝是贾府下人,连出家人也不能免俗。妙玉也是如此。

贾母等太太,奶奶,少爷,小姐都是有身份的人,刘姥姥不过是一个乡下老妪。

妙玉对贾母、宝玉等人的态度,与对刘姥姥的态度截然不同。

贾母与众人到拢翠庵时,妙玉“忙接了进去”。

贾母说要吃一杯茶,妙玉忙去烹了茶来。而且

妙玉亲自拣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妙玉对贾母是礼貌周到,投其所好,没摆她孤傲的架子。

妙玉接着又单独和宝钗,黛玉,还有一个不请自来的宝玉喝体己茶,并且要把自己平时喝茶的绿玉斗给宝玉喝茶。如果不是宝玉机灵的婉拒,妙玉的绿玉斗上就留下了怡红公子唇印。

妙玉不嫌弃臭男人宝玉,也不嫌弃贾府其他人,其他人喝茶的杯子都留着,唯独要扔刘姥姥喝过的杯子,唯独嫌弃刘姥姥。当宝玉说把成窑盅给那贫婆子时,妙玉说,“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妙玉的言行只说明一个问题,妙玉嫌弃刘姥姥。

有人说妙玉出身高贵,不懂刘姥姥的苦,所以嫌弃她。

出身高贵不是借口,贾母出身也高贵,她也没嫌弃刘姥姥。妙玉既然已经出家,就不应该有世俗的门第和贫富观念。从妙玉对刘姥姥的态度,我们可以推测出,妙玉之所以没有修炼出结果,是因为六根不净。

妙玉嫌弃刘姥姥贫穷。

刘姥姥家境贫寒,喝茶应该用粗瓷大碗,没有妙玉那些价值连城的茶杯。

妙玉在宝玉面前卖弄她的高档茶具,无非要证明,我不是穷人,我当年的身家,你们贾府比不了。别看我是一个尼姑,可是我有我的骄傲,万人不入我的眼。

妙玉有洁癖,嫌弃刘姥姥不干净。

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妙玉嫌脏要扔掉。刘姥姥站过的地,妙玉同样嫌脏,大家走后,宝玉命小厮抬水到笼翠庵大门外,妙玉要用水洗地。

妙玉嫌弃刘姥姥没见识,没品味。

妙玉讲究品茶,她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

刘姥姥成天劳作,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需要大量补充水分,喝茶是大碗喝,她没有时间小口细品,所以刘姥姥养成了大口喝茶的习惯,因此当贾母让她喝茶时,她“一口吃尽”。在妙玉看来让刘姥姥喝茶,无异于饮牛饮驴,白白糟蹋了我的好茶叶,糟蹋了我这旧年蠲的雨水。

傲娇的妙玉通过嫌弃刘姥姥的言行,来证明自己的特立独行。然而事与愿违,妙玉的到头来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润杨的红楼笔记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是作者给她的判词,也是她最终的命运。古代女子,谁能掌握自己的命呢?她本是和黛玉一样清高的女孩……说到这,总结曹雪芹给他喜欢的,他认为水一样的女儿起名都带“玉”字,黛玉是“极品”玉“绿玉”,妙玉“终陷淖泥中”。但从“妙玉”的名可知作者认为她十分高洁。


世俗的女孩子无论对谁都应付得体,像黛玉,妙玉这样心口如一的女孩儿喜乐都写在脸上,不会藏着腋着。刘姥姥是个贫穷的乡下老婆婆,但刘姥姥却非常会来事,见啥人说啥话,你看她凭一张嘴把贾府当家人贾母,王夫人,凤姐哄得哈哈哈😄大笑,临走获赠的东西那可以从此做一财主。但刘姥姥不忘恩,这是后话。

这样的人,独惹黛玉是、妙玉厌恶,黛玉说她是“母蝗虫”。她喝水的杯子妙玉就要扔……贾府里有资格“高洁”的只有黛玉、妙玉这样的贵族女儿。
刘姥姥在黛玉、妙玉的眼里,那就是个俗人。并不是“穷”的缘故。为了“银子谗上媚下让黛玉妙玉看不起。当然穷人这样做有情可原。


美丽畅想2


在《红缕梦》中,妙玉这个人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她看起来是出家人,却又不像出家人,有人说她虚伪,假正经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家道富裕,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不得已出家,带发修行。后父母早亡,由师父一手抚养长大。贵妃省亲时,被请到贾府,才和金陵十二钗中另外十一釵有了交集。

妙玉天赋聪慧,资质不凡,多才多艺,气质如兰。但按她在贾府的行为做派,既不像个俗人,也不像个出家人,视乎介于两者之间。原因如下:

1.心性高,不和众,与碌碌凡人大不相同。清高。孤癖,自称“槛外人”颇有一点出家人的味道。

2.与惜春交往密切。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就说的是惜春,与惜春交好,看起来也算是志同道合,像个出家人。

3.生活考究,出手不凡。非常懂得茶道,拿出来的茶具都是世间珍宝。看不起穷人,一个成窑杯仅仅因为刘姥姥用过就宁可扔掉,让宝玉那样的公子哥看着都不忍心。其生活之考究,出手只大方,完全一个富家子弟,不像个出家人。

4.与宝玉关系暧昧。让宝玉用自己经常用的茶杯吃茶,给宝玉送生日拜贴,允许宝玉折梅,都反应出妙玉对宝玉非同一般的感情。还因此走火入魔。完全不像个出家人。

正如书中惜春所说:“妙玉虽然洁净,毕竟尘缘未断”。

贾环说:“妙玉这个东西最讨人嫌的,她一日家捏酸,见了宝玉就眉开眼笑了”。

可见《红楼梦》中的妙玉就是个矛盾体,就像一个站在佛堂门口的漂亮女子,扭头看一眼佛堂里的佛像,又扭头看一眼门外的帅哥,真不知道选择哪一个好?

当然,妙玉的结局是悲惨的,而刘姥姥虽然穷,却能长命百岁,这是妙玉所没有想到的。如果能想到,妙玉也就不会嫌弃刘姥姥了,说不上也会甘愿做一个穷人!


行业动态观察


即使不是俗人,也难免会厌烦刘姥姥一下。妙玉不是坏人,但也不是慈善家,而且她从未为五斗米折过腰,不知道劳动人民的艰辛,她内心深处可能觉得刘姥姥有点过了。还有,她有洁癖,生理心理都有点过分的洁净,她容不得刘姥姥用过的东西还留在自己身边,这很正常。举个例子,我爸爸小时候是奶妈喂大的,奶妈是农村人,后来我爸工作了成家了,奶妈家的人时不时会来我家,我父母每次都是热情接待,年幼的我也从没因为他们是农村人而看不起他们。但是,他们用过的茶具碗筷,我虽然没扔,(当然了也不可能扔了,我们家也不富裕,哪能随便扔东西呢!)但就是好几天不想用,其实人家也不脏,可我就是有这么个心理!但是妈妈的闺蜜,那些时髦的美女阿姨来吃饭用过的东西,我就没有这种想法!所以,不用纠结妙玉为啥这样做,要是刘姥姥求求她,她很可能也会心软,也会帮助刘姥姥,但是,她未必需要刘姥姥感恩戴德,这就是她不俗的地方!


阿瑶29


题目说妙玉不是个俗人,大约是就她那些高雅的品味以及出家人的身份而言的。但这些都是皮相,笔者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说,妙玉不但是个俗人,而且很“俗”。

从样貌来说,妙玉算是出尘绝世,难得的妙色了;从家世来讲,妙玉的家世背景显赫,连贾府也难入其法眼;从品味来说,妙玉算是棋高一着,罕有其匹的了,连林黛玉也被她称为“大俗人”。

妙玉样样都好,单只一件不好,太刻意了。

正所谓“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她实在太过于着相了。

佛教《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妙玉在宝玉过生日的时候以“槛外人”自居,在请宝黛钗喝茶的时候说黛玉是个俗人,还说宝玉未必见过她这些宝贝茶具,说宝玉喝太多就像饮驴饮骡……甚至在刘姥姥用了杯子之后就不要了,还说幸而是自己没用过的,如果自己用过了,就砸碎了也不给她。

不仅如此,妙玉还对宝玉有着某种情愫,这导致她在打坐的时候容易走火入魔。

就一个大家小姐来说,这些都没什么,林黛玉也不喜欢刘姥姥;但对于一个出家人来说,这些就很要命了,她患上了和宝钗一样的病——“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

看不起刘姥姥,说明她并未摆脱原生家庭出身的影响;看得上宝玉,说明她并未摆脱七情六欲之束缚。

而这些夸张言行的背后,其实是她内心世界的最真实反映。

就像一个没落的贵族,虽然身在草莽,依旧不肯放下旧日的架子。

只因为,她的出家根本就是被迫的。

可是纵然你前世是一个天使,而今也坠落到了人间,可以吸风饮露,但也离不开五谷杂粮。难免就会沾染尘世的习气。

这样的妙玉,哪里还称得上什么女菩萨!分明是个俗人罢了。


半瓣花上阅乾坤


妙玉不但是出身高贵,气质高雅品格高洁的女孩,而且也是极聪明且又性格极其高傲的冷艳美人。她厌烦世俗之物,也厌烦世俗之人,是万人不入她目。

而她的思想与为人处事的态度又十分简单直接,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而刘姥姥是一村姑,与妙玉高贵的出身相差悬殊,妙玉怎么会把刘姥姥放在眼里呢?再有,妙玉也只是嫌刘姥姥脏而已,以妙玉的出身,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没什么奇怪的。

而作者把妙玉描述的如此性情孤傲又不入世俗且又十分洁癖的女孩,不为世俗所容而出家人,实则是告诉我们读者,真正认识一个人不是一定看外在的表现。外表孤傲,冷漠,不合群的人,不一定就是内心无情的人。而相反表面热心善于人情世故的人,也不一定就是真诚善良的人。就象.书中其他的出家人,他们到是世俗之人,但背后又都干些什么勾当?所以要真正认清一个人不要只看他外在的表现,还要认清出他的本性。

而妙玉这样的令人讨厌的人,却能入“十二金钗”可见妙玉应该是具有高尚品性的人。她应该不但做出了常人不能做的“义”举,而且是做了常人不能理解的自我牺牲。所以,作者才说妙玉是“金玉质”

“金玉质”三个字是说她的品格。又说她是“无暇美玉”可见作者对妙玉如此高的评价。

而《红楼梦》这部书,只要是有美好品性的人,作者都会符与他们很好的名字。而妙玉这是多么好的名字。比贾宝玉的名字都好,可见作者对她的赞美与歌颂!


彩霞满天949


这个情节,好像隐喻着妙玉的出身高贵,至于高贵到什么程度,就看她平时的清高孤傲,可以猜测到她的父辈至少是南方哪个省的督抚一类。因此她有洁癖,有才华,有感情。

她的生活经历决定了她的嫌贫不爱富,但为了自己的生存(贾府给了她立身之地),所以对贸然进入庙门的贾母还算恭敬,然而却把林黛玉和薛宝钗请进内室品尝“梅花上的雪水”煮的茶,还用了贾府都不会有的珍藏的茶具。当然,这不过是妙玉为了引宝玉进内室的印子而已。妙玉是爱宝玉的。

至于跟着贾母进来喝茶的刘姥姥,妙玉当然非常嫌弃却因为贾母的脸面不好拒绝,但是刘姥姥用过的茶具却不会留下了。宝玉深谙此意,叫人打水冲地,这个对女孩子体贴入微的举动,正是妙玉喜欢宝玉的原因。



小路--118


妙玉在本书中是一个妙处生花的人物,介于一方面她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出家人,但有一个孤傲的习性,看不惯趋炎附势的刘姥姥,还有一个倾慕与宝玉的少女,这个也是曹老用心良苦。一方面作者想表达妙玉出事不惊,面对大户人家,自己孤身一人寄人篱下,但并无黛玉般顾影自怜,而且多出一份桀骜不驯的真性情。

一方面表达妙玉虽孤傲也免不了参与俗世的纷扰,倾慕宝玉又不知如何表达,又碍于自己出家人的身份,只能芳心暗许,但惜春早已看穿一切,闭口不提。这也算说得通为什么惜春与妙玉交往过深,最后家境败落惜春出家而不是选择出嫁帮家族解决困境。

妙玉可见是作者最爱之人,前几十回保护的很好只有两次出场,但她是金陵十二钗中排名第六的人物,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这个人物重新定位剖析。家道中落后无奈受辱意外却是作者没有想到的。

如果妙玉不贪恋红尘俗世,那她与刘姥姥就是两个精神世界的人,可惜,妙玉也无法拜托红尘俗世的纷扰,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出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