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愛國奮鬥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辛德惠:忘我無我,嘔心瀝血黃淮海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辛德惠:忘我无我,呕心沥血黄淮海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辛德惠:忘我无我,呕心沥血黄淮海

2018年10月20日晚,河北邯鄲大劇院座無虛席,歷經十個多月創作排練的原創大型舞臺劇《天綠》在這裡首演,精彩的演出引起1200餘名觀眾強烈共鳴,現場掌聲不斷。

《天綠》為曲周實驗站建站45週年而演,以弘揚中國農業大學“曲周精神”為主題,講述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辛德惠:忘我无我,呕心沥血黄淮海

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河北曲周為代表的黃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區鹽鹼、荒涼、貧困、落後。當年,遵照周恩來總理指示,北京農業大學石元春、辛德惠等一批青年教師,從京城來到曲周改土治鹼,一場前所未有的農業革命拉開序幕。最終,他們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鹽鹼治理的中國經驗,讓這片世代鹽鹼的荒涼之地變成一片綠洲,並將這種精神和實踐一直延伸到今天,發展科技小院,實施富民工程,為這片土地帶來了新思想,新理念,新生活。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辛德惠:忘我无我,呕心沥血黄淮海

“《天綠》深情謳歌了中國知識分子懷揣理想,紮根基層、紮根人民,讓知識變為鮮活的生產力,為國家糧食安全和人民幸福做出的巨大貢獻。”當地媒體評價說,這部劇“讓那些曾經的人民功勳重新回到我們身邊,矗立在我們的心頭。”

“中國農業大學在曲周的45年,是農大精神一代代薪火傳承的典範。”演出次日,校長孫其信在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綠色發展示範區(曲周)啟動儀式上深情回望“45年崢嶸歲月”,他說:“45年間,一代又一代農大人薪火相傳,不僅在曲周創造了豐碩的科技成果,凝練出了‘責任、奉獻、科學、為民’的曲周精神,更深刻詮釋了中國農業大學百年曆史沉澱形成的‘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敢為天下先的創新追求、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創新魄力’,這樣的農大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成為始終引領農大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

這一天,人們又一次來到曲周實驗站,再一次看望《天綠》的“主角”之一——曾經戰鬥在曲周、如今長眠於此的辛德惠院士,一幕幕改土治鹼、決戰黃淮海的往事也浮現眼前。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辛德惠:忘我无我,呕心沥血黄淮海

辛德惠(1931—1999),土壤學家、農業生態學家、農業教育家,農田生態工程設計的開拓者之一,泛生態學理論的創立者。

無私無畏,汗水淋洗鹽鹼地

在中國農業大學校園裡,有一座石碑,碑的正面鐫刻著“改土治鹼,造福曲周”八個燙金大字,背面則書寫著12萬曲周人民的深情:“旱澇鹽鹼自古為害”,“昔日茫茫鹼灘,今朝一片綠洲,緣木思本,飲水思源,特樹此碑,以志永念。”碑文中,盛讚當年北京農業大學數十名教職員工“暑往寒來,十五個春秋,櫛風沐雨,備嘗艱辛。”

辛德惠的名字也被鐫刻在這塊聖潔的漢白玉石碑上。

01

辛德惠祖籍遼寧省開原縣,世代務農,家境貧寒。“九一八”事變後,舉家逃難入關到北京。1931年12月24日,辛德惠在北京出生。國難當頭,全家人在“難民大院”裡討生活——母親常常懷抱幼小的他,端著碗,排隊等候救濟難民的大鍋粥。“七七”事變後,全家逃難石家莊投親靠友,艱難求生。

在日本侵略者鐵蹄下艱難的亡國奴生活中,辛德惠度過了少年時代。1947年,他又回到北平(北京市)讀高中,雖然衣不禦寒,食不果腹,卻能發奮學習,立志圖強。1949年他在通縣潞河中學加入共青團,1950年考入北京農業大學肥料學系,在大學二年級時加入中國共產黨。此時的他,在心靈深處有了這樣的信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支配了我的一切,形成了我的基本認識和實踐的指南:個人對社會的關係是貢獻與犧牲,而社會對個人的給予是激勵和鞭策。”

1954年,辛德惠畢業留校任教。1958年,赴莫斯科大學生物土壤系讀研究生,1962年獲生物科學土壤專業副博士學位後回國繼續任教。

01

人們沒有想到,這個留蘇回來的“洋博士”後來卻一頭扎進了曲周農村,投身“黃淮海”。

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黃河、淮河、海河流域,被稱作“黃淮海”。跨越京、津、冀、魯、豫、皖、蘇五省二市,這裡有2億多農業人口,耕地和人口均佔全國五分之一,是全國的糧食主產區,2012年12月的《科技日報》報道說,這裡“糧食和棉花的產量分別佔全國總產量17%和21%,是中國十大農業區最多的地區”。但在20世紀70年代,黃淮海平原卻長年因地勢低窪,季節性氣候影響和一些人為因素,農業生產低而不穩,連年飽嘗旱、澇、鹽鹼、風沙災害。糧食不僅不能自給,還吃掉5億多公斤的“返銷糧”。

河北曲周,曾經是全國鹽鹼危害最嚴重的地方。戰國時期,這裡“斥鹵”肆虐,故名“斥章”。據明朝縣誌記載,明崇禎年間,“曲邑北鄉一帶鹽鹼浮滷,幾成廢壤,民間賦稅無出”。兩千多年來,人們戰鹽鹼,求生存,卻始終無法改變“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聽耬聲響,不見糧歸倉”的窮困面貌。據統計,從1949年到1975年的27年間,全縣糧食畝產只有4年達到100公斤,其餘23年平均畝產只有75公斤,在這期間吃國家“救濟糧”1億公斤。

1973年7、8月間,抱病主持工作的周恩來總理在北方地區抗旱會議上,聽取了有20多萬畝鹽鹼地的曲周縣的彙報以後,要求把改造這片寸草不生的荒原作為全國重點科研項目——以曲周所在的河北黑龍港地區為試點,圍繞地下水開發和旱澇鹽鹼治理組織科學會戰。

帶著周總理“為華北人民做點好事”的囑託,辛德惠與石元春、林培、毛達如、雷浣群、黃仁安、陶益壽等北京農業大學幾名青年教師來到曲周,決定扎進鹽鹼最嚴重的張莊。

01

此時的曲周連降暴雨,正遭遇幾十年不遇的澇災。據1997年編撰的《曲周縣志》記載,僅在1973年7月28日這一天,“最大降雨量達500毫米以上”,“大面積積水一尺至二尺,深處三尺,房屋倒塌,電話中斷,道路不通。”雨澇成災,積水圍村,辛德惠和大家一起挽著褲腿、趟著泥水進了村。

張莊的老人們,後來常常會想起當年的情景:“我們把村上最好的房子騰出來給老師住,可還是漏雨、漏風、漏鹽土啊!吃的只有又苦又澀的棒子麵、雜麵和紅薯面,俺們看著心疼。”

生活上的困難沒有難住辛德惠和同事們,但要開展工作還是比想象中難得多。村民們就一直在觀望:就這麼幾個書生能改鹼?多少年了,一撥撥人都說來改鹼,井打了,井填了;溝挖了,溝埋了;人來了,人又走了。可鹽鹼地還是鹽鹼地。

“治不好鹼,我們不走!”很快,村民發現這群人卻不一樣,在農大老師的帶動下,曲周農民紛紛加入到改土治鹼的行列。“他們天天測水,測土,畫線,還帶著俺們一塊平地、挖溝和打井,”當年的生產隊長張老伯後來常常想起:“辛老師和我一起挖溝,曬得膀子上出大泡,我勸他別幹了!他笑了,說沒事,越曬越結實。”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辛德惠:忘我无我,呕心沥血黄淮海

20世紀50年代,辛德惠在蘇聯留學(左圖左一);與愛人劉一樵結婚留影(右圖)。

在這個1973年開始的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旱澇鹽鹼地綜合治理”研究中,辛德惠是主要參加人之一。在實際觀察勘測中,農大的青年科教工作者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查明瞭曲周鹽鹼地成因和類型:屬於大陸鹽鹼化濃縮型,在鹽漬土中以鹽化為主。由於長期受蒙古高壓反氣旋形成的強大季風的影響,春旱秋澇造成土壤的季節性積鹽-脫鹽過程的更替,鹽分在土體和潛水中頻繁交換,從而導致了土壤的鹽化和地下水的礦質化。夏澇抬高了潛水層,春旱加劇了土壤水分揮發,使這一情況越來越加劇。同時土地高低不平和缺少肥料也是形成鹽鹼化的重要因素——這些研究在後來擴展豐富成為“半溼潤季風氣候區水鹽運動”理論。而在理論形成之初,他們即提出從地下鹼水入手,以“淺井深溝”為主體,農林水並舉的綜合治理方案。這也是後來黃淮海中低產田改造的第一聲春雷。

但那時還在“文革”後期,國務院在河北獲鹿縣召開科學大會,辛德惠受大家委託帶著改造鹽鹼地的“淺井深溝體系”材料參會。討論曲周試驗點的報告時,有人質疑:“不就是打打井,挖挖溝嘛,這也算科學?”還拿出外國的研究來否定曲周的研究成果。辛德惠針鋒相對:“河水深層水資源有限,超量開採會採大於補。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又會破壞生態平衡。而打淺井,開採淺地下水,可以旱澇鹽鹼兼治,一舉多得。”辛德惠的據理力爭被視作和上級唱“對臺戲”,被勒令“懸崖勒馬”。辛德惠和同事們並不害怕,依然“頂風”而上他們的“淺井深溝體系”。

01

讓辛德惠欣慰的是,1974年的春風吹到曲周的時候,張莊第一代試驗區400畝重鹽鹼地上,小麥長勢良好。秋天,小麥畝產達到200斤,在這片幾近顆粒無收的鹼窩裡,居然達到了曲周最好年景的最高產量。1978年,曲周以王莊為中心建設第二代試驗區。1979年,第一代試驗區糧食畝產達到602斤。

1980年,經聯合國農業發展基金會考察論證,認為曲周試驗區的科技成果有效、可靠,於1982年確定了該基金會在中國的一個最大的農業項目——曲周縣北部1.87萬公頃鹽鹼地綜合治理區的外資項目。在這期間,以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為依託,二、三代試驗區發展連片,形成了黃淮海平原旱澇鹼鹹綜合治理曲周試驗區——被譽為黃淮海科技大會戰的“12顆明珠”之一。

“六五”“七五”期間,國家把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綜合治理工程列為“○○一號”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在冀、豫、魯、蘇、皖五省12個縣建立了12個國家級不同類型綜合治理開發試驗區;同時,在28個縣建立了75萬畝的6類專題研究試驗基地。“12個試驗區,像鑲嵌在黃淮海平原上的12顆明珠閃閃發亮”,媒體盛讚:“25年間,一場黃淮海科技攻關大會戰在全國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這一仗,一舉扭轉了我國南糧北調的歷史。

1988年7月28日,國務院隆重表彰獎勵了開發黃淮海平原的農業優秀科技人員。辛德惠等16位科學家,獲得一級表彰,並與石元春等9位科學家作為一級科學工作者代表,在北戴河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93年,辛德惠作為主要參與者的“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的研究與開發”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科技界驕傲地稱其為農業界的“兩彈一星”!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辛德惠:忘我无我,呕心沥血黄淮海

1993年,辛德惠在曲周實驗站。

利他利國,泛生態學枝葉綠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類發展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出現了緊張和對立,整個生態系統不斷受到破壞。新舊世紀之交,人類可持續發展尤其是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著資源短缺、耕地流失、環境退化、全球氣候變暖等諸多問題,讓世界為之困擾。而中國,因人口眾多,資源消耗大,更是在這期間讓國內外學者發出了“誰來養活中國人?”“誰為中國人造飯碗?”的疑問。

1997年,辛德惠提出“為了振興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強國,必須制定和實施糧食、農業-農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體化系列戰略。其中,糧食戰略是農業-農村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後者又是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能否養活、養好自己,是整體戰略的核心。”辛德惠的這一觀點,以《對我國糧食問題和農業-農村發展戰略思考》為題,被當年出版的《中國權威人士論:中國怎樣養活養好中國人》收錄,他進一步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包括持續生存和持續發展雙重戰略目標。而持續發展則是包括農業-農村發展在內的各領域的優化發展模式,其實質是生產-經濟增長、發展,社會-文化進步,與資源-環境保護、改善和替代同步(一體化)進行的良性發展,從而避免走上以資源破破和環境惡化為代價來發展經濟的人類自我毀滅的道路,得以持續生存。因此,必須採取可持續發展戰略。”

“我們怎樣養活和養好自己,是當前和今後須腳踏實地去解決的根本問題。”辛德惠前瞻性地預想:到2030年至2040年時,在“全國民族素質大提高”,“生物技術,特別是農業生物的遺傳基因工程育種,取得重大突破和廣泛應用”的前提下,“實施以發展社會主義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培育社會主義新農民為總目標的農業-農村發展戰略,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國土大開發戰略。”

“這是中國人民永遠能夠養活和養好自己的根本性戰略。”辛德惠認為:“它們是建立在我國“生產-經濟-社會-自然”大系統綜合協調整體可持續發展的總戰略之中的。”為此,他提出了農田建設與保護、可持續發展的國土大開發、山區治理與開發、海洋開發與綜合利用、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全球開發資源的發展戰略路徑。

01

同時,辛德惠還提出了實現上述農業-農村發展戰略目標的三個階段:即綜合治理開發階段,以生態農業為主體,在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基礎上建立優化農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綜合-高效-持續發展階段,在綜合防治的基礎上,建立綜合系統農業(簡稱綜合農業),發展優化的農業-農村生態經濟系統;城鄉一體化階段,建立智能-環控農業;以縣城為綜合發展中心,合理佈局高水平中心化鄉鎮;形成不同層次的優化的生態經濟社會系統。

這就是被學界關注的“農業-農村發展戰略‘三段論’”,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20多年的發展路徑和未來更長時間的發展在驗證著辛德惠的論斷——而這一理論的形成同樣經歷了20多年的積澱。

01

辛德惠早年留學蘇聯,回國後早期從事微生物菌肥和土壤微結構等研究,但在學術上的發展起始於70年代初開始的黃淮海鹽鹼地綜合治理實踐與他深厚的土壤學、地學基礎相結合,藉助其傑出的哲學素養和對系統科學、現代生態學乃至生態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的吸收,逐步形成了以系統科學和生態學為主體的獨特的學術思想和學術風格。

70年代,在鹽漬化農田生態系統的改造與調控的長期研究過程中,辛德惠及其科研集體得出了系統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模型,並在長期的科研和生產實踐中發展了系統思想和方法,創立了“工程生態設計的方法與理論”。

1983年,辛德惠在其撰寫的研究生教材《農田生態系統概論》前言中,估計了未來的世界糧食安全形勢,指出“為解決糧食問題,我國應作出自己的貢獻”,提出了”對農業生態潛力的限制因素加以改造,對生態環境系統加以合理調控,建立起綜合發展的高質量農田生態系統”。辛德惠在這本書裡較早地採用系統論的方法綜合考慮人類社會的發展問題。

在“七五”攻關研究中,辛德惠在曲周試驗區、邯鄲市菜籃子工程等方面運用了生態設計的思想和方法,在農業-農村綜合發展中,逐漸形成並於9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普適性工程生態設計及其理論——泛生態學。

01

“結合自己對系統科學、生態學、工程學乃至科學、美學、哲學、思維科學的長期研究,辛德惠大膽提出了泛生態學理論,並與我國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實踐相結合,其整個理論體系體現了科學大統一、大協調、大戰略的特點。”2003年,辛德惠的弟子、從事生態農業與區域發展研究的吳文良教授在恩師逝世三週年、曲周實驗站建站30週年之際,撰文紀念:“泛生態學理論與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研究獨樹一幟,自成一家,既有以往長期綜合實驗研究的延續,又有結合新時代要求進行的大膽創新。”

“資環學院年已二十,資環學科全國第一,生態學科衝進前十;生態旗幟,迎風招展;資環大軍,整裝上路”,2013年,辛德惠逝世13週年、曲周實驗站建站40週年之際,吳文良以詩感懷:“請告訴我,哪裡,是您遠眺的頂峰?那裡,便是我們的目的地。”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辛德惠:忘我无我,呕心沥血黄淮海

1993年,辛德惠在曲周實驗站建站20週年慶典上。

無我忘我,無限真情留大地

辛德惠勤于思考,筆耕不輟,他長期保持著記筆記、寫日記的習慣。

“他有一個小本子,遇到什麼問題都記在上面,然後去琢磨、去思考,”學校老領導毛達如教授生前曾回憶說:“有時候,我們自己都忘記了,辛先生卻會在某一天拿著本子突然跑過來問‘你那天說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他勤于思考、善於思考,所以他在學術方面才有很寬闊的思路,才能構建‘泛生態學’理論。”

01

數十年來一直在低產、貧困、落後的地區工作,條件艱苦,積勞成疾,辛德惠卻在日記中自述“甘之如飴,樂此不疲”。治鹼經年,他關心生產實際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唯獨忘記了他自己,忘記了他自己的家庭。

1986年底,辛德惠在曲周感到胸部不適,在大家一再催促下到醫院檢查。經確診是心肌梗塞前兆,必須立刻住院。住院期間,地方領導及學生、同事前來探望,他卻抓緊時間研究課題,幫研究生修改論文,與地方領導商討農業農村發展問題,向工人、農民瞭解情況……。半年後,他心臟病得到了控制,左臂卻沒有脈搏。醫生再三叮囑他不能勞累,不能激動,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可是一出院,他又忙碌地奔波在北京—石家莊—邯鄲—曲周這條線路上。

在曲周,辛德惠有個綽號“馬司令”。一次他一邊切菜一邊看治鹼專著,把中指切傷,他拿了紗布,一邊包紮一邊看書,紗布卻纏在食指上,人們見了鬨然大笑,叫他“馬大哈司令”;還有一次,大家都在吃飯,他卻口若懸河說著治鹼的事。飯後,有人問他吃了幾個窩頭,他拍拍肚子說,“四個”。大家笑得前仰後合,那四個窩頭還都在他的盤子裡;離京前,他把兩個女兒託付給鄰居大媽,說了句“麻煩您照顧一下”,就揹著包走了。直到孩子生病,驚動了從北京林業大學下放到雲南的愛人劉一樵教授,愛人來信責問,他才拍著腦門想起:“啊,我太馬虎了!”雖然在生活上馬虎,大家發現他對科學研究卻一絲不苟,於是把“大哈”二字去掉,叫他“馬司令”。

缺乏照顧的孩子瘦弱多病,愛人一人帶3個孩子,還要兼顧事業,也身心交瘁。辛德惠雖痛心疾首,卻沒有更多的時間給愛人劉一樵和孩子以慰藉和照顧。1989年6月,愛人被診斷出患白血病,35天后就不幸辭世。愛人辭世第二天,前去慰問者卻見辛德惠坐在桌邊正在本子上寫著“八五”攻關課題的安排。他吃力地對沉默的人們說:“我寫寫,分散一下……。”只有工作,才能化解他的悲痛。

1999年初夏,一種毀滅性病害——松材線蟲病從境外傳人我國,如果不加以扼制,將會危及我南方5省42萬畝松林,乃至於黃山、中山陵等名勝風景區的大片珍奇松樹也都將毀於一旦。5月25日,中國科協和中國林學會迅速組織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7位林業專家火速趕往受災現場。專家組25日到了安徽合肥,看材料、聽彙報、考察現場;26日一大早又驅車去馬鞍山;26日下午抵達江蘇南京,直奔中山陵;27日又長途跋涉,趕赴浙江。在象山縣,在松線蟲為害嚴重的一個土坡上,辛德惠端著相機,對著感病的黑松拍照……

這天下午,在前往寧波途中,連日勞累的辛德惠突然心臟病復發,經全力搶救無效,猝然離世。

01

辛德惠去世的噩耗傳到曲周,300多位農民含著熱淚跑到縣委,要去北京為他送別:“他為俺曲周做了那麼多好事,他為俺曲周帶來那麼大變化,他為俺曲周人民操碎了心啊!”“麥收大忙季節,急需要人收糧,辛先生要是九泉有知,會不高興的。”縣委書記說服大家,卻把曲周老百姓的心聲帶到了中國農業大學:“我們要把辛先生的骨灰迎到曲周,世世代代紀念他。”

人們整理辛德惠的遺物時,發現了他堅持記寫了20多年的日記——“無私無畏,忘我無我,利他利國,才能真正為人民服務,為黨的事業奮鬥到底。這是我的全部信念和行動指南。”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辛德惠:忘我无我,呕心沥血黄淮海

1998年,辛德惠與曲周農民交談。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辛德惠:忘我无我,呕心沥血黄淮海

參考引用資料:

①辛德惠,對我國糧食問題和農業-農村發展戰略的思考,中國怎樣養活養好中國人,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

②郝晉珉,辛德惠院士學術成就概覽,二十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成就概覽(農學卷),科學出版社,2012

③範建、桂芹,未完成的日記,科學新聞週刊,1999.24

④石元春,戰役記——紀念黃淮海科技戰役40週年,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3

⑤吳文良,區域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研究探索,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3.8

⑥周茂興、倪永珍、黃美玲,嘔心瀝血黃淮海,當代后稷——中國農業大學名師風采,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4

⑦安峰,春——獻給在河北曲周農業試驗基地上拼搏的知識分子,農民日報,1984.8.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