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名智庫專家在蓉上演觀點交鋒 “非常有看點”

在全球各行各領域的發展當中,智庫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如何創新發展智庫,並進一步以智庫助力發展,也成為了全球聚焦的重要話題。11月22日,成都再度站上世界舞臺的中央。而這一次讓成都備受矚目的,正是全球智庫的齊聚。

120名智庫專家在蓉上演觀點交鋒 “非常有看點”

11月22日,2018當代中國與世界智庫論壇在成都開幕,來自18個國家的120名智庫專家共聚蓉城,共同討論如何以智庫推動全球治理創新,如何在新時代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以及如何以“智庫”助力成都創新發展。

120名智庫專家在蓉上演觀點交鋒 “非常有看點”

2018當代中國與世界智庫論壇,11月22日在成都開幕

此次論壇主題為智庫合作發展與全球治理創新。11月22日,除了開幕主論壇外,圍繞“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新變革、智庫合作與全球治理新方案、改革開放與全球治理新動力的三個平行分論壇也同步舉行,上演了一場場頭腦風暴。

談發展

搭建平臺強化合作

共話智庫發展與合作的新模式

11月22日上午,來自全球各國的智庫專家們齊聚開幕式現場。此行,他們除了論道全球治理與發展,更要探討智庫發展與合作的新模式。

開幕式上,中國翻譯協會會長、中國外文局原局長周明偉在演講中表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新趨勢的影響下,智庫合作需要樹立新的理念,開拓新的領域,增加新的維度,開闢新的境界。許多嘉賓紛紛提出了自己對智庫發展的觀點與建議。

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迪米特里·巴里施尼科夫認為,智庫為全球各領域的創新提供了專業知識和智力支持。在全球,有超過7800個不同的智庫。要促進區域間的合作,迪米特里·巴里施尼科夫建議,以網絡為基礎,建立聯合智庫系統。聯合智庫專家、建立混合融資體系、廣泛使用新信息和研究數據來分析問題和分享專業成果。

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前署長、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則在開幕式上表示,在高科技時代,實事求是並沒有過時。他認為智庫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要在混亂的信息中,剝離出真相,“要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提供專業的研究和建議”。

談機遇

智庫專家觀點交鋒

“一帶一路”提供各國協同合作契機

11月22日下午,在“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新變革平行分論壇上,嘉賓們各抒己見,暢談“一帶一路”發展新機遇。日本“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進藤榮一表示,日本“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是在去年成立的,“我們非常看重‘一帶一路’倡議的巨大潛力,認為這值得我們深刻地去研究”。在他看來,“一帶一路”倡議建立在雙贏、多贏關係基礎上,涵蓋了基礎設施投資和開發、貿易、能源以及社會文化交流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因而“‘一帶一路’就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和契機來建立新的全球治理模式,讓各國協同合作”。

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迪米特里·巴里施尼科夫建議,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導向的智庫,可以關注政治合作與戰略規劃,經濟、貿易、金融合作,基礎設施和交通,科學、教育和文化等主題。

“成都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也是一座創新的城市、迅速發展的城市”,中國外文局副局長方正輝表示,各個智庫專家在此進行觀點碰撞、交鋒,“非常有看點”。

11月23日,2018當代中國與世界智庫論壇還將繼續,會上還將發佈《全球治理指數報告2017》《“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中國觀報告》《當代中國與世界智庫論壇成都共識》,並將舉行國際智庫合作交流研究基地揭牌儀式。

創新治理 從“蓉”起步 “最強大腦” 縱論成都

最強大腦看成都,會是什麼樣的評價?在11月22日開幕的2018當代中國與世界智庫論壇上,來自各國的專家從不同維度縱論成都。

成都,一座機會之城

120名智庫專家在蓉上演觀點交鋒 “非常有看點”

皮埃爾·皮卡爾

法國中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皮埃爾·皮卡爾:

成都能為全球範圍內的眾多城市,提供發展經驗

時隔八年,法國中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皮埃爾·皮卡爾第二次來到成都。成都今日展現出來的國際化氣象,令他印象深刻。

“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全球化視野。”皮卡爾透露,“我很認同和欣賞這座城市關於未來的規劃,因為這些規劃將提升成都市民的生態環境和生活水平。”21日上午,皮卡爾隨參會嘉賓們一起參觀了成都規劃館。成都城市建設和產業佈局的科學合理,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皮卡爾說,在本次論壇上,自己關注到了成都一直以來為發展而做的探索,包括新經濟的發展道路,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民生項目的建設。他認為,成都正在進行的這些探索,將助力成都為市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可以這麼說,對於中國人而言,成都是一座機會之城;對於西方社會來說,成都也能成為西方人瞭解中國的一個窗口。”“這座城市不僅具有國際視野,而且其規劃藍圖還包含著對民生的關切。” 皮卡爾認為,成都不僅已經成為中國城市迅速發展的一個範例,也能為世界上的其他城市提供發展經驗。

成都,一次情懷感知

120名智庫專家在蓉上演觀點交鋒 “非常有看點”

羅思義

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前署長、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

下一次成都之旅,要帶上太太

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前署長、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在論壇開幕式上圍繞智庫治理與全球治理的話題發表了演講,在演講中他介紹了自己對於智庫角色和作用的定位:智庫的目標是去向人們展示一個清晰的關於實際的判斷;智庫應當是一種核心的力量,從看起來混亂的現狀中間剝離出來一批真相。

在他看來,智庫發展一定要重視數據。“研究者們應該在數據的統計和研究上再多下些功夫,做更多的事實研究,蒐集整理更翔實的數據並仔細分析,從而為各級政府部門及各機構各領域提供專業的建議。”

第一次來到四川成都的羅思義熱情而友好,演講結束後,他訴說起自己第一次接觸中國竟是因為五十年前上大學時讀到的中國詩歌,而在中國詩人中,他最仰慕的便是詩聖杜甫。“聽說成都有杜甫的故居,我真想去看看。”

來到成都,這座城市的內在發展和外在形象都讓他覺得值得讚歎。“下次我打算帶上我太太來看熊貓。當然,還有杜甫草堂。”他笑著說道。

成都,一扇對外之窗

120名智庫專家在蓉上演觀點交鋒 “非常有看點”

楊宇軍

國防部原新聞發言人、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楊宇軍:

各國學者通過成都,更加了解中國

作為2018當代中國與世界智庫論壇的嘉賓之一,國防部原新聞發言人兼新聞局局長、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楊宇軍也來到成都參會。“我的祖籍也在四川”,所以他非常高興這次會議在成都舉辦。

對於新時代的智庫如何進行高質量建設,楊宇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一定要符合國家現實發展方向和需求,並且要有前瞻性,具備大視野、大格局。另一方面,智庫建設要有實踐性。在他看來,智庫的研究和建議,一定要能夠落地,不能空中樓閣、紙上談兵。他表示,智庫的人員構成應該包括一線實踐者,而不能只有理論派。

在楊宇軍看來,近些年來,成都發展迅速。世界各國的專家來看一看成都這座城市,瞭解中國城市在新時代的發展,這能夠讓他們更加全面地認識當今中國。對於成都而言,這更是一次極佳的機會,不僅有利於向世界各國去展示自己的城市形象,還有利於成都的對外經貿發展,有利於加強國際合作交流。

成都,一種中國聲音

120名智庫專家在蓉上演觀點交鋒 “非常有看點”

周明偉

中國翻譯協會會長、中國外文局原局長周明偉:

透過成都,講好中國故事

11月22日,中國翻譯協會會長、中國外文局原局長周明偉來蓉參加論壇,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各國智庫未來的合作還有許多新領域和新維度值得探索。

在周明偉看來,比起為實現觀點相近而合作,不同觀點的碰撞或許在將來能帶來更大價值。“以往的智庫合作講求觀點相近。但在世界大變局形勢下,我們需要重視同觀點不同的,甚至是競爭和敵對的觀點共事合作。”他表示,把事物的多樣性和矛盾性充分展示出來,才能真正實現以不衝突和不對抗的方式分析、把握髮展局勢,為求同存異和求同化異創造條件。

在周明偉看來,本次論壇最終選擇在成都召開,並非偶然。作為後發的中心城市,成都能更直接地反映這類城市正在思考的問題和發生的變化,幫助我們向國際社會更好地傳播中國聲音。”

周明偉透露,成都的國際化和現代化發展,給本次參會的外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不僅看到了今日成都的模樣,也看到了成都的明天,以及成都潛在的大都市形象。”周明偉認為,透過成都,外賓們看到了一個更為完整和快速發展的中國,“這對我們講好中國故事來說,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成都,一個焦點角色

120名智庫專家在蓉上演觀點交鋒 “非常有看點”

戚振宏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戚振宏:

論壇在成都舉辦,“我覺得恰逢其時。”

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戚振宏以《如何發揮智庫的作用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創新》為題發表了演講。在戚振宏看來,智庫肩負生產全球治理新知識的重任,隨著新科技革命的到來,很多國家的人力知識儲備已不足以應對諸多挑戰,對此智庫應發揮優勢,及時為全球治理實踐來貢獻新智慧、新方案。

在談到本次論壇為何選址成都時,戚振宏說:“世界對中國的北上廣很熟悉,其實我們還有很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都很快,成都就是其中典型。”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四川,尤其成都變成了對外開放的前沿、高地。“這次這個國際智庫研討會在成都舉辦,我覺得也是恰逢其時。”

成都通過舉辦此次論壇,不僅展現了自身形象,擴大對外交流的渠道,更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服務水平,這對成都下一步的發展意義更大。而從總體來講,對國家發展也意義深遠。因為全國的發展格局已經從關注GDP、關注數據,發展到了關注智能,關注如何讓新增長出的經濟往更加高質量的方向邁進。“成都已經開了一個好頭,站到搶跑位置上了。”他總結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