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呆使人不斷進步,偷閒促進工作效率

——誒,是你的手機在響嗎?

——我看下,不是我的。

——也不是我的。

你生活中有過這樣的體驗嗎?工作繁忙的時候,在擁擠吵鬧的電梯裡總感覺手機隱約發出聲響,在走路的時候又感覺手機在包裡不斷震動,不由自主掏出手機查看卻發現,沒有啊,沒有電話也沒有信息。據說都市人群中有68%的人患有這種所謂的“幽靈振動綜合症”。

心理學家大衛·拉勒米認為,這種幻聽症,其實是一種輕度的焦慮。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好像習慣了時刻做好和他人隨時交流的準備,一呼百應地去回應電話那邊提出的要求。

發呆使人不斷進步,偷閒促進工作效率

這或許是一種職場的“討好型人格”吧。這種焦慮的重災區是銷售、諮詢、公關廣告行業的朋友們。畢竟手機一響,就代表活兒來了,誰都不想錯過重要訊息,得罪金主爸爸。

所以我們接到騷擾電話才會那麼生氣,我那麼情緒飽滿的“喂~~~~”,你在耍我?

我們正處於一個全民焦慮的時代,迫切感每時每刻都追上我們,只能全力奔跑,深怕留在原地。即便是這樣,我們還不忘透支自己的同時再預支焦慮。大到擔心全球局勢和經濟泡沫,小至糾結今天早上出門前是否被拔起的插頭。

被焦慮追著累不累?

有點。

如何放鬆?

不知道。

學會分清生活、平衡生活,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路。每一個人的生活可以劃成以三個P——Public Life(公共生活)、Personal Life(個人生活)、以及Private Life(隱私生活)。

公共生活是白天的通勤時光,穿著正式、談吐專業。

發呆使人不斷進步,偷閒促進工作效率

隱私生活是在洗手間裡、臥室裡渡過的私密時光。

發呆使人不斷進步,偷閒促進工作效率

個人生活,則是下班後天還沒轉黑之前的這段時間,是換上便裝的Happy Hour(快樂時光)。總之,一天內最愜意、舒暢的輕鬆一刻。

發呆使人不斷進步,偷閒促進工作效率

沒有個人生活的日子,是無比乏味的。

很多男人說,他們開車回家後都喜歡在車裡多呆幾分鐘,也喜歡在角落裡自己打遊戲,喜歡搗鼓他們價格堪比名牌手袋的各式模型手辦。有米爸也是這樣,這是中年微胖男子們的個人生活。

我也會在縫隙裡找點方法緩解焦慮,我喜歡出門走走。

一天忙完,飯後帶狗子去樓下逛逛。入夜之後,天氣不像白天那麼熱了,蟬鳴還在,江風微微。在戶外透氣的時候,我會感覺到自己終於從網絡抽離了,再穿過熱情洋溢的廣場舞群,感覺自己像是被插上了極速快充,那種放空是無可替代的。那些“意外”得來的時間,竟攜裹著無法言說的輕鬆感。

發呆使人不斷進步,偷閒促進工作效率

“不是不想好好拍狗子”系列作品

出去走走,放鬆一下,常常讓人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說苦苦組織了一個下午的文章,此刻莫名地就有了新的靈感;那些讓我感到煩心的事情,在那心安理得的罅隙裡,竟有了清晰的脈絡,讓我明白哪些是不值一提的瑣事,應該剔除。

這幾年,各種各樣的“慢理念”成為生活顯學,有一個“5125”的新理念值得了解一下,它是這樣提倡的:

每天5分鐘發呆時間

戶外運動1小時

掌握1項運動技巧

加入1個運動社群

每天攝入12種以上的食物

每週攝入25種食物

“5125”要堅持做到不易,不過核心很簡單,就是讓自己上得緊緊的發條有放鬆的一刻。每個人都需要讓自己走出家門、離開辦公室,無憂無慮,無視時間,吹著風,聽著歌,在日落之後慵懶躺倒。

我們生活,不就為了這一刻嗎?

發呆使人不斷進步,偷閒促進工作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