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出少林”是這樣嗎?後一句卻讓少林武僧尷尬!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這樣嗎?後一句卻讓少林武僧尷尬!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說,少林在傳承中華武術方面為我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現代少林更是成為中華武術的代表,少林寺也成為中華武術聖地了。各個時代的大多武術都能在少林找到影子。誇張一點說,就是“天下的武功都出自少林寺。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這樣嗎?後一句卻讓少林武僧尷尬!

《降龍十八掌》中說“天下武功出少林”,這並不是我們口頭上所提的一句話,也不是出於那些和尚們的自我吹噓,而是在武學界也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天下間幾千幾萬種武功,為什麼要說盡出少林呢?現在就由我們來一一分析。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這樣嗎?後一句卻讓少林武僧尷尬!

天下武功出少林,因為相傳是達摩創造的武功,至於之前的武功,應該都是經驗的積累,沒有太規範的體系可言,而達摩將武功進行整合和體系化,將以前亂糟糟的一些東西整理為少林七十二神技,而後廣為流傳,並且進行一系列的變化和發展,成為了後來遍佈於天下的武功,所以,這種說法是神化了達摩。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這樣嗎?後一句卻讓少林武僧尷尬!

而將所有的武學理解為由少林一脈而出的分流,其實個人感覺這種說法才是真正和尚們的自吹自擂自我深化,而且在清朝時,一位武學家也考證過,達摩只是一個不會任何武術的佛學高人,至於這種說法是不是真的,諸位看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這樣嗎?後一句卻讓少林武僧尷尬!

少林寺之所以壯大,一方面是他的規模,而另一方面則是讓許多人津津樂道的“十八棍僧救唐王”,而在那次把唐王救出之後,唐王賜少林寺天下第一寺的美稱,並允許武僧可以吃肉喝酒,並提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幾個字,所以才流傳下來,至於這些是不是真事,其實各類史學家也吵得不可開交,在我看來,還是把他當成野史比較好。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這樣嗎?後一句卻讓少林武僧尷尬!

武在象形字中是由“止”和“戈”組成的,止是手指的意思,也有制止,停止的意思,武的意思就是手執長兵器去戰鬥,然後制止戰爭。武乃止戈,而“天下武功出少林”,指的是少林寺和尚修心的心性與做法,是指佛學的寬容與修養,而這些又將武功更好的發揚了出去,更好的弘揚了武學的意義。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這樣嗎?後一句卻讓少林武僧尷尬!

其實“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句話吵的最厲害的就是武學界,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學武之人誰都不願意承認自己低人一等,承認自己學的東西是你那裡發源過來的,所以,這個說法,武學界普遍認為是和尚對自己的自吹自擂不屑一顧。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這樣嗎?後一句卻讓少林武僧尷尬!

從魏晉往後,很多腦洞很大的武功愛好者又自己創造了非常多的新式武功,就像十八掌等奇怪的武功。可是畢竟這些武功都不是屬於少林寺,所以在很多年之後,一些人就對這種說法產生了爭論。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這樣嗎?後一句卻讓少林武僧尷尬!

他們覺得明明是自己祖先創的武功,為什麼都要歸入少林呢?他們心裡感到了不服,於是就在那句話的後面加了另外一句:高手都在民間。天下的武功出自少林,高手在民間,這兩句話看似不是那麼搭,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意思是非常明瞭的。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這樣嗎?後一句卻讓少林武僧尷尬!

明明這些武功都是民間的人創建的,為什麼你們少林寺卻要說都是你們自己創的呢?民間的一些人明明比你們少林的武僧要智慧得多,不是嗎?這句話就明顯在少林寺的臉上狠狠的打了一巴掌,如果達摩祖師活著的話,估計也會哭瞎了。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這樣嗎?後一句卻讓少林武僧尷尬!

而最後,關於“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後一句是“武林高手在民間”!這後一句著實久讓少林武僧有點尷尬了,對於這樣的話大家是否認可呢?其實我們也會經常說“高手都在民間”,所以說雖然很多武功都歸於少林,但是也有很多民間高手的存在。

文章是作者根據歷史題材原創,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雷同,純屬緣分。若認為存在侵犯版權問題,請告知原創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