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亞洲飯圈文化遭遇北美榜單,水土不服怎麼破?

作者 / 舍兒

吳亦凡選擇在28歲生日這天在國內上線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Antares》,算是送給粉絲的禮物。雖然這張專輯在4天前登陸北美的時候,吳亦凡的粉絲就已經聽過了。

不但聽過,粉絲們還人手上百個賬號購買專輯,將吳亦凡送至iTunes各大榜單前幾位。力壓剛剛發行新歌的Lady Gaga和A妹Ariana Grande。

歐美人蒙了,到處在社交網站上詢問:Who is Kris Wu?


當亞洲飯圈文化遭遇北美榜單,水土不服怎麼破?



不知吳亦凡為何會霸佔北美音樂榜單的同學可以瞭解一下《Antares》今日登陸國內後的銷售情況。鐵粉榜單中可見,消費前十的粉絲每人至少貢獻200張專輯,更有土豪粉購入千張以上。同樣的路數自然也曾在幾日前的歐美音樂榜中上演。

衝榜這件事在中國娛樂圈司空見慣。中國粉絲都可以砸錢送愛豆出道,更別提送上榜單首位這樣的小case。只不過如此“中國風”的行為,還是殺的歐美粉絲一個措手不及。

“華人之光” Kris Wu,

一夜改寫歐美樂壇


吳亦凡的粉絲組團密謀了一件大事:

用金錢為愛豆搭建一條通往國際樂壇的巔峰之路。

北京時間11月2日中午12點,即美國當地時間0點,吳亦凡首張個人專輯《Antares》在北美上線,粉絲策劃數月的戰役打響。

VPN切換美國線路,主攻itunes、 google play、亞馬遜音樂、Spitify、Apple Music等電臺及流媒體,根據歌曲權重依次購買單曲或整張專輯。下載後清楚緩存,再使用另一個賬號重複之前的操作,且無限循環……

不得不說頂級流量的粉絲戰鬥力的確令人欽佩,僅5小時的時間,一位名為 Kris Wu的神秘人士就屠版了iTunes美國區榜單。可想而知歐美人群一夜之間發現樂壇突然更朝換代之後的震驚臉.jpg。


當亞洲飯圈文化遭遇北美榜單,水土不服怎麼破?



但在中國卻是一番“繁榮盛世”。

《Antares》發行後的6小時,吳亦凡工作室領銜合作過的廣告商蒙牛、清揚、歐萊雅等官微喜提線報,粉絲們也跟著狂歡。甚至打出開啟“華人音樂國際化時代”的口號。

網娛君認為池子在《吐槽大會》中用“新生代老炮”形容吳亦凡是不夠貼切的,應該是“華人之光”。

兩天之後,曾拿過兩座全美音樂獎,四個格萊美提名,發行過的三張專輯全部在當週空降B榜(Billboard)冠軍的A妹也發行了新單曲。這首歌不出意料的拿下了ITunes全球榜冠軍,但在美國榜卻被 Kris Wu力壓。


當亞洲飯圈文化遭遇北美榜單,水土不服怎麼破?



吳亦凡粉絲主攻的正是美區,榜單一事甚至驚動A妹經紀人。但經紀人否認指責吳亦凡刷榜一事,並表示並!不!認!識!Kris Wu,但希望他一切順利。

然而改寫了美國音樂榜的Kris Wu並沒能真正的改寫樂壇。因為大額數據的衝榜,導致歐美itunes預測吳亦凡新專輯的銷量是Gaga的1750倍,不但驚動了歐美歌迷,也驚動了中國網民……

狂歡才剛剛開始,吳亦凡的粉絲就又來了新的任務。

來自東方的神秘組織—梅格妮


“我喜歡你,每個你。”

這是吳亦凡曾對粉絲們說過的一句話,真摯而誠懇。大家為此十分感動,將“梅格妮”定為粉絲的專屬稱號。

為了用愛回饋愛豆,在吳亦凡北美出道之際,梅格妮使出了全身解數助愛豆一臂之力。

在專輯發行前數月,吳亦凡各大粉絲站就已經發布了衝榜教程,其中包括如何註冊賬號、查詢數據、切換美國線路等。甚至還有專人派發平臺賬號以及傳授翻牆教學,團體榮譽意識令人感動。


當亞洲飯圈文化遭遇北美榜單,水土不服怎麼破?



根據梅格妮衝榜說明來看,衝擊海外榜單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條理清晰、思維有序,甚至還要懂英文。一位喜愛吳亦凡多年的粉絲告訴網娛君,吳亦凡上一次在北美髮行單曲時,她用了3個小時才成功購買一首歌。

可見海外衝榜是一門技術。

不過行動能力欠佳或者沒有時間的粉絲也不用擔心,因為吳亦凡粉絲站準備了集資通道。即粉絲將購買歌曲的錢交給粉絲站,由打榜動作熟練的粉絲站統一操作。僅是網娛君能夠公開搜索到的眾籌金額就超過了200萬。

一張專輯14支歌曲的價錢為9.9美元,僅眾籌的金額就可購買3萬張專輯123萬次單曲。吳亦凡的“華人之光”果然是粉絲用白花花的銀子照射而來的。


當亞洲飯圈文化遭遇北美榜單,水土不服怎麼破?



當然衝榜是粉絲自願行為,也並不是吳亦凡的錯。那粉絲衝榜又錯沒錯呢?

“吳亦凡真的很想在北美髮展,他在美國很辛苦的跑電臺、跑pub,就是想混出點成績。所以我們才這麼努力的幫他,就是希望他的音樂能夠被更多的人的聽見。”一位梅格妮這樣說。

實現偶像願望,助力偶像發展,是每個粉絲所努力的方向,確切的說是亞洲粉絲。吳亦凡粉絲幫助偶像的心情從本質上來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其實不只是吳亦凡的粉絲,張藝興日前征戰北美的新專輯《夢不落雨林》同樣有粉絲站組織衝榜,且後續也打下了華人歌手破紀錄的宣傳標語。


當亞洲飯圈文化遭遇北美榜單,水土不服怎麼破?



但張藝興的Billboard200 TOP21、世界專輯榜第一名、獨立專輯榜第一名的成績並沒有吳亦凡包攬iTunes四榜、吊打lady gaga的衝擊力大。而且韓流在歐美本來就有一些影響力,作為EXO成員的張藝興獲此成績並不顯得過於誇張。

因此吳亦凡粉絲為其創下的與自身能力不符成績,使他成了全網重頭嘲笑的目標。這對吳亦凡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生日禮物。

中國飯圈文化:用不完的精力

和花不完的錢


可吳亦凡的粉絲並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什麼是刷榜?刷榜是違規操縱數據。iTunes從未規定一個人不能使用多個賬號,我們用真金白銀與時間精力按規則操作獲得的成績,憑什麼說是刷榜。”

吳亦凡的粉絲忿忿不平道。

如果是在中國的環境中,這個說辭是完全沒有異議的。投票、打榜、控評、做數據,這是中國粉絲的常態。如果不是因為中國粉絲擁有這樣強大的購物力,那麼《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這樣的節目就不會出現了。

可問題就出在吳亦凡的粉絲將亞洲的飯圈文化(中國飯圈文化來源於日韓)搬到了歐美,這就造成了水土不服的現象。

歐美大眾雖然也追星,瘋狂起來也會動手,但他們從不興打榜做數據那一套。一方面是歐美人個人主義較強,不會將太多的時間浪費到追星身上,而中國粉絲恨不得24小時在線追星。且與鄰國日本粉絲喜歡私藏資源相比,中國粉絲更喜歡抱團幹大事。

另一方面原因則是,中日韓所盛產的偶像雖與歌手性質重合但卻區別於歌手,尤其是中國的偶像文化剛剛興起,實力僅在初級階段,全靠粉絲一手供養。而歐美並沒有“偶像”這門專職,他們的頭部藝人都是依靠作品吃飯。

對於lady gaga、A妹這樣在全球享有盛名的歌手,完全不需要粉絲去發力。因此iTunes沒有設置一人一賬號買歌的規則,也是因為他們的主要用戶不會去做這種事。


當亞洲飯圈文化遭遇北美榜單,水土不服怎麼破?



但是iTunes及其他歐美音樂平臺的單曲或專輯每個賬號只能購買一次,不像中國的電子專輯購買無上限。這也就意味著,歐美音樂銷售榜單追求的是作品真正的人氣,而中國的音樂銷量拼的則是粉絲的財力。

所以粉絲用錢將吳亦凡送上靠作品說話的iTunes榜單,就相當於不學無術的富二代走後門進名校。雖然名字在列了,但並不能代表你的能力就可以與其他人看齊。

衝榜行為原則上沒有直接違反榜單計算規則,但卻破壞了榜單的音樂性,是對音樂和音樂人的不尊重。當然網娛君相信吳亦凡的粉絲並沒有惡意,只是完成偶像心願的執念過於強烈,一心衝榜未來得及考慮其他。

而目前的風評足以證明,順其自然或許會讓吳亦凡失望後卻更加努力,但粉絲耗盡時間與精力換來的成績只能暫時滿足雙方的虛榮心。既不會因此讓歐美人認可吳亦凡的音樂,甚至還受到了群嘲,這並不是一筆合適的買賣。

池子今天懟吳亦凡粉絲的話非常有道理:“你們這麼刷榜,他永遠不知道自己的音樂是什麼水平,為了他好,別刷了。”


當亞洲飯圈文化遭遇北美榜單,水土不服怎麼破?



的確,包括吳亦凡、張藝興、蔡徐坤在內,中國年輕偶像的粉絲很喜歡用國外的數據標榜實力。而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數據有些是粉絲刷來的,有些只是來自於不起眼的小榜單,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

音樂的好壞最終還是要靠作品的質量、傳遞的價值,以及歌手的完成度來評判,而不是靠莫須有的排名。如果粉絲對偶像的作品有信心,就不會浪費時間做這些事。反之,如果偶像真的尊重粉絲,那就用真正的好作品回饋她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