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這幾天最火的電影莫過於上週上映的《黑豹》了。其在北美取得的佳績堪比黑豹穿的振金外衣為這部電影在中國的上映加持了無數光環。

黑人導演電影票房最高;

在北美上映三週就取得5億的票房;

爛番茄曾一度給了100%的新鮮度;

有史以來評分最高的漫威電影;

甚至連名導諾蘭都誇讚它可以入圍奧斯卡最佳電影。

於是,曉酌君帶著無限期許去看了這部據說是最不漫威的大片。它的確是一部完全沒有漫威英雄套路的電影,但也讓人有很大失望,可能是對它期望太高了,它完全配不上這麼高的評價。好口碑完全只是美國人的自嗨。請原諒我不太買賬,把影評奉上。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其實本片對於輸出非洲文化有很大的貢獻,硬傷全在劇情。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深入淺出的哲思,沒有鼓舞人心的勵志。我們看到的就是土豪家族關於皇權的內鬥。這些都可以,那就請不要再說本片跟“黑人運動”有關。關於這個世界上其他的黑人有著怎樣讓人憤慨的不公,主人公做了哪些事拯救他們,都完全未表。為什麼能在北美刷新票房來了中國卻無法討好觀眾?首先,我們沒有強大的黑人朋友去貢獻票房,其次劇本上的幼稚和俗套也無法讓看慣了美國大片的中國觀眾提起精神。下面就來一一說說。

劇情俗套,節奏緩慢

提到漫威電影,你總能看到以下特點——嘴賤逗樂閤家歡。跟隔壁DC的深沉不同,漫威的英雄片很好懂。套路多是英雄拯救世界,順便談個戀愛,最後世界和平。其間,插科打諢,讓人捧腹開懷。而《黑豹》不同,它的故事貌似並不想跟世界和平扯上什麼關係。儘管全片都圍繞著和平、平等、反歧視等重要議題,卻沒有扣在點上。就像你看到一個出拳迅猛的拳手,一下打到了棉花上……總覺得不給力。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網上的評論多是批評《黑豹》的政治正確,迎合種族平等的大方向,鼓吹黑人權利,peace&love等等…… 我並不反感所謂的“政治正確”,關鍵是《黑豹》只是披著“政治”的外衣絮了一出“表弟復仇記”的內裡。愛與和平呢?黑人的抗爭呢?人物的成長呢?內心的救贖呢?完全看不到!你們有錢任性,為爭皇位打了兩個小時,然後告訴我們你們全片都在強調民族平等,反壓迫反歧視,抱歉,這樣清奇的腦路貧窮的我實在看不懂!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來看看本片講的是什麼,老一代黑豹也就是瓦坎達的國王去世,他的兒子特查拉回國繼位併成為新一任黑豹。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瓦坎達表面是一個貧窮落後的非洲小國,實則是一個科技超級發達,擁有地球最強金屬振金的先進強國。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只不過為了保護國家和振金資源而一直隱藏實力,與世隔絕。1994年,老國王洞悉了弟弟的叛國行為並殺死了他,卻留下了弟弟的孩子埃裡克自生自滅。於是20年後,埃裡克開始了他的復仇計劃。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上映不到一週,豆瓣評分就降到6.7。可見國人對它的喜愛度並不高。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影片一開始就展現了酷炫的科技,黑豹老兄從天而降在叢林裡一通亂打後,以為有什麼大事要展開,原來只是為了找出前女友娜吉亞並帶她去參加自己的加冕典禮。好吧,看在女友顏值還不錯的份上,我忍了這口差點被噴出的mmp。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之後該進入正題了吧?眼看著黑豹潛入地下賭場去逮私下交易振金的克勞。這一串追逐戲確實不錯,尤其是虛擬駕駛這種酷炫科技,讓人眼前一亮。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但你以為克勞就是本集的boss了?大錯特錯!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他只是個介紹大boss出場的墊腳石。此時影片已經演了1/3,觀眾連黑豹的對手都沒猜到!情節推動緩慢,影片節奏拖沓。

人物形象不夠飽滿立體

終於等到反派——黑豹的表弟登場,於是套路就開始了。你用後腳跟也能想到表弟幹翻表哥,表哥又打敗表弟的故事。但按國產武俠劇的思路,男主被打敗後都要大徹大悟然後學會一門獨門心法最終打敗boss。比如張衛健版《少年方世玉》,先成“魔”再打敗“魔”。而我們的男主只是在鬼門關走了一圈之後就崛起了,然後就超神了。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這期間人物的成長,心態的變化絲毫沒有展現。就因為喝了心形草就變強大了?是個瓦坎達人只要有這個藥水都能擁有黑豹力量,我們憑什麼認為你就應該稱王?何況表弟也是用正規途徑打敗了黑豹從而取得的王位。一切解釋就只有:好吧,你是主角你說了算,你是正面人物,你不能死。你做的事永遠都是對的。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影片構建了宏大的世界觀卻深度不夠

前女友娜吉亞一直有拯救萬民的憐憫之心,希望黑豹能將瓦坎達的科技與世界共享,接納難民救助他們於水火之中。可黑豹只想遵從先輩意願,繼續將實力隱藏下去。於是,兩人之間有著曖昧的隔閡。娜吉亞也一直因此不肯嫁給黑豹做王妃。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說白了,這是一場保守派和開放派的對沖。到底是應該共享這些先進資源讓世界人民共同進步來抵禦威脅還是保全自己偏安一隅過著自給自足的瀟灑日子?這是兩種觀念的對壘,也是對人類命運的思考。改變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繁榮了這麼多年的瓦坎達要面臨共享資源後的種種威脅,還能保護自己不被侵犯嗎?我們擁有了先進的科技是不是就應該作用於全世界?這很有現實意義。

本以為影片會隨著劇情的推入,讓我們看到黑豹對於這兩種觀念的掙扎與探索來帶給我們答案。可影片直接忽略了這些,由一場思辨變成了赤裸裸的家族仇恨。然後在結尾告訴你,我們想通了我們要開放要幫助全世界。是什麼能讓人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變?只是因為表弟來奪個權?人物沒有思想上的轉變過程,故事也就沒有拔高的深度,就連片中引用的金句都顯得蒼白無力。包括彩蛋中黑豹那句頗具諷刺特朗普意味的“愚者造牆,智者造橋”,也沒有那麼強大的共鳴感了。

雖然影片有諸多缺點,但導演還是用心的,比如在影片中非洲元素的植入上就下足了功夫,非常值得肯定。

影片中拿長矛的女衛隊,也是有據可循的,原型就來自於貝寧共各國。該國女戰士曾被認為世界是最可怕女性。據說法國佔領貝寧時曾把女人帶回房裡侵犯,結果非但沒得逞,還被咬穿了喉嚨。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還有女衛隊隊員們脖子上戴的頸環正是源於非洲南部的Ndebele部落,象徵著財富和地位。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還有片中佩戴唇盤的長老,取自於埃塞俄比亞西北部部落,這裡女性將唇部割開用盤子撐起,以下唇部畸形為驕傲,沒有唇盤是無法嫁人的。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還有黑豹的母親,女王戴的頭冠。源自南非的祖魯族,有些頭飾上部直徑可達80-100cm。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包括讓人有密集恐懼症的表弟,他身上那一片疙瘩似的傷痕也是啟發於埃塞俄比亞人身上的疤痕,他們認為疤痕是力量和美麗。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包括本片的配樂,都充滿了非洲特有原始感與生命力。彷彿走進了一片密集的非洲叢林。雖然種種非洲元素確實融入的自然又獨到卻也難以掩蓋故事的薄弱。好的服化道一定是為劇情服務的,脫離了劇情,背景和道具再用心也只是枉然。如果你非常強烈要看本片的話,我建議你不要帶大腦去,不要帶希望去,就當去見識見識非洲強國的科技吧。畢竟我們還活在使槍的原始社會,也應該去長長見識了……

在北美屢創佳績的《黑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我是曉酌電影評分系統,您的每一分錢都值得被珍惜,不要隨意便宜爛片。

本片評分(滿分5星)供參考

主演演技:★★★

劇情:★★★

藝術:★★★★

可推薦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