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有些清華、北大畢業生不願去上海?

用戶130040176


北大、清華作為我國最頂尖的兩所高校,每年的畢業生也是各個企業、各個地方積極引進人才的重點對象,但是從清華北大畢業生就業數據上來看,兩校的就業學生更偏愛與留在北京工作。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共7058人(不包含國際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其中本科生3119人(44.2%)、碩士生2554人(36.2%)、博士生1385搜(19.6%);其中定向和委培生438人,佔畢業生總人數6.2%。

仔細分析這張數據,會有很多重要的結論。

①清華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的深造比率高達45.5%,本科和博士生的深造比率比較高。

②畢業生每年有接近17%的學生選擇出國深造,主要是以本科生為主。

③本科生普遍選擇深造,僅有16.4的學生選擇了就業;碩士生就業想法強烈,高達89.8%的學生選擇就業。

從上圖可以看到清華大學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就業地域,本科生基本每年選擇就業的只有不到500人,不做分析。主要看碩士生和博士生,兩者中有超過40%的人選擇留在北京工作,選擇去上海工作的10%左右。除了北京,上海是吸引清華畢業生的第二城市。

2017年北京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年,北京大學全校畢業生(含醫學部)共9469人,北京大學校本部畢業生7462人,本科畢業生2645人(35.45%)、碩士畢業生3604人(48.30%)、博士畢業生1213人(16.26%)。




北大的情況和清華的比較類似,也是本科生以深造為主,主要的就業學生以碩士生和博士生為主,他們中選擇留在北京的居多,然後是廣東,選擇去上海市工作僅僅2.77%。

那麼清北畢業生選擇北京,而不去上海呢?

①兩所城市經濟規模非常接近,在北京的發展機會不比在上海的少。

②北京獨特的資源優勢: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③據最新消息,世界500強企業,北京全球最多,三分之二的世界500強國外企業在北京投資或者設立分支機構,而且北京集中了全國最多的央企總部,央企的福利待遇如何想必大家都知道。

④作為清華北大畢業生,在北京工作一來比較熟悉這個呆了很多年的城市,二來自己的人脈都在這裡,有導師、有同學,相互推薦介紹。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淺顯的分析,有其他的想法的朋友歡迎補充。


學習源動力


不是說有些清華、北大畢業生不願意去,而是說絕大多數的這些畢業生不願意去上海。和上海人不願意去北方求學類似的道理,也和深圳大學的畢業生不願意到北京就職類似的道理。

從一個層面說,就因為北大清華的人不願意去上海,所以上海才敢放出大招,這兩所畢業的學生可直接落戶上海。不然,幾千幾萬的人都去上海了,誰能承接得了,這是經過評估了的。當然,這類政策有好處,那些因各種原因,就選擇上海的清華北大應屆畢業學子,順理就得到了入場券,上海戶口了。

要知道,一線大城市的戶口還是越來越難得到了,和16年前我畢業時的預測完全相反,那時我想,誰還為戶口操心呀,等我們的孩子上學,考大學了,代表最嚴厲的地域界限的戶口制度早取消了,看來我太過樂觀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同的城市,整體思維意識不同。看上去,城市與城市之間是互通的,你可以去北京工作,也可以去上海,去深圳,但不同氛圍長出來的人,思維意識就有極大的不同,真要去不同的地方,就要準備好好適應一番。

比如,上海生活過得就很精緻,深圳就很務實,用實力說話,北京吹牛的多,動不動就國家大事、天下大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類似的氛圍。

不過,現在好了,這些一線城市的房子都高到天上了,我們始終飄在城市的外圍,想融入也融入不了呀。

之前,遇到一些上海人,大學同學也有上海、江蘇的,都願意回到上海回到老家工作,他們認為北京不好,不管是吵囔囔的,還是環境汙染嚴重,還是覺得北漂無根,總之,各有各的適應法則。

至於題中所說北大清華人不願去上海,這些畢業生們之前7成的人都去國外深造了,南北雙方差異又大,最要命的是,上海居然沒有什麼知名的大企業呢,尤其是知名的互聯網公司,杭州的吸引力可能都超過上海了。

上海要多放大招,關鍵是要多引進優秀公司,跨國公司,如果這些全球知名的企業落戶上海了,不愁招攬不了優秀的應屆畢業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