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裝律師》改編韓版“水土不服”,韓劇也能題材碰壁?

玩遊戲心態崩塌的時候,總喜歡追追劇控制一下情緒。沒想到追劇還能把自己的心理防線搞垮...

KBS真不是作不快樂啊。前段時間推出的水木劇韓版《金裝律師》和OCN的週末劇韓版《情婦》,也算是近期的韓劇“新劇潮”,然而...公社君真切體會到了美劇改編韓劇的“水土不服”症狀。

《金裝律師》改編韓版“水土不服”,韓劇也能題材碰壁?

《金裝律師》改編韓版“水土不服”,韓劇也能題材碰壁?

再說韓版《金裝律師》,其中不少劇情就顯得非常的怪異。由於美國和韓國的社會文化環境、法律環境都有著巨大的差異,想要表達美劇中的律政和辦公室氛圍卻適得其反。將美版中輕鬆愉快的都市風格做了較大改動,風格和整體感覺上都更加嚴肅和耍酷,實在有些用力過猛了。

《金裝律師》改編韓版“水土不服”,韓劇也能題材碰壁?

說白了,韓劇在意的是情節,美劇在意的是細節。就像之前公社君看到有人這麼形容:韓劇接個吻,需要恰好的氣氛,唯美的畫面;而美劇接個吻?別說接個吻,就連啪一下都是猝不及防的。

有人說,大部分媽媽級的觀眾特別愛看《傳聞中的七公主》、《說不出的愛》這類家庭生活的,而年輕點喜歡《來自星星的你》、《想你》、《繼承者們》之類的愛情偶像劇,韓劇就是牢牢的抓住了這些人的心理,韓劇裡面充滿了吸引人的東西:俊朗的主人公、好看的服飾等,隨著韓流的崛起,越來越多的電視劇裡面有了歌謠界偶像們的身影,主演也好,客串也好,都可以很好的起到吸引收視率的效果,在國內這種效果就更明顯了。

《金裝律師》改編韓版“水土不服”,韓劇也能題材碰壁?

值得一提的是,韓劇還有一個播出渠道問題。一向嚴格的廣電總局卻對韓劇情有獨鍾,連中央電視臺都是引進了不知道多少部,牢牢的抓住了大陸市場。公社君很小的時候就在家裡看到過家人看《人魚小姐》,二百多集又長又碎,但就是吸引觀眾。電視臺播出的大多是家庭劇,這與中國觀眾的觀看習慣和中國內地家庭劇氾濫的大環境有關。

《金裝律師》改編韓版“水土不服”,韓劇也能題材碰壁?

網絡平臺上則是劇集較短每週兩集的月火劇、水木劇以及金曜劇,而這些劇集主打的是愛情、奮鬥、犯罪等內容,家庭的成分很少。

《金裝律師》改編韓版“水土不服”,韓劇也能題材碰壁?

英劇美劇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它除了編劇導演外的經費支撐。查資料看到:《權力的遊戲》平均每集的製作費用在1000萬美元左右,6000萬人民幣在中國夠拍個電影吧?而《太平洋》《兄弟連》都是10集各燒了一兩億美元,拿10億人民幣不說拍個10集的電視劇就是拍個電影在中國也是難以想象的,迄今為止只有《金陵十三釵》投資方“號稱”花了6億。當年《老友記》最後幾季六位主演每人每集的酬勞超過100萬美元,每集光是付給演員的錢按現在的匯率都是四五千萬人民幣了,全拿來拍部《甄嬛傳》也差不了很多吧?

美劇的演員拍一集平均大約只需要3天,像老友記這種全部在棚裡拍的完全一天就可以搞定,其他時間可以接別的工作和活動,如果中國能有邊拍邊播的環境,在合約和酬勞上制定好,明星們完全是有可能連續拍一部劇N年的。但是,能夠拍上多年的劇在哪呢?連續不間斷的邊播邊寫劇本,怕不是簡單的功夫了。

《金裝律師》改編韓版“水土不服”,韓劇也能題材碰壁?

換句話說,不只是英美劇,其實日劇選材方面也很有特色。非常適當的中和了現實感和理想化的昇華部分,有的時候美劇則太多超自然超現實的內容。就藝術獨創性方面英劇獨數一幟,這主要是和英劇的創作人編劇主導體制有關的。美劇則是觀眾和製片商主導體制,所以常把好劇拖成爛尾。而國產劇...最近手雷炸飛機、手撕鬼子的戲份已經少很多了,著實讓人欣慰。

《金裝律師》改編韓版“水土不服”,韓劇也能題材碰壁?

說到底還是“不搭”。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文化習慣。就像韓版《金裝律師》那股極力營造的“高級感”太刻意,顯得人物造作,每講句話都裝逼裝上天,你韓國律所哪這樣啊。或者試想你讓一個歐美人一套詠春拳帶走持槍搶劫犯?完全尷尬。觀眾大多想看的日常劇是尋求代入感,符合自己審美經歷並且貼近常識,太跳脫或者過於推陳出新怕是要喪失粉絲群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