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臉?抄襲?趨勢?為何紛紛推出機械結構式全面屏?

自iPhone X發佈後,引領起了一股全面屏的風潮,各家紛紛在屏佔比上做文章。剛開始,各家還只是中規中矩的模仿iPhone X,推出劉海屏手機。慢慢的,有人不再滿足於劉海屏的形式,試圖探索其他道路。

6月12日,vivo正式發佈NEX手機,通過彈出式前置攝像頭的形式,實現了“正面全是屏”。

6月19日,OPPO緊隨其後發佈Find X手機,將前後攝像頭和結構光組件都集成在雙軌潛望式升降模組上,實現了同樣的目的。

雖然NEX和Find X的具體實現方式不同,但其原理都是機械式的自動升降。

採用機械結構的方式,引起了較大的爭議。

反對的人認為,手機的發展方向是高度一體化集成化,現在增加機械結構是開歷史的倒車。

支持的人認為,手機外形設計應該百花齊放。之前也有很多人批評智能機在功能上進步,在設計上卻是退步,蘋果時代就一個直板,失去了諾基亞時代滑蓋,側滑,翻蓋,旋轉的各種可能性。

爭論沒有結果,但市場對NEX和Find X的反饋還是以驚豔、美觀、震撼等正面評價為主。

於是,為了更接近100%全面屏,剩下各家手機廠商也將目光鎖定在了“升降”和“滑屏”上。

8月30日晚間,在德國IFA大會上,榮耀突然公佈了榮耀magic2。其實這不算是一次全面的發佈會,因為只透露了幾個點:包括全新的滑屏式機身設計,海思麒麟980,40w超級快充,以及全新的語音助手yoyo。正是這個滑屏式機身設計,一石激起千層浪。

撞臉?抄襲?趨勢?為何紛紛推出機械結構式全面屏?

隨後,小米林斌發了一條微博“撞臉了”,雷軍回覆了該條微博。

撞臉?抄襲?趨勢?為何紛紛推出機械結構式全面屏?

從圖上可以看出,這也是一款機械結構的滑動式全面屏。

撞臉?抄襲?趨勢?為何紛紛推出機械結構式全面屏?

微博發出後,該機被廣泛認為是小米即將發佈的MIX3。

但實際上,林斌和雷軍對被曝光的手機型號可是隻字未提。之後也有另一位小米內部人士發了一條相關微博。

撞臉?抄襲?趨勢?為何紛紛推出機械結構式全面屏?

根據這些信息,依照小米的一貫風格,這款手機很可能不是MIX3,而是note4,或是新系列。不過本文為了方便稱呼,還是暫且稱之為MIX3,畢竟這是目前廣泛被接受的。

粗看看,會感覺Magic2和MIX3跟Find X很像,也難怪有抄襲的質疑聲。

抄襲?我認為並不是。Find X發佈至今也就兩個半月,而手機的研發週期很長,從立項到設計研發到生產,往往需要六個月以上,臨時更改結構設計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這樣的非公模手機即便抄襲,兩三個月時間也是抄不出來的。

那為什麼Magic 2和MIX3都採用了Find X類似的滑動式全面屏,而非NEX的彈出式前攝呢?

無論是紅外模組還是結構光,都要佔很多空間,如果用彈出式的設計,需要彈出的可不是NEX那一個小小的前攝,而是比Find X升起的部分小不了多少的一大塊。所以Find X能做結構光,而NEX則採用屏下指紋。

而且仔細觀察可以發現,Magic 2和MIX3採用的方案與Find X也有很大不同。

Find X由電機驅動,機械結構配合系統優化,這是一個全自動的過程,科技感十足。Magic 2的滑屏結構則是手動的,向下滑動屏幕露出攝像頭。

在榮耀Magic2發佈會後,有媒體詢問趙明,“為什麼榮耀最終沒有選擇類似OV這種電動滑軌的形式,而是自成一派?”

用趙明的話說,其實電動的、旋轉的或是其他的設計方案榮耀都曾有考慮過,也有相應的原型機。但內部調研發現,只有現在的滑屏結構才能給用戶一種很享受的過程。就像是Zippo打火機,閒來無事甩蓋慢慢的就變成了一種儀式感。如果打火機是電動的,自動程度很高,就失去了點火的樂趣。所以,在最終內部投票中榮耀Magic 2選擇了滑屏結構方案,讓用戶在使用中享受操作的樂趣。

榮耀官方將這次的全面屏設計稱作“Magic Slide”魔法全面屏。意指雖然滑蓋式設計是一種妥協,但榮耀在這種妥協裡花了很多心思。發佈會上強調不只是解決了真正全面屏屏佔比的難題,還有更多應用於真正全面屏的附加值”,向下劃一下不僅僅打開拍照,還會有更多功能。不難看出榮耀想把屏幕的滑動操作做成場景判定和觸發對應功能的入口。

再來看MIX3,由於還沒正式發佈,目前信息有限。從照片上看,不同於findX的一小部分分離設計,小米mix3是全分離設計。從之前流出的專利信息來看,很可能是磁性連接,應該不是電機驅動,很可能是滑軌結構,也可能是磁性連接。

撞臉?抄襲?趨勢?為何紛紛推出機械結構式全面屏?

撞臉?抄襲?趨勢?為何紛紛推出機械結構式全面屏?

現如今的手機,聽筒可以做的很貼近邊框,距離感應器可以藏在屏幕下面,但攝像頭不可以。未來真正的一體化,還是要靠屏下攝像去解決前置問題,但是需要時間。只要一天攝像頭不能放在屏幕下,那麼全面屏手機要麼用劉海,要麼用機械結構式的方案。機械結構,就是現階段的過渡方案之一,對於不喜歡劉海屏的人來說,也是較好的一種方案。

所以,vivo、OPPO、榮耀、小米近來不約而同的推出了機械結構式的全面屏手機。而且Magic2和MIX3都是將整個屏幕做成了滑動部件,被調侃為2018年的滑蓋手機。雖然被人指責為開倒車,但手機廠商和普通消費者關心的不一樣,只要市場認可,那能算是開倒車嘛。

但是機械結構,包括NEX、Find X、Magic2和MIX3,都是有其固有的一些問題存在的:

1.這之前防塵防水幾乎是旗艦機的標配,但機械結構很難做防塵防水;

2.不好做手機殼,以前的滑蓋機不用手機殼不要緊,但現在的手機跌落很容易碎屏,不套手機殼的話比較危險;

3.機械結構佔用大量空間,導致其他方面的妥協,例如電量變小、照像模組的厚度、主板的設計、散熱、整機變厚變重等問題;

4.機械結構的耐用性與體驗,尤其是手動的、大面積的結構,當年的滑蓋機時代就有的問題,排線容易壞,這個方面電機比手動好的多,手動滑蓋的,每個人用的力度都不一樣,有的人一直沒事有的人就容易壞,尤其是Magic 2這種設計初衷就是讓人滑著玩的;

最後,有一個小小的建議,既然都這樣了,乾脆學學當時的諾基亞N87,雙向滑蓋設計,屏幕下滑是前攝,上滑做成全鍵盤,打字方便快速,手感還爽。

撞臉?抄襲?趨勢?為何紛紛推出機械結構式全面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