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纷纷终止收购微信公众号

上市公司纷纷终止收购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早就步入下半场了。”一位自媒体运营者对红星新闻记者感叹。

今天(11月22日),停牌170天的骅威文化(002502.SZ)终于复牌。但其股价无悬念迎来一字跌停,截至收盘,股价报5.19元,跌幅10.05%。

11月20日,骅威文化宣布终止收购微信公众号。彼时公告称,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目前的客观条件不利于继续推进交易,收购杭州旭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航网络”)的计划宣告终止。

而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此之前,瀚叶股份(600226 .SH)、利欧股份(002131.SZ)都曾在10月发布公告宣布终止收购微信公众号。

骅威文化从今年6月便开始停牌重组,但重组进程却并不顺利。

今年9月底,骅威文化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旭航网络的100%股权,交易初步定价15亿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7亿元。

旭航网络是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媒体信息传播的平台,公司主要业务为移动互联网广告营销业务、城市新媒体业务、海外广告平台业务及华为海外服务业务。资料显示,目前该公司自营的微信公众号有“最爱杭州”“印象杭州”“魅力上海”“北京大北京”等。

如今,停牌逾5个月后,骅威文化重组事项宣布告吹,公司终止收购旭航网络,停牌170天后宣布复牌。

上市公司纷纷终止收购微信公众号

9月发布重组公告时,骅威文化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进一步实现营销渠道和游戏产品、网络文学资源及影视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主营业务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而在20日,对于终止重组的原因,骅威文化表示,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目前的客观条件不利于继续推进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交易,经慎重考虑,公司决定终止重组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10月就有两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收购微信公众号。

上市公司纷纷终止收购微信公众号

10月31日,瀚叶股份发布公告称终止38亿收购量子云100%股权,终止原因是“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及产业政策发生变化,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面临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10月12日,利欧股份表示,将终止23.4亿元收购苏州梦嘉75%股权的计划。利欧股份在公告中解释称,鉴于近期证券市场的巨大波动,协议各方对标的公司估值存在较大差异,经友好协商,协议各方决定终止该收购项目。

而上述的量子云、苏州梦嘉这两家公司均是依托于微信的新媒体内容营销公司。

资料显示,量子云号称旗下有“卡娃微卡”、“有品生活”、“围炉夜读”、“朱莉生活日记”、“时尚大表姐”等共981个微信公众号,为用户提供在线相册制作及各类资讯服务。但备受争议的是,量子云运营如此多微信公众号,却只有50个编辑,除粉丝数最多的卡娃微卡有1300余篇原创文章外,排名第二的天天炫拍至本周仅有11篇原创文章,原创性严重不足。

上市公司纷纷终止收购微信公众号

而苏州梦嘉则号称目前已积累约2.8亿名订阅用户。据第一财经报道,9月时,天眼查信息显示,苏州梦嘉旗下还有“小果妈咪”“每天健康养身”睡前美文”“触摸福州”等六个公众号。而11月22日,红星新闻记者在天眼查查询时发现,苏州梦嘉名下已经只有2个微信公众号。最活跃的“伴读书房”于去年8月开始发布内容,最近的文章基本都有过万的点击量,另外的则是公司内部公众号“梦嘉传媒”。

据QuestMobile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人口达到 11 亿,其中微信月活跃用户 10 亿,基本覆盖到了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人口。而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自媒体吸引诸多互联网用户的目光,能不能达到“十万加”的阅读量也成为评价一个公众号乃至自媒体的标准之一。

而对于旭航网络,骅威文化对“公众号”的收购计划也可谓是下了“血本”。

上市公司纷纷终止收购微信公众号

以2018年6月30日为基准日,旭航网络100%股权采用收益法评估的预估值为15.1亿元,净资产账面值为3085.51万元,增值14.79亿元,增值率高达4793.84%。经双方协商后,最终交易价格被确定为15亿元,其中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支付交易对价的55%,即8.25亿元,以现金方式支付交易对价的 45%,即6.75亿元。

评估值溢价近48倍,交易价格高达15亿元,如此高溢价收购的旭航网络经营着最热闹的公众号,又是否具有持续盈利的能力?这一问题却一度受到监管层的质疑。

10月15日,深交所对骅威文化下发问询函,要求骅威文化说明标的公司相比同类别微信公众号营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标的公司经营模式是否易于复制和模仿,是否存在合规性障碍,是否存在对单一互联网平台的重大依赖,是否具有持续和稳定的盈利能力。

随后,骅威文化于10月20日、11月3日、11月12日、11月17日先后4次发布延期回复深交所问询的公告,称公司积极组织中介机构及交易各方就《问询函》涉及的问题逐项落实并回复中,鉴于回复问询工作量较大,公司难以在短期内完成重组问询函回复,所以申请延期回复。

直到11月20日宣告终止收购,也没有回答深交所关于标的公司“是否具有持续和稳定的盈利能力”的疑问。

其实,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不仅是骅威文化对旭航网络的收购得到了问询,上述瀚叶股份、利欧股份都曾收到质疑。上交所曾要求瀚叶股份说明量子云短期内估值大幅上涨的原因及合理性;深交所也曾问询利欧股份,要求利欧股份进一步披露标的公司近三年的主要财务指标情况、用户的数据来源,并详细说明本次交易的定价依据与合理性等。

微信公众号从2012年8月17日上线,到现在已经经过了6年的时间。从微信公众平台上线,陆续推出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等服务。

实际上,微信公众号几乎改变了所有人的阅读方式,同时,微信公众平台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创业平台,催生了无数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企业。一时间,“内容创业”成为了整个互联网的热潮。

但在微信公众号上线6年多后的今天,有说法称,由于内容创业者数量变多,微信公众号早已由蓝海变成红海,竞争愈发激烈,自媒体公司想要维持前几年的高增长大概率不可能。

上市公司纷纷终止收购微信公众号

图片源自网络

公众号红利期已经过去?红星新闻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宋清辉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很快,读者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热度存在着降温的趋势,再加上内容创业者数量变多,微信公众号早已由蓝海变成红海。他不看好收购微信公众号的资本运作行为,认为其是典型的“博傻”。

“此前上市公司高溢价收购微信公众号,收购价格不仅仅是溢价太多的问题,而是天价溢价,这样不仅不合理而且显得荒唐。”宋清辉说。

策划 | 成都商报经济新闻部

编排 | 小财迷

撰文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成都商报财经发布

获取重要财经新闻和理财知识

快把成都商报财经发布设置星标吧!

上市公司纷纷终止收购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