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狗尾辮有什麼意義?為什麼有的人當時不願意剃光?

莫名


清軍於崇禎十七年入關時為了加強對漢人的統治和同化,

曾頒發“剃髮令”。滿清把他們蠶食漢明政權的方略"削平四周,留守中原"體現到髮飾上,強制推行他們那種奇怪的髮型: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剃去,再將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集中的一塊頭髮,將這些頭髮擰成一根長長的大辮子,就是清朝典型的髮型。

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為了一統江山,從思想領域禁錮、統治漢族,從而在漢人間大肆推行這種髮型。


在古代漢族百姓對頭髮非常重視,因為儒家重要經典《孝經》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古代人把頭髮的重要性看得幾乎和頭顱相當,在某種意義上“剃髮”就是“剃頭”、“砍頭”,剛入關時“剃髮令”因引起漢人的不滿和反抗,於是被公開廢除。

但是1645年清兵入駐中原大局已定時,“剃髮令”又重新提出來。特別是進軍江南後,江南歷來是賦稅充裕、文章錦繡之鄉,熟讀經典聖訓的儒學士子車載斗量。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家族宗法儒學為源的中國讀書人,或許能把朝代更替看成是天道循環,但是如果有人要從衣冠相貌上對其個人進行強制改造,把傳承了幾千年的漢儒髮式和盛唐袍服變成“豬尾巴”小辮,不僅僅是一種對人格尊嚴的侮辱,簡直就是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閹割”。


於是清朝攝政王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強硬執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政策。另一方面,整個中國大地陷入血雨腥風之中,為了鎮壓抵制“剃髮令”的漢人,清軍攻陷揚州城後,下令“十日不封刀“,一連屠城10天,史稱“揚州十日”;嘉定、江陰一代的漢族百姓為反抗剃髮和易服三次起來發動起義抗爭,結果遭到清廷三次暴虐的武力鎮壓和瘋狂屠城,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嘉定三屠”。


清政府把全國的剃頭匠召集起來,每人發給一個掛有聖旨的“吊投旗杆”。隨後,這些剃頭匠便走街串巷,恩威並施地把人們的頭髮一 一拿下。


歡迎交流、分享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說起狗尾辮子讓我們不經想起來大清朝,估計大家也在電視中看到過了,那為什麼那個時候的男的會像女士一樣留著長長的頭髮呢,這說起來就很有歷史了, 1583年努爾哈赤起兵征戰四方,一心準備統一女真,

女真人中出過一位很了比起英雄,叫束機能,但是因束機能前額和兩鬢天生就是禿髮,後人就稱禿髮束機能。努爾哈就想出來一個聰明的辦法,於是就留起了長長的狗尾辮,有兩個好處,可以紀念前輩英豪,也很好的讓人心統一,。直到1621年,努爾哈赤攻下遼瀋之後,就大規模的強迫讓漢人留辮。於是就下命令,婦女不得纏腳,男子皆要剃髮留辮。只要一個不剃全家斬,一家不剃全村斬之令。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但留辮的行為是違背了漢族的歷史傳統的。

幾百年之後大清朝覆滅,掀起清末剪辮子浪潮的,其實是當時的留日學生。當時因為他們去日本留學還留這辮著子,被日本人嘲笑為豬尾巴,所以都剪掉了辮子。當時,為了宣傳剪辮子,革命派成立了光復實行

剪辮團。到後來的武昌起義後,剪不剪辮子就成為是否支持革命的符號剪辮子就是支持革命,不減就是不支持革命,很快形成傳導效應,一大群群眾都主動剪掉了自己的小辮子。之後男人留辮的社會風俗也隨之消失在茫茫歷史中了。清朝之前,漢族男子是不留狗尾辮的。在清朝初期的時候有很多人寧願掉了腦袋也不願理髮。但清朝統一中國之後,就不一樣了,滿族的留髮風俗習慣就變成了滿漢民族共同的社會風氣了。之後,中國男人在腦後就多了一條長長的辮子

時代在進步,我們應該也跟隨時代的步伐。


小馬兒談歷史


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得有任何損傷。”在清朝之前,漢族男子是不留辮子的,漢族的傳統是蓄髮,束髮髻,不剃髮,男人都是要留長髮的,而且終身不剪。



留辮本是女真人的風俗。滿族乃女真人後代,清軍入關後,多爾袞下令所有男人必須依滿人習俗,剃髮留辮。即把前顱、兩鬢的頭髮全部剃光,後腦勺留下比巴掌小一點面積的頭髮,編成一條長辮垂下。不從者殺頭。就這樣,中國男子在暴力鎮壓下開始留辮。



而且,隨著年代的慢慢演化,人們對頭髮的熱愛和對政治要求的恐懼不停的互相妥協,慢慢發展成了清朝中後期的髮型,就是以耳朵為界,前半部剃光,後半部留著,結成一個大辮子。 也有多往後剃一點,留出碗口大一塊的。人們對辮子的追求也從原來的金錢鼠尾,發展到要粗,要長,要亮等等審美要求, 特別講究的,還要編紅繩進去。富貴人家更是有辮墜,辮穗等等裝飾品,到了清朝晚期男人們都以拖一根又粗又長的大辮子為榮。




但要說留辮子有什麼意義?我覺得沒什麼意義,是滿族人征服中原的一種手段,從思想和外表上改變來使漢族人依附滿族人。當時有很多人反抗的,也有很多人為此丟掉性命。對於漢族人來說,這是一種恥辱,是當時環境下不想為而為之的事情,更別談什麼意義了。但對於當時的滿族人來說,意義可就大了去了,老祖宗的習俗保留了,讓很多人去效仿,內心的變態心理得到了極大滿足。


靳可以


有關清代辮子的歷史,有不少朋友說了歷史的問題,我補充一個另外的觀察角度,即“無處安放的頭髮”。

清代中國男性為什麼留辮子,從理髮的角度來說,實際上是古代中國人對於頭髮的一種處理手段。在古代,由於剃髮技術所限,修理頭髮是個非常困擾人的問題,面對不斷變長的頭髮,在沒有很好的剪短的技術和手藝的前提下,所能做的就是儘量修飾得整齊一些,不要變得披頭散髮(剃光?那不就成出家人呢,別鬧了)。清以前,漢人習慣把長長的頭髮盤成髮髻,清人則是把長長的頭髮編成辮子,由此顯得整潔一些。這種因為處理不了太長的頭髮的問題,在西方也同樣發生過,大家想出的辦法也都差不多,編辮子。

順帶一說的是,清末建設北洋海軍的時候,長長的辮子不利於艦上操作,而盤成道士一樣的髻,又覺得有點怪模怪樣。北洋海軍當時採取了更怪模怪樣的做法,即不留長辮,而是在腦後編成一個類似漢族婦女髮型的髮髻。

另外還有個情況,即太平天國時代,太平軍不編辮子,似乎也不盤髮髻,結果就是披頭散髮,被人不懷好意地說成是“長毛”。

說到底,從處理頭髮的角度來說,辮子也好,髮髻也罷,只是為了應對頭髮變長的一種髮型。由於清初滿漢在髮型上不一樣,使得辮子又具有了超出髮型之外的一種種族、政治符號的意味。


海研會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首先稱為"狗尾辮",我認為過於諷刺。滿清人由來是一個馬上民族,我有理由相信他們的辨子是一個民族的象徵,也是崇尚草原的一種精神,可喻為以馬為圖騰的生活本義,更是象徵他們民族興旺會如駿馬一樣無往不勝。當然,最終清人以割捨不掉自己的馬辮子而退出歷史舞臺!

至於有人不願割掉生活形象的"辮子",當然有滿清人幾百年以漢治漢的治國方針有關,畢竟,清潮有過康乾盛世的歷史史實,一些代表上層階級的人,自然有難以取捨的情結啦。再則?滿清如果來一個江山倒不了呢?所以,或許有些人還是僥倖疑信會有奇蹟發生!

呵呵,割掉辮子畢竟還是涼快多了。對吧?感謝三民主義,感激老一代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吧。



逍遙子詩詞空間


辮子的歷史意義:清朝初期的時候,那時候的許多人都是把留辮子的事當作奇恥大辱,根本不願意留辮子,雖然這樣人們也不得不按照他們的要求來,所以時間慢慢過去了,人們也是慢慢的接受了這樣的髮型了,而且到了後來人們不僅僅是習慣了這樣的髮型,更是喜歡上了這樣的髮型,喜歡留辮子,更是為自己的頭髮打扮,加裝飾品啊什麼的,所以到了後來啊,人們因為這樣的原因,頭上的頭髮是越來越多,辮子也是越來越粗。後來的太平天國運動也是和之前的清軍一樣,所到之處都是要你剪辮子,不剪不行。後來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以後這件事也就擱置下來了,一直到了清朝後期,清朝要滅亡了,人們都必須要剪辮子,是以那些覺悟的青年知識分子,以他們帶頭剪辮子,後來清朝滅亡,末代皇帝也沒有逃脫剪辮子的痛苦,整個清朝就這樣過去了。


神光之器無源反光反射


清朝退位, 滿族人貪生怕死紛紛剪掉辮子。/看關外電視劇。舞臺上有人每次自稱奴才,底下觀眾就會哈哈大笑。我不清楚奴才這兩字有什麼好笑的?

而漢族有一群人卻不願意剪掉辮子。聲稱:這是祖宗傳下來的。

有人覺得漢族愚蠢。漢族對祖先如此崇拜。

為何不知漢族衣冠不是馬褂辮子?

又是誰讓漢族如此無知?










言不由汙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別的習俗,首先咱們說下滿族,滿族是女真後裔,是東北山林裡的漁獵民族,他們漁獵的生活習慣造就了他們本民族和漢族迥異的風格,首先就是滿族的髮型,前邊光突,後邊一條大辮子,有人說是金錢鼠尾,其實,滿族這個髮型是為了便於騎射,在馬背上快速顛簸,前邊剃光就不會遮擋視線,更好的實施射箭技術,這也是滿族的立國本領,馳拼了整個中原!

可能現在大家清宮劇看得多了,習慣了這種視覺,也不覺得難看,甚至偶爾會幻想自己能穿越回去當一把清朝人的癮!

好了,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中華大家庭,共榮,共創,共生!


飛躍藍天跨過大海


清朝留辮子是什麼意思。建議讀魯迅的文章說的比較清楚。清朝留日的學生把辮子盤在頭頂上向日本的富士山。盤脖子上出不來氣,憋死。


人正不怕影斜


入關前那是自身風俗,統一後的剃髮易服只是為了鎮壓反抗思想,漢人不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不剃髮就砍頭直到臣服為止。所以這是一種文化侵略,滿族沒有啥其他的文化符號可以輸出只能這麼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