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我的长征路第102天,七月二十二,早近八点离开阿泰家沿210省道往夹金山骑行,在不到一公里见有个古碉楼,它可是茶马古道上的遗存,顺着台阶上去仔细观察,有围墙,主体建筑为四层,内有独木楼梯,有向外射击孔,面向道路一侧还有观察通道。

继续前行二.三公里,看到有红军当军翻越夹金山的遗迹,红军小道,沿着红军小道步行了有五百米,为保护红军小道,旁边还建了游览通道。一一一夹金山是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

据碑文记载:1935年6月12日凌晨,担任先遣队的红二师四团开始翻越夹金山,一到雪山脚下,朔风呼啸,雪花满天,温度骤降。红军中大多数人来自南方,他们穿着单衣艰难地与冰雪搏斗。红军战士互相搀扶,迈着艰难的步伐往上走,有的战士眼睛得了雪盲症,有的战士被活活冻死,有的战士因高原反应无法继续翻越,有的战士在积雪掩埋的道路上滑下山去……。将要到达山顶时,核桃般大的冰雹从天而降,把战士们打得鼻青脸肿。突然,一个挑着铜锅的炊事员,连人带锅被大风刮倒,滚下了山崖。战士们擦干悲痛的泪水,又继续向前走。 1935年6月12日下午4时,一、四方面军在达维河的达维桥上胜利会师 。

参观完红军小道继续骑行,随着山势逐步升高,坡度加大.骑行越来越困难,我坚持着往前骑,实在骑不动就下来推一会,接近山顶时需大口大口的喘气才行,四十公里的上坡路,用近九个小时才到达夹金山垭口,虽然没有当年的满天飞雪,狂风大作,高原反应,也没有偿到当年红军的艰难,但对我还是难忘的一天。夹金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一路的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流水潺潺。成片的森林随地势不同而变更,植物的多样性尽收眼底,山脚下是窄叶林,山坡是针叶林,再向上是高原草甸。在垭口留影后,一路下坡三十多公里到达红一红四方面军的会师地达维乡,参观了会师遗址和纪念碑。全天行程73公里。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古碉楼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在夾金山垭口展开长征路红旗留念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宝兴县,古碉楼,夾金山,达维桥,我的长征路第102天

吴兴义,江苏省盐城市人,现年64岁,退伍军人,警察工作至退休,骑行爱好者,单车骑行红军长征路.尼泊尔.西藏.新疆.内蒙.东北等地,骑程达6万公里,途中拍摄数万张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图片,本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文介绍吴兴义2015年退休后立即单车沿红军长征路,建国路连续168天,骑行13400公里,途中拍摄图片及日记授权本号整理编辑,每天一篇连载,今日头条首发。吴兴义图/文编辑李开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